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的M1坦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美国陆军的M1坦克
M1坦克的综合保障工作起步较晚,直到1973年才纳入研制之中,比方案拟定阶段(1972年1月)稍迟了一些,但在1978的作战试验时,其保障性要求大多数已达到。

组织好型号论证,正确提出综合保障工作要求,特别要重视型号研制过程中的监督与评审。

为此要积极培养人才,形成从事型号综合保障工作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要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合国情的综合保障管理办法。

综合保障工作是装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所有装备的研制与使用与保障工作中,实践运用是取得成效的基本途径。

因而应从建立订购方和承制方综合保障工作机构和综合保障管理组入手,推动综合保障工作的开展,坚持重点实践、积累经验、全面推动的方针,逐步形成适合国情的管理办法。

a) 方案论证阶段
在方案论证阶段提出了如下的保障方案:
●保障和测试设备:要求设计时尽量不采用专用保障设备,应优先采用现有的保障和测试设备,当不能满足需要时才研制新的保障和测试设备。

●供应保障:坦克设计应符合标准的陆军润滑、燃料和其它的消耗品要求,以便尽量减少供应保障系统的负担。

●维修规划:要求操作人员和分队级能检测并纠正所有不正常事件(故障)的百分之九十;
乘员负责完成正常使用检查和保养,分队级仅完成非计划维修的部件更换;
直接保障级(中继级)的维修限于通过部件更换实施对成品的修理。

如技术允许可进行诊断设备、专用工具的修理;
通用保障级(中继级)的维修限于通用部件和单个零件的修理。

也负责设施修理、专用诊断设备和校准设备和专用工具的修理;
基地级完成成品的翻修和大总成的修理。

●人员和训练:要求人员通过适当的培训,可以完成使用和现场维修保障。

对特殊人员的技能和训练要求应与坦克现场使用可接受的程度保持一致。

●运输和装卸:可以陆上、海上和空中运输,使准备时间最低。

b) 方案确认阶段
在该阶段承包商没有进行有益的ILS工作。

在方案阶段完成后,要求每一承包商对全面工程研制阶段的综合后勤保障工作提出建议书。

建议书中包括几个ILS的要素。

承包商的计划中包括:后勤方案、维修方案、维修分配表、技术手册。

c) 工程研制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求承包商开展综合后勤保障工作。

ILS工作计划和合同要求是:编制训练要求;确定修理要求;编制新的技术出版物;研制保障设备;考虑包装和运输要求;为分队级和直接保障级及通用保障级研制训练装置;编制供应文件;研制机内测试设备。

在全面工程研制阶段的后期才全面开展了LSA方面的工作,并在满足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和耐久性(RAM-D)要求、供应、技术手册编制、LSA、测试设备、人员和训练设备及装备使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M1坦克开展综合后勤保障取得的效果如表1-1所示。

2 美国空军的F-22战斗机
F-22战斗机目前正处于工程研制阶段。

该项目从一开始就重视保障性,方案论证阶段40%的工作量与保障性要求有关。

2.1 F-22的保障性要求
美国空军提出的F-22战斗机保障性设计要求如表1-2所示。

除了整机的保障性要求,还提出了对发动机和航空电子系统的保障性要求。

2.2 F-22的保障性设计与管理
为了达到空军提出的保障性要求,承包商从飞机设计一开始就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保障性设计。

图1-1所示是F-22采用的计算机辅助综合研制、生产、保障、管理和信息系统。

其中,并行工程、计算机辅助“无纸”
设计与管理技术、计算机辅助采办与后勤保障(CALS)是三项主要的设计与管理技术,在提高飞机保障性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

2.2.1 并行工程
并行工程强调在寿命周期中对复杂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保障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并从初步设计阶段开始,通过多学科的参与,达到最优化的目标。

实施并行工程的关键是建立多学科的综合产品组(IPT)。

F-22战斗机是美国空军采用IPT的第一个大型武器系统。

美国空军的F-22项目办公室共组建4个主IPT,每个主IPT分成若干IPT,IPT还进一步分成子IPT(如图1-2所示)。

同时,承包商洛克希德公司也采用IPT的组织结构形式。

2.2.2 计算机辅助“无纸”设计与管理技术
表1-1 M1坦克开展综合后勤保障取得的效果(与M60A1比较)
表1-2 F-22战斗机的保障性要求
在 F-22设计中,采用了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CATIA)设计系统、计算机化的装备调度系统(MATS)、“无纸”车间指令系统(PaSOS)、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等无纸设计与管理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研制质量,还有助于改进飞机的保障性。

2.2.3 计算机辅助采办和后勤保障系统(CALS)
为了保证F-22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主承包商洛克希德公司从研制工作一开始便决定向CALS系统要求努力,制订应用CALS数据的专门标准。

利用该标准,各设备制造商、成品供应商和用户,洛克希德公司的IPT小组成员,通过设置的终端、工作站便可利用CALS系统的各种信息。

CALS系统是F-22实施并行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等的前提。

它为F-22进行保障性设计与管理、综合诊断和综合保障过程提供各种有用的信息。

3 JSF(联合攻击战斗机)
JSF是美国正在研制的供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及其盟国使用的下一代多用途轻型战斗机,目前处于方案验证阶段。

该项目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保障性是飞机的三大性能要素(杀伤力、生存性和保障性)之一,并且要在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保障性。

在军方的JSF项目办公室(如图1-3所示)中,设立了负责保障性的机构。

该机构由保障方案、综合后勤保障规划、可靠性与维修性工程、保障性分析与综合、训练等综合产品小组(IPT)组成,如图1-4所示。

各小组的主要任务是:
可靠性与维修性工程小组归口负责所有的可靠性与维修性工作。

它还负责定义各项可靠性、维修性和可用性指标。

这些指标根据使用要求和全寿命费用来考虑,用可以量化的、在研制试验与评价和使用试验与评价阶段可以衡量的术语来表述,并根据系统战备完好性目标值来确定。

可靠性要求应考虑后勤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维修性要求应考虑日常保养、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可用性要求应考虑系统的战备完好性。

该小组要与JSF型号办公室和承包商的其它IPT合作和协调,确保对项目进度的影响最小,并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

保障方案小组负责确定和验证JSF飞机部署使用后的保障方案。

保障性分析与综合小组负责采用保障性建模、仿真和分析来评估各种保障性参数,并对保障该武器系统所必需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

另外,还通过采用交互式数字仿真或虚拟环境来模拟飞机的维修,从而影响设计和确定要求。

综合后勤保障规划小组负责与承包商协调综合后勤保障诸要素的规划,包括:供应保障、技术资料、人力与人员、设施、保障设备、包装与运输、软件保障、训练和设计接口等。

训练小组的任务是识别、评价和验证各种训练技术和方案,并将其转变为JSF武器系统的真正的训练系统,还要确保训练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该小组由来自所有参与该项目的训练部门代表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