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4第1单元 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1.(2)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A. 建筑物集绿地面积小
B. “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C. 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D. 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答案】C
【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故选C
【答案】A
【解析】(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解决措施是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
故选A
2.(1)对图示地区村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初期受河流影响村落呈带状分布
②初期受地形影响村落分布稀疏
③村落形态演变过程是由I到Ⅱ
④村落形态演变过程是由Ⅲ到Ⅳ
2.(2)乡村地区往往在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形成集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村落较密集初期受河流影响村落沿河呈带状分布后来由于修建了公路村落主要沿公路延伸
故选C
【答案】D
【解析】(2)初期联系村落的渡口形成集市后来集市可能转移到交通更加方便的b地故选D
3.(1)下列地区中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3.(2)下列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②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③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④城市建设大面积增加湿地与绿地
3.(3)下列活动属于建设城市“海绵体”的是()
①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网
②铺设透水路面
③建设与改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
④建设地下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
⑤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面积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推断“一雨即涝”的城市应该位于我国降水较多的东部季风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青藏地区海拔高、降水少故BD错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雨季较短而且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而华北地区城市众多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发生“一雨即涝” 是我国最需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
【答案】A
【解析】城市建设使得耕地、草地等转变为建设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使得水分下渗减少地表易积水成涝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使得地表水无法及时汇入河流易导致城区积水城市建设大面积增加湿地与绿地会加大下渗减少内涝现象据此判断①②③项正确
【答案】C
【解析】①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网与建设海绵城市缓解城市内涝无关故①错误
②铺设透水路面可以增加雨水的下渗、补给地下水地下径流量增强地表径流减小故
②正确
③建设与改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与建设海绵城市无关故③错误
④建设地下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实现雨水再生利用故④正确
⑤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面积增强雨水消纳功能可以提高城市的涵养水源能力故⑤正确故C正确 ABD错误
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2)
从区域发展阶段看上海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A. 农业发展水平
B. 人口自然增长率
C. 工业发展规模
D.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D
【解析】城市化水平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并读表可得上海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是最发达的因此上海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的高新科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服务业密切相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5. (1)这种雾霾天气出现在()
5.(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 高层大气
B. 平流层
C. 臭氧层
D. 对流层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6.(1)与传统运输相比甩挂运输的优点有()
6.(2)甩挂运输主要适用于()
6.(3)澳大利亚西部南回归线附近某地区大量采用甩挂运输其在货场甩留挂车和拖带挂车的装载情况分别是()
A. 降低货物装卸成本
B. 减少货场占地面积
C. 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D. 提高车辆运行速度
【答案】C
【解析】(1)甩挂运输也需要对挂车进行装卸并不能降低货物的装卸成本 A项错误
甩挂运输货场要停放较多挂车货场占地面积大不能减少货场占地面积 B项错误
甩挂运输可以促进不同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协调合作从而提升运输效率 C项正确
甩挂运输只是减少装卸等待对车辆运行速度没有影响 D项错误
故选C
【答案】B
【解析】(2)若运距大到一定程度由于装卸等待时间所占比重很小使得甩挂运输的优势不明显而且还会增加组织工作的复杂性 A、C错误
装卸难度小采用甩挂运输带来的效益小 D错误 B正确
故选B
【答案】A
【解析】(3)澳大利亚西部南回归线附近热带沙漠气候广布降水少矿产资源丰富故澳大利亚西部南回归线附近的甩挂运输多用于运输矿石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集中在其南部且矿石从矿产地运出无需将大量小麦、羊毛运往矿产地
故选A
7.(1)下列国家城市的人口首位度情况与青海省最接近的是()
7.(2)四川省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7.(3)江苏、山东省会城市首位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德国
B. 澳大利亚
C. 日本
D. 埃及
【答案】D
【解析】(1)青海省省会城市的人口首位度约为4.5 说明青海省人口过度集中于省会城市选项中只有埃及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城市数量少人口过度集中于首位城市城市人口首位度数值较大与青海省情况相近 D对
德、澳日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相适应城市数量多城市的人口首位度不高 A、B、C错
故选D
【答案】C
【解析】(2)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数量少发展缓慢城市体系不完善导致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过高
故选C
【答案】B
【解析】(3)江苏和山东两省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省级行政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相对完善城市数量多省会城市(经济、人口)首位度较低
故选B
8.(1)特色小镇形成的关键条件是()
8.(2)“大城市+特色小镇”的模式有利于()
A. 配套基础设施
B. 城镇的规模
C. 特色产业
D. 政策扶持
【答案】C
【解析】(1)特色小镇形成的关键条件是特色产业没有特色产业不能形成特色小镇 C 对配套基础设施、政策扶持是共同条件不能形成特色 A、D错城镇的规模较小也是共同特点不是特色 B错
故选C
【答案】B
【解析】(2)“大城市+特色小镇”的模式有利于分散大城市过剩产能控制城市规模扩大B对 A错小城镇形成某一特色发展不能成长为大城市 C错经济发展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可能会破坏 D错
故选B
9.(1)从图中显示的职住比看能为本区以外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是()9.(2)据图分析平均通勤距离(从家到工作地点的路程)最短的最可能是()
9.(3)针对近年来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上海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 ②区
B. ③区
C. ④区
D. ⑤区
【答案】D
【解析】
【答案】C
【解析】
【答案】C
【解析】
10.(1)图中四个入口最终成为该村主入口的是()
10.(2)该村对民居进行修缮、改造是为了()
10.(3)材料中“到2018年该村人口增加到2300人”增加的人口主要是()
A. 入口1
B. 入口2
C. 入口3
D. 入口4
【答案】B
【解析】(1)入口2离城市最近与城市联系密切是旅游人口的主入口最可能成为该村主入口
故选B
【答案】A
【解析】(2)该村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实验村对传统民居进行修缮对现代民居在不破坏主体结构和朝向的基础上原地进行仿传统民居改造是为保护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故选A
【答案】C
【解析】(3)1980-2011年的三十多年里该村人口由原来的近2000人减少到不足三分之一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外出务工随着经济的发展这部分外出务工的人员可能返乡创业C正确城市休闲的市民、行政管理人员和外来租店的商人数量有限
故选C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1.(1)概括三次城市化浪潮的变化特点
11.(2)据图说出与英、德、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11.(3)简述城市化率超过50%后我国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
【答案】(1)人口规模增大持续时间缩短移民数量增加城市化动力逐渐多元化
【解析】(1)三次城市化浪潮的变化特点人口规模增大持续时间缩短移民数量增加城市化动力逐渐多元化
【答案】(2)城市化起步晚在城市化率30%—50%期间城市化速度明显较英、德、美等发达国家快城市化率在50%—70%期间城市化速度放缓但仍较英、德、美等发达国家快城市化水平较低
【解析】(2)与英、德、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化起步晚在城市化率30%—50%期间城市化速度明显较英、德、美等发达国家快城市化率在50%—70%期间城市化速度放缓但仍较英、德、美等发达国家快城市化水平较低
【答案】(3)房价高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承受压力较大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不科学、社会治安状况差等
【解析】(3)城市化率超过50%后我国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有房价高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承受压力较大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不科学、社会治安状况差等
12.(1)1963年该村空间形态呈__________型 2012年发展为__________型
12.(2)与1963年相比 2012年该村新增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_ 其分布的特点有__________
12.(3)简述该村村镇规划对该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答案】(1)分散, 团块
【解析】(1)从1963年的图看该地村庄呈分散状态再看2012年图村庄连在一起呈团块状
【答案】(2)工业用地, 住宅区外围沿交通线分布垂直于盛行风向的住宅区外
【解析】(2)比较1963和2012年图可知该村新增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广的是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住宅区外围沿交通线分布我国东部为西北—东南季风所以分布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住宅区外
【答案】(3)合理布局功能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解析】(3)从功能区的分布看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有绿地有利于住宅区的空气质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13.(1)说明与全国相比 1978-2007年间江苏省城市化的特点
13.(2)分析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13.(3)近年来苏南地区城市化问题更加严重请列举说明
13.(4)《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将大运河畔的淮安作为“淮安増长极”的中心城市请你为淮安因地制宜地提升城市等级出谋划策
【答案】特点 1999年之前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99年之后江苏省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城市化速度超过全国
【解析】通过图示曲线图可以看出江苏省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在1999年前后都有明显的变化分段描述即可
【答案】条件苏南地区地处长江下游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地处沪宁杭工业基地受上海等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基础好水平高【解析】苏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快的优势条件包括地理位置优越上海的辐射带动经济发展水平高三大产业发展水平高
【答案】举例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教育和医疗等公共设施压力加大住房紧张等【解析】苏南地区由于人口大量迁入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化问题比如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教育和医疗等公共设施压力加大住房紧张等
【答案】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建设历史古城、文化名城、创意新城发挥水乡湿地等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进一步完善对外交通构建区域立体交通枢纽、物流商贸中心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等
【解析】淮安要因地制宜地提升城市等级就要发挥城市优势和特色建历史古城、文化
名城等发挥水乡湿地等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完善对外交通条件和对外开放程度
14.(1)图中甲、乙、丙三类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4.(2)在图中A、B、C三处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处并说明理由
14.(3)据图说明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点
14.(4)指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该城市可能产生的问题
【答案】(1)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解析】(1)图中甲、乙、丙三类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答案】(2)C 理由地处风景区附近环境优美位于城区河流上游且地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环境污染较少接近城市公路交通便捷
【解析】(2)图中A、B、C三处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C处因为该地地处风景区附近环境优美位于城区河流上游且地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环境污染较少接近城市公路交通便捷
【答案】(3)靠近铁路、公路、河流布局位于夏季风的下风向地带冬季风的上风向地带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有河流隔离地处城市北侧外缘地区
【解析】(3)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点靠近铁路、公路、河流布局位于夏季风的下风向地带冬季风的上风向地带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有河流隔离地处城市北侧外缘地区
【答案】(4)城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变差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城市贫富收入差距加大治安管理形势严峻
【解析】(4)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该城市可能产生的问题城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变差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城市贫富收入差距加大治安管理形势严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