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典型题题库(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典型
题题库(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2.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A. 一种心理活动
B.—种实践活动
C.一种认识活动
D.—种文化活动
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学生隐私权的是()
A.学生获得的荣誉
B.学生的日记
C.学生的缺点
D.学生的家境
4.通常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是指()。
A.先行组织者
B.最近发展区
C.教育与教学
D.解决问题
5.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A.《钦定学堂章程》
B.《强迫教育章程》
C.《劝学所章程》
D.《小学校令》
7.提出道德教育“体谅模式”的是()。
A.皮亚杰
B.班杜拉
C.彼得·麦克费尔
D.罗杰斯
8.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社会实践
C.实践知识
D.学生自学
9.1939 年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的教育家为()。
A.凯洛夫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10.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1.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
A.创造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12.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13.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A.直接育美功能
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14.雅典和斯巴达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
A.知
B.情
C.意
D.行
16.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1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情、知、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18.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讲述
B.讲解
C.解读
D.讲演
19.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2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 “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
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21.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A.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
D.卢梭
22.在班级管理模式中,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德鲁克
23.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师生的交互作用
B.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C.同伴群体的影响
D.社区的影响
24.我国古代的六艺教育的中心()
A.礼和乐
B.射和御
C.书与教
D.射与乐
25.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二、多选题(5题)
26.教育的功能有()。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E.思想品德功能
27.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有()。
A.基本性
B.基础性
C.差异性
D.范例性
E.可控性
28.下列有关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
B.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
C.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D.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
2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D.虚拟评价模式
30.运用奖励和处分应注意的要求有()。
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C.发扬民主
D.注重宣传和教育
E.坚持严格要求
三、填空题(3题)
31.文化对教育具有___________作用,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
32. 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 }性、免费性、{ }性
3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 }、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
四、简答题(4题)
34.学生集体
35.请简述班级的基本特点。
36.简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德育策略。
37.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参考答案
1.D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的成熟机制,具体论证见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2.C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3.A
4.B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5.A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特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
6.A
7.C
8.A
9.A
10.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11.C成熟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的表现是具有生殖能力。
12.C教育不是始终顺应儿童的成熟,而是要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13.B
14.B
15.A德有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四者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其中“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看法)是基础,“行”是关键。
16.D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7.D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开始,因为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18.A
19.B
20.D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
21.C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
22.D
23.A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生的反映也就随之各异。
故正确答案为A。
24.A我国古代的六艺教育的中心是礼和乐
25.C教师的教育素养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两个方面。
26.ABCD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产生反作用,即具有政治、经济、文
化、科学技术的功能。
27.ABD范例教学的基本特征有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28.ACD
29.AB
30.ACDB、E分别是陶冶法、锻炼法的要求。
31.价值定向
32. 强制,普及
33.验证
34.学生集体是青少年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35.(1)明确的共同目标;(2)健全的组织结构;(3)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4)班级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里相容的气氛。
36.(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收比自己原有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37.【要点】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