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经络学说的科学性,中医振兴的第一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明经络学说的科学性,中医振兴的第一步!
近百年来,经络学说一直是中医人心中的痛。

作为中医最基础的理论,竟然被西医所否定,而自己却拿不出任何实在的证据来证明它,任由科学界对中医泼污水,导致了中医极其被动的局面。

当然,为了证明经络的存在,国人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在七十年代,我国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可感知经络现象的研究,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成千上万的科学工作者参加了这一项科学实验。

通过观测发现,循经感传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尤其是在1976年,我国生物物理学家祝总骧等首次发现人类存在隐性感传线,这一发现是人类第一次揭示人体体表普遍存在十四条和古典经脉线相吻合的、连续而均一的,其位置稳定不变。

令人惊奇的是,不仅这条隐性感传线人人都有,而且几乎人人的位置都一样,并且是常年不变的。

不过,科学是讲实证的,经络到底是什么?既然客观存在,为什么精密仪器观察不到呢?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究其原因,恐怕还是中医界缺乏中医思维和科学眼光。

古人没有现代科学所依赖的精密仪器,它们是如何发现的,中医人想过吗?
中国人认识万物的方法论是什么?它就是取象类比,经络当然是通过取象类比的方法来认识到的,类比的对象就是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

随着自然的周期变化,万物都有潮汐效应,但唯有水的潮汐效应最强,这说明了水分子的特殊性,它可以强烈吸收大自然能量,自然变化主要就是通过作用于地球上的水来影响地球的。

水在地表占70%,在人体也占70%,而且化学成分类似,类比到人体,我们就可以得出大自然变化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水来影响人体的。

同理,地球上的能量循环主要靠什么?当然是水循环,类似到人,人体的能量循环同样也应该是水循环。

既然经络是气之运行通道,当然就是组织液循环通道。

在古代中国有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济、漳等十二条河流,称为十二经水。

中医学用以比喻人体的十二经脉气血运行,尤水之在地。

《灵枢· 经水篇》说十二经水“外有源泉而内有
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

十二经水联络九州八方,十二经脉则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十二经水可以灌溉大地,滋润万物;十二经脉则能流行气血、涵养脏腑、四肢百骸了;十二经水必须通畅,则水不为患;十二经脉气血流行顺畅,则百病不生。

这一下大家都明白了吧,经络在人体描述的就是组织液循环通道。

这些水道在人体有三个层次,微观的层次就是连续在全身的组织液,所有细胞都浸润在组织当中,因此,中医学上有“全身无处不经络”之说。

客观的就是神经和血管,它们是维束管道,负责信息和血液的快速运输。

中间的层次就是组织液循环通道,它们不是和神经或血管一样的管子,而是组织间隙。

这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人体的普遍联系,缺一不可。

之所以后人只谈十四经络,而少谈神经和血管,是因为十四经脉上连神经血管,下接局部的每一个细胞,它们是局部细胞生死存亡的决定者。

用科学的思想来说就是“整体决定局部,微观决定宏观,十四经络对人体的重要性远大于神经和血管,这才使后人逐渐忽视了神经和血管。


现在的中医人,很少能够吸收现代科学的成就,而只是沉迷于中医学经典之中,以至于不能有效证明自己,被西方科学不断围攻。

其实,如果你用心读几本生物物理学的著作,就能够清楚地知道,经络学说完全可以用现代科学语言来描述的。

要正确认识经络,首先要正确认识水分子的特殊性,因为生物的出现就和水分子密切对应,没有水就没有生物。

水分子是由氢氧原子组成的,它最大的特性就是氢键并不强,但外在能量作用于水分子,氢键就会断裂,造成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从水分子中游离出来,成为自由氢质子这种活化能量,而它又会作用于周围的水分子,并把这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转换出来,以此类推,一种快速传递能量的方法出现了,即通过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递进传递能量。

人为什么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由这种普遍联系方式造成的。

当然,生物能量在人体的传递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水中普遍含有大量无机离子,它们都根据自己的带电性吸引了大量水分子在它们周围有序排列,形成一个大水包。

这个大水包和原子结构非常类似,
其中无机离子相当于原子核,而它周围的有序水层就相当于原子空间,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和电子类似的基础电量,即一个自由氢质子的电量,所以,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也是秩序井然的,一层一层,和原子空间一样,有着不同的能级,能级之间的跃迁会产生生物波。

现代人经常想当然地把人体的能量流动称为生物电,其实,它不是电子转移,而是质子转移。

就拿神经冲动来说吧,它的产生和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周期组织与离散密切对应。

我们知道,水分子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而比它更小的无机离子则不能,原因就在于这些无机离子都根据自己的带电性吸引了大量水分子在它周围有序排列,形成了一个大水包,而它阻碍了无机离子的跨膜通透,使它们在细胞膜内外聚集,形成一个外正内负的电压差。

但这并不是固定的,因为这个有序水层是靠氢键连接起来的,它最怕自由氢质子的破坏,当组织液中的自由氢质子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迅速打断氢键,使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的某个层次迅速离散,体积变小了,它就可以迅速穿过细胞膜,产生神经冲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生物电其实是依赖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递进,通过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的周期组织与离散来传递的。

人体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缩影,在人体之初,是没有神经和血管的,只有组织液循环通道,即十四经络,神经和血管是在经络基础上进化出来的功能化组织,神经负责信息的快速传递,血管负责血液的快速运输。

神经血管我们现代科学研究很透彻,如果我们返回头再去研究经络结构,就很容易弄清楚经络的本质了,因为它是这些功能化组织的简化版。

经络结构其实和神经冲动有些类似,不过在这里不是细胞,而是组织空腔,细胞膜上的小孔在这里就是组织空腔上的小孔,其能量传递的原理和神经冲动类似。

当组织液中的自由氢质子数量变少,无机离子就在这些组织空腔内外聚集,形成一个外正内负的电压差,当组织液中的自由氢质子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打断氢键,使包围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离散,从而进入组织空腔,从而实现能量在经
络中的传递。

一旦明白了经络的微观结构,人体大量神秘现象都可以得到有效解释,如中药的归经,子午流注,中药药理,神经冲动等。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来证明经络路线的客观存在。

经络路线为什么精密仪器观察不到?是因为它们不是管子,而是组织间隙。

科学家们想当然地把它们当成了管子,当然找不到。

要想清楚地观察到经络路线,就必须在组织液充盈的时候进行观察,此时就可以确定地观察到这些特殊的组织液循环通道。

而西医是采取解剖方法,组织液流失了,当然观察不到这些组织液通道了。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想用解剖的方法来证明经络路线的存在,就必须把组织液固定到其中,此时再去解剖,就可以发现这些水道。

比如用闪冻的办法,把组织液冻在其中,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每一个科学家都清晰地观察到经络路线的存在。

如此一来,经络学说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

顺应时势才是真英雄,固步自封是没有前途的。

中医也是一样,今天的这个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既然科学相信可重复的科学实验,我们为什么拿不出这样的实验来证明自己,一句话,中国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人才,只是庸才当道,人才竞争不出来,才使伟大的中医始终蒙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