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语言教案《儿歌尾巴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幼儿语言教案《儿歌尾巴歌》1500字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和喜爱,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听儿歌和模仿儿歌的动作和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3.通过儿歌的歌词和音乐,在讲故事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
1. 《儿歌尾巴歌》CD或音频设备。
2. 茶几、小板凳。
3. 相关图片或道具。
教学过程:
一、热身准备(5分钟)
1.师幼互动:问候每个幼儿,并让他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儿歌。
2.教师表演动作歌曲《头、肩、膝、足》等,引导幼儿全身活动,熟悉音乐节奏。
二、导入新内容(5分钟)
1.出示《儿歌尾巴歌》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歌词中的尾巴,并询问他们都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
2.播放《儿歌尾巴歌》的音频,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的旋律和韵律。
三、学习歌曲(15分钟)
1.再次播放《儿歌尾巴歌》音频,让幼儿跟唱,慢慢熟悉歌曲的歌词和节奏。
2.引导幼儿模仿歌曲中的动作,例如:用手比画尾巴、摇晃身体、跳跃等。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重点强调歌曲中的尾巴动物名称。
四、游戏互动(15分钟)
1.教师准备与尾巴相关的游戏道具或图片,例如:尾巴拼图、尾巴纸牌等。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比赛谁能最快地完成尾巴拼图或翻牌游戏。
3.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关于尾巴的问题,例如:哪个动物的尾巴最长?为什么猫会用尾巴平衡身体?
五、创设情境(15分钟)
1.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或道具,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拥有不同动物的尾巴,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帮助幼儿将描述写成简短的小短文,并鼓励他们口头表达。
3.教师可以模仿动物的尾巴动作,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发出相关的声音或追逐动物尾巴等互动。
六、结束活动(5分钟)
1.向幼儿总结活动内容,强调今天学习的儿歌和与尾巴相关的知识。
2.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唱《儿歌尾巴歌》和模仿动物的尾巴动作,与家长互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
1.在幼儿园的音乐角落放置一些儿歌音乐CD,并提供耳机,供幼儿自主欣赏。
2.绘制尾巴动物的简单图画,进行填色和剪贴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
3.教师向幼儿播放其他儿歌音频,让幼儿选出其中的尾巴动物,增加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儿歌《儿歌尾巴歌》的欣赏和学唱,培养了幼儿的听音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游戏互动和情境创设,引导幼儿对尾巴动物进行观察、描述和模仿,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运动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听音乐和模仿动作的训练,也增加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