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经济法律案例题库(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A. 公平原则
B. 诚实信用原则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
D. 自由竞争原则
2. 经济法是调整哪些关系的法律规范?()
A. 经济组织内部关系
B.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关系
C. 经济组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D. 以上都是
3.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A. 企业法律制度
B. 税收法律制度
C. 金融法律制度
D. 行政法律制度
4.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关系?()
A. 买卖合同关系
B. 劳动合同关系
C. 知识产权关系
D. 行政法律关系
5.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法律行为?()
A. 买卖行为
B. 捐赠行为
C. 租赁行为
D. 承包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 经济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A. 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B. 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C. 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D. 具有明确的法律责任
2. 下列哪些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A. 公平原则
B. 诚实信用原则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
D. 自由竞争原则
3. 下列哪些属于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A. 企业法律制度
B. 税收法律制度
C. 金融法律制度
D. 行政法律制度
4. 下列哪些属于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关系?()
A. 买卖合同关系
B. 劳动合同关系
C. 知识产权关系
D. 行政法律关系
5. 下列哪些属于经济法的基本法律行为?()
A. 买卖行为
B. 捐赠行为
C. 租赁行为
D. 承包行为
三、判断题
1.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组织内部关系的法律规范。

()
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自由竞争原则。

()
3. 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制度包括企业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和行政法律制度。

()
4. 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关系包括买卖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知识产权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

()
5. 经济法的基本法律行为包括买卖行为、捐赠行为、租赁行为和承包行为。

()
四、简答题
1. 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自由竞争原则。

2. 简述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制度包括:企业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和行政法律制度。

3. 简述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关系。

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关系包括:买卖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知识产权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

4. 简述经济法的基本法律行为。

经济法的基本法律行为包括:买卖行为、捐赠行为、租赁行为和承包行为。

五、论述题
1. 论述经济法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经济法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2)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消费者利益;
(3)规范经济秩序,防止经济违法行为;
(4)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

2. 论述经济法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法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资源配置优化;
(2)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4)保护知识产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1. 案例背景:某市一家食品厂生产的“营养奶”被检测出含有超标添加剂,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

经调查,该厂生产的“营养奶”从原料采购到生产过程均存在违法行为。

问题:根据经济法的相关规定,分析该食品厂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如构成,请列举相关法律依据。

分析:
(1)该食品厂的行为构成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食品,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二)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非食品原料或者添加物;……”
(2)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

2. 案例背景:某市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未取得相关资质,擅自开发房地产项目,并向购房者收取定金。

在购房者要求退款时,该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

问题:根据经济法的相关规定,分析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如构成,请列举相关法律依据。

分析:
(1)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为构成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取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擅自开发房地产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开发,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

第2篇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A. 平等原则
B. 诚实信用原则
C. 公正原则
D. 保守商业秘密原则
答案:D
2. 下列哪项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 企业之间相互提供产品信息
B. 企业之间相互进行技术交流
C. 企业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
D. 企业在广告中如实宣传自己的产品
答案:C
3. 下列哪项属于知识产权?
A. 企业名称
B. 企业标志
C. 企业产品包装设计
D. 企业专利技术
答案:D
4. 以下哪项不属于合同法调整的对象?
A. 买卖合同
B. 租赁合同
C. 借贷合同
D. 保险合同
答案:A
5. 以下哪项不属于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A. 工作内容
B. 工作地点
C. 工作时间
D. 工资待遇
答案:B
6. 以下哪项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益?
A. 安全权
B. 知情权
C. 公平交易权
D. 个人信息权
答案:D
7.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A.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B. 滥用知识产权
C. 滥用市场准入限制
D. 滥用价格歧视
答案:B
8. 以下哪项不属于证券法调整的对象?
A. 证券发行
B. 证券交易
C. 证券投资
D. 证券监管
答案:C
9. 以下哪项不属于税法调整的对象?
A. 税收征收
B. 税收减免
C. 税收争议解决
D. 税收征收管理
答案:C
10. 以下哪项不属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A. 劳动仲裁委员会
B. 劳动法院
C.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D.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平等原则
B. 诚实信用原则
C. 公正原则
D. 自由原则
答案:ABC
2. 以下哪些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 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
B. 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
C. 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
D.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答案:ABCD
3. 知识产权包括:
A. 专利权
B. 商标权
C. 著作权
D. 商业秘密
答案:ABCD
4. 合同法调整的对象包括:
A. 买卖合同
B. 租赁合同
C. 借贷合同
D. 保险合同
答案:ABCD
5.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有:
A. 工作内容
B. 工作地点
C. 工作时间
D. 工资待遇
答案:ABCD
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益包括:
A. 安全权
B. 知情权
C. 公平交易权
D. 个人信息权
答案:ABC
7.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
A.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B. 滥用知识产权
C. 滥用市场准入限制
D. 滥用价格歧视
答案:ACD
8. 证券法调整的对象包括:
A. 证券发行
B. 证券交易
C. 证券投资
D. 证券监管
答案:ABCD
9. 税法调整的对象包括:
A. 税收征收
B. 税收减免
C. 税收争议解决
D. 税收征收管理
答案:ABCD
10.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包括:
A. 劳动仲裁委员会
B. 劳动法院
C.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D.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答案:ABC
三、判断题
1.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正原则和自由原则。

()
答案:√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对手
的商业秘密、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答案:√
3.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

()
答案:√
4. 合同法调整的对象包括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贷合同和保险合同。

()
答案:√
5.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

()
答案:√
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益包括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个人
信息权。

()
答案:√
7.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知识产权、滥用市场准
入限制和滥用价格歧视。

()
答案:√
8. 证券法调整的对象包括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和证券监管。

()
答案:√
9. 税法调整的对象包括税收征收、税收减免、税收争议解决和税收征收管理。

()
答案:√
10.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包括劳动仲裁委员会、劳动法院、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答案:√
四、案例分析题
1. 案例一:某公司为提高市场占有率,采用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的手段,导致其
他企业无法生存,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处。

请分析:
(1)该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2)市场监管部门应如何处理该公司的违法行为?
答案:
(1)该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2)市场监管部门应对该公司进行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

2. 案例二:某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请分析:
(1)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如何处理该案件?
(2)如果员工不服仲裁结果,应如何维权?
答案:
(1)劳动仲裁委员会应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作出裁决。

(2)如果员工不服仲裁结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案例三:某消费者购买了一款电子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要求
商家退换货。

请分析:
(1)商家是否应承担退货或换货的责任?
(2)消费者如何维权?
答案:
(1)商家应承担退货或换货的责任。

(2)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

4. 案例四:某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市场,被反垄断法查处。

请分析:
(1)该企业的行为是否构成垄断行为?
(2)反垄断法应如何处理该企业的违法行为?
答案:
(1)该企业的行为构成垄断行为。

(2)反垄断法应对该企业进行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剥离相关资产等处罚。

5. 案例五:某上市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查处。

请分析:
(1)该上市公司的行为是否违反证券法?
(2)证监会应如何处理该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
答案:
(1)该上市公司的行为违反证券法。

(2)证监会应对该上市公司进行罚款、责令改正、暂停或终止上市等处罚。

五、论述题
1. 论述经济法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答案:经济法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具有以下作用:
(1)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2)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4)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5)规范企业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2. 论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作用。

答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消费者权益,保障消费者在交易中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

(2)规定消费者投诉和维权途径,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3)加强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查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4)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消费者维权能力。

六、简答题
1. 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正原则和自由原则。

2. 简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答案: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

3. 简述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

答案: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

4. 简述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答案: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

5. 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益。

答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益包括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个人信息权等。

第3篇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A. 国家机关
B. 企业
C. 事业单位
D. 自然人
2.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劳动力
B. 货币
C. 技术
D. 信息
3.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A. 买卖合同
B. 劳动合同
C. 知识产权侵权
D. 自然灾害
4.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A. 协商
B. 仲裁
C. 诉讼
D. 政府干预
5.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A. 法治原则
B. 公平原则
C. 自由原则
D. 效率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 国家机关
B. 企业
C. 事业单位
D. 自然人
E. 社会团体
2.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 劳动力
B. 货币
C. 技术
D. 信息
E. 资源
3.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包括()
A. 买卖合同
B. 劳动合同
C. 知识产权侵权
D. 自然灾害
E. 政府行为
4.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
A. 协商
B. 仲裁
C. 诉讼
D. 政府干预
E. 仲裁委员会
5.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法治原则
B. 公平原则
C. 自由原则
D. 效率原则
E. 诚信原则
三、判断题
1.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
2.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只能是物质财富。

()
3.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仲裁、诉讼和政府干预。

()
4.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法治原则、公平原则、自由原则和效率原则。

()
5.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还包括诚信原则和公开原则。

()
四、简答题
1. 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答: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自然人和社会团体。

国家机关是经济法律关系中的重要主体,具有制定和实施经济法律法规的职能。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经济利益追求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主体,具有公益性质。

自然人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具有独立的经济权利和义务。

社会团体是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具有协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

2. 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答: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劳动力、货币、技术、信息和资源。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生产要素之一。

货币是经济活动的媒介,是交换价值的体现。

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信息是经济活动的关键资源,是经济决策的依据。

资源是指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3. 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答: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包括买卖合同、劳动合同、知识产权侵权、自然灾害和政府行为。

买卖合同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合同是经济法律关系变更和消灭的依据。

知识产权侵权是经济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之一。

自然灾害和政府行为可能导致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和消灭。

五、论述题
1. 论述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及其适用条件。

答: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仲裁、诉讼和政府干预。

(1)协商:适用于纠纷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适用条件:纠纷双方具有协商意愿,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

(2)仲裁:适用于纠纷双方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适用条件:纠纷
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仲裁机构具有管辖权。

(3)诉讼:适用于纠纷双方无法通过协商、仲裁解决,需要通过法院判决。

适用
条件:纠纷双方提起诉讼,法院具有管辖权。

(4)政府干预:适用于纠纷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政府介入解决。

适用条件:纠纷具有重大影响,需要政府采取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 论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体现。

答: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治原则、公平原则、自由原则和效率原则。

(1)法治原则:要求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行事,保障经济活动的合法性。


经济法律关系中,法治原则体现在法律对经济活动的规范、约束和保护。

(2)公平原则:要求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交易中公平对待对方,保障交易公平、公正。

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公平原则体现在合同履行、价格确定、权益分配等方面。

(3)自由原则:要求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保障经济活动的
自由度。

在经济法律关系中,自由原则体现在市场准入、经营自主、投资决策等方面。

(4)效率原则:要求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

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效率原则体现在资源配置、生产组织、技术创新等方面。

六、案例分析题
1. 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
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货物交付后,乙公司向甲公司开具发票。

然而,乙公司在交付货物时,只开具了50万元的发票,剩余50万元的发票迟迟未开具。

问题:请分析甲、乙公司之间的纠纷,并提出解决建议。

答:甲、乙公司之间的纠纷属于经济纠纷,主要原因是乙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开具发票。

解决建议如下:
(1)协商:甲、乙公司可以协商解决此纠纷,乙公司应当补开剩余50万元的发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仲裁:甲、乙公司可以达成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3)诉讼:甲、乙公司可以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补开发票,并
赔偿损失。

2. 案例背景:甲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技术,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


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该技术。

甲公司发现后,向乙公司提出侵权诉讼。

问题:请分析甲、乙公司之间的纠纷,并提出解决建议。

答:甲、乙公司之间的纠纷属于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解决建议如下:
(1)协商:甲、乙公司可以协商解决此纠纷,乙公司应当停止使用该技术,并支
付相应的赔偿。

(2)仲裁:甲、乙公司可以达成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3)诉讼:甲、乙公司可以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侵权责任,停止使用该技术,并赔偿损失。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法律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掌握经济法律知识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