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5分)
1. (2分)(2019·许昌模拟)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酒精挥发
B . 食物腐烂
C . 石灰石分解
D . 镁条燃烧
2. (2分)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盐酸混合,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混合后的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 . CO2
B . AgNO3
C . Cu(OH)2
D . BaCO3
3. (2分) (2018九下·金昌期中)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 . 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Na+和SO42-
C . 该反应是Na+和SO42-结合生成Na2SO4
D . 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4. (2分) (2015九上·祥符期末)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
B . 化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C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质量不变
D . 在原子中原子核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5. (2分) (2018九上·开平月考)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A .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 铁丝生锈质量增大,蜡烛燃烧质量减小,所以这些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 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可燃物只要与空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D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6. (2分)(2019·吉林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可用水鉴别NaOH、、NaCl固体
B . 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 . 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D .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7. (3分) (2019九上·鼓楼期末) 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同金属材料密切相关。

201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恢复通车。

为保证大桥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可行的是_____。

A . 用抗腐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造桥零部件
B . 刷防锈漆
C . 桥身表面镀一层黄金
D . 给某些部位涂油
8. (2分)氢氧化镁可治疗胃酸过多: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属于()
A . 分解反应
B . 化合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9. (2分)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B . 将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的质量不变
C . 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10. (2分)已知硫酸溶液的密度随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若将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30%的两种硫酸溶
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 小于10%
B . 大于20%
C . 等于20%
D . 介于10%—20%之间
11. (2分)(2018·岳阳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共存的是()
A . NH4NO3、NaOH、NaCl
B . NaCl 、HCl、NaOH
C . Na2CO3、AgNO3、NaCl
D . KCl、KNO3、NaCl
12. (2分) (2017九下·扬中月考)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 .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 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后显红色,则该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D .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先加稀盐酸除去OH- ,再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
二、填空题 (共5题;共46分)
13. (5分)(2011·淮安) 母亲节前夕,阳阳对妈妈给外婆购买的“XX牌”苏打饼干及其配料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化学课上,阳阳听老师说过,苏打是碳酸钠(Na2CO3)的一个俗名,她再仔细阅读该饼干的配料表如下:小麦粉、小苏打….她思考:配料中小苏打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
下面是阳阳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获悉】
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
20℃时,Na2CO3、NaH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
NaHCO3在2700C时能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NaHCO3 Na2CO3+H2O+CO2↑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1)【实验过程】
实验一:验证Na2CO3和NaHCO3热稳定性的差异.在老师的指导下,你们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为
________,则能得出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2)实验二: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 .你们若用广泛pH试纸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pH,则pH较大的是________.
实验三:用20℃时溶解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
请完成下表:(忽略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实验操作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①________②________
(3)【交流总结】
①配料中小苏打主要起发泡作用.
②可以通过溶解度、酸碱度等差异来鉴别Na2CO3和NaHCO3 .
通过上述研究性学习过程.你们认为小苏打(NaHCO3)除用于食品工业外,在日常生活及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例:________.
14. (25分) (2018九上·南涧期中) 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性比醋酸更强的有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常用作食品防腐剂。

请回答:
(1)苯甲酸含有几种元素?分别是哪几种?
(2)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3) C6H5COOH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4)苯甲酸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最简比)
(5)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到0.1%)。

15. (4分) (2018九上·惠阳期末) 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 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
(2)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
(3)表示阴离子的粒子是________。

(4)下表列出了一些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据图可获得的信息有很多,可总结出一些规律,写出
其中一条规律是________。

16. (4分)(2017·福建模拟) 如图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为下述五种物质中的一种:CuSO4、HCl、Fe、Na2CO3和Ca(OH)2 ,且图中相连两个环对应的物质(或其溶液)在常温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
(1)上述五种物质中:
①可用于农业生产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②能相互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图中乙为HCl,且乙与丁能发生中和反应,则丙为________.
(3)若丙为Fe,则甲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7. (8分) (2018九上·海淀期末)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原文作者:陆东林,原文有删改)。

牛奶富含蛋白质、脂肪和钙等营养成分,在促进人体骨格发育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食品工业中常采用的牛奶杀菌技术主要有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灭菌。

巴氏杀菌技术使鲜牛奶通过72~75℃、15~20秒的热处理,杀死牛奶中有害微生物,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物质。

这种牛奶大多采用简单的塑料袋或塑料瓶、玻璃瓶、屋顶盒包装,需要冷藏贮运,保质期不超过7天。

超高温灭菌技术使鲜牛奶在135~150℃的条件下保持几秒钟,杀死其中绝大部分微生物,然后在无菌状态下包装于容器中。

这种牛奶多采用复合塑料袋(枕型等)或纸盒包装,常温保存,保质期30~180天不等。

不同的杀菌方法对牛奶的营养成分有明显的影响,数据如下表所示。

乳清蛋白含量以氮元素质量计。

表1 不同杀菌方法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乳清蛋白含量(mg/100g)乳果糖含量
(mg/100g)
维生素C损失率
(%)
叶酸损失率
(%)
巴氏杀菌80.80.110.011.5
超高温灭菌38.80.317.719.6
此外,温度对牛奶中的钙也有影响。

1kg牛奶中含有1g钙,其中1/3是可溶性钙。

牛奶经高温后,一部分可溶性的钙变成不溶性钙,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巴式杀菌奶对原料奶的要求高于超高温灭菌奶,而超高温灭菌奶由于工艺要求严格,设备和包装材料需要进口
等原因,综合成本更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牛奶中富含的营养成分包括________。

(2)牛奶是补钙佳品,这里的“钙”指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钙元素
B . 钙原子
C . 钙单质
(3)超高温灭菌牛奶的保质期长于巴氏杀菌牛奶,原因是________。

(4)与超高温灭菌法相比,巴氏杀菌法能更多地保留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表1中支持这一观点的数据有
________(填数字序号)。

(5)下列关于牛奶杀菌方法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巴氏杀菌技术在各方面均优于超高温灭菌技术
B . 在冷藏设备不完备的地区,不适宜生产巴氏杀菌奶
C . 超高温杀菌技术会影响牛奶中可溶性钙的含量
D . 某牛奶的保质期是三个月,该牛奶可能是巴氏杀菌奶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5分)
18. (6分) (2018九上·松江期末) 如下图装置进行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请回答。

(1)图1实验的名称是木炭 ________(选填“氧化”或“还原”)氧化铜。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结束时,先拔去单孔塞,马上停止加热,试管内可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2)图2实验中,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后,C处加热反应开始,此时E处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火焰。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C处加热,待________时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________。

19. (9分)(2017·绵阳模拟) 实验中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1)【提出假设】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全部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假设三:该溶液部分变质.此时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设计方案】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根据以上假设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溶液样品,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若无沉淀出现,则假设一正确;若有沉淀出现,再向反应物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假设________成立,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则另取一种假设________正确.
方案二:取溶液样品,向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若假设一正确,则出现的现象是自始至终都无气体生成;若假设二成立,则加稀盐酸就立刻有气体生成;若假设三成立,则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假定Na2CO3与盐酸的反应一步完成)
(3)【方案评价】①万宏同学认为将方案一中的氯化钙溶液换为氢氧化钙溶液也能完成实验,你认为他的评价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其原因是________;
②方案二中加入的盐酸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结论】假设三正确.
(4)【实验反思】①由以上实验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
②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瓶塞(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其原因是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共1题;共8分)
20. (8分)(2016·益阳模拟) 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测定一定量的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图1所示盐酸的质量________ g.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入________中(填仪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将(1)中配制好的稀盐酸加人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5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5题;共46分)答案:13-1、
答案:13-2、答案:13-3、考点:
解析:
答案:14-1、答案:14-2、答案:14-3、答案:14-4、答案:14-5、考点:
解析:
答案:15-1、答案:15-2、答案:15-3、答案:15-4、考点:
解析:
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考点:
解析:
答案:17-1、
答案:17-2、
答案:17-3、
答案:17-4、
答案:17-5、
考点:
解析: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5分)答案:18-1、
答案:18-2、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答案:19-2、答案:19-3、
答案:19-4、考点:
解析:
四、计算题 (共1题;共8分)答案:20-1、
答案:20-2、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