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控制与自治之争——现代大学制度下政府与大学关系的重新定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等七个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之后, 得出一个具有 根本J 的论点 : “ 教学和科研在成为完全 自治 的活动或 受 到严厉监督的时候 , 它们都会受到损害。 ” l 6 l ( n 跎 ’ 对大
学放任 自由和过度控制都是有 害的 , 正 因为如此 , 不论 是 对大学实 行集权管理 的法 国, 还是实行 分权管理 的
知》 规定 : “ 新建 本科 院校首批 设置 的本科 专业原则 上 不超过 6个 , 举 办本 科教育未 满三年 ( 含三年 ) 的本科 院校 , 年度增 设 专业 数一 般不 超过 5个 , 且不 得增 设
未停止过, 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 自主权成为中国高等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的一个 中心议 题 。1 9 8 5年 5月 , 中 共中央颁布了《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决定指出, 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 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 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 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 权, 使高等学 校具有 主动适 应经济 和社会发展需要 的
中国政府对大学过度管制 的问题更 加凸显。2 0 1 0年 7 月,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颁 布 的《 国家 中长期 教育改革 和 发展规划纲要 ( 01 2 0 - - 2 0 2 0年) 》 ( 以下简称《 教育规 划 纲要》 ) 再次强调 , 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 自主权 , 并要 求政府 及其部 门减少和规范对 学校 的行政 审批 事项 , 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 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 。
高等 学校办学 自主权 问题 , 并 明确 赋予高校接受 委托 培养和招收 自费生 、 调整专业 服务方 向、 接受委托与外
单位合作、 具体安排国家拨发的基建投资和经费、 提名 任免 副校长和其 他各级干部 、 开展 国际教育和学 校的
交流等六个方面 的 自主权 。1 9 9 3年 2月 , 在 中共 十四 大确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 , 中共 中央 、 国 务 院颁布了《 中 国教育改革 和发展纲要 》 。纲要 提 出,
制大学 ” 和“ 大学完全 自治” 两种极端模式 J , 在政府 控 制和大学 自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
二、 控制与自治的失衡 : 中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现状
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 制基本上是照搬 高度集权 的“ 苏联 模式 ” , 大学几乎 成
为政府 的附属机构 ,Hale Waihona Puke 大学 活动基本上 是处于政府计 划
主办学 的反复强 调 , 恰恰 表明 了政府控 制与大学 自治 之 间的失衡状况 , 并且 政策文本 与实践之 间往往存 在 裂隙, 政 策文本对大学 自治 的重视 与政 府实践 中对 大 学 自治的 限制 同样 形成鲜 明对 比, 大学 自主办学 面临 政府 的许多束缚 , 以致大学 办学 自主权下放缓慢 , 有的
河 北学 刊
2 0 1 3・ 6
华” 儿 吲 , 因为 自治是 保证 大学学术 自由和 自主发 展 的基本前提 。由于只有学 者最清楚 高深学 问 的内容 , 最 有资格决 定应该开设 哪些科 目以及如何讲 授 , 谁 最 有资格学 习高 深学 问 ( 招生 ) , 谁 已经掌 握 了知识 ( 考 试) 并应该获得学位( 毕业要求 ) , 更 清楚地知道谁最有 资格成为教授 ” J ( ’ , 也 只有学 者最清楚 学科发 展 的前沿领域在哪 ( 学科专 业建设 ) , 什么样 的课 题最有 研究价值 ( 学 术研究 ) , 因此 , 只有 赋予大 学 自治权 , 才 能 使其避 开政治 的直 接压力 , 按照高 等教育规律 和学 术规律开展 教学及学 术研究 , 保证 学术健 康发 展。同 时, 每个大学都有 自身的办学 目标和特点 , 只有赋予 大 学 管理上 的 自主权 , 才能调 动大学管理者 的积极性 和 创造性 , 使其充分施展手脚 , 更好地 推动大学发展。 伯顿 ・ 克拉克等人在研究和 比较 了美 国、 法 国、 日
年1 2月 6日, 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几位大 学校长和 党委书记在《 人 民 日报》 发表文章 , 呼吁“ 给高等学校一
点 自主权 ” 。此后 , 关于扩大大学办学 自主权 的呼吁从
行使面临许多束缚 。如教育 部办公厅 《 关 于进一 步加 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 审批 管理工 作的通
甚至根本没有落实 , 政府控制过 多 、 大学 自治权 不足 的
的直接控 制之 中。改革 开放后 , 计划 经济体 制下政 府
对大学管得过多过死 的问题 引起了人们 的重 视。1 9 7 9
问题仍然突出。比如 , 自主设置学科专业是《 高等教育
法》 赋予大学的基本权力之一 , 但 在实践中这 一权力的
要逐 步建立政府宏 观管理 、 学校面 向社 会 自主办学 的
体制, 使高 等学校真正 成为面 向社会 自主办学 的法人 实体 。1 9 9 8 年 8月 , 经过 十多年 的艰 难推进 , 《 中华 人
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正式颁布,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以
法律形 式明确 了大学的法人地 位 , 并 赋予大学 自主调 节系科招生 比例 、 设置 和 调整 学科 专业 、 开展 教学 活 动、 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 、 开展对外科技文化交 流与合 作、 设置 内部机构和配备人员 、 管理和使用财产 等七项 办学 自主权 。2 1 世纪 以来 , 随着市场经济 的深入发展 ,
从 以上政策文本 可 以看 出 , 中央对 大学 自主办学 的重要性有着清 醒认识 , 并在政策 和法律层面 明确赋 予大学相应 的办 学 自主权 。然 而 , 政 策文本对 大学 自
美 国和英 国 , 都 在积极寻求 政府控制 与大学 自治之 间 的平衡 。因此 , 单方 面地 强调政 府控制 或大学 自治 都 是 没有意义的 , 在调整政府与大学关 系时 , 必须跳 出政 府本位或大学本位的传统思维框架 , 摒弃 “ 政府完 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