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二轮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训练
1、(2013广东卷)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 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 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
推:追究
C.不痛绳之 D.复命知益州
绳:捆约绑束、制裁 知:掌管
绳之以法,以法律纠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
把握规律 巧解实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准确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的方法,学会知识迁移, 提高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考点导读—方法总结(考题 导析—规律总结—方法点拨)—训练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文言实词 的学习进一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热爱 上文言文。
③系燕父子以组。 绳子
④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方法指导
方法二:结构对仗法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 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 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 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
例题精析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
天下也。
“族”与“灭”相同,应 为动词,意为“灭族”
2、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 辱,士类益以此多之。谓语动词,赞美 3、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宾险语固,的名地词势,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主语,名词,视力
方法指导
方法四 :联想推断法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 的知识或成语举一反三,相互比 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 实词词义问题。
注释:①唱歌
薛潭学讴①
穷:学尽 尽语:法学 分完析法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
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
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 节悲歌,声振反林通木“,返响”遏行云。薛潭乃谢,
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
方法一:字形分析法 方法二:结构对仗法 方法三:语法分析法 方法四:联想推断法 方法五:语境分析法 方法六:通假分析法
实战演练 解释划线词语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 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 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考点导读
常见实词是指《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 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近几年来,关于文言实词的考查,高考命题 常采用的形式有: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 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文言文翻译 (也重在考查实词的理解)。无论采取何种形式, 只要同学们在平时尽可能多地积累常见实词的常 见义项,并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就能从容 应对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知向濂洛之学 B.造诣益邃 C.履祥倾赀营购 D. 勒为一书
向:崇尚 邃:精深 赀:钱财 勒:镌编刻纂
课堂训练
2、 ( 2013江苏)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 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 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C )
A. 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B. 及即尊位
及:等到
C. 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制度
D. 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方法指导
方法六:通假分析法
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运用相当普遍。 对于一个词,当我们用本义及其引申义无 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时,我们就应该想一下 它是否借用为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 个词。
例题精析
1、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 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 流移。绩甚著。 (2013年高考全国卷)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通“赈”,救济
成化初年,被召任南京大理寺卿。平定满四 之乱后,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救济巩昌、
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很突出。
方法小结
1、“弄璋” “弄瓦”在文中的含义
生男孩
生女孩
课堂训练
1、 ( 2013四川)履祥尝谓司马文正公光作《资治通 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 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乃以《尚 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 诸子,表年系事,断自唐尧以下,接于《通鉴》之前, 勒为一书,名曰《通鉴前编》。
通假分析法 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联想推注释断:法①唱歌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谢 :认错,道歉.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 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 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结讴构于对秦仗青法,未穷青之技,自谓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
2、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 “赢”与“余”相同,应
陛下也。 为形容词,意为“多余”
3、追亡逐北。 “北”与“亡”相近,应为 名词,意为“溃败的军队”
4、举类迩而见义远。
“迩”与“远”相对,应为形容词,意为“近”
课堂训练
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以”同“用”,“任用”。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与“箭”相对,应为名词,意为
方法指导
方法一:字形分析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六书”中 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多能直接反 映出其本义;形声字占汉字总量80 %,它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 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 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小积累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 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shǐ) 、犭、鸟、虫” 者与动物有关; 从“讠(言)、辶(走)、彳(行)”者与 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如: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 纟--丝麻、宀(mián)--房舍、隹(zhuī)--鸟 雀、冖--笼罩、歹--死亡、 月--肉、页--首、 自--鼻、目--眼、尸--身体……
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
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声:歌声 响:声响
大体 大的方面
方法指导
方法三: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 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 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
例题精析
解释划线的词语
1、范增数目项王。谓语动词,用眼睛示意
治不法之人。指犯罪
者接受法律的制裁.
19
方法指导
方法五:语境分析法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 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 这个语境来确定词义。利用语境分析法 应注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 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语境认真 揣摩,仔细分析。
例题精析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 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 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 乎?”其人不识所谓, 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 弄。”怒而责之。未几, 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 大著。 (冯梦龙《古今 谭概》)
例题精析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 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全国I)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 粜——卖出粮食
课堂训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①殒身不恤
牺牲
②抚军厚赉成。 赏赐
“奔马” 3、“党同伐异”。
“伐”,讨伐。反义推断“党”为“偏袒”。 4、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弃”,丢弃。推断“捐”也为“丢弃”。
课堂训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5、人众车舆 众多 6、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遭受 7、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 担忧,忧虑 8、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