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综合规划的河道整治管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综合规划的河道整治管理分析
摘要:河道整治管理需要以河流演变规律为依据,本着兴利除害的目标,通过
对河道的治理和改造,实现河流的水利水电工程价值和航运价值。

众所周知,水
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文章主要从水利水
电河道整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河道在规划过程中需要整治的几种类型,进一步
说明了河道在整治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最后简单的论述了水利水电河道在规划整
治中相关设计标准,希望能够为河道整治方案的优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水利水电综合规划;河道整治;管理
前言: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承
载水资源的河流更是在航运、灌溉、发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
程中,需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充分调研,明确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规划,立足
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不断优化河道整治规划和管理,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利水电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内涵
所谓的河道整治综合规划,主要是在遵循河道演变规律的前提下,以兴利除害为处理原
则和目标,对河道工程规划采取一系列的治理和改造措施,以期实现对航道的整体规划。


所周知,河道在水流的冲刷作用下,水流会对泥沙造成挟移作用,从而改变河道的地貌特点。

在河流的综合开发和治理过程中,工程建设也会导致河道水文特征的改变,并对河流两岸和
上下游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此,河道整治规划需要以流域规划为基本前提,而河道整治也自
然成为了流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利水电规划中河道整治的类型
2.1 根据河道自然条件进行划分
根据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我们将河道划分为山地河道、平原河道以及河口河道。

其中第
一种类型河道两侧大多有山体岩石组成,河床主要有基岩或者粗砂石构成,河底通常比较陡峭,落差高度大,水流较为明显,对其进行整治的主要标准是航运和工业取水位,施工时应
该将具体的方案在规划中得到体现。

第二种河道类型主要是由水冲击土壤而形成的,河道内
部的砂石和泥沙的比例不稳定,差异性较高,河流蜿蜒崎岖,形成很多小的水系,主要以防洪、航运和城市建设为整治标准,按照不同河道的类型,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措施。

对于
弯曲度较大的河道通过整治可以形成微弯河道或者形成稳定的岔道河道。

第三种河道的类型
主要是由于水流和潮流对河口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形成的,该种类型的河道整治的标准
为防洪、航运和滩地为主,并采取固滩护岸、疏浚等措施对其进行整治。

2.2 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对河道的影响进行划分
按照这个标准可将河道划分为三种,即库区河段、坝区河段以及坝下游河段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河段主要研究的是水库回水的变化情况,水路的回水变化情况同时兼具了自然
河道和人工河道两方面的特点,对于河道内某些码头和港口的区域很容易产生泥沙堆积现象,弱化了河道对边界水域的控制作用,这时可将河道逐步的发展为单一的微弯河道,这样可以
有效的改善航道码头以及取水口的自然条件。

同时在规划中还可以制定一些有利于河道整治
工作开展的措施,便于后期的整治工作。

第二种河道类型的规划主要是配合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针对河流上游和下游部份河段进行了整治工作,控制河水的流量,确保河道运行的通畅
以及满足防洪抗洪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于第
三种河道类型的河道规划研究主要是实现对河道的动态变换而采用的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于
该种河道来说,堤坝改变了河道原来的流经方向,导致了下游河道的水位下降,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河道的防洪和泄洪的能力,因此对于上述的变化可以进行严密的检测,并作出合理
的预测,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和具体的操作流程对其进行治理。

2.3 根据河道的整治程序进行划分
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划分为河势和局部河段两个类型,对于河道环境复杂和施工难度大的
河段来说,对河道进行分段整治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通过对河道运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根
据不同区段的河道运行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是解决河道不良状况的最好措施。

施工时采
用的一般方案是结合其他整治方式对其进行综合的治理。

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河段整治工作,
主要根据水流量的稳定情况,对河道的局部区域进行合理的治理,实现防洪、抗洪、航运以
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要求。

2.4 根据部门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换划分
根据这个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航道整治、桥渡河段治理以及取水河段质量三种规划方案,主要是根据水利水电部门的某一个具体的要求,同时兼顾各种施工情况,最大程度发挥出河
道的整体效益和功能。

其次,为了保证河道整治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对河道两岸社会经济、生
态环境进行调查,这也是河道整治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沿岸城镇分布、工农业状况、堤防、
航运等现状,更要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三、水利水电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具体内容
3.1 河道特征以及变化情况
这项内容涉及到河道的区域环境情况,河岸的结构、河床的地质地貌以及河道的变化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即将投入施
工建设的河道和水域,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分析其可能发生的情况,采用的分析方法通常是
实测资料预测分析方法、模型模拟分析、实验调查法等。

3.2 河道的综合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该项内容主要涉及到河流两岸的城镇建设、堤岸的加固和防护以及抗洪、防洪的情况以
及航运的实际情况,对这几项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探讨河道整治的整体效果和效益,不断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3.3 河道整治措施
将各河道整治过程中的全部要求并结合河道运行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详细的治理措施。

3.4 河道整治的效益分析
这项内容主要涉及到河道治理完成之后的各项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
对河道两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等社会效益。

河道整治是一项综合的、动态的工程,因此在治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出合理的整治方案,达到节约资金,提高各项效益的目的。

3.5为了保证基于水利水电综合规划的河道整治管理具有实用性和严谨性,工作人员应
该对河道已有的整治措施和经验教训进行研究,并结合资料对整治工程现状进行调查,对以
往整治工程的实施过程、整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的整治管理提供先鉴经验。

3.6在水利水电综合规划的前提下,河道整治任务与整治措施的确定需要将来自各方面
的要求来开展,并结合河道自身的特性,确定本河段的综合整治管理任务和目标,并将主要
工程措施确定下来。

3.7在水利水电综合规划的前提下,河道整治管理需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等多方面的效益,为此,在确定整治管理措施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效益出发,综合
分析整治后可能出现的淹没问题所带来的损失,确保经济效益损失能够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与此同时,在河段整治后,河流航运条件得到改善,增加的航道和港口水深也都是增加河道
经济效益的重要筹码。

随着水运条件的改善,单位功率的拖载量得到提高,内河航运船舶的
运输周期得到大幅度缩短,并提高了航运的安全保证率,对于经济效益的增加也是不可估量的。

3.8在水利水电综合规划的前提下,实施河道整治措施需要确立合理的程序,由于河道
治理工程属于动态工程,时机性强,为此,在河道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施工程序,确保施工程序能够在最佳的时机内完成,从而减少河道整治难度,有效控制造价。

四、水利水电规划中河道整治的标准
4.1 河道水流量以及水位的设计
在治理过程中,要密切结合河道两侧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出河道的流量大小,确定
与河道防洪抗洪标准相当的水流量,采用造床测量或者平滩流量的方法对河道的流量和水位
进行有效的测量。

对于枯水期的河道
水流量的设计标准应该满足通航续航的标准。

4.2 整治线
河道的整治线说的是河道治理方案实施之后能够满足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线。

通常情
况下,将其分为洪水河槽整治线、中水河槽整治线以及枯水期河槽整治线,其中第二种的整
治线对河道的河势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中水河槽整治线在设计图上通常呈现出一定曲率
的连续曲线,曲线之间通过河势的直线进行连接,不能形成单一的河道和河槽。

其弯曲半径
和曲线间的长度一般参照的是附近河段的长度具体情况进行确定,最小弯曲半径一般为河道
宽的9倍左右。

如果河道还要满足通航和续航的标准,在上述标准之上,结合航道的要求,
根据稳定深槽或者江心洲设计枯水河槽整治线,枯水河槽弯曲半径与曲线段间长度,可根据
邻近河段确定,通常比中水河槽整治线数值小。

结束语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淡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但是
仍然存在水资源污染和浪费问题,对于实现优化配置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我国降水分布不
均的现状也导致了我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国情。

而旱涝灾害的发生,与河道有着密切关系,为此,河道综合整治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孙秀玲.基于水利综合规划的河道整治管理分析.建筑与发展.2011.11
[2]彭梓.基于水利综合规划的河道整治管理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
[3]高峰红.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规划综述.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
[4]曲鹏飞.关于水利水电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规划的综述.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5]严勇.城市河道整治方案探讨.水利水电规划与设计.20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