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练习题(含答案)【优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练习题(含答案)【优选】
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
1.“象形诗”独具创意,特点鲜明。
请概括以下诗作的内容,并阐释这首“象形诗”的创意。
花苞起
花蕊现
花瓣打开
花正艳
一阵风来满地
【答案】内容:描摹了一朵花从含苞到怒放并被风吹落满地的全过程。
创意:用“花”字的由小到大的变化来表现花朵盛开的过程,用对“花”这个字的笔画的拆解来表现花瓣被吹散零落的情状,形象而富有新意。
【解析】【分析】本题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一朵花从含苞到开败的过程。
创意之处有两点,一是花字由小到大,表现花朵盛开的过程,二是最后表现花落满地,是将“花”字拆开,摆出散落满地的样子,形象生动。
故答案为:内容:描摹了一朵花从含苞到怒放并被风吹落满地的全过程。
创意:用“花”字的由小到大的变化来表现花朵盛开的过程,用对“花”这个字的笔画的拆解来表现花瓣被吹散零落的情状,形象而富有新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
漫画描摹了一朵花从含苞到怒放并被风吹落满地的全过程。
用“花”字由小到大的变化来表现花朵盛开的过程,用对“花”这个字的笔画的拆解来表现花瓣被吹散零落的情状,形象而富有新意。
2.请描述下面一幅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90字),并写出它的寓意(不超过30字)。
【注】图中左上角的文字是“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答案】画面内容:主人抱着一只小狗在喂食,小狗不断张嘴索求食物,主人总是满足它,后来小狗长大,变成了一只膘肥体壮的大狗,主人即便拴上绳索也难以控制它了,于是主人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寓意:人容易被某种习惯所左右,等到习惯养
成,人就很难改变了。
或(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一旦养成,人就很难改变了。
)
【解析】【分析】本题漫画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而且这两个部分之间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很明显右上角是当初,主人抱着一只小狗在喂它吃东西,小狗不断张嘴要吃东西,主人不断的喂,左下角是现在,当初的小狗长大了,主人给它拴上绳子也没有办法控制它,主人感叹“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考生按照这种顺序来描绘漫画的内容即可。
分析漫画的寓意要关注漫画的主体,从图上来看,主体是人和代表习惯的大狗,大狗的难以控制就好比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考生围绕这个来拟写寓意即可。
故答案为:画面内容:主人抱着一只小狗在喂食,小狗不断张嘴索求食物,主人总是满足它,后来小狗长大,变成了一只膘肥体壮的大狗,主人即便拴上绳索也难以控制它了,于是主人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寓意:人容易被某种习惯所左右,等到习惯养成,人就很难改变了。
或(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一旦养成,人就很难改变了。
)
【点评】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
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
3.下面是超市自助结账机的使用说明,为方便顾客使用,请为超市画出简要的流程图。
(每个方框内不超过8个字)
先在自助结账机上扫描区扫描所选购商品的条码,扫描后选择支付方式,可以选择扫码付款或是扫脸支付。
选择扫码付款后打开手机支付软件中的付款码,在结账机上的扫描区扫描付款码就可以完成付款;选择扫脸支付,在结账机上扫脸,然后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付款成功,打印小票,付款完成。
【答案】
【解析】【分析】本题是将文字转换成图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通读文字,筛选信息,抓关键词语和句子概括出答案,注意箭头指向和字数要求。
本题要求为超市自助结账机的使用说明画流程图,注意使用超市自助结账机的顺序进行筛选信息,“扫描所选购商品的条码”,“选择扫码付款或是扫脸支付”,“在结账机上的扫描区扫描付款码就可以完成付款”,“在结账机上扫脸,然后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打印小票,付款完成”,在字数限制内,根据流程图的形式概括出答案。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4.下图是某小区维修志愿服务队的徽标,请根据徽标内容为他们拟一份面向小区业主的推荐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90个字。
【答案】同在屋檐下,情暖一家人。
小区维修志愿服务队是您身边的一缕春风,能为您拂去电器维修的烦恼,能为您房屋的维护增添一道暖流,给他们一份信任,还您一份精彩。
敬请光临。
【解析】【分析】本题首先需要理解徽标的内容,然后再拟写推荐语。
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
徽标中主要出现的是锤子、剪刀、螺丝刀、刷子等工具,还有房子等。
结合题干“某小区维修志愿服务队的徽标”提示,主要体现维修志愿服务队服务大家的宗旨。
可以写服务队的奉献精神,服务队给大家带来的方便,我们要信任服务队等。
题干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用流畅的语言表
达即可。
故答案为:同在屋檐下,情暖一家人。
小区维修志愿服务队是您身边的一缕春风,能为您拂去电器维修的烦恼,能为您房屋的维护增添一道暖流,给他们一份信任,还您一份精彩。
敬请光临。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
推荐词,就是推广、介绍的文稿。
其推介范围广泛,比如推介某人、某事;推广某种产品,某个单位,某一书刊等等。
推荐词实质上也是一种广告词,但比广告词更为细致;且广告词大多附属于商业利益;而推荐词则多倾向于正能量的宣传。
此题根据某小区维修志愿服务队的徽标,要运用修辞手法写出,用语生动,有感染力。
要注意徽标主要构图要素:房屋造型、维修工具代表含义。
5.几年前为启动一项全球性的广告宣传活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选择了一张图片代表公司,请你用简明的语言介绍这张图及这幅图所传达的公司理念。
不超过100字。
【答案】这张图片是芭蕾舞演员的双脚:一只脚穿着精致的芭蕾舞鞋,而另一只脚伤痕累累。
意味着华为的种种成就后面有着不为人知的艰难奋斗和做出的牺牲,也意味着华为愿意承受苦难,也要把美好和快乐奉献给世人。
【解析】【分析】照片中的舞者,一只脚穿着优雅的芭蕾舞鞋光鲜完美,另一只脚赤裸着满是疤痕,这张图片展示了芭蕾舞者的极致美丽与背后的艰辛,阐释了“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的主题;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借这幅图传达公司理念,他正是透过现象看到了问题的本质,这双脚正是“华为”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
他意在告诫员工做事要打好基础,要练好基本功,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艰苦奋斗和做出的牺牲;同时在竞争激烈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它彰显着华为人追求极致,痛并快乐着的追求,宣示着华为用“芭蕾脚”撑起连接世界的梦想!考生可据此分析作答,注意字数限制,不超过100字。
故答案为:这张图片是芭蕾舞演员的双脚:一只脚穿着精致的芭蕾舞鞋,而另一只脚伤痕累累。
意味着华为的种种成就后面有着不为人知的艰难奋斗和做出的牺牲,也意味着华为愿意承受苦难,也要把美好和快乐奉献给世人。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认真阅读题干要求,弄清主题,看清要求,尤其是字数限制等细节;然后仔细阅读示意图,注意箭头方向,看明白几个关键词的关系;表述时找准顺序,注意表达简洁和连贯。
6.下面是5G通讯信号传播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5G通讯信号在电信机房和基站之间的传播是通过有线介质(电缆、网线、光纤),而在手机和基站之间则是在空中通过电磁波的方式传播。
【解析】【分析】所给的是5G通讯信号传播示意图,看图文和箭头指向审读图表可知,内容分为上下两个层次。
下一层说明是在手机和基站间通过电磁波在空中传播,上一层说明是在电信机房和基站之间通过有限介质传播,这是5G通讯信号的传播情况。
把以上分析归纳概括,按要求写成一段连贯的文字介绍,不超过80个字。
故答案为:5G通讯信号在电信机房和基站之间的传播是通过有线介质(电缆、网线、光纤),而在手机和基站之间则是在空中通过电磁波的方式传播。
【点评】看标题,标题是图画的眼睛,可以通过标题洞察画的主题,明确画的寓意。
看画面,每一个细节对于图画的表达都有重要作用,分析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
看画中的文字信息,图画上常常配有语言文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阐释画面。
组织答案的时候,要看题干的语言形式要求,情感指向要求。
7.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示例:在高二阶段,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然后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最后,在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还按以上流程解决。
【解析】【分析】该流程图表现的是高三的学习过程,该学习过程首先应该从自学开始,通过自学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听课和讨论找出规律,并在练习中再次发现问题,然后进一步掌握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关注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在图表中箭头标志着每一个环
节。
把每一处箭头前后的文本内容及其逻辑关系表述完整、准确、严谨即可。
故答案为:在高二阶段,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然后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最后,在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还按以上流程解决。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的能力,注意抓住图文的关键点。
审清题干,明确答题的方向,分析图文中的重点词、结构顺序等,客观写出其中的内容。
8.补白,指填补空白,主要用来填充报纸或期刊的空白的短文。
请观察画面内容,以“二十年匆匆而过,我长大了,奶奶啊,您却老了”为开头进行补白。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感情饱满,语言连贯、生动,不少于80字。
二十年匆匆而过,我长大了,奶奶啊,您却老了。
________ 。
【答案】二十年,回忆不曾离开,您用小小的童车推着我童真的笑颜,推着我无忧的童年。
二十年,您身后的小树早已枝繁如伞,而您却已华发苍颜。
如今,奶奶,我愿用我的青春年华,推出您安康的晚年!
【解析】【分析】两张照片摄于同一地点,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之感。
观察两张照片,地点相同,不同的是人与景:孙子长大成人,奶奶白发苍苍,小树枝繁叶茂。
续写的话从孙子的角度考虑,需表达对奶奶的感激与照顾之情。
考生作答时,注意突显主题,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二十年,回忆不曾离开,您用小小的童车推着我童真的笑颜,推着我无忧的童年。
二十年,您身后的小树早已枝繁如伞,而您却已华发苍颜。
如今,奶奶,我愿用我的青春年华,推出您安康的晚年!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9.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简要概括两幅漫画共同的寓意。
(10字以内)(2分)
(2)请分别简要分析两幅漫画构思的创意。
第一幅:(60字以内)________
第二幅:(40字以内)________
【答案】(1)多读书,价值大。
(2)通过三个人和三叠书的变化说明书籍恰似人生的垫脚石,读书越多,人的眼光越开阔,人生境界越高远。
;把书籍比作电源,给大脑充电,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书籍是智慧的源泉的主旨。
【解析】【分析】(1)本题有两副漫画,第一幅,有三个人,不读书的人,目光只会盯着地面;读书少的人,目光只会盯着墙壁;读书多的人能看到远处的天空。
第二幅,从书本中充电后,大脑会变得更大。
两则漫画的共同主题是:多读书,价值大。
(或其他意思相近的语句)
(2)本题,第一幅漫画,通过三个人读书多少的比较,导致眼界大小的变化,说明读书越多,人的眼光越开阔,人生境界越高远。
第二幅漫画,把书籍比作电源,能给人的大脑充电,经过充电后的大脑比以前更大,暗示比以前更有智慧。
故答案为:⑴多读书,价值大。
⑵第一幅:通过三个人和三叠书的变化说明书籍恰似人生的垫脚石,读书越多,人的眼光越开阔,人生境界越高远。
第二幅:把书籍比作电源,给大脑充电,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书籍是智慧的源泉的主旨。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仔细观察两幅漫画可发现,第一幅漫画中方块形的物体好似书籍,三叠书的数量在慢慢增长,三个人中第一个人站在很少的书籍旁边,第二个人站在书籍的上面,书籍数量比一个人旁边的书籍更多,第三个人脚下的书籍最多,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眼界也最开阔。
第二幅漫画中电源也似一本书籍,它在给人脑充电,说明书籍的价值在于增加人的智慧。
两幅漫画的共同寓意就是表现了书籍的价值,多读书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题考查把握漫画构思的能力。
第一幅漫画:表现的是三个人和三叠书籍。
三个人脚下的书籍越来越多,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好比是人生的垫脚石,只有多读书,我们的眼界才会越来越开阔、宽广。
第二幅漫画:漫画中有一个充电器,一根数据线,一个大脑。
充电器的形状恰似一本书籍。
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可以启迪人生智慧的内涵。
10.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简要介绍漫画内容。
(2)揭示漫画的寓意。
【答案】(1)这是一幅题为“吸引”的漫画。
画面的左边是一只正在前行的鸭子,鸭子的叫声变成手机网络信号的模样,后面三只小鸭子正在跟着它走;另外一只鸭子发出的叫声对小鸭子毫无吸引力。
(意思对即可)
(2)这幅漫画揭示了当下人们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实,反映了现代社会很多人只生活在虚拟网络之中的现实,呼吁人们放下手机,从网络回到现实中来。
(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1)本幅漫画中,大鸭子的叫声变成手机网络信号的模样,引来三只小鸭子的跟随,另一只鸭子发出的叫声对小鸭子毫无吸引力。
(2)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行为。
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
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由漫画的内容我们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而得出当下人们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实,从而呼吁人们放下手机,从网络回到现实中来。
故答案为:⑴这是一幅题为“吸引”的漫画。
画面的左边是一只正在前行的鸭子,鸭子的叫声变成手机网络信号的模样,后面三只小鸭子正在跟着它走;另外一只鸭子发出的叫声对小鸭子毫无吸引力。
(意思对即可)
⑵这幅漫画揭示了当下人们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实,反映了现代社会很多人只生活在虚拟网络之中的现实,呼吁人们放下手机,从网络回到现实中来。
(意思对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鉴赏漫画的能力。
答题时要联系生活、社会实际,把握对象或行为。
描述画面的内容时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画面中有什么信息,不能遗漏。
⑵本题考查概括漫画寓意的能力。
要根据漫画内容分析作者的创作目的。
漫画是通过直观的形象来说明道理的:有的图一目了然,一眼就可看出;有的图要思索一番才能得出;还有的图一定要细心观察,如果粗心大意,就可能解读错误。
因此,一幅漫画中人物的服饰、语言、动作、表情、文字等都蕴含着深意。
解读时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