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单元
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四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湖北襄州区某农场负责人坐在办公室看电脑就能掌握农场每一处农作物的长势。
卫星导航、无人机飞防、智能农机等现代化设备的运用,让农业越来越智慧,农业收益倍增。
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1.襄州区的农业发展()
A. 科技兴农,增收增效
B. 依然按照传统方式生产
C. 采用机械化作业后没有提高效率
D. 采用现代化设备后,会降低收入
2.襄州区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A. 甜菜
B. 甘蔗
C. 水稻
D. 油菜
每年暑假,湘潭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到离城市较近的“学农”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同学们在“学农”基地观察到,这里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同时还发展禽、蛋等生产,主
要原因是()
①郊区地形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生产②距城区较近,运输方便,可保证农产品的新鲜③郊区的科技水平高,消费水平高,产品价格高④城市人口稠密,对花卉、蔬菜、禽蛋等的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学农”活动可以帮助同学们认识到()
A. 只要农业发达,工业发达与否并不重要
B. 农业是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 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 农业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
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不稳定、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区域不同,形态不同”,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应当会有五种形态:一是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二是现代设施园艺业(种植蔬菜、少量水果、个别花卉等);三是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猪禽牛羊、水产养殖等);四是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香菇、茶叶、药材等);五是休闲观光农业(传承农耕文化)。
结合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19-22题。
5.甲代表的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B. 小麦
C. 花生
D. 甘蔗
6.甲与乙农作物的分界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的地理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 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
C. 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 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7.未来农业发展形态中,属于畜牧业的是:
A. 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
B. 现代设施园艺业
C. 大田种植业
D. 休闲观光农业
8.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未来农业形态与分布地区搭配不.合.理.的是:
A. 休闲观光农业——交通便利的农村
B. 现代设施园艺业——大城市的郊区
C. 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山地、丘陵地区
D. 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丘陵、高原地区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右表是北京市房山区所做的项目测算。
据此完成下题。
9.从表中能直接反映装配式建筑
A. 具有较大节省资源的优势
B. 能提升劳动生产率
C. 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D. 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
10.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短时间内能完全代替现场浇筑式建筑
③符合绿色建筑的模式④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如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规划的双“C”字形区域发展格局。
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1.该城市群濒临的海洋是()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12.C1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宜布局的工业部门是()
A. 石油化工
B. 电子信息
C. 金属冶炼
D. 纺织服装
13.C2区域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的突出优势是()
A. 港口众多
B. 生态良好
C. 矿产丰富
D. 地形平坦
北京的小明计划去上海旅游,在网上订票时发现,有以T开头的特快列车,还有以G开头的高速动车组列车。
读两组列车的“客运简明时刻表”,完成下列题目。
T109车次站点北京(始发)徐州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终到)
时刻19:333:126:599:059:3910:43
G1车次站点北京(始发)南京上海(终到)
时刻9:0012:3913:48
14.T109次特快列车最可能沿哪一条铁路干线运行()
A. 京沪线
B. 沪杭线
C. 陇海线
D. 宝成线
15.经过对比,小明选择G1次高速动车去上海,其原因叙述不可信的是()
A. 高速动车速度更快
B. 高速动车更为舒适
C. 小明想在出发当天到达上海
D. 高速动车停靠站点更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发展,春运发生了诸多变化。
如图为2019年春运第一周统计数据。
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6.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
17.运输人次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
18.高铁建设在平原地区也多采用高架桥梁,主要是为了()
A. 减少噪音扰民
B. 较少占用耕地
C. 缩短运营里程
D. 降低工程难度
19.下列著名景点与所在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A. 颐和园-河北
B. 日月潭-海南
C. 西湖-浙江
D. 九寨沟-甘肃
20.下列有关“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地方文化特色,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线路可乘坐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旅游
B. 沿途可欣赏我国壮族同胞的服饰、歌舞等文化特色
C. 该线路可骑马或乘马车旅游
D. 沿途可参观楼兰古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21.家住哈尔滨的小玲同学了解到:云南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博物馆。
她决定和家人去云南的
西双版纳过春节,感受那里的民族特色。
图1为黑龙江到昆明的铁路线路图,图2为小玲查找的西双版纳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图。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省的简称为______,读图1可知,云南省与______、老挝、越南等国家相邻。
(2)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______,气候特点为______,下图中为小玲准备的一些物品,她能够在西双版纳当地使用的是______。
(选择填空)
(3)春节有7天假期,小玲想去西双版纳旅游的同时,还想领略一下哈尔滨到云南的沿途风光,体会南北气候差异。
表2是小玲查找到的交通方式资料,同时她了解到西双版纳有多个景点,但相对分散,距离较远。
请根据小玲的时间帮她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由哈尔滨到昆明选择______运输,从昆明到西双版纳选择航空运输,在西双版纳游玩期间选择______运输,假期最后一天,小玲全家乘飞机从西双版纳到昆明转机再飞回哈尔滨。
(4)小玲沿途会在______(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穿过黄河,该省区的行政中心为______。
经过长江之后,小玲看到沿途树木郁郁葱葱,河流都没有结冰,主要原因是______。
(5)在西双版纳期间,小玲有可能参与的当地民俗活动(或节日)是______。
(选择填空)A.泼水节 B.那达慕大会 C.雪顿节 D.元宵节
(6)在西双版纳游玩期间,小玲通过微信发朋友圈,展示她的旅游经历。
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选择下列词语补全小玲的微信朋友圈内容。
结冰不结冰竹楼木屋火炕电风扇酸菜竹筒饭
这里的河流和我家乡的河流不一样,它们______,这里的人们住______,房间内没有______。
人们喜食______,穿短袖。
这里和我的家乡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
22.青藏高原是很多人向往的目的地,这里有太多吸引我们的风景,蓝天、白云、雪山、湖泊……似乎每一样都让人神往不已。
读图“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到青藏地区旅游可以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越来越多样,如果希望身体逐渐适应高原环境可以选择__________(交通方式),如果希望快速、便捷到达,可以选择_________(交通工具)。
(2)小明同学在网上看到的一篇青藏游记,其中有些错误表述。
请从中挑出三处。
8月初我终于来到西藏。
在拉萨参观了著名的布达拉宫,感觉到白天和晚上气温差异很大,应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离开拉萨后我们一行人乘车一路向北,沿途看到远处连绵的高山,山顶仍有积雪,近处河网密布,但河水仍然结着冰。
这里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是青稞,河谷中比较温暖的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可以看到健壮的牦牛悠闲地在吃草,道路沿线城镇数量较多。
示例:错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
错误3: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全家准备8月从北京自驾到拉萨旅游,请你帮助完善对他们的旅游提示。
夏季从北京到西藏自驾最好选择_________(川藏、青藏)公路,沿线地势起伏________,路况较好,少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
当车辆穿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如果遇到志愿者拦截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可能是在等__________(野生动物)迁徙部队通过,请不要鸣笛惊扰它们。
提醒家人一定要记得带墨镜,准备防寒衣物,因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_______米以上,使
得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请保护好那里的环境,沿途不要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A、D
【解析】1.
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襄州区的农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起到了增收增效的作用;属于新型农业方式生产;采用机械化作业后能够大大提高效率;采用现代化设备后,会增加收入。
故A正确。
故选:A。
2.
湖北省襄州位于长江流域,该地区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故选:D。
3~4.【答案】C、C
【解析】略
5~8.【答案】B、B、A、D
【解析】
5.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解答】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以秦岭—淮河为界,甲主要分布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B符合题意,ACD不正确。
故选B。
6.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答】
甲与乙农作物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B符合题意,ACD不正确。
故选B。
7.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我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解答】
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应当会有五种形态:一是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二是现代设施园艺业(种植蔬菜、少量水果、个别花卉等);三是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猪禽牛羊、水产养殖等);四是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香菇、茶叶、药材等);五是休闲观光农业(传承农耕文化)。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我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解答】
休闲观光农业需要便利的交通,A正确;现代设施园艺业受市场需求量的影响大,建在城市的郊区,B正确;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宜在山地、丘陵地区,C正确;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宜在平原地区,D错误;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10.【答案】A、B
【解析】
9. 【分析】
本题考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获取图表信息。
【解答】
从表中看出,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资源消耗量要少,A正确;劳动生产率、与现代化生产方式及化解过剩产能表中无法直接反应,BCD错误。
故选A。
10. 【分析】
本题考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获取材料信息。
【解答】
阅读材料可知,装配式建筑可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绿色建筑的模式,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代替现场浇筑式建筑。
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11~13.【答案】A、B、B
【解析】11.
京津冀城市群濒临渤海,渤海是我国最北部的一个海。
故选:A。
12.
C1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宜布局的工业部门是电子信息。
高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现代交通、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技术、农业共11个领域,石油化工、金属冶炼、纺织服装属于传统工业。
故选:B。
13.
由图示信息可知,C2区域主要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大、港口少,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的突出优势是生态良好;观光农业与矿产丰富无关。
故选:B。
14~15.【答案】A、D
【解析】14.
由表格信息可知,T109次特快列车最可能沿京沪铁路干线运行。
京沪铁路从北京开始,由天津向南,经沧州、德州、济南、泰安、兖州、滕州、徐州、蚌埠、滁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到上海。
故选:A。
15.
读图分析可知,高速动车速度更快,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高速动车更为舒适,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G1次高速动车,出发时间是上午9点,到达时间是13:48,小明想在出发当天到达上海,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高速动车停靠站点更少,特快列车靠站点更多,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18.【答案】B、C、B
【解析】16.
读图表可得,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方式是公路运输,该运输方式具有机动灵活性,B正确,故选B。
17.
由图表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运营人次增长幅度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出行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
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18.
平原地区,高铁建设多采用高架桥梁,主要为了较少占用耕地,我国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人多地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越来越少。
依据题意,选B。
19.【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旅游景点所在的省区,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掌握我国主要省区的旅游景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颐和园是北京的旅游景点,日月潭是台湾省的旅游景点,西湖是浙江的旅游景点,九寨沟是四川省的旅游景点,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答案】D
【解析】楼兰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罗布泊的西北角,“丝绸之路”经过这里进入中亚地区,故可以欣赏到古城景观。
21.【答案】云或滇缅甸南部温暖湿润,分旱雨两季 C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河南省郑州本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所以林木郁郁葱葱、河流不结
冰 A 不结冰竹楼火炕竹筒饭
【解析】解:(1)云南省的简称为云或滇,读图1可知,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相邻。
(2)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该地区南部与老挝和缅甸接壤,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西双版纳当地的传统民居是竹楼,其建筑特色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点是湿热,温暖湿润,分旱雨两季。
图中为小玲准备的一些物品,她能够在西双版纳当地使用的是C裙子。
(3)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
所以,小玲由哈尔滨到昆明选择铁路运输,从昆明到西双版纳选择航空运输,在西双版纳游玩期间选择公路运输。
(4)小玲沿途会在河南省穿过黄河,该省区的行政中心为郑州。
经过长江之后,小玲看到沿途树木郁郁葱葱,河流都没有结冰,主要是本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所以林木郁郁葱葱、河流不结冰。
(5)在西双版纳期间,小玲有可能参与的当地民俗活动是泼水节。
(6)西双版纳的河流和我家乡的河流不一样,它们不结冰,这里的人们住竹楼,房间内没有火炕。
人们喜食竹筒饭,穿短袖。
这里和我的家乡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
(1)云或滇;缅甸;
(2)南部;温暖湿润/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
(3)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4)河南省;郑州;本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所以林木郁郁葱葱、河流不结冰;
(5)A;
(6)不结冰;竹楼;火炕;竹筒饭。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本题考查西双版纳地区的相关知识,分析后解答即可。
22.【答案】(1)铁路(公路)运输飞机
(2)错误1:近处河网密布;
错误2:河水仍然结着冰;
错误3: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错误4:河谷中比较温暖的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
错误5:道路沿线城镇数量较多。
(3)青藏较小藏羚羊等 3000 光照强气温低乱扔垃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把握青藏地区的特点是答题的关键。
(1)结合青藏地区的交通路线特点,到青藏地区旅游可以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公路)运输。
如果希望快速、便捷到达,可以选择飞机。
(2)结合青藏地区的特点,这一篇青藏游记有多处错误的描述,比如:错误1:近处河网密布;错误2:河水仍然结着冰;错误3:农业以种植业为主;错误4:河谷中比较温暖的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错误5:道路沿线城镇数量较多。
(3)夏季从北京到西藏自驾最好选择青藏公路,沿线地势起伏较小,路况较好,少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
当车辆穿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很可能会看到藏羚羊等。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使得这里光照强、气温低,所以到青藏地区旅游一定要记得带墨镜,准备防寒
衣物。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沿途不要乱扔垃圾,要注意保护好那里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