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散文诗两首---上课用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教案

24 散文诗两首学习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字词,能读会写“嗅、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菡萏、花瑞、并蒂、徘徊、欹斜”等词语。
2、了解两文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掌握散文诗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两首散文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3、熟读背诵两首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首诗展示、歌颂母爱。
学习后,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挚爱的母亲。
教学重点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如《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荷叶母亲》中“心中的雨点”的含义等。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
2、知诗(知内容)—说诗(说诗意)—想诗(想意境)—悟诗(悟感情)—品诗(品特色)金色花泰戈尔教学目标:1、掌握泰戈尔的文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自学学习方式,听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潜心体会母子深情。
3、以读代讲,训练学生朗读能力,以读品诗,读出味道,读出感情,4、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并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读品诗。
2、认识母爱的伟大,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诗歌美的熏陶及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母爱是文学艺术上一个的主题,它是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爱。
当太阳升起,我们会感到光明与希望;而母亲的拥抱,我们会感受到温馨与幸福。
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对母亲的爱一起走进泰戈尔先生的《金色花》,一起来感受母子至深之情。
二、检查预习:1、学生出示搜集的作者简介(老师可补充)泰戈尔:印度着名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曾获得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在他的作品里,多以爱、宽容、欢乐为主题,颂扬人间最崇高,最纯真的感情,而母爱就是他最为极力颂扬的主题之一。
《散文诗两首》的教案

《散文诗两首》的教案《散文诗两首》的教案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散文诗两首》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散文诗两首》的教案篇1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前准备: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引课题: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
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
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士。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
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
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
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24 散文诗两首(人教七上)

写法探讨: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 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 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 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 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 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父 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 的爱。 亲)的爱。 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 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 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 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 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 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 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注音注解 花开的好预兆。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 形容高耸; 形容人或花木美好,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婷婷” 适意:舒适。 适意:舒适。 徘徊: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比喻犹豫不决。 欹斜:qī 倾斜,歪斜。 倾斜,歪斜。 遮拦:zhē 遮挡,阻挡。 遮挡,阻挡。 树叶)遮蔽; 隐蔽。 荫蔽: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做到轻重分明。 做到轻重分明。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节奏停顿。 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节奏停顿。 根据语境的关系
第24课《散文诗两首》学案教学设计

第24课《散文诗两首》学案教学设计Lesson 24 teaching design of "two prose poe ms"第24课《散文诗两首》学案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师寄语:亲情是人间最伟大的情感。
感受亲情,有如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
学习目标:①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一、自主学习1、预习安排:①查字典解决生字词,写在下面;熟读课文;②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③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① “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② “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③ “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④ “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① 你能想像出诗人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这首待?② 第一节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③ 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哪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④ 第三节是诗人展开联想,这一想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纸船,并以1、学习这两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散文诗两首》是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的课文之一,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散文和诗歌的区别、特点和优美的语言风格。
本文主要介绍《散文诗两首》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篇文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和散文的区别。
(2)学生能够掌握判断诗歌和散文的特点。
(3)学生能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4)学生能够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文学语言并感受文学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创新思维,在交流和探究中积极学习。
(3)通过精讲和演练散文诗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文学的美感。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问题导入,让学生感受散文和诗歌两者的差别。
问:诗歌和散文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
第二步:讲授知识通过课堂讲解,由老师详细阐述散文和诗歌的概念,特点和区别,让学生对散文和诗歌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讲解内容涉及: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诗歌/散文和诗歌的区别和特点/散文诗的概念和特点。
在讲解的过程中,新增加相关词汇和语言表达,让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
第三步:展现学生欣赏能力在讲解之后,老师可以放一段散文或诗歌让学生欣赏,并要求学生在欣赏过后提出意见。
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美感,增强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步:组织小组讨论在学生分组散文阅读之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展开,引导学生探究散文的特点,交流阅读心得,丰富学生思维。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
第五步:精讲散文诗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翻译课文,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篇章结构。
通过精讲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真正领悟文学的美感。
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

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千古传诵,歌颂母爱的诗歌——《游子呤》,下面让我们集体背诵这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金色花》《荷叶母亲》(板书课题)二、交流资料1、大屏幕展示泰戈尔、冰心画像及其概况。
2、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沉船》、《小沙子》等,泰戈尔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3、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超人》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教师播放《鲁冰花》背景音乐,并范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多媒体显示:衍(yǎn)匿笑(nì)沐浴(mù)祷告(dǎo)并蒂(dì)菡萏(hàn)(dàn)欹斜(qī)徘徊(pái)(huái)4、教师指点,学生朗读。
5、组织朗读竞赛。
把全班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组织一场男、女生朗读竞赛。
可分为集体朗读竞赛和个人朗读竞赛。
四、再读课文,研讨内容〈一〉大屏幕显示研讨问题。
24、散文诗两首---上课用

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 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第二课时
荷叶
冰
母亲
心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在《泰戈 尔来华》中说冰心是“最有名神形毕肖 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下面,我们一 起来学习冰心的《荷叶 母亲》,感悟她 所受到的泰戈尔的影响。
母爱如诗
…… 我是云 游子吟 孟郊 随风远远的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而母亲 依旧是苍老的大树 临时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深深地扎根在那方大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云无云的日子 总是遥望天空
无论我飞得多远,也永远像一只风筝一样离不开妈妈的视线。
母亲,是系在心头的线。拉得越久越远,心就越痛。 母爱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 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有: 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 《超人》;散文集《往事》;诗集 《繁星》、《春水》;儿童文学作品 《寄小读者》。
☆朗读,感知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环
境
红
莲
我的心情
烦闷
一写红莲 繁杂的雨声浓
妈妈,
你每天为我烧的午餐,我记得;
你每夜给我盖过背角,我记得;
你每时每刻都不忘为我创造幸福, 这些,我都记得 … …
☆作业 1、课外阅读《飞鸟集》《新月集》《繁星》 《春水》等诗集。 2、将收集到的表达母爱的诗歌、名言,也可是 刚才的即兴创作,制作成卡片,回家送给妈妈。
板书设计:
确定比较点:
思想感情、具体内容 想象空间、语言特点、情景交融的方式、整体
劳……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散文诗两首(优秀范文五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散文诗两首(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散文诗两首24、散文诗两首教学设想《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
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如何将听说读写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孟郊的《游子吟》导入。
(二)整体感知: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学生朗读:3、检查预习情况:4、合作探究:(1)、诗中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明确:他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2)、“我”变成金色花,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明确:妈妈“我”做祷告时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母子情深(3)、孩子为妈妈做了好事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明确: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
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4)、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明确: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六、拓展:1、听《妈妈再爱我一次》主题歌,感受母爱。
七、作业:1、背诵诗文。
荷叶母亲教材分析:《诗两首》是七年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的一篇自读课文,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
七上24课《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料

七上24课《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料1、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 安徽省舒城县舒城第三中学涂德根【教学目标】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金色花》一、预习课文: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衍(yǎn)匿(nì)笑:偷偷地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并蒂(bìng dì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 ruì )瑞雪;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 dàn):荷花;攲斜倾斜、歪斜。
慈怜(cí lián)爱怜荫蔽(yìn bì)遮蔽、隐蔽;庇荫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1.导语设计: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
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
2.作家简介: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等。
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诗的概念,能够简要介绍散文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理解《散文诗两首》的内涵,能够正确理解文中的词语和意象。
3.能够运用散文诗的写作方法,练习写出几句简单的散文诗。
教学重难点:1.理解散文诗的概念,明确散文诗和散文、诗歌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散文诗两首》的内涵和意义,学会运用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观看图片,向学生引入“诗”的概念,提出“散文诗”的问题。
2.以“水”为话题,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水的感悟,引入《散文诗两首》的阅读。
二、阅读散文诗(35分钟)1.学生先自己默读散文诗,理解全文的意义和文中的情感体验。
2.分组讨论散文诗的内涵和表达技巧,学生归纳总结出散文诗的特点和写作要点。
3.教师逐句解读散文诗,讲解其中的难点和精妙之处。
4.学生朗读散文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情感的渗透。
三、表达练习(25分钟)1.让学生在散文诗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或体验。
2.在班内交流中学生可以相互补充和提出对方的语言表达中的问题,并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改正。
四、总结归纳(5分钟)1.学生总结出自己的感悟和经验,并在黑板上呈现。
2.教师就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醒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教学方式:1.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和引导为辅。
2.互动式教学,以讨论、思考和实际操作为主要形式。
教学手段:1.教师讲解和讲解课件。
2.倾听音频资料,观看视频资料。
3.分组讨论。
4.学生写作,交流。
教学评价:1.学生的写作作品,反映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和表达水平。
2.班内交流表现,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和思考水平。
3.教师评价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能力,鼓励优秀学生,提醒还需加强的学生。
教学举措:1.在学生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引入散文诗的概念,强化学生对不同文学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交流和思考能力,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两首散文诗,让学生理解散文诗的基本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散文诗的主题、意象和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散文诗的基本特点,主题分析,意象描绘,表达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难点:散文诗的深层含义,学生独立分析与创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散文诗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两首散文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首散文诗的主题、意象和表达技巧。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深入讲解散文诗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5. 练习与拓展: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创作一首散文诗,并进行交流展示。
四、课后作业1. 背诵两首散文诗,掌握诗歌的字词、句式和韵律。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散文诗,进行模仿创作,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积极性高,表现出对散文诗的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作业认真,对散文诗的分析深入,创新能力强。
3. 创作展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散文诗创作,展现个性化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课时散文诗《再别康桥》教学分析徐志摩的抒情风格和诗歌意象学生进行诗歌角色扮演,体会情感2. 第七课时散文诗《春》教学探讨朱自清对春天的细腻描绘学生进行散文诗创作尝试,以春天为题材3. 第八课时散文诗《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教学理解鲁迅对秦淮河夜景的描述及其文化意义学生进行散文诗创作,以夜景为题材4. 第九课时散文诗《荷塘月色》教学分析荷塘月色中的静谧美学生进行散文诗创作,以自然景色为题材5. 第十课时散文诗《故都的秋》教学探讨郁达夫对北京秋天的独特感受学生进行散文诗创作,以秋天的景象为题材七、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学会用美丽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包含两篇散文诗:《春》和《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理解两篇散文诗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感受散文诗的意境和掌握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际写作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文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比喻描绘春天的景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散文诗。
5.教学内容的拓展。本次教学主要围绕两篇散文诗展开,但在课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其他散文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课外散文诗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诗歌欣赏:分析两篇散文诗的意象、情感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
-《春》:分析朱自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 散文诗两首》

第24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范读、自由朗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
【教学难点】鉴赏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孟郊写过一首有名的《游子吟》吗?能背下来吗?(学生齐背)能说说这首诗表达的主题吗?(表达了真挚的母爱)2、教师小结:母爱似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似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似一股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二、知识积累1、作者作品简介。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2、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嗅摩衍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真听朗读录音,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节奏、感情。
2、激情诵读,感悟亲情。
(1)、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2)、我们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但不同的地方,我们怎样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读呢?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教师提示,学生读)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散文诗两首》教学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学教案一、文章简析《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二、总体目标:培养学生感悟散文诗的能力。
具体目标:1、培养吟诵诗歌的能力。
(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而且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2、感悟世间至爱亲情。
教学策略:引领学生一块去感悟诗歌。
借助音乐、图片,通过朗读、理解、想象来逐步感悟。
先感悟《金色花》的美,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感悟来学习《荷叶母亲》。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朗读、理解、感悟。
2、引导学生寻找比较点,进行比较学习。
三、诗歌的主要特点及审美特征决定了“感悟“是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说过:“辨于味而后可言诗”。
“辨味”就是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特定情境,特定角色之中,去感受生活,体验情感————这就是要品尝语言的滋味,揣摩形象的意味。
古人所说“披文、入情、讨源、受用”与此相同。
这些提法其实都可以说成是“感悟”。
1、强烈的抒情性,是诗歌的重要特征。
诗歌的感情可以直接抒发,还可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丰富的想象性,这是由诗歌形象的间接性决定的,它给人创造了无比广阔的思维空间。
3、鲜明的音乐性,这主要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
4、兼有散文自然、清新、飘逸的特点。
四、对“感悟”的理解所谓“感悟”其实可以分为“感”和“悟”两个心理过程。
“感”即“感触”“接触”。
这个过程是以文本的细节局部为对象的。
这个过程是过渡性的,引发性的,读者的心理流向即刻向“悟”的方向发展。
《散文诗两首》教案(最终5篇)

《散文诗两首》教案(最终5篇)第一篇:《散文诗两首》教案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
检查生字词。
(可用大屏幕投影)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
(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
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整体感知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呢?(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
七上24《散文诗两首》(已核)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篇文章。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遇到疑难语句或意蕴丰富的形象,可以采用质疑讨论的方法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诵读中,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三、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
3、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父亲的朋友送给我
们两缸莲花?从这两缸莲花回想起九年前在故乡的园院里的红莲,为下文描写雨中的莲花做铺垫。
4.第三段为什么要写三姐妹应了三蒂莲的花瑞?这是不是宣扬迷信?
不是。通过爷爷的话,写出家庭的和睦,写出家庭对孩子的爱。
5,文章是如何写出下雨的过程,荷花和作者的感情?
6.“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这是为什么?
因为作者看到繁密的雨中,红莲旁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倒下来,正覆盖在红莲的上面。由此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就像那荷叶,“我”就像那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只有母亲为“我”荫蔽。所以心中受到了深深地感动。
7.文中“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指心中的烦恼,生活中的不顺意,遇到困难与挫折等。读读在课文中出现这个词的句子,初步了解它们的用法。
学生可在组内比一比谁读得好、写得好。
细读感悟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思考:
1、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因为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所以他只是撒娇,而瞒着妈妈。
学生聆听、
思考。
读一读
写一写
人教新课标七上语文第24课《散文诗两首》精品资料包-1.doc

人教新课标七上语文第24课《散文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1、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设想:《金色花》和《荷叶母亲》是表现母爱的两首诗歌,学好这一课,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培养语感,提高朗读能力;让学生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这堂课以朗读贯穿,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感悟,体会文中的母子深情。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发表见解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尊母、爱母的主旨,并付出实际行动。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一、导入:播放《鲁冰花》音乐。
同学们你们在歌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回答),不错是对妈妈的依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美,是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
母爱,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一起走进《金色花》体会大诗人泰戈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走近作者:(学生班内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2、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听读中想一下改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示例:轻松活泼,表现儿童的调皮。
3、自读课文,带着感情读给同桌听,准备朗读展示。
4、再读课文,思考:①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示例:“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坏孩子”: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 担忧,一见到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一声不说就 走,把妈妈急死了。
而“我”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事而高兴,还要妈 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才好,于是向妈妈撒起娇来 了。
☆朗读感悟,把握整首诗的朗读基调。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感情基调来 朗读? (明确:稍快,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24、散文诗两首
弥陀寺中学七年级语文组
第一课时
泰 戈 尔 ( 印 度 )
金 色 花
☆导入1
20世纪初期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压迫, 经济上受到剥削,使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陷入贫穷、愚昧之 中。为了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两位伟人应运而生了。一位 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 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罗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在人们的印 象中,泰戈尔是以伟大的“歌手与哲人”的双重身份出现的。 他的作品本世纪初就已开始与中国读者见面,对中国现代作 家如冰心、郑振铎、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早期创作产生过 巨大的影响,几十年来,泰戈尔一直是我国读者最喜爱的外 国作家之一。今天,就让我们共同领略泰戈尔诗歌的艺术魅 力。
☆朗读,感知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环
境
红
莲
我的心情 烦闷
一写红莲 繁杂的雨声浓
开满、亭亭
阴的天
二写红莲 雷声作了雨越
下越大
三写红莲 :雨肆意地下
左右倚斜,无 不适意 依无靠
不动摇
着;在大荷叶 的覆盖下
不宁的心 绪散尽感 动
朗读,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 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
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这就是《繁星》、
《春水》。
☆朗读,比较《金色花》《荷叶 母亲》
相同点: ① 赞美母爱的伟大神圣。-----思想感情 ② 图画美。------想象空间 不同点: ① 《金色花》语言质朴秀丽。《荷叶 母亲》语言淡雅清婉。------语言特点
② 《金色花》是缘情造景。《荷叶 母亲》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方式
③ 《金色花》中既有母爱的光辉,还有孩子的爱心。《荷叶 母亲》更多的是 赞美母爱。-----思想感情 ④ 《金色花》是明朗圣洁的美。《荷叶 母亲》是凄清含蓄的美。----整体氛围 ⑤ 《金色花》写一天时间里孩子三次与妈妈嬉戏,《荷叶 母亲》则是由雨中 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伟大的母爱。----具体内容
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 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 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 得更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还瞒着妈妈。
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 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 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 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 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
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 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小结
1、《金色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 母子之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才会引发 “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
☆朗读感悟 ① 读准字音,理解生词
嗅( xiù ) 闻(气味) 花瓣( bàn )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导入3 用歌曲《妈妈的吻》导入,让歌中深挚的倾诉拨动学生 的心弦。 这是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首歌曲,历经20年淘洗, 唱在今天,仍是分外动人,恐怕就是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 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挚的倾诉。这种 情感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这种情感也不会有地域的界 限,这是人类共同歌咏的永恒主题。 有人曾用饱蘸童心之笔,尽情描绘了这种情感,抒写了 一首首纯真诗篇,这个便是泰戈尔。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 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
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意境感悟,品味画面美。(借助图画、想象联想深情描述) 我们先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否来自于这一首诗? 清晨朝露未晞,在铺满金色花的林荫中,飘出一个修长的 身影,她的湿发披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 林间绿色的小草。妈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庭院里,她缓缓 地把双手放在胸口。妈妈在祈祷了,空气中弥漫着妈妈轻柔
假如我变成了妈妈的手,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她不再那么操劳。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节目,逗妈妈开心, 让她笑口常开。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当雨……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让妈妈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
劳……
假如我变成了一株绿色植物,我要在妈妈工作时深情地望着妈妈,就 像我小时侯妈妈望着我一样,眼神里充满了爱的信息,我还要通过光合作 用制造出大量的氧气,让整个房间空气温馨,让妈妈更加轻松快乐。 假如我变成了一辆自行车,我要让妈妈骑在我的身上,让我护送着妈妈 去上班,让妈妈既省力又平安……
的话语。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扬起,这香气从何而来?我屏
住气息,一声不响……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可以用“我
感受到这样的画面……”来做恰当描述。
☆朗读,创造新境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
刻刻地滋润着我们。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
亲呢?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 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示例: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
泰戈尔:
(1861--1941),印度作家、 诗人、社会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 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
代表作: 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飞鸟集》、 《吉檀伽利》。1913年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与中国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早在1881年, 他就写了著名的论文《死亡的交易》,谴责英 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1916年,泰戈尔谴责日 本对中国的侵略。他预言:“中国这种巨大的 力量一旦能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运行 ,那就是 说掌握现代化科学,那时候,在世界上恐怕没 有任何力量可以拦阻他们向前迈进。”1924年, 泰戈尔访问中国。1937年,他在自己创办的国 际大学里开办了中国学院。
☆小结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那是因为他高大、挺拔;
而母爱则是一条小河,一片大海,她温柔、清澈、
博大、源远而流长。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
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
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 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 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 点点滴滴做起。
☆朗读感悟
1、②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 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示例: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 入妈妈的心脾)。
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 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荷叶
冰
母亲
心
☆导入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在《泰戈 尔来华》中说冰心是“最有名神形毕肖 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下面,我们一 起来学习冰心的《荷叶 母亲》,感悟她 所受到的泰戈尔的影响。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 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有: 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 《超人》;散文集《往事》;诗集 《繁星》、《春水》;儿童文学作品 《寄小读者》。
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泰戈
尔《告别》)
你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 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 我要变作影子,她到哪里我到哪里,永不分离。
我要变作手,代替她做烦琐的家务劳动。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上,让她更加年轻漂 亮。
另一首诗中相同意旨的一句: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好躲进你的怀里。”(《繁星》 第159节)。
☆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1、 而惟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
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
志摩《泰戈尔来华》)。 2、在没有看到《飞鸟集》之前,冰心初期的诗 作只是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 忆”。后来受到《飞鸟集》的影响,觉得自己那
金色花
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 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 开金色碎花。
金 色 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 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 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 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 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又 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 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