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1年昆仑山8.1级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的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001年昆仑山8.1级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
的讨论
顾国华;张晶;王武星
【期刊名称】《地震学报》
【年(卷),期】2003(025)006
【摘要】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网GPS连续观测, 获得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 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壳水平运动信息. 以东部长期相互间相对水平位移很小的几个站组成的一组稳定点作为基准, 据此获得水平位移分量时间序列. 2000年11月上旬起中国西部的GPS基准站开始出现显著的异常位移, 此后在云南及四川发生多次6级左右的地震. 自2001年4月中旬开始, 中国西部GPS基准站向北的水平位移速率明显减小, 甚至反向, 临震前及震后略有恢复, 但震后向北的水平位移速率仍减小, 并有明显的向西运动. 近几年中国大陆西部(相对东部)的地壳运动过程表明, 印度板块的向北挤压是昆仑山8.1级大地震的主要力源, 大地震释放了大量的能量, 印度板块对中国大陆的作用力明显降低, 大震后至2002年底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也明显降低.
【总页数】8页(P653-660)
【作者】顾国华;张晶;王武星
【作者单位】中国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2+5
【相关文献】
1.由GPS网融合得到的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地壳水平运动 [J], 李延兴;张静华;李智;郭良迁;黄珹;朱文耀;王琪;王敏
2.1999~2001年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 [J], 顾国华;符养;王武星
3.中国大陆现时地壳水平运动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J], 敬少群;王佳卫;吴云
4.岩石圈结构对大地震震后形变的影响——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为例 [J], 徐昊;孙玉军;吴中海
5.昆仑山大地震震后形变反映的地壳岩石流变特性 [J], 张晁军;石耀霖;马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