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案第五章教材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继器:物前理导层设序备列,只(对7信个号字进行节接1收0、1放01大0和1双0)向重传; 校局验域和 网:的C数帧R据C开链校路验始层(标分4个为志字节()1,字其节生成,多项10式1为0:10G(11X))=X32+X26+X23+X22+X16+X11+X10+X8+X7+X5+X4+X2+X+1。 (3)按网目络协标议地的V址LA和N划源分地址:2或6字节,以太网为6个字节 2②逻源辑地链址路路帧控由长制选(择度L网L域C桥)((子So2层u字rce节Rou,ting取Br值idge在) 0-1500之间) Carrier Se规nse 定Mu有ltipl效e Ac帧ces的s/co最llis短on d长etec度tion为64字节。数据(0-1500个字节) 为①LL此透C 用 明(生网Lo成桥填gi树(c充a来Tl以rLa解(inn保s决kp0aC多r证-eo4n个ntt6的r网Bo字lr)桥id帧g节逻产e)长辑生)链回度当路路不控的用制问小户子题于层资6料4字不节足(461字4字节节时帧,头要+求46将字用节户数资据料+ 凑4字足节46C字RC节),。
将多个帧连接到一起再发。
5.6 数据链路层交换
1.网桥
定义 网桥(bridge)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一种网络互连设备,
在互连的LAN之间实现帧的存储和转发,通过查看数据链 路层的地址来完成帧转发的任务。
网络层 LLC子层 MAC子层 物理层
主机A 主机A
分组 分组 802.3 分组 802.3 分组
目的:减少冲突; 两种实现方法
一个卡内是一个802.3LAN,构成自己的冲突域,卡间并行; 使用端口缓存,无冲突发生。
5.2 高速局域网
一、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 标准:标准,实际上是的一个补充。 原有的帧格式、接口、规程不变,只是将比特时间从 100ns缩短为10ns。称为快速以太网。
校验和:CRC校验(4个字节),其生成多项式为:G(X) =X32+X26+X23+X22+X16+X11+X10+X8+X7+X5+X4+X2+X+1。
CRC码的校验范围为: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资料和PAD。
5.1 以太网和
三.以太网分类 •共享式以太网 •交换式以太网
5.1 以太网和
交换式802.3 LAN
提供确认机制和流量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
5.1 以太网和
一.IEEE 802参考模型
1.IEEE 802协议
IEEE 802系列标准的组成如 下:
•802.1 基本介绍和接口原语 定义
•802.2 逻辑链路控制(LLC )子层
•802.3 采用CSMA/CD技术的 局域网
Ethernet ...
网桥
Token Ring
结点B
网桥
分组
802.3 分组
802.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802.3 CSMA/CD
802.4 令牌总线
802.5 令牌环
80802.11 无线 局域网
5.1 以太网和
二.Ethernet局域网 采用的电缆标准
2. 物理层标准
物理层类型用以下域表示: <数据传输率 Mb/s> <介质类型> <网段最大距离 (*100m)> 10Base5含义:10:10Mbps; Base:基带传输(baseband medium);5:
5. MAC协议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on detection
5.1 以太网和
CSMA/CD原理: (1)站点使用CSMA协议进行数据发送;
•若站点有数据发送,先监听信道; •若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则发送; •若信道忙,则继续监听直至发现信道空闲然后完成发送; (2)在发送期间如果检测到冲突,立即终止发送,并发出一 个瞬间干扰信号,使所有的站点都知道发生了冲突; (3)在发出干扰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复上述过 程。
500米 10Base5:粗缆,AUI接口; 10Base2:细缆,BNC接口,T型头; 10Base-T:RJ-45接口
5.1 以太网和
3.扩展网段长度
中继器:物理层设备,只对信号进行接收、放大和双向重传; 两个收发器之间最多使用4个中继器,最长2500米。
的信号编码
由于曼彻斯特编码的简单,所有的基带系统都使用曼彻斯特编码 。则为了在10Mbps速率上发送数据,则每秒钟信号必须要改 变20M次。
冲突检测:比较法和编码违例判决法 冲突窗口:τ=D/V,即2τ,D为总线最大长度,V为传播速度。
5.1 以太网和
总线
结点A 帧A 2τ
τ=D/V
冲突发生
结点B
帧B
帧A+帧B
6.帧格式
5.1 以太网和
网桥接收到一帧后,通过查询地址/端口对应表来确定是丢弃还是转发; 10Base2:细缆,BNC接口,T型头; 10Base5:粗缆,AUI接口;
•802.4 采用令牌总线(Token Bus)技术的局域网
•802.5 采用令牌环(Token Ring)技术的局域网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IEEE 802参考模型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物理层
802.10 可互操作的局域网安全
802.1 体系结构与网络互联
计算机网络教案第五章
主要内容
以太网和 高速局域网 数据链路层交换 VLAN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两类
–使用点到点连接的网络——广域网 –使用广播信道的网络——局域网
•关键问题:如何解决对信道争用
解决信道争用的协议称为介质访问控制协议MAC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100Base-T,有两种互联设备:集线器和交换机。
5.2 高速局域网
二、千兆以太网(Fast Ethernet) 标准:802.3z 使以太网快上10倍,并与现有的所有以太网标准保持 向后兼容。
向后兼容技术: 载波扩展(carrier extension)
即用硬件将帧的长度扩充到512字节 帧猝发(frame bursting)
将多个帧连接到一起再发。
5.6 数据链路层交换
1.网桥
定义 网桥(bridge)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一种网络互连设备,
在互连的LAN之间实现帧的存储和转发,通过查看数据链 路层的地址来完成帧转发的任务。
网络层 LLC子层 MAC子层 物理层
主机A 主机A
分组 分组 802.3 分组 802.3 分组
目的:减少冲突; 两种实现方法
一个卡内是一个802.3LAN,构成自己的冲突域,卡间并行; 使用端口缓存,无冲突发生。
5.2 高速局域网
一、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 标准:标准,实际上是的一个补充。 原有的帧格式、接口、规程不变,只是将比特时间从 100ns缩短为10ns。称为快速以太网。
校验和:CRC校验(4个字节),其生成多项式为:G(X) =X32+X26+X23+X22+X16+X11+X10+X8+X7+X5+X4+X2+X+1。
CRC码的校验范围为: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资料和PAD。
5.1 以太网和
三.以太网分类 •共享式以太网 •交换式以太网
5.1 以太网和
交换式802.3 LAN
提供确认机制和流量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
5.1 以太网和
一.IEEE 802参考模型
1.IEEE 802协议
IEEE 802系列标准的组成如 下:
•802.1 基本介绍和接口原语 定义
•802.2 逻辑链路控制(LLC )子层
•802.3 采用CSMA/CD技术的 局域网
Ethernet ...
网桥
Token Ring
结点B
网桥
分组
802.3 分组
802.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802.3 CSMA/CD
802.4 令牌总线
802.5 令牌环
80802.11 无线 局域网
5.1 以太网和
二.Ethernet局域网 采用的电缆标准
2. 物理层标准
物理层类型用以下域表示: <数据传输率 Mb/s> <介质类型> <网段最大距离 (*100m)> 10Base5含义:10:10Mbps; Base:基带传输(baseband medium);5:
5. MAC协议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on detection
5.1 以太网和
CSMA/CD原理: (1)站点使用CSMA协议进行数据发送;
•若站点有数据发送,先监听信道; •若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则发送; •若信道忙,则继续监听直至发现信道空闲然后完成发送; (2)在发送期间如果检测到冲突,立即终止发送,并发出一 个瞬间干扰信号,使所有的站点都知道发生了冲突; (3)在发出干扰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复上述过 程。
500米 10Base5:粗缆,AUI接口; 10Base2:细缆,BNC接口,T型头; 10Base-T:RJ-45接口
5.1 以太网和
3.扩展网段长度
中继器:物理层设备,只对信号进行接收、放大和双向重传; 两个收发器之间最多使用4个中继器,最长2500米。
的信号编码
由于曼彻斯特编码的简单,所有的基带系统都使用曼彻斯特编码 。则为了在10Mbps速率上发送数据,则每秒钟信号必须要改 变20M次。
冲突检测:比较法和编码违例判决法 冲突窗口:τ=D/V,即2τ,D为总线最大长度,V为传播速度。
5.1 以太网和
总线
结点A 帧A 2τ
τ=D/V
冲突发生
结点B
帧B
帧A+帧B
6.帧格式
5.1 以太网和
网桥接收到一帧后,通过查询地址/端口对应表来确定是丢弃还是转发; 10Base2:细缆,BNC接口,T型头; 10Base5:粗缆,AUI接口;
•802.4 采用令牌总线(Token Bus)技术的局域网
•802.5 采用令牌环(Token Ring)技术的局域网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IEEE 802参考模型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物理层
802.10 可互操作的局域网安全
802.1 体系结构与网络互联
计算机网络教案第五章
主要内容
以太网和 高速局域网 数据链路层交换 VLAN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两类
–使用点到点连接的网络——广域网 –使用广播信道的网络——局域网
•关键问题:如何解决对信道争用
解决信道争用的协议称为介质访问控制协议MAC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100Base-T,有两种互联设备:集线器和交换机。
5.2 高速局域网
二、千兆以太网(Fast Ethernet) 标准:802.3z 使以太网快上10倍,并与现有的所有以太网标准保持 向后兼容。
向后兼容技术: 载波扩展(carrier extension)
即用硬件将帧的长度扩充到512字节 帧猝发(frame bur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