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图形》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辨认和区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2)能够正确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难点
(1)通过观察和操作,概括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
(2)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图形知识解决问题。
三、学习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初步
认识图形。
2、操作法:通过动手画、折、剪、拼等活动,深入理解图形的特征。
3、比较法:对不同的图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好地认识图形。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形。
比如,
我们的书本是长方形的,足球是圆形的,魔方是正方体的等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有趣的图形。
(二)认识平面图形
1、长方形
(1)展示长方形的图片,如课本、黑板等。
(2)让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有四条边,
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3)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并用尺子测量边的长度,验证
对边相等的特点。
2、正方形
(1)展示正方形的图片,如手帕、魔方的一个面等。
(2)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特征,得出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3)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正方形,感受四条边相等的特点。
3、三角形
(1)展示三角形的图片,如三角尺、屋顶等。
(2)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三角形,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
4、圆形
(1)展示圆形的图片,如车轮、盘子等。
(2)让学生观察圆形的特点,知道圆形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没有角。
(3)让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圆,感受圆形的特征。
(三)认识立体图形
1、长方体
(1)展示长方体的实物,如文具盒、牙膏盒等。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发现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大小相同,有 12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 8 个顶点。
(3)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感受它的面、棱和顶点。
2、正方体
(1)展示正方体的实物,如魔方等。
(2)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得出正方体有六个面,六个面大小都
相同,有 12 条棱,12 条棱长度都相等,有 8 个顶点。
(3)让学生比较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点。
3、圆柱
(1)展示圆柱的实物,如杯子、柱子等。
(2)让学生观察圆柱,知道圆柱有两个底面,是圆形,大小相同,有一个侧面,是曲面。
(3)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卷成一个圆柱,感受圆柱的特征。
4、球
(1)展示球的实物,如篮球、足球等。
(2)引导学生观察球,发现球是一个曲面围成的,没有平面,能
向任意方向滚动。
(四)图形的分类
1、让学生把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进行分类。
2、小组讨论交流分类的方法和理由。
3、请几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分类结果,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五)巩固练习
1、连一连
(1)把图形和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2)把生活中的物体和对应的图形连起来。
2、数一数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
(2)数一数组合图形是由几个什么图形组成的。
3、拼一拼
(1)用几个相同的图形拼出一个新的图形。
(2)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一个喜欢的图案。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
2、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
(七)课后作业
1、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
2、用硬纸板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
五、学习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出现混淆的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