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在运动游戏教学中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研究课题方案及结题报告-精选word文档 (1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在运动游戏教学中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研究课题方
案及结题报告
篇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高坝店镇中心学校刘印武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体育教学突出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参与效果以及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参与体
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游戏在体育实践教
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在体育活动课的内容和过程上应用存在一定的随
意性和重复性,影响了体育教学在知识、技能及兴趣培养上的学习效果,违背
了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精神。
研究对象与步骤:
1. 研究对象:高坝店镇在职体育教师
2.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9个月,始迄时间为201X年9月—201X年6月,总体研
究的技术路线沿“理论筛选—实践探索—反思总结”展开。
1.准备阶段(201X年9月到201X年12月)
(1)收集资料,系统了解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内容;
(2)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经验,选择可借鉴的内容和措施;
(3)制定并论证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2.实施阶段(201X年2月到201X年5月)
(1)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写出调查报告;
(2)制定实施方案,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定期进行交流总结;
(3)再设计、再试验、再研究、完善《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方案。
(4)调查研究,制定课题方案;
3.总结阶段(201X年6月)
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形成系统研究成果专辑,接受专家鉴定,推广成果。
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方法:
① 调查法:以问卷法调查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以及课堂教
学策略,了解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②行动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探索
研究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应处的地位,以及教学和游戏
的相通方法。
③比较研究法:通过与传统教法的比较,分析学生的主动参与系数,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程度。
④经验总结法:整理资料,归纳总结,得出最佳方案。
2.研究过程:
①发现目前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缺乏热情及对体育教师教学模式的调查,建立该课题;
②通过查阅资料,寻找理论支持,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并进行深入思考;
③与在职专业体育教师交流探讨,总结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并在课题教学中加以实践验证。
④进行整体总结,在镇、县教学能手大赛中实践,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研究成效:
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从游戏的分类、创新开发、教学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了一套游戏如何应用于现代体育教学的新模式,激发和保持了
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进而使学生自觉、主动、积
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2.体育教学游戏化的新模式教学明确了教师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游戏、怎样
恰当的应用、应用的时机、游戏的创编、游戏的分类都做了阐述和归纳,为提
高一线教师的创造运用游戏的能力及课堂教学水平提供了参考。
3.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问题讨论与建议:
1. 问题讨论
对一些经典游戏和实用性体育游戏按照立体分类法依据游戏的作用、方法、规
则再进一步的收集、归纳、整理,总结出一部可供参考的体育教学游戏宝典供
教学参考。
2. 问题建议
建议论文能再细化,能针对某一教学项目,例如游戏在跆拳道项目教学中的应
用研究进行探究,形成一整套仅供跆拳道项目教学的学术论文。
篇二:体育课题结题报告
《在农村小学开设摔跤运动特色课程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朱志辉
江西省萍乡市麻田中心学校
麻田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六年学制,是江西省摔跤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在农村小学开设摔跤运动特色课程的研究》是我校向江西省基地办上报的省
级小学体育课题。
该课题于201X年12月立项,历经近2年多的研究。
两年中,我们以摔跤运动为依据,围绕此课题所蕴涵的主要目标“培养低段学生音乐节
奏感”进行实践研究,已完成各阶段的实践与研究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背景
1.从新课标理念分析
体育课程标准中阐明,小学体育的课程价值是从四个方面体现: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
摔跤是一项重竞技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意志品质,
积极进取、胜不骄败不馁,健康快乐的心智。
从身体上与心理上两方面结合为
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2.从学生现状分析
目前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个性
发展,采取一种标准,一个规格,“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
体育学习,忽视甚至压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的发展。
在传统教材上,
以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以技术达标为目的,忽视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
忽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及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学校没有按照
国家体艺2+1的要求进行教学,没有充分重视体育给学生成长带来的益处。
3.从研究状况分析
在国内同类课题中,有关体育方面的课题有不少,但是针对单项摔跤运动研
究的课题不多。
我校《在农村小学开设摔跤运动特色课程的研究》是有关如何
在学校开展摔跤运动,发挥摔跤运动育人功能的研究。
近几年,随着国家提倡
素质教育,各地各校都开设了多元化的特色课程,在研究农村小学特色课程方
面都有不错的成果。
但是,在如何将摔跤运动发展成一所学校的特色课程方面
还没有发现有系列的研究,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
摔跤是一项重竞技运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我校就想在理论和实践中去探
索出摔跤课程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
在小学体育的各项工作中,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打破千
人一面的单一局面,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尽快适应目前课程教材
改革的需求。
体育老师不仅要钻研教材,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了解
青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重点应了解自己传授的年级,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掌握全体学生的共性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个别学
生的特殊情况,如体型,体重,个性心理特征。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在体教学中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注重培养学生健
康的个性品质,而对不良品质及时纠正,使学生的个性不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人不仅要投入较高的体力和技能,而且要求有智力,
情感和行为的参与,需要反复持续的努力,向各种困难作斗争,可以培养顽强,果断,坚毅和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个特征都是未来社会发展所必
须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