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4章第1节人体的免疫防线第6课时教案苏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免疫防线
第 6 课时
课题:第24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防线(1)二次备课【教学目标】
1.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说出免疫器官;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
免疫。
2. 尝试模拟探究实验,初步学会建立生物模型,并从模拟探究中学会通过推
理和类比去研究转换原型的思维方法。
3. 通过模拟实验,体验人体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 难点: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特异性免疫。
【情境引入】
1.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人类是在同自身的疾病和有害环境的抗
争中生存与发展的。
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许多能够致病的微生物,但是
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健康的。
那么,人为什么不会总是生病
呢?
【自主合作探究】
一、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防线
引言:环境中能引起疾病的病原体,每时每刻都在攻击人的皮肤,试图侵入
人体。
皮肤能像天然屏障一样,保护着人体免受这些病原体的侵入吗?
活动一: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
1.提出问题:皮肤有屏障作用吗?
2.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并设计模拟实验。
3.播放教参光盘中的实验内容。
4.交流模拟实验结果,了解模拟实验的作用及特点。
结合生活经验,通过推
理类比的方法得出“皮肤是人体的一道保护屏障”的结论。
活动二:分析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第一、二道防线
5.阅读分析图片资料,描述人体的第一、二两道防线(学会图形分析)。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6.小组讨论:
(1)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侵入的结构有哪些?它们分别属于哪道防线?(2)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对抵御病原体的侵入有什么作用?
7.总结得出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概念。
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人体的这种防御功能叫作非特异性免疫。
,又称先天性免疫。
活动三:分析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第三道防线
1.阅读分析图片资料,图24-3,并充分利用光盘中的动画,分析第三道防线。
2.分组讨论:
(1)人体抵御水痘病毒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能抵御侵入人体内的其他病毒吗?为什么?
(2)为什么患过一次水痘病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水痘病了?
3.总结:
(1)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
免疫器官主要有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等,它们能产生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等。
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有抗体、溶菌酶等。
(3)抗体:当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免疫物质叫作抗体。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毒、细菌等异物)叫作抗原。
(4)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细胞在抗原(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消灭抗原。
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是人体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免疫力,所以叫作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
(5)通常一种抗体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反思反刍反馈】
1. 完成同步练习P30,课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