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期末】2020-2021学年青岛六三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冲刺数学试卷(B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青岛六三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冲刺数学试卷(B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在计算器中,若发现数不正确可用()
A.按C,CE键B.用橡皮
2.一张长方形纸片,长x分米,宽y分米.如果从这张纸的一端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A.4y B.2x C.2(x+y)D.4x
3.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
A.交换律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
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
5.大于4.0而小于4.2的两位小数有()个.
A.1 B.10 C.19 D.无数
6.如图甲是用无人机从高空拍摄的笑笑家的图片。

地面上有①、②、③、④四个观察点,笑笑站在地面上的()号位置看到的样子如图乙所示。

A.①B.②C.③D.④
7.一个三位小数加上一个两位小数,它们的和是()
A.两位小数B.三位小数C.五位小数
8.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奇思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米,他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米
B.妙想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千克,淘气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淘气一定比妙想重
C.两个小组一共植树24棵,每组植树一定不会超过12棵
D.学校足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四年级三班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小明、小杰和小刚三人平均成绩是148下,小燕跳了176下,小华跳了195下.这5同学的平均成绩是下.
10.甲数比乙数小0.35,如果将甲数与乙数相加和是0.75,乙数是.
11.比3.6少的数是2.87.
12.观察下面用4个正方体搭成的图形,并填一填.
(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2)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13.把4.65、4.56、4.065、4.60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14.有两根6厘米的小棒,如果再添一根小棒围城一个三角形,则这根小棒一定小于厘米.15.99×78=100×78﹣78 运用了律.
16.小红原有5本书,又买来a本,现在一共有本.
17.用计算器计算,按键,显示的计算结果是.18.5.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这个数缩小到了原来的,比原来小。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甲所在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56米,乙所在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48米,甲一定比乙高..(判断对错)
20.7.28﹣3.33+1.67=7.28﹣5=2.28.
21.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都不同..(判断对错)
22.用3厘米、2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判断对错)
23.a3表示3个a相乘..(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4.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5+47.25=
20.8﹣6.48=
25.用简便算法运算.
(1)48×101
(2)129+25+71+75
五.应用题(共4小题)
26.某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比原数大了135,原来的数是多少?
27.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长12厘米和16厘米.把两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8.生产一批电视机,计划每天生产m台,生产a天,为适应市场需求,需提前3天完成任务.(1)用代数式表示实际每天应生产多少台;
(2)当m=1000,a=28时,每天要生产多少台.
29.同学们参加植物活动,原计划40人参加,平均每人栽15棵,实际去了50人,平均每人栽多少棵?(用两种方法解答.)
六.操作题(共1小题)
30.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如图物体的形状。

七.解答题(共2小题)
31.一根4.8米长的竹竿直插入水池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4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米,池水深多少?
32.乐乐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0分,算一算:她的英语成绩是多少?
科目数学语文英语
成绩/得分8988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数据不正确可以使用清除键或清屏键来清除错误,从选项中找出清除键和清屏键即可.【解答】解:在计算器中,若发现数不正确可用C清屏键或者CE清楚键来清楚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计算器上按键表示的功能,要记住它们英文的表示方法.
2.【分析】根据长方形内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那么剩下长方形的长就是y分米,宽就是(x﹣y)分米,由此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进行求解.
【解答】解:(y+x﹣y)×2
=2x(分米)
答:剩下纸片的周长是2x分米.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解.
3.【分析】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由此解答.
【解答】解: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选:C.
【点评】此题属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实际应用.
4.【分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都是60°,由此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即可进行选择.【解答】解: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都是锐角,所以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选:A.
【点评】抓住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的性质和锐角三角形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5.【分析】大于4.0而小于4.2的两位小数有:4.01、4.02、4.03、…、4.10、4.11、4.12、4.13、…、4.19,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大于4.0而小于4.2的两位小数有:4.01、4.02、4.03、…、4.10、4.11、4.12、4.13、…、
4.19,一共有19个。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6.【分析】图乙看到的是房子的侧面,所以只能是②或④位置看到的,而小路在房子的左侧,树在房子后面,只能是从②位置看到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图乙看到的是房子的侧面,所以只能是②或④位置看到的,
而小路在房子的左侧,树在房子后面,只能是从②位置看到的。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根据看的图形反向推理,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7.【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三位小数是0.123,两位小数是0.45,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假设三位小数是0.123,两位小数是0.45;
0.123+0.45=0.573;
0.573是三位小数;
所以,一个三位小数加上一个两位小数的和一定是三位小数.
故选:B.
【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8.【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会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A.奇思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米,10÷5=2(米),其中他每次的跳远成绩可能比2米远一些,也可能比2米近一些.据此判断.
B.妙想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可能比34千克重一些,也可能有的同学的体重比34千克轻一些;淘气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可能比36千克重一些,也可能有的同学的体重比36千克轻很多.据此判断.
C.两个小组一共植树24棵,可能其中一个组植树的棵数比12棵多一些,另一个组植树的棵数比12棵少一些.据此判断.
D.学校足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可能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可能不到160厘米.据此判断.
【解答】解:由分析得:
A..奇思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米,他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米.此说法是错误的.
B.妙想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千克,淘气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淘气一定比妙想重.此说法是错误的.
C.两个小组一共植树24棵,每组植树一定不会超过12棵.此说法是错误的.
D.学校足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
米.此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明确: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会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分析】首先求出小明、小杰和小刚三人的总成绩,然后再加上小燕、小华的成绩就是这5个同学的总成绩,然后用这5个同学的总成绩除以5就是他们的平均成绩,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148×3+176+195)÷5
=(444+176+195)÷5
=815÷5
=163(下)
答:这5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163下.
故答案为:163.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10.【分析】甲数比乙数小0.35,乙数减去甲数的差是0.35,又甲数和乙数相加,和是0.75,由和差公式:(和+差)÷2=大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0.35+0.75)÷2
=1.1÷2
=0.55.
答:乙数是0.55.
故答案为:0.55.
【点评】根据题意,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由和差公式进行解答.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11.【分析】根据题意,可用3.6减去2.87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3.6﹣2.87=0.73
答:比3.6少0.73的数是2.87.
故答案为:0.7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小数减法计算方法的应用.
12.【分析】(1)图(3)从正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这4个正方形分两行,呈“田”字型.(2)图(1)、(3)、(4)从侧面能看到一列2个正方形.
(3)图(1)、(4)从上面看一行3个正方形.
【解答】解:如图
(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3).
(2)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1)、(3)、(4).
(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1)、(4).
故答案为:(3),(1)、(3)、(4),(1)、(4).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13.【分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解答】解:4.065<4.56<4.605<4.65,
所以排在第二位的是4.56;
故答案为:4.56.
【点评】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6+6>第三边,即第三边小于12厘米;
故答案为:12.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15.【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把99写成100﹣1,即可得解.
【解答】解:99×78
=(100﹣1)×78
=78×100﹣78×1
=78×100﹣78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16.【分析】根据题意得出:现有图书数量=原有图书数量+又买进的图书数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5+a(本)
答:现在一共有(5+a)本;
故答案为:(5+a).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正确的数量关系,代数计算即可.
17.【分析】CE键其功能是清除当前输入的数字,而不是清除以前输入的数,待输入正确的数字后,原运算继续进行,所以按键只清除25,在输入24后原计算28×24继续.
【解答】解:由分析得出:只显示:28×24的结果672.故答案为:672.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计算器的操作和CE键的功能.
18.【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把5.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0.052,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5.2﹣0.052=5.148
5.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0.052,这个数缩小到了原来的,比原来小5.148。

故答案为:0.052,,5.148。

【点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依此类推.按此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n 位,则原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n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依此类推.按此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则原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分析】由题意知:甲所在小组学生平均身高是1.56米,并不代表甲的身高就是1.56米,可能比1.56米高,也可能比1.56米矮;乙所在小组学生平均身高1.48米,并不代表乙的身高就是1.48米,可能比
1.48米高,也可能比1.48米矮;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甲所在小组学生平均身高是1.56米,并不代表甲的身高就是1.56米,可能比1.56米高,也可能比1.56米矮;
乙所在小组学生平均身高1.48米,并不代表乙的身高就是1.48米,可能比1.48米高,也可能比1.48米矮;
所以甲和乙相比无法确定谁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应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20.【分析】本题要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同级运算从左向右依次计算.【解答】解:7.28﹣3.33+1.67,
=3.95+1.67,
=5.62;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如果是“7.28﹣3.33﹣1.67”的话,才可用原题答案.
21.【分析】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如观察圆柱体和球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都是圆形;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观察圆柱体和球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都是圆形,
所以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有可能相同,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对物体来说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形状有可能相同.22.【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3+2<6,
所以用3厘米、2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故“用3厘米、2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3.【分析】一个数的立方,表示3个此数相乘,据此判断a3表示3个a相乘是正确的.【解答】解:a3表示3个a相乘;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明确a n就表示n个a相乘.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4.【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加法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减法根据被减数=减数+差验算.
【解答】解:48.5+47.25=95.75
验算:
20.8﹣6.48=14.32
验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的加减法的笔算,注意数位的对齐;首先把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了数位才能对齐.
25.【分析】(1)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解答】解:(1)48×101
=48×(100+1)
=48×100+48×1
=4800+48
=4848
(2)129+25+71+75
=(129+71)+(25+75)
=200+100
=300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五.应用题(共4小题)
26.【分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所以移动后的数比原数大(10﹣1)倍,大了135,即原数的(10﹣1)倍是135,求原数,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35÷(10﹣1)
=135÷9
=15
答:原来这个数是1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27.【分析】要使拼成的大平行四边形周长最大,则把12厘米的边长相粘结,则拼成的大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来的两个小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减少了2条12厘米的边长;
若使拼成的大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最小,则把16厘米的边长相粘结,则拼成的大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来的两个小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减少了2条16厘米的边长;据此计算即可解答问题.
【解答】解:(16+12)×2
=28×2
=56(厘米)
56×2﹣12×2
=112﹣24
=88(厘米)
56×2﹣16×2
=112﹣32
=80(厘米)
答:它的周长最大是88厘米,最少是80厘米.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大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拼组方法,找出拼成的最大周长和最小周长.28.【分析】(1)因为计划每天生产m台,生产a天,依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计算出这批电视机的总量,再除以实际生产的时间,即可得解;
(2)要求当m=1000,a=28时,每天要生产多少台,将m和a的值直接代入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即可得解.
【解答】解:(1)a×m÷(a﹣3)=am÷(a﹣3)(台)
答:实际每天应生产am÷(a﹣3)台.
(2)1000×28÷(28﹣3)
=28000÷25
=1120(台)
答:每天要生产1120台.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找准等量关系:电视机的台数不变.
29.【分析】方法一:用人数乘计划栽的棵数,求出一共的棵数,再求出实际栽树的人数,用总棵数除以实际人数就是实际平均每人栽树的棵数.据此解答.
方法二:设实际平均每人栽x棵,根据等量关系式:原计划每人栽的棵数×原计划人数=实际每人栽棵数×实际人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方法一:(15×40)÷50
=600÷50
=12(棵)
答:平均每人栽12棵.
方法二:解:设平均每人栽x棵
40×15=50x
600=15x
x=12
答:平均每人栽12棵.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树的总棵数,再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实际平均每人栽树的棵数.六.操作题(共1小题)
30.【分析】结合空间想象,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物体,想象出平面图形后,将图形画到网格中。

据此答题即可。

【解答】解:经分析得:
【点评】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结合空间想象或者制作实物辅助完成观察到的直观图即可。

七.解答题(共2小题)
31.【分析】用竹竿的总长减去插入泥中的部分和露出水面的部分即是池水的深度.【解答】解:4.8﹣0.8﹣0.4
=4﹣0.4,
=3.6(米).
答:池水深3.6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小数减法应用题的能力.
32.【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用乐乐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乘以3,求出乐乐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成绩总分是多少;然后用它减去数学和语文的得分,求出英语成绩是多少分即可.
【解答】解:90×3﹣89﹣88
=270﹣89﹣88
=93(分)
答:她的英语成绩是93分.
科目数学语文英语
成绩/得分89889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乐乐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成绩总分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