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之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ppt 19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同事们恭喜他,大多看 到了他的前程似锦,却很少有人懂得他曾经付出过什么。就像说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已。” 而他的奇迹,是努力给了挑选的机会。伊索寓言中,饥饿的狐狸想找一些可口的食物,但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它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 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一如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大多安于现状,大多原因是不知该如何改变。看时,每个人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已。高冷孤独的安 迪,独立纠结的樊胜美,乐观自强的邱莹莹,文静内敛的关睢尔,古怪精灵的曲筱绡。她们努力地在城市里打拼,拥有幸或不幸。但她依然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无论什么事她都 有最准确的判断和认知;樊胜美虽然虚荣自私,但她努力做一个好HR,换了新工作后也是拼命争取业绩;小蚯蚓虽没有高学历,却为了多卖几包咖啡绞尽脑汁;关睢尔每一次出镜 几乎都是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课,处理文件;就连那个嬉皮的曲筱潇也会在新年之际为了一单生意飞到境外……其实她们有很多路可以走:嫁人,啃老,安于现状。但每个人都像 个负重的蜗牛一样缓缓前行,为了心中那丁点儿理想拼命努力。今天的努力或许不能决定明天的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明天积累,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厚积薄发和大器晚成?身边经常 有人抱怨生活不幸福,上司太刁,同事太蛮,公司格局又不大,但却不想改变。还说:“改变干嘛?这个年龄了谁还能再看书考试,混一天是一天吧。”一个“混”字就解释了他 的生活态度。前几天我联系一位朋友,质问为什么好久不联系我?她说自已每天累的像一条狗,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笑:“如果不努力我就活得像一条狗了。”恩,新换的上 司,海归,虽然她有了磨合几任领导的经验,但这个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英语不好,有时批阅文件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她心里很怄火,埋怨好好的中国人,出了几天国门弄得 自己像个洋鬼子似的。上司也不舒服,流露出了嫌弃她的意思,甚至在一次交待完工作后建议她是否要调一个合适的部门?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想着自己怎么也算是老员工,由她 羞辱?两个人很不愉快。但她有一股子倔劲,不服输,将近40岁的人了,开始拿出发狠的学习态度,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回家后捧着英文书死啃,每天要求上中学的女儿和自己英 语对话,连看电影也是英文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听力渐渐能跟得上上司的语速,并流利回复,又拿出漂亮的英文版方案,新上司看她的眼光也从挑剔变柔和,某天悄悄放了 几本英文书在她桌上,心里突然发现上司并没那么讨厌。心态好了,她才发现新上司的优秀,自从她来了后,部门业绩翻了又翻,奖金也拿到手软,自己也感觉痛快。她说:这个 社会很功利,但也很公平。别人的傲慢一定有理由,如果想和平共处,需要同等的段位,而这个段位,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精力,但唯有不断付出,才有可能和优秀的人比肩而立。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长者告诉我
• 中国:收入确认满足五个条件。
6.3 收入与费用和利得与损失
6.3.3 利得和损失
• 利得和损失是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没有关系的收 益和损失。
• 按照全面收益概念,利得和损失也应当是收益的 解释性项目,即也应当包括在收益的计算中。
6.4 收益与现金流量
6.4.1 现金流量
• 现金流量是指一个企业在特定的会计期间现金的 流入量、流出量及其两者相抵后的差额,是衡量 企业资产流动性和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
6.4.2 现金流量的分类
• 现金流量的有用性取决于现金流量的分类,目前 有代表性的分类是:
• FASB将现金流量分三类:经营活动、投资活动、 筹资(理财)活动
•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将现金流量分五类:经营活 动、投资与理财报酬收支相抵、支付税金、投资 活动、理财活动
• IASC将现金流量分三类:经营活动、投资活动、 融资活动
6.1.1资本概念与收益概念
• ①传统会计收益:是指企业在本期已实现
的收入与相关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在理论上,
它以财务资本保全概念为依据。
• 财务资本保全?也称货币资本保全,是指
以货币表示的资本保全为基础确定企业收益。
• 举例?
财务资本保全 举例
• 某企业期初净资产5000元,期末净资产 8000元,假定期末要维持期初相同的实际 生产能力所需资产的净值是6000元。
概念为依据,但允许有适当的灵活性,收益是指 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富净增长,某些意外收获所得 也应当确认为收益。某些资产以公允价值计价。
6.1.1资本概念与收益概念
• 在扩展会计收益概念的影响下,FASB提出 综合收益的概念,缩小了会计学收益和经 济学收益概念的差别
• ③综合收益:收益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业
• 实物资本保全?实物资本保全亦称再生产能
力资本保全,主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保持 原有的实物资产或原有的生产经营能力。
• 举例?
实物资本保全 举例
• 某企业期初净资产5000元,期末净资产 8000元,假定期末要维持期初相同的实际 生产能力所需资产的净值是6000元。
• 收益=8000-6000=2000
主以外的交易以及其他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权益 变动,包括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 一切权益上的变动。
6.1.2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盈利、净收益、综合收益与利润
• 盈利、净收益、综合收益的主要是美国会
计准则FASB的规定。 • 举例?P144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
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 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第6章 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
第6章 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
☞目录
6.1 收益的概念 6.2 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6.3 收入与费用和利得与损失 6.4 收益与现金流量
6.1.1资本概念与收益概念
1)资本
• 经济学家所研究的资本,资本的内涵包括了
以劳动为中心的各种生产要素,反映的是一种劳 动关系。
• 会计学中的资本,通常是指企业出资人投入
持这种收益观计量收益的理由是: (1)经营收益与非经营收益的界限很难划分清 楚,而且也很难找出一个统一的标准。 (2)按全面收益观编制的利润表,由于较少掺 杂主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因而使会计 报表更具客观性。
6.3 收入与费用和利得与损失
6.3.1 收入的确认
1)收入的性质 • 第一种论点是传统的收入定义,将收入定义为企
• 中国会计准则将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活动、
6.4 收益与现金流量
6.4.3 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分析评价
• 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分析评价主要是看企业已实现
的收益是否已为变现的收益,以此来评价企
业收益的质量。
• 评价的方法是通过对公司账面实现的收益与
相应的现金流量对比,看前两者是否大体一致、 是否适当配比。
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
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国际会计准、中国会计准则)
• 第二种论点认为,收入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经济利 益流入。(澳大利亚会计准则)
6.3 收入与费用和利得与损失
2)收入的确认标准
• FASB:收入已实现或可实现、已经赚取时才可 确认。
• IASB:收入的确认,是所售出资产所有权上的风 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买方。
• 收益=8000-5000=3000
6.1.1 资本概念与收益的概念
• ②扩展会计收益的提出:20世纪50年
代以后,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比较严重,传 统会计收益概念下的财务报表越来越不能反映企 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物价上涨时,传 统收益会高于企业真实财富的增长。
• 扩展会计收益概念:仍以财务资本保全
企业的那部分财产。是投资者拥有产权的资产, 即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
• 比较:会计学的资本概念,强调其法律意义,反映的是
产权关系;而经济学中的资本指的是作为劳动条件的资 产,反映的是一种劳动关系。
6.1.1资本概念与收益概念
2)收益
• 经济收益以实物资本保全概念为依据,强调
收益是企业所有财富的增加,是在实物资本得到 保持的前提下,企业本期可以消费的最大金额。
6.2 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6.2.2 收益的确认
在会计上,收益的确认不仅受不同的资本保全概 念影响,而且也受不同的收益观影响。
1)本期经营收益观 本期经营收益观主张企业的收益应只反映本期的 经营(活动的)收益,而非常项目的收益则不包 括在内。
6.2 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2)全面收益观
全面收益观亦称总括收益观,主张企业的收益既 包括经营收益,也包括非经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