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唯一女状元PK孔夫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唯一女状元PK孔夫子
作者:胡马永
来源:《课堂内外(初中版)》2009年第01期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位女将军、女诗人、女政治家,但真正的女状元,却只有一位。
古代的女人不是不想参加科举,而是因为历朝历代的法律都规定了科举的性别——男,女人考秀才就是犯法,要吃官司,而且弄不好还要砍脑袋。
所以,在科举制度统治中国的前1200年里,一个女状元都没产生过。
至于明代徐渭《女状元》中的黄崇嘏、清代女作家陈瑞生笔下的孟丽君等等所谓的女状元,只能用两个字形容:瞎编。
这些看上去有鼻子有眼的故事只是古代女权主义者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梦想罢了。
不过好在历史没有让这些作家失望,在科举制度临死前的最后100年里,在半壁江山的政权——太平天国统治下,历史终于为科举出了一次轨,把状元的头衔戴在了一个漂亮女孩的头上。
从而填补了历史空白。
这个美丽女状元的名字就是傅善祥,更富传奇色彩的是,她能考中状元,竟然是与大圣人孔子唱反调的结果。
话说太平天国集团老大洪秀全把业务从广西做到了江苏,旗下分公司遍及整个南中国。
为了一改自己民营企业老板的形象,洪老大决定把集团总部设在南京,并新修了富丽堂皇的皇宫,随后还颁布了新的一套土地法,公然跟总部设在北京的国营企业——大清朝分庭抗礼。
大的方面对抗完后,洪秀全又开始在小的方面搞对抗,开科取士就是其中一项。
为了体现太平天国提倡的男女平等原则,董事长洪秀全与CEO杨秀清两巨头经过讨论,决定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担任公务员。
消息一传出,整个南京城都为之一震,被封建礼教压制了上千年的广大妇女同胞惊喜不已,纷纷报名赴考。
其中有一个佼佼者,芳名傅善祥。
傅善祥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城镇户口,出生在南京城的一个书香世家。
她的老爹以普及教育、扫除文盲为己任,在城里开办各种启蒙培训班,家底颇为殷实。
和傅善祥一起在书香里薰大的还有姐姐傅鸾祥。
两姐妹从小遍读诗书,又都长得貌若天仙,成为全城的超级女生和优质偶像。
洪秀全带着自己的一帮广西兄弟挺进南京的时候,傅善祥正处于16岁的花季,她的姐姐比她大两岁,年方18岁。
听到女子可以参加高考的消息,两姐妹马上报名了。
考试在南京夫子庙的考试院(今江南贡院)举行,作为太平天国历史上第一次“高考”,一向讲究排场的洪秀全当然不会怠慢。
据记载,当时的庆典装备中不光有鞭炮,还有大炮。
隆隆的火炮声中,二百多名超级女生走入考场,随着主考官洪宣娇一声令下,考试正式开始。
满心欢喜的女子们打开卷纸的第一眼,就傻了。
据《清稗类钞·考试类》记载:考题共有两道,其中一道题目取自《论语》中孔夫子的名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这里插一句,虽然太平天国处处说自己与以往的封建王朝如何如何不一样,但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譬如慈禧出门是16人抬的大轿,洪秀全创新了一下就是64人抬的大轿:同治皇帝的轿下是地毯,杨秀清的轿下就是鱼缸。
科举考试也一样,清政府的考题来自四书五经,太平天国的考题就来自五经四书,只不过形式仿照的是明朝。
这也难怪,毕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太平天国没有很好的渠道学习、借鉴到先进的外国经验。
面对这道考题,很多女考生按照惯性思维向孔夫子屈服了,内容无不是女人确定一定肯定和小人一样难养。
在古代,如果说书法爱好者心中的神是王羲之,水墨爱好者心中的神是阎立本,那么读书人心中的神就是孔子。
那时的读书人在学校要天天拜孔子,科举考试时也要拜孔子,考中举人了还要拜孔子,就连晚上说梦话都是“子曾经曰过……”所以读书人可以跟爹娘叫板、跟领导叫板,甚至跟皇帝叫板,但绝对不敢跟坟堆里的孔大圣人叫板,否则就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公敌!
在孔大圣人的权威滥觞了近两千年之后,傅善祥终于站出来了,两千年的怨愤在这一刻井喷了,化成一块无比坚硬的砖头拍向了孔大圣人。
她公然在答题中指出,“难养”论是屁话、鬼话,抨击封建大男子主义的种种弊端。
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列举出很多古代的贤淑女子如何相夫教子,如何好养云云。
在当时“男尊女卑”依然是社会主流思想的情况下,傅善祥敢于公开和孔子叫板,猛烈拍砖,而且一拍到底,把一条在人们思想中植根近两千年的“真理”说成是歪理,其勇气不比沙场上勇往直前的男人逊色。
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二愣子精神最终折服了拜上帝教教主洪秀全。
他对此大加赞赏,朱笔一挥圈定傅善祥为状元。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洪大教主还是跟读死书死读书的世袭皇帝有极大的区别,他敢于破坏,敢于创新,哪怕你的作文的中心思想再不正确,但只要言之有理,文笔优美,照样可以破格录取,而且是头牌状元。
估计韩寒在那时也可以考进“南京大学”。
这还不算,洪教主除赏赐黄缎一匹、红绉二匹外,又特意赐给傅善祥花冠锦服,并叫主考官洪宣娇亲手为她戴花。
傅善祥一身锦衣红彩,骑着宝马在南京城里游行三天,一路上锣鼓笙箫,街舞鞭炮,百姓们夹道争睹,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史书中的记载是“但见街头巷尾中,众口连呼傅状元”。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考题中除了孔子的“女子难养论”的烂题,另一道题便是写诗,以“欸乃一声山水绿”吟诗一首。
傅善祥的答案同样精妙至极,把山水行舟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橹声听未了,山水送孤帆;
对面青如画,回头绿满岩。
半空云袅袅,一带水巉巉;
船尾澄流迥,峰腰旭照衔。
青疑留古岸,翠欲上征衫;流响惊凫雁,浓荫郁桧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