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预科八年级物理五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五次课 1.4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刻度尺、停表的使用,学会测平均速度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重点:熟练使用刻度尺测路程、停表测时间
难点:测平均速度的方法。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点睛】
【实验目的】
1.进一步练习用停表和刻度尺测平均速度。
2.学会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3.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实验原理】
速度公式:v=s/t。
要测量平均速度,则需要用__________测量__________和用__________测量__________,再根据公式v= __________就可以求出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
停表、斜面(木板)、小车、金属片、木块、刻度尺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o以内),将固定在斜面底端(如图1-4-1所示)。
斜面的倾角较小,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__。
3.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运动的,测量小车运动的。
5.将金属片固定在斜面的,重复步骤3、4,进行第二次测量。
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请大家利用实验器材结合预习案中的实验步骤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并完成下表。
1.数据处理
路程s 时间t 平均速度v 物理量
次数
全程v
上半程v1
下半程v2
结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运动,全程,上半段,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为v1、v2、v3则v3 v1 v2 。
2.误差分析
(1)使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可能由于估计值不同而出现误差。
(2)使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时,可能由于小车运动过快而导致记录时刻和时刻出现误差。
在测量金属球从光滑斜面顶端自由滚下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坡度越大,金属球的平均速度越大
B、如果坡度合适,金属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斜面的坡度越大,测量得到的金属球滚下所用的时间越不准确
D、斜面的坡度越小,测量得到的金属球的自由滚下的平均速度越不准确
【针对性训练】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
度(分度值为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
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
“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
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 cm,
= s,
=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2.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小球从C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
(5)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知识点二:平均速度的计算
【知识点睛】
1.平均速度可以粗略的反映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与路程时间紧密相关,要一一对应。
1.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1200 m,然后又用0.5 h行驶了8 km,最后用5 min行驶1000 m。
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m/s。
2.某汽车用1min40s的时间行驶1000m,接着又以15m/s的速度行驶2min,求汽车在前1000m 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和全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3.2004年4月18日起全国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西宁---- 北京”新运行时刻表如图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我们可知道提速后西宁至北京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km/h.
T151 北京西宁>
14:23 21:07
21:15
00:12
00:14
03:25
03:31
…11:09
11:17
15:06
车次自北京起公里/km 0 689 935 1200 …1876 2092 始发终到北京郑州三门峡西安…兰州西宁
T152 西宁北京12:43 06:01
05:53 02:58
02:56
23:46
23:38
…14:53
14:45
11:26
<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1.一位同学以3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5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
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多大?
3.某一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在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此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4.某一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共需时间为t,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第五次课 1.4测量平均速度 课后作业
1.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
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
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 ) A .不变 B .逐渐增大 C .逐渐减小 D .先减小再增大
2. 在图12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 段的路程S AB =________Cm ,如果测得时问t AB =1. 6s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________cm/s 。
(2)在测量小车到达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____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
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次工程爆破中,用一条92cm 长的导火索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索燃烧速度是0.8cm/s ,点火者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m 的安全区?
4.心电图仪实物图(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 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 min .则:
(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 min 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
纸所用时间)为 s ;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 (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20mm
20mm
25mm
25mm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