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加昧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反复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与肝郁脾虚有关,本文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

材料与方法:选取40例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治疗组患者口服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对照组患者口服参芪复胃颗粒。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辅助症状、体格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治疗后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辅助症状,如口干、苔薄白等,在治疗组的缓解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在体格检查方面,治疗组患者的舌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讨论:四逆散是常用的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剂之一,其主要成分当归、白芍、白术等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肝气郁滞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

香砂六君子汤作为四逆散的加减方,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

本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明显效果,不仅能缓解主要症状,还能改善舌苔、辅助症状等。

结论: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为临床中使用该方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了依据,但由于样本量有限,还需要更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显示,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效果,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主要症状和辅助症状,包括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口干、苔薄白等。

此外,该治疗方案还能改善患者的舌苔情况。

浅谈四逆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浅谈四逆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年 。平 均 5.3年 。对 照 组 38例 ,男 l9例 ,女 l9例 ;年 龄 39— 胡有镇静 、镇痛 、解痉等作用 ;芍药 、甘草长 于治平滑 肌痉挛 ;
64岁,平均 51.4岁 ;病程 8个月 一11年 ,平 均 3.5年。俩组 香附 、枳实等理气药可 以调节 胃肠蠕动和幽门括 约肌功能 ,减
效 6例 ,好 转 10例 ,无效 12例 ,总有效率 75.1% ;经统计学处 当使用促 胃动力药 ,根据病情使用抑酸剂 和胃粘膜保护剂 ,有
理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幽螺菌感染者应根除治疗 。中药辨证论治 :疏肝解郁 ,益气健
3 讨 论
脾 ,温 中散寒 ,理气通络 ,清热 消炎等 常能收到较 好效果 。还
致 。故本病病位 在肝 、脾 、胃、肠。因此治疗 上应 疏肝 理气 ,消 [2] 马有度.医方新解[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46
疗组 )38例 ,西沙 比利组(简称对照组)38例。治疗组 中男 l5 下 ,和畅气机 ,使肝疏 条达 ,脾 胃升降功能得 复 ,胀满 、腹痛 、暖 例 ,女 23例 ;年龄 31~69岁 ,平 均 49.5岁 ;病程 10个月 一l3 气 、嘈杂 、呕吐 、纳呆食少等症状 自除。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柴
姜传 田 马庭 鑫 (庄河市妇幼保 健院 ,辽宁 ,庄河 ,116400)
【摘要】 目的 :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 消化不 良的疗效。方法 :76例患者 ,随机分 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服用复 方 中药配合西沙 比利 ;对照组服用西沙 比利 。结果 :治疗组 总有效率 75%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O.O5)。结论 :中西 医结合治疗功能性 消化不 良疗效较好 。

加减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证临床观察

加减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证临床观察

aM e o s 5css fu c oa dses (D i an t etnl e n o c ydo e e no l . t d :7 ae nt nl yppi F )wt s ga dha i i r ds mahs rm r r dm y h of i a ht e v a t n w ea dv e t togop.T et am n g u (8pt n )w st a db eMoie ii o dr n lcb iddi o w rus h r t et r p 3 a et a r t yt d dS w e a dpaeo i n e o i s e e h i f nP
【 bt cJ Obet eT bev e l i l f co d e ii o dr nt uav t, h cvr t A sr t a jci : o sreh i c f t f v o t c n a e e Moi dS w e ecrter e ter oe r e i f nP o h i a e y a
c mp r d atrt r ame n t o sic u i gt ur t er t, t e o e a eo a t ce t ig t a ti o a e fe hete t nt wog up n l d n hec ai ae herc v r rt fg sr mp yn , heg src i r v y i
中 图分 类 号 : 54 4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75 2 1 )1—15 R 7 . B 10 4 X(0 0 1 84—0 3 【 要 】 目的 观 察 加 减 四 逆 散 治 疗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D) 摘 F 的总 疗 效及 对 胃排 空 复 常 率 、 胃动 力 指 标 的 影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适症状,而无结构性病变的一组症候群。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加味四逆散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理气、和胃的功效,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

本次观察选取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患者,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年龄范围在30岁-50岁之间。

患者入组前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通过胃镜和检查排除了结构性疾病的可能性。

入组前,患者接受了抑郁情绪问卷的评估,分别评估了抑郁程度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严重程度。

评估结果显示,患者在抑郁程度上普遍较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

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了常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疏导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加味四逆散。

观察周期为3个月,每月复诊一次。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抑郁程度的变化。

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组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更好。

同时,治疗组的抑郁程度也有所下降,心情愉快度增加。

而对照组的抑郁程度变化不显著。

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发现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加味四逆散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通过观察,我们认为加味四逆散的治疗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加味四逆散能够理气和胃,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其次,通过调节肝气,缓解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最后,加味四逆散具有温阳和血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综上所述,加味四逆散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方面的疗效确实存在。

但是本次观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观察周期较短等。

四逆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临床观察

四逆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临床观察
河北 中医 2 1 年 1 00 0旦筻 鲞 Q 翅
旦 』 皇
: : 墼 : Q! 竺 QQ !
1 3 50
四逆 散 加 味 治 疗 消 化 性 溃 疡 3 8例 临 床 观 察
姚 春 香
( 江苏省 淮安 市楚 州 中 医院 内科 , 江苏 淮 安
【 关键词 】 消化性溃疡 ; 医药疗法 中
本次观察范 围。
12 一般资料 .
全部 7 6例均为本院 内科 门诊患者 , 照 按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 O .l
随 机 数 字 表 法 分 为 2组 。 治 疗 组 3 8例 , 2 男 8例 , 1 女 0
例; 年龄 2 6 0~ 2岁 ; 病程 6个 月 ~1 ; 中胃溃疡 8例 , 8年 其
结 , 柴 胡 为 伍 , 升 一 降 , 强 舒 畅 气 机 之 功 , 奏 升 清 与 一 加 并 降 浊 之 效 , 白芍 药 相 配 又 能 理 气 和血 , 气 血 调 和 ; 以 与 使 使 甘 草 , 和 诸 药 , 脾 和 中 。故 四逆 散 加 味 治 疗 消 化 性 溃 调 益 疡取得很好疗效 , 得临床推广应用 。 值
工 作 压 力 大 , 食 不 节 制 , 加 重 了 溃 疡 的 发 生 率 、 发 饮 更 复
率。
H 0 0 17 2 0m , 日 2次 ; 20 0 2 ) 5 g 每 甲硝 唑 片 ( 宝药 业 集 团 亚
股 份 有 限 公 I , 药 准 字 H10 0 6 4 0 m , 日 3次 。 J国 4 2 94) 0 g 每
13 3 疗 程 及其 他 ..
2组 均 6个 月 为 1 疗 程 。治 疗 期 个
养 血 柔 肝 , 臣药 , 柴 胡 合 用 以补 养 肝 血 条 达 肝 气 , 使 为 与 可

加味四逆散治疗动力障碍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加味四逆散治疗动力障碍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3. 7 5±1 .5岁 , 均病 程 6 4年 ; 照组 2 12 平 . 对 5例 , 男l 2例 , 1 女 3例 , 均年 龄 4 . 2±1 . 4岁 , 平 01 25 平 均病 程 6 9年 , 组 年 龄 、 别 、 程 经 比较 差 异 . 两 性 病
均无统 计学 意义 ( 0 0 ) 具有 可 比性 。 P> . 5 ,
2%)有效: 0 ; 临床 症 状 明显 改 善 , 症状 积 分 减 少
3 % ~6 % , 电 图改 善 ( 常 慢 波 百 分 比增 加 0 9 胃 正 >1% ) 无 效 : 床 症 状 改 善 不 明显 , 状 积 分 0 ; 临 症 减 少 < 0 , 电 图改 善 不 明显 ( 常 慢 波 百 分 3% 胃 正
百 分 比 ≥6% , 后/ 5 餐 餐前 主功 率 正常 值 ≥27次 .
/ Y  ̄。
重 全身性 疾病 患者 , 期 内服用 与受 试 功能 有 关 短
的药 物 , 响 对结 果 的判 断 者 , 影 未按 规定 用 药 者 , 无 法判 断疗 效 者 , 药后 出现 明显 不 良反应者 , 用 在 治疗 观察 中 出现 其他疾 病并 需要药 物治疗 者 。符 合 上述标 准 的研 究对 象 5 0例 , 均为 门诊及 住 院患

40 ・ 8
《 部医》 0 曹 沈 队药 阳 3

中医 中药 ・
加 味 四逆散 治疗 动力 障碍性 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临床 观 察
王 宇 光
关 键 词 四 逆 散 功能 性 消 化 不 良 胃电 图
功 能 性 消 化不 良(u c o a dse s ,F fn t nl ypp i D) i a 是指 无器质性 病 因的一 组 临 床综 合 征 , 现 为持 表 续性 或反复发 作性 上腹疼 痛或 不适感 , 并伴早 饱 、 嗳气 、 胀 、 心 或 呕 吐 等症 状 。按 照 罗 马 I 标 腹 恶 I

莫沙必利联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莫沙必利联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例 ,女6 7 例 ,年 龄 1 9 ~6 6 岁 ,病 程 1 ~8 个 月 。对 照 组 男6 8 例,女5 9 例 ,年 龄 2 0  ̄7 0 岁,病程2 0 天~8 个 月 。两 组 一 般 资料 对 比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
Cl i ni c a l o bs e r v a t i o n o f mo s a pr i de c o m bi ne d wi t h mo di ie f d Si n i s a n i n t he t r e a t me nt o f f unc t i o na l d y s pe ps i a
1 资料与方法
1 . 1一 般 资 料
效 ,随访半年 ] 。
1 - 3 疗 效 判 定 方 法
痊 愈 : 经 过 治 疗 , 患 者 的 临 床 症 状 完 全 消 失 , 其 症 选取 本院2 0 1 0 年1 1 月~2 0 1 2 年1 2 月 收 治 的 功 能 性 消 化 状 积 分 下 降 达 9 5 % 以 上 , 随 访 期 间 未 见 复 发 ; 显 效 : 经 不 良患者2 7 3 例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所 有 患 者 经 x射 线 、 B 超、 过 治 疗 , 患 者 的 临 床 症 状 显 著 好 转 , 其 症 状 积 分 下 降 在
心 理 等 因 素 密 切 相 关 。 临 床 主 要 表 现 为 上 腹 部 反 复 性 及 持 参 、 白术 、 炙 甘 草 各 1 0 g , 黄 连 、 干 姜 、 旋 覆 花 、 乌 梅 各 续 性 贴 图 ,伴 有 恶 心 呕 吐 、腹 胀 、 烧 心 等 【 l 】 。 好 发 于 高龄 人 5 g , 根 据 患 者 的 临 床 症 状 进 行 药 物 加 减 , 若 患 者 纳 呆 、食 群 ,本 病 的 治 疗 以 个 体 化 与 综 合 治 疗 为 主 ,但 目前 尚无 特 欲 不 振 者 则 加 鸡 内金 、 麦 芽 各 1 0 g , 陈皮 、 焦 山楂 各 5 g 。 效药 。本文 采用 莫沙 必利联 合 四逆 散加 味治疗 功 能性消 化 舌质紫 暗者酌加桃仁 、丹参各5 g 。1 0 0 ml / 次,早晚两次温 不 良, 疗 效 令 人 满 意 ,现 总 结 如 下 。 服。1 个 月为 1 个疗 程 , 1 个 疗 程 结 束 后 观 察 两 组 患 者 的 疗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患者在排除有机病变的情况下,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的疾病。

近年来,伴有抑郁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频繁出现,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传统中医药很好地结合了调理脾胃、调节情绪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这一治疗领域。

加味四逆散作为中医传统方剂之一,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选取2018年至2019年期间在本院就诊的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

观察组予以加味四逆散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疾病相关症状,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味四逆散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明显好转。

其中,腹胀、饱胀感和腹痛症状的缓解率分别达到85%、80%和75%。

抑郁症状也有较大改善,焦虑、抑郁、烦躁等症状明显减轻。

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较观察组为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传统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所致,而情绪不稳定则会进一步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转。

加味四逆散是一种寒温药并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温中益气、和胃散寒的功效。

其中黄芩、甘草、茯苓具有清肝胆、解郁安神的作用,生姜、陈皮有行气健脾的功效。

因此,加味四逆散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同时缓解抑郁症状,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加味四逆散能够有效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作为一种综合性医学体系,具有独特且可持续的优势,加味四逆散的使用进一步验证了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状方面的疗效。

然而,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和观察时间较短的限制,仍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实验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加味四逆散是一种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状的中药方剂。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④ 起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2 个月以上.

3 排 除 标 准 有 过 敏 体 质 或 有 药 物 禁 忌 证 者;有
心、脑、肝等严重疾病者;有精神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1 对照组 给予 多 潘 立 酮 片(黑 龙 江 诺 捷 制 药 有 限
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H20084577,
感、嗳气、恶 心 等. 目 前,临 床 多 根 据 该 病 的 发 病 机 制
及临床类型采用抑酸 剂、胃 动 力 药 进 行 治 疗,但 效 果 并
不理想,且 长 期 服 用 西 药 会 产 生 一 定 的 毒 副 作 用. 中
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 良 多 是 由 肝 郁 脾 虚 气 滞、胃 气 不

2 统 计 学 方 法 采 用 SPSS25
平均(
38
42±2
14)岁;病程 0
3~3
0 年,平均(

91±
)
年.两组患者一




较,






学意

71
作者:杨军,
E
Gma
i
l:
706896746@qq
c
om
义(
P >0
05),具有可比性.

2 纳入标准 ① 中 医 诊 断 符 合«中 药 新 药 临 床 研 究
指导 原 则 (试 行)»中 肝 胃 不 和 证 的 诊 断 标 准,主 症:胃
脘胀满,胸闷,喜 太 息,常 因 情 志 因 素 而 加 重;次 症:攻
窜作痛,痛连两胁,恶 心 嗳 气,大 便 不 爽;舌 脉:苔 薄 白,
脉弦 [1]. ② 西医诊断符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 Ⅲ 诊断标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背景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胃肠道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饱胀感等不适症状,虽然不危及生命,但却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并不十分清晰,而传统中医则认为这类疾病与人体的气血阴阳失调有关,适当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可以带来改善。

近年来,四逆散加味作为中医方剂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文献报道了不少使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案例和疗效观察。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基础四逆散加味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人参、干姜、炒枳壳、甘草、白术等11味中药组成。

其理论基础是“四逆散”和“金匮要略”,治疗原则是“助阳和气、燥湿消食”。

四逆散被称为“俞氏四逆散”,是由明代中医俞琳所创,在金匮要略中描述了其治疗脾胃寒症的用法。

而加入干姜、陈皮、白术等药物后的四逆散加味则是在原方基础上作出的改良,旨在更好的治疗脾胃虚寒型的消化不良。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研究方案本研究选取40名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控制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加味治疗。

两组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

结果分析本研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

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在治疗第2周时症状就已经明显好转,疗效持续时间也较长。

病例分析病例1患者:女,58岁主要症状:食欲不振、腹胀、嗳气、口干舌燥。

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过程:给予四逆散加味治疗,每日3剂,每剂10克,4周为1个疗程。

疗效观察:治疗第2周时,患者腹胀、口干舌燥等症状明显缓解,食欲增加,精神状态改善。

治疗结束后,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2患者:男,35岁主要症状:腹痛、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过程:给予四逆散加味治疗,每日3剂,每剂10克,4周为1个疗程。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方法共选择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加味四逆散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痊愈11例(占18.97%),显效27例(46.55%),有效16例(27.58%),无效4例(6.90%),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12.07%),显效19例(32.76%),有效20例(34.48%),无效12例(20.69%),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标签: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加味四逆散;疗效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可反复发作,其发病原因与胃酸分泌异常、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等有关,以上腹部饱胀感、或腹痛、早饱、恶心、厌食、反酸等为主要表现[1]。

本病在临床中属于高发疾病,据有关报道显示,欧美人发病率约为40%~70%,我国亦高达19%~40%[2],且本病易于复发,故而给人们的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需要积极治疗。

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显著,近年来笔者自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中医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37例,年龄39~63岁,平均年龄(47.9±2.4)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8.6±2.3)个月;对照组中男22例,女36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47.7±2.5)岁,病程5个月~2.5年,平均(18.3±2.5)个月。

四逆散方加减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及心理状态的临床研究

四逆散方加减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及心理状态的临床研究
[4 ] 黄李平,韦相兰,李凯,等. 活血化瘀法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运 用[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 4) : 282-283.
[5 ] 杨 驰. 观 察 血 府 逐 瘀 汤 治 疗 急 性 轻 中 度 颅 脑 损 伤 的 临 床 疗 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 6) : 103-104.
光明中医 2019 年 7 月第 34 卷第 13 期 CJGMCM July 2019. Vol 34. 13
·2009·
总之,对重型颅脑损伤脑府积瘀证者行逐瘀复元 汤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使患者创伤性脑水肿程度减 轻,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 李东. 血府逐瘀汤加味对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 度及血 清 学 指 标 影 响 分 析[J]. 四 川 中 医,2018,36 ( 11 ) : 137-140.
作者单位: 普宁县康美医院中医科( 广东 深圳 515300)
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便于实际工作顺利实施。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7 年 1 月 15 日—2018 年 8 月 10 日抽取我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70 例,平均分为 2 组 ( 动态随机法) 。对照组( 共 35 例) : 年龄 29 ~ 63 岁, 平均( 43. 09 ± 2. 71) 岁; 男女比例为 3∶ 2; 病程( 2. 71 ± 0. 33) 年。观察 组 ( 共 35 例) : 年 龄 27 ~ 61 岁,平 均 ( 43. 21 ± 2. 56) 岁; 男女比例为 19 ∶ 16; 病程 ( 2. 59 ± 0. 50) 年。2 组 基 础 资 料 比 较,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 05。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逆散方; 胃肠动力; 心理状况; 中医药疗法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作者:郑秀英,赵金风,温玉平【关键词】四逆散加味;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属中医“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

西医多根据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采用抑酸剂、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但疗效不尽满意。

近年来,笔者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分别来自门诊28例,病房38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20~65岁,平均37.5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6.5年。

对照组26例,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18~68岁,平均36.6岁;病程5个月~16年,平均5.9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患者均符合以下FD诊断标准:①持续或反复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反酸、厌食、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超过3个月;②内镜检查未发现消化性溃疡、糜烂及肿瘤等器质性病;③实验室、B超及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患;④无糖尿病、精神病、结缔组织病等全身性疾病及腹部手术史[1]。

2 治疗方法2.1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四逆散加味:柴胡10 g,炒白芍15 g,炙甘草6 g,枳实10 g,当归10 g,木香10 g,陈皮10 g,佛手10 g,姜半夏10 g,厚朴10 g,白术15 g,竹茹6 g。

1剂/d,早晚温服。

本方功能是舒肝理气,和胃止痛,降逆止呕。

若临床以恶心、呕吐为主则加藿香10 g,姜半夏15 g;若腹泻、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0 g,草蔻10 g;伤食嗳腐、苔白厚加莱菔子10 g,鸡内金10 g,炒麦芽10 g,连翘10 g;持续腹痛加元胡15 g,川楝子10 g;胃脘部寒凉怕冷、四肢不温加良姜10 g,干姜6 g;若胃脘灼热疼痛、泛酸加乌贼骨10 g,瓦楞子15 g或加黄连、吴茱萸。

四逆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四逆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四逆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吴镇印;谢红;纪奕锋【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500-502)【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型;四逆散加味【作者】吴镇印;谢红;纪奕锋【作者单位】浙江省文成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文成 325300;浙江省文成县人民医院中药房文成 325300;浙江省文成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文成 325300【正文语种】中文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消化不良症候群,临床常见。

单用西药治疗疗效不十分理想。

笔者临床使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4年3月—2014年9月本院门诊F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5±17.3)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18.6个月。

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4±17.7),病程3个月~9.5年,平均18.3个月。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2]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

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并同时包括以下一项或两项:①正常量进食后出现餐后饱胀不适感,每周至少发生数次;②早饱感,每周至少发生数次。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符合FD肝气郁结证标准[2]:主要症状:①脘胁胀痛,痛无定处;②脘闷嗳气;③急躁易怒;④脉弦。

次要症状:①口苦;②失眠或多梦;③精神抑郁,喜长叹息;④咽部异物感;⑤烧心或泛酸;⑥腹胀纳呆或呕吐;⑦舌淡红或尖边红,苔薄黄。

证型确定:具备主证中两项,加次证中一项,或主证第一项,加次证三项。

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

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

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刘军【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7)16【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effect on sini powder jiawei decoction unit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 Selected 54 case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he drug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with sini powder jiawei decoction, observed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ment efifcient 92.6%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0.4% , symptom integral was lower than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Sini powder jiawei decoction combine western medicine application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ymptoms integral, promote disease recovery.%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的治疗效果。

四逆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四逆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四逆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赵民;齐金刚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7(34)5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服用复方中药配合西沙必利;对照组服用西沙必利。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

【总页数】1页(P599-599)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疗法;四逆散;西沙必利
【作者】赵民;齐金刚
【作者单位】阜新市第五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四逆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临床观察 [J], 么玉文
2.加减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证临床观察 [J], 陈建林;陈锦锋;毛雪梅;韩宇斌;邓健敏
3.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临床观察 [J], 洪昌建;余明仙
4.四逆散联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J], 吕剑峰;陈元霄
5.理中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J], 高学清;雷福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四逆散加减对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用四逆散加减对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用四逆散加减对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的效
果分析
余波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16(014)014
【摘要】目的:探讨用四逆散加减对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的
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肝胃郁热
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74
例患者分为吗丁啉组和四逆散组,每组各有37例患者。

为吗丁啉组患者使用吗叮啉片进行治疗,为四逆散组患者使用四逆散加减进行治疗。

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四逆散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吗丁啉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用四逆散加减对肝胃郁热型功
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余波
【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
【相关文献】
1.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72例 [J], 石福恒;谢占武
2.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J], 肖定洪;吴晓华;黄天生;尚莹莹;倪伟英
3.四逆散联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J], 吕剑峰;陈元霄
4.马红学运用疏肝清胃开郁法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 [J], 张宁;程凯;马红学
5.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免煎颗粒与汤剂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疗效对比研究 [J], 张海红;田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的治疗效果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的治疗效果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探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患者知情同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为4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逆散加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例数41,其总有效率95.34%,对照组总有效例数34,其总有效率79.0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复发3例,其复发率6.98%,对照组复发10例,其复发率23.2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8.792,P<0.05)。

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逆散加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应用。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四逆散加味;西药;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241-02在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该疾病的具体患病因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均认为与饮食习惯、心理因素等相关。

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疼痛,且反复发作,泛酸、恶心呕吐等。

近年来,该疾病的患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治疗中未有特效药物根治,主要以促进胃动力及抑制胃酸的药物进行治疗[1]。

为探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的治疗效果,本文将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患者知情同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为43例,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29例,年龄20~80岁,平均(50.3±4.7)岁,病程1~10年,平均(5.4±6.4)年;参照组:男性16例,女性27例,年龄21~80岁,平均(50.7±4.1)岁,病程1~11年,平均(5.6±6.2)年;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6 1 )2 1 0 4 2 ( 2 :9 .
3 讨 论
[ 黎同明 , 世建. 6] 全 加味 玉液汤 治疗 气 阴两 虚型 2合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 中所表 [ )陕西 中医 , 0 , ( )4 4 J. 2 52 6 : . 0 6 8 现 出 的周 期 性 时 间节 律 , 研 究 疾 病 的 发 生 , 析 病 机 的 变 化 以 [ 来 分 7] 朱敏英. 玉液汤对糖尿病模 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研 究 [ ] J 中药药 理 与 临 床 ,05,1 3 5 . 20 2 ( ):2 及 辨别 症 候 、 治 疾 病 的一 门 医学 科 学 。其 优点 在 于 正确 的给 药 防
◇临床报道◇
四逆 散 加 昧 治 疗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疗 效 观 察
郑 秀英 ,赵金 风 ,温玉平
(. 1河北 省 张家 口市 第一 医 院 050 700; 2 河北 省崇礼 县 中医医院 .
关键词 : 四逆散加味; 功能性消化不良
065 ) 730
中图分 类号 :2 9 R 5
维普资讯
时珍 国医国药 20 0 7年第 1 8卷第 8期
方 法测 定 胰 岛 素 、 高 血 糖 素 及 C肽 。结 果 见 表 2 胰 。
表 1 给药前后各组大 鼠血糖比较 ( s i )
L HZ E E IIEA DM T RA M DC E E R H20V L 1 N . I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A C 7 O .8 O 8 S 0
[ 吴晋 峰. 减玉 液汤 治疗 糖 尿病 5 2] 加 1例 [ ] 河 南 中 医,0 2 2 J. 20 , 2
( ):0 9 6.
[ 3] 熙
章. 加味玉液 汤治疗 2型一期 糖尿病 2 0例 [ ] 陕西 中医 , 0 J.
2 0 , 4 3 :0 . 0 3 2 ( ) 2 0
文献标识 码 : C
文章 编号 :0 80 0 ( 0 7 0 —9 8 1 10 -8 5 2 0 ) 812 - 0
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 D) 消 化 系 统 常 见病 、 发 病 , 一 种 功 3个 月 ; 内镜 检查 未 发 现 消 化 性 溃 疡 、 烂 及 肿 瘤 等 器 质 性 病 ; F 是 多 是 ② 糜 能 性 胃肠病 , 中 医 “ 属 胃痛 ” 痞 满 ” 嘈 杂 ” 范 畴 。西 医 多 根 据 ⑧实验室 、 “ “ 等 B超及 x线检查 , 除肝 、 、 排 胆 胰疾患 ; 无糖尿病 、 ④ 精 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 , 采用抑酸剂 、 黏膜保护剂 、 胃动力药进行 神病 、 结缔组织病等全身性疾病及腹部手术史… 。 相应的对症治疗 , 疗效不尽满意 。近年来 , 但 笔者用 四逆散加味 2 治 疗 方 法 治 疗 , 得 了满 意效 果 。现 报 道 如 下 。 取 2 1 治疗方法 治疗 组采用 四逆散加味 : . 柴胡 1 , 白芍 1 , 0g炒 5g 1 临床 资 料 炙甘草 6g 枳实 1 , , 0g 当归 1 , 0g木香 1 , 0g 陈皮 1 , 0g佛手 1 , 0g 1 1 一般资料 6 功能性 消化不 良( D) . 6例 F 患者 分别来 自门诊 姜半夏 1 , 0g 厚朴 1 , 0g 白术 1 , 5g 竹茹 6g 。1剂/ , 晚温服 。 d早 2 8例 , 病房 3 , 8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 0例 其中男 1 6例 , 本方功能是舒肝理气 , 胃止痛 , 女 和 降逆止呕。若 临床 以恶心 、 呕吐 2 4例 ; 年龄 2 0~6 5岁 , 平均 3 . 7 5岁 ; 病程 3个 月 ~1 , 均 为主则加藿 香 1 , 5年 平 0g 姜半夏 l ; 腹泻 、 5g若 舌苔 白腻者 加苍术 1 0 6 5 。对照组 2 .年 6例 , 中男 1 , 1 ; 其 0例 女 6例 年龄 1 6 8— 8岁 , 平 g 草蔻 1 ; , 0g 伤食嗳腐 、 白厚 加莱菔子 1 , 内金 1 , 苔 0g鸡 0g 炒麦 均 3. 6 6岁 ; 程 5个 月 ~1 病 6年 , 均 5 9年 。 两组 患 者 性 别 、 平 . 年 芽 1 , 0g 连翘 1 ; 0 g持续腹 痛加 元胡 1 , 5g 川楝子 1 ; 0g 胃脘部寒 龄 、 程 差 异 均 无 显 著性 , 有 可 比性 。 病 具 凉怕冷 、 四肢不温加 良姜 l , 0g 干姜 6g若 胃脘灼热疼痛 、 ; 泛酸加
与模 型组比较, P< . 1 ▲▲ 0 0 ; ▲ 0 0 , P> .5 与玉液汤早组比较 , P< .5 △ 0 0
表 2 各组大 鼠胰岛素及 c肽情况(i ) s
与模 型组比较, J 0 O l 与玉液汤早组 比较 , P< .0 ▲ p< .O ; △ 001
2 4 对大鼠血脂 、 固醇水平 的影响 借助甘 油三酯 、 固醇试 . 胆 胆 剂盒在全 自动生化分 析仪上测定各组大 鼠末次给药后甘油三酯、 参 考文献 : 总 胆 固 醇 。结 果 见 表 3 。 [ 1] 施亥 时. 液汤 治 疗 消渴 [ ] 浙 江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0 2 1 玉 J. 20 . 2
表 3 各 组 大 鼠 甘 油三 酯 及 胆 固醇 情 况 (i ) s
( ): . 1 4 4
值, 增加胰 岛素 、 的分 泌 , c肽 降低胰 高血 糖素 的含量 , 并且可 以 改善糖尿病大 鼠的血脂代 谢情况 。玉液 汤早组对糖 尿病大 鼠的 血糖 、 岛素 、 胰 c肽 以及 甘油 三酯 改善较 玉 液汤 晚组尤 为 明显 。 由此可以证明玉液 汤在不 同时间给予 , 疗效存 在差异 , 为临床更 加有效应 用玉液汤治疗糖尿 病提供 了实验依据 。本课题 仅仅初 步探讨了玉液 汤治疗糖尿病的时间药理学作用 , 其时间治疗 的本 质及机理 还有 待更深一步的研究。
[ 4] 石景洋 , 刘焕华. 加味玉液汤对 2型糖尿病骨代谢紊乱的影响 [ ] J. 中 国临 床 康复 ,0 3,0 7 :16 20 3 ( )4 6 . 与模 型组比较 , P< . 1 ▲ P< . 5 与玉液 汤早组 比较, P< . 1 △ P ▲ 00 , ▲ 0 0 ; △ 00,△ [ 5] 黄 国荣 . 金津玉液汤治疗 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 ] 湖北中医杂志 , J. >0. 5 0
时 间 不 但 可 以 提 高 药 效 , 且 可 以降 低 副作 用 。近 年 来 大 量 的 临 而 床和实验研究都证明了玉液汤在糖尿 病 中医药 治疗 中的重 要作 用 。但 现 今 没 有关 于 玉 液 汤 治 疗 糖 尿 病 的 时 间 治疗 学 方 面 的 研 究, 这不利 于临床上更好发挥 玉液汤治疗糖 尿病 的作 用 , 故本 实 验 选 择 玉 液 汤 治疗 糖 尿 病 的 时 间治 疗 学 作 用 作 为 出 发 点 , 进一 为 步深入研究提供参 考。 本实验在研究 玉液 汤治 疗糖尿病 机理基础 上又侧重于玉液 汤治疗糖尿病 的时间治疗 学的研究 , 实验研 究表 明: 对于链脲佐 菌素造模的糖 尿病大 鼠, 玉液 汤早 晚组 均可 以 明显 降低 其血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