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 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井上生旅葵。

(《十五从军征》)
(2)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4)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与敌军作战时,战马奔驰,将士们拉弓射箭英勇杀敌的场面。

(8)球队的新教练上任了,有人引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评价他,期待他能改写球队屡战屡败的命运。

[2023·西安西咸新区一模改编]阅读语段,完成2、3题。

(4分)
在古代,由于重视家庭教育,上百人的家族,能于生活中自然形成“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的天然zhì序,使家庭成员在平等和睦、真诚友爱的
气氛中获得稳定安全的归属感;对父母长辈尽到养老送终之责;确保儿女晚辈健康成长,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平辈兄弟间互jìng互爱、互助合作。

这是传统中国家族、社会自然的凝聚力。

2. 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
(1)使家庭成员在平等和睦、真诚友爱的气氛(A. fèn B. fēn)中获得稳定安全
的归属感。

( )
(2)这是传统中国家族、社会自然的凝(A. níng B. nín)聚力。

( )
3.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
(1)zhì________序(2)互jìng________互爱
4. <情境题>名著阅读。

(3分)
骨肉兄弟“哥俩” 异姓兄弟
严贡生严监生模式的塑造鲁智深林冲老师:《水浒传》与《儒林外史》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都用到了“哥俩”模式,如上图所示。

我们来探究这种“哥俩”模式在构筑结构、表达
主题中的作用。

小文:我发现《水浒传》中,鲁智深大相国寺耍禅杖显武艺引来林冲喝彩,继而两人结拜。

作者以鲁智深引出林冲,情节环环相扣。


冲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被发配沧州,鲁智深一路
暗中保护,在野猪林救出林冲。

作者以此突出作品“八方共域,异
姓一家”的主题。

小语:我发现《儒林外史》中,严贡生强占别人家的猪,强要别人的利钱,因而畏罪潜逃,引出严监生花钱了结官司的情节。

后严监生
病逝,引出严贡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

作者以
此突出作品(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
①内敛含蓄的古人常用动植物来表达情感和寓意,___________用在诗词
里,___________渗透进文化基因中,因此诞生了大量寓意吉祥的纹样。

②比如柏,冬夏常青,用以祝福长寿万年;“蝙蝠”的“蝠”与“福”谐音,寓意幸福吉祥。

③这些吉祥纹样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它们被一代代匠人绘于瓷器、建筑表面,织于衣物,帐幔之上。

④人们在一丝一缕间,也深深感受到了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

(1)请在第①句的横线处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
(2)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内敛”“渗透”“诗词”的词性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B. “表达情感”“传统文化”“幸福吉祥”的短语类型相同。

C. 第③句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是:纹样寄托美好祝福。

D. 第④句的谓语中心语是“绵延”。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 “低碳”如今成了人们耳熟能详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被更多的人接受。

为了
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选择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校团委开展了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按顺序依次写出“低”字的笔画。

(1分)
(2)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拟
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
(3)现在许多人争做“低碳族”,他们认为过“低碳生活”是非常环保的事。

小美
的父母也想加入“低碳族”,于是向小美请教该怎么做。

如果你是小美,你会怎么说呢?(2分)
(4)宣传委员准备借助下面的材料引导同学们开展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请你
将材料的题目补充完整,要求补写时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2分)
比拼环保创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校园”节能减排活动选拔赛将于近日举行,届时各班将派代表队参加。

大赛设立多项环保创意比赛。

大赛组委会发表绿色宣言,号召同学们勇于探索,自主选择有创意的低碳生活,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保护地球家园和人类的共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科学素质>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12分)
材料一:
重返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

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

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又叫作“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是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的基础,也将进一步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

根据技术研究的先易后难,“嫦娥工程”提出了“绕、落、回”三步走的无人月球探测规划。

通俗来讲,就是先绕着月球进行探测;再实现软着陆,即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和巡视勘察;最后实现采集月壤返回地面。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完成月球“挖土”任务,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回家,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材料二:
2022年9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

“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目标,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

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自主获取的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

材料三:
太阳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

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它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无处不在。

因此,我们要摸清太阳的“脾气”。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
卫星“羲和号”,正担负着这一使命。

2021年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

由此,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作为我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被要求摄影要全面。

它运行于平均高度为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24小时连续对太阳进行观测。

它的成功发射和在轨应用打破了我国没有第一手太阳空间探测数据,完全依赖国外卫星数据的被动局面,对我国太阳物理和空间科学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羲和号”的主要“摄影”工作就是探测Hα谱线,Hα谱线是太阳活动在太阳低层大气中响应最强的谱线,能够直接反映太阳爆发的源区特征。

“羲和号”搭载的太阳Hα成像光谱仪可对太阳扫描“拍照”。

扫描一次全日面只需46秒,获得300多张照片,分别对应不同位置的太阳图像。

分析扫描得到的光谱数据,可以建立太阳爆发从光球到日冕的能量积累、释放、传输的完整物理模型。

“羲和号”已经观测到了近百个太阳爆发活动,助力我们更好地搞清楚太阳的“脾气”,从而提出对策措施。

在太空中,卫星载荷一次微小的振动,都会让成像效果大打折扣。

“羲和号”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基于“动静隔离、主从协同”理念的非接触式磁浮卫星平台,将平台舱与载荷舱物理隔离,有效隔绝了卫星平台的干扰,将我国卫星平台的姿态控制水平提升了1至2个数量级。

材料四:
中国航天事业,深深嵌入传统文化的印记。

航天项目的命名,巧妙借用古代神话故事,既满溢中式浪漫主义色彩,又契合航天器特征,展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体现中国航天人的科学精神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
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

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故事,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淮南子》等古书。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月亮的向往。

我国探月工程以“嫦娥”命名。

羲和为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

在后来的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变为驾日车巡行天上的神仙。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取名“羲和”,取义“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

7. 材料一中加点词“‘挖土’任务”指的是什么?这一任务的成功有哪些意义?
(4分)
8. 作为我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有哪些“摄影”技术?请结合材料
三分点概括。

(4分)
9.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天问一号”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目
标,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领先行列。

B. 太阳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它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

“羲
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助力我们更好地搞清楚太阳的“脾气”。

C. 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是因为“祝融”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
地,带来光明,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取名“羲和”,象征着中国对太空探索的缘起与拓展。

D. 中国航天事业,深深嵌入传统文化的印记。

航天项目的命名,展现现代科
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18分)
何处是乡愁
梁衡
①乡愁这个词有几分凄美。

原先我不懂,故乡或儿时的事很多,可喜可乐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说乡喜乡乐,而说乡愁呢?最近回了一趟阔别六十年的故乡,才解开这个人生之谜。

②故乡在霍山脚下,一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水多,树多。

我家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长到窑顶上遮住了半个院子。

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但我吃的那道不普通。

老香椿树的根不知何时从地下钻到我家的窑洞里,又从炕边的砖缝里伸出几枝嫩芽。

我们就这样无心去栽花,终日伴香眠。

每当我有小病,或有什么不快要发一下小脾气时,母亲安慰我的办法是到外面鸡窝里收一颗还有余温的鸡蛋,回来在炕沿边掐几根香
椿芽,咫尺之近,就在锅台上翻手做一个香椿炒鸡蛋。

那种清香,那种童话式、魔术般的乐趣让我永生难忘。

这次回村,我站在老炕前叙说往事,直惊得随行的人张大嘴巴合不拢。

而村里的侄孙辈也如听古,因为那两棵大树早已被砍掉。

只有旧窑在,寂寞忆香椿。

③出了院子,大门外还有两棵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

大的那棵上面有鸟窝、蛇洞,还寄生着其他的小树、枯藤,像一座古旧的王宫。

爬小槐树,是我们每天必修的功课。

夏天的一个中午,正是日长人欲眠时,突然老槐树上掉下一条大蛇,蛇躺在树下,一群鸡虽以食虫为天职,但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虫子”,一时惊得没了主意,就分列于蛇的两旁,圆瞪鸡眼,死死地盯着它。

双方相持了足有一个小时。

这时有人吃完饭在河边洗碗,就随手将半碗水泼向蛇身。

那蛇一惊,窜入草丛,蛇鸡对阵才算收场。

④忆童年,最忆是黄土。

村里人土炕上生,土窑里长,土堆里爬。

黄土是我的襁褓,我的摇篮。

农村孩子穿开裆裤时,就会和泥。

一群孩子,将胶泥揉匀,捏成窝头状,窝要深,皮要薄。

口朝下,猛地往石上一摔,泥点飞溅,声震四野,名曰“摔响窝”。

以声响大小定输赢,以炸洞的大小要补偿。

输者就补对方一块泥,就像战败国割让土地,直到把手中的泥输光,俯首称臣。

孩子们虽个个成了泥脸,仍乐此不疲。

这场景现在也没有了,新盖的小学都没有了学生。

空空新教室,来回燕穿梭。

⑤从春到夏,蝉儿叫了,山坡上的杏子熟了,嫩绿的麦苗已长成金色的麦穗,该打场了。

场,就是一块被碾得瓷实平整的圆形的土地,打场是粮食从地里收到家里的最后一道程序,再往下就该磨成面,吃到嘴里了。

割倒的麦子被车拉人挑,铺到场上,像一床厚厚的棉被,用牲口拉着碌碡,一圈一圈地碾。

孩子们终于盼到一年最高兴的游戏季,跟在碌碡后面,一圈一圈地翻跟头。

我们贪婪地亲吻着土地,享受着燥热空气中新麦的甜香。

一次我不小心,一个跟头翻到了场边的铁耙上,耙齿刺破了小腿,鲜血直流。

大人说:“不碍事,不碍事。

”顺手抓起一把黄土按在伤口上,就算是止血了。

我的小腿上至今还有一块疤痕,留作了永久的纪念。

也许就是这次与土地最亲密的接触,土分子进入了我的血液,我一生不管走到哪里,总忘不了北方的黄土。

现在机器收割,场是彻底没有了,牲口也几乎不见了,碌碡被遗弃在了路旁或沟渠里,有点儿凄凉。

⑥没有了,没有了,凡值得凭吊的美好记忆都没有了。

只能到梦中去吃一次香椿炒鸡蛋,去摔一回泥巴、翻一回跟头了。

我问自己,既知消失何必来寻呢?这就是矛盾,矛盾于心成乡愁。

去了旧事,添了新愁。

这种感觉如在古老悠长的雨巷里遇到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乡愁是留不住的回声,捕捉不到的美丽。

(有删改) 10. 根据文章第②—⑤段的内容,仿照下面画线的短语,完成填空。

(每空5个字)(3分)何处是乡愁?乡愁在空空的旧窑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愁在门外的槐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愁在消失的土堆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愁在圆形的场地间,凄凉忆打场。

11. 如果把第③段中的画线句改成“出了院子,大门外还有两棵槐树”好不好?
为什么?(4分)
12.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大人说:“不碍事,不碍事。

”顺手抓起一把黄土按在伤口上,就算是止血了。

13.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分)
14. 作者为什么说“乡愁是留不住的回声,捕捉不到的美丽”?请结合文章内容
简要回答。

(3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2023·台州路桥区一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12分)
居易,字乐天,敏悟绝人,工文章,谒顾况。

况,吴人。

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元和元年,居易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

元和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赈灾。

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①。

宪宗颇采纳。

元和十年,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出为州刺史。

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②。

既失志,能顺适所遇。

长庆元年,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③。

呜呼,居易其贤哉!
(有删改)【注释】①流瘠:逃荒的饥民。

②摈:排斥。

③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1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及览诗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谑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召拜翰林学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居易累以忠鲠遭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以救流瘠无从致书以观
C. 居天下亦不难居天下之广居
D. 出为州刺史为宫室之美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18. 文章中评价白居易“居易其贤哉”,请说说白居易的“贤”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四)[2023·北京四中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

(4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9. 本诗写景重点突出一个“奇”字:在“八月即飞雪”的奇特天气下,诗人通过奇
妙的想象,将边塞降雪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又通过“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等细节,表现出边塞天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0. <新考向>【链接材料】里的《雁门太守行》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
是描写边塞生活的诗篇,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从中感受到的不同的氛围或情感。

(2分)
【链接材料】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四、作文(50分)
21. 题目:美好在路上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
一、积累和运用
1. (1)中庭生旅谷
(2)全仗你抬声价
(3)无限山河泪
(4)坐断东南战未休
(5)望其旗靡
(6)狡黠者鄙读书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 (1)B (2)A
3. (1)秩(2)敬
4. (1)误入白虎堂
(2)霸占弟弟家产
(3)批判封建科举制度下儒林人士精神异化、道德堕落
【点拨】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第(1)空根据“被发配沧州,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在野猪林救出林冲”的提示,回顾原著情节可知,此处应填“误入白虎堂”;第(2)空根据“后严监生病逝,引出严贡生”的提示,回顾原著情节可知,此处应填“霸占弟弟家产”;第(3)空根据提示,回顾《儒林外史》的主题可知,此处应填“批判封建科举制度下儒林人士精神异化、道德堕落”。

5. (1)示例:不仅而且
【点拨】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

“用在诗词里”与“渗透进文化基因中”是递
进关系,所以可用“不仅……而且……”。

(2)将“衣物”和“帐幔”之间的逗号改为顿号。

【点拨】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衣物”“帐幔”是并列的词语,它们之间应该用顿号。

(3)A 【点拨】B项,“表达情感”是动宾短语,“传统文化”是偏正短语,“幸福吉
祥”是并列短语。

C项,第③句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是“吉祥纹样寄托着祝福”。

D 项,第④句中,“感受”是谓语中心语。

二、综合性学习
6. (1)
(2)示例一:购物多用小布袋,环保意识靠自觉。

示例二:节约能源做得好,用水用电没烦恼。

【点拨】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

围绕活动主题“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来拟写,合理即可。

(3)示例:爸爸妈妈,践行“低碳生活”,跻身“低碳族”并不难啊!只要你们在日
常生活中稍加留意就可以了,例如出门多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少开车;随手关灯、关电视等,这些都是“低碳生活”啊!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加入“低碳族”
的!
【点拨】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注意语气委婉,建议合理。

(4)示例:养成低碳习惯
【点拨】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根据“号召同学们勇于探索,自主选择有创意的低碳生活,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保护地球家园和人类的共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可以补写出:养成低碳习惯。

三、阅读
(一)7. “‘挖土’任务”指采集月壤。

意义:迈出了我国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为我国
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点拨】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的“通俗来讲……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回家”可知,“‘挖土’任务”是采集月壤。

由材料一第一段中的“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可知,完成“挖土”任务迈出了我国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

由材料一第二段中的“‘嫦娥工程’是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的基础,也将进一步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可知,完成“挖土”任务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

由材料一第二段中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完成月球‘挖土’任务……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可知,完成“挖土”任务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8. ①运行于平均高度为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24小时连续对太阳进行观测;
②探测Hα谱线;③利用搭载的太阳Hα成像光谱仪对太阳扫描“拍照”,观测太
阳爆发活动;④采用基于“动静隔离、主从协同”理念的非接触式磁浮卫星平台,将我过卫星平台的姿态控制水平提升了1至2个数量级。

9. D 【点拨】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项,根据材料二第二段的内
容可知,是“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而不是“标志着我
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领先行列”。

B项,根据材料三第一段的内容可知,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无处不在,选项中的“太阳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它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理解错误。

C项,根据材料四第四段中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取名‘羲和’,取义‘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可知,“象征着中国对太空探索的缘起与拓展”说法错误。

(二)10. 示例:寂寞忆香椿怅然鸡蛇斗心系“摔响窝”
【点拨】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阅读文章,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

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横线上的短语的形式。

阅读文章第②—⑤段可知,这里写的是作者回到家乡去追寻儿时生活的情趣。

第②段叙写了故乡的“旧窑”和“香椿树”,第一空可结合“香椿树”来概括;
第③段作者重点回忆了门外的两棵槐树和当年“鸡蛇斗”的情景,第二空可围绕着“鸡蛇斗”的情景来概括;第④段重点回忆了家乡的黄土及“摔响窝”的娱乐活动,第三空可从“摔响窝”这一活动的角度来概括。

另外要仿照“凄凉忆打场”的形式来写。

11. 不好。

原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起强调作用;原句设置悬念,语言更具有
趣味性;原句增强了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槐树的喜爱、怀念之情,改后的句子无此表达效果。

【点拨】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效果。

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大门外的两棵树都是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