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的实施及外业调查举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
为了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和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需要以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充分结合各类资源调查的成果,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科学的基础数据。
因此,进行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刻不容缓。
2第三次土地调查的主要特点
2.1对图斑进行属性标注
①对临时种植其他作物的耕地进行标注。
②对林地改种果树的园地进行标注。
③对草地进行标注。
④对工业仓储用地进行细化标注。
⑤对永久基本农田范围以外的耕地图斑进行标注。
2.2建立系列单独图层
①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图层。
②基本农田图层。
③各类自然保护区范围界线图层。
④临时用地单独图层。
2.3地类分类的调整与增加
调整的地类有:①将机关团体用地和新闻出版用地合并为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用地(08H1);②将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合并为工业仓储用地(06H1);③将科研用地、教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和体育用地合并为科教文卫用地(08H2)。
增加的地类有:①养殖坑塘(1104A)和干渠(1107A);②高教用地(08H2A)和广场用地(0810A)。
2.4主要技术指标
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平面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以图斑为基本单元开展调查,最小上图图斑为:建设用地200m2以下,地方可自行调整;设施农用地200m2,农用地400m2;其他地类600m2。
土地调查地类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标准执行。
质量要求包括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这两方面的要求,影像明显的地物图斑边界线勾绘偏差与数字正射影像相同地物位置相比不得大于图上的0.3mm(及农村土地调查按照1:5000的比例勾绘偏差不得大于1.5m,城镇村庄内部调查按1:2000的比例勾绘偏差不得大于0.6m);影像不明显的地物图斑边界线勾绘偏差不得大于图上的1.0mm(及农村土地调查按照1:5000的比例勾绘偏差不得大于5m,城镇村庄内部按1:2000的比例调勾绘偏差不得大于2m);当使用仪器进行补测时,补测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物点距离中误差,在丘陵地形、平地地形中,距离差值不能超过2.5m,山地不能超过3.75m,最大误差不得超过2倍中误差;在图斑线勾绘过程中,采集节点的最大距离不超过70m,最小距离不小于0.2m。
属性信息要准确、完整。
3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内容和流程
浅谈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的实施及外业调查举证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and the Proof of
Field Survey
冯华峰
(重庆金地土地房屋测量有限公司,重庆401139)
FENG Hua-feng
(ChongqingJindiLand HousingSurveyCo.Ltd.,Chongqing401139,China)
【摘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论文以此为背景,着重地介绍了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特点和工作实施步骤,供大家参考。
【Abstract】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work is in full swing.Based on this background,this paper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thethirdnationallandsurveyandworkimplementationsteps,soasto provideareferenceforeveryone.
【关键词】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举证;实施
【Keywords】thethird nationallandsurvey;proof;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7-0076-02
【作者简介】冯华峰(1981-),男,重庆人,工程师,从事地籍测绘,
GPS测量,无人机航摄研究。
76
3.1调查底图
三调的底图一般为数字正射影像图。
三调的农村土地调查的比例尺为1:5000,城镇村庄内部的土地调查比例尺为不小于1:2000。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类图斑调查选择小于1m分辨率的影像;地方可自行购买已经通过质量检测部门质检的更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可收集或购买已经通过质量检测部门质检的,小于0.2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3.2资料收集
①基础调查资料:影像数据、地形图、年度变更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规划数据等。
②土地管理有关资料:建设用地审批有关数据、土地供应审批有关数据、基本农田数据等。
③权属调查有关资料: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数据、城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成果和其他相关资料。
④其他资料:城市规划数据、交通水利数据、临时用地数据、自然保护区数据、开发园区数据等。
3.3调查工作底图制作
把收集到的矢量数据进行检查,在没有错误后,转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再转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最新航空遥感正射影像进行套合验证;同时套合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行政辖区范围、权属相关数据等,各省级以下区县的相关部门负责开展对不一致信息的进一步细化提取工作。
参考最近的土地调查成果中确定的城市(201)、建制镇(202)、村庄(203)、采矿用地(204)以及风景名胜及设施用地(205)范围,根据影像数据的实际情况,划定新的城镇村等用地范围,优先选择无云影遮挡、色彩均匀、分辨率高,且通过质量检测部门质检的影像数据来划定范围边界。
根据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数据库中确定的权属界线和地籍调查数据,并利用不动产统一登记成果等,查清各种地类的范围。
3.4内业解译和外业调查举证
对比原数据库中地类与数字正射影像地物特征是否一致,内业判断其所属的地类,依据影像勾绘出不同图斑的边界。
在调绘图斑的过程中,当收集的已有数据和影像特征有明显冲突时,应进行外业核查、调绘和补测,再把调查数据叠加进数据库[1]。
第三次土地调查充分利用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和“互联网+”在线举证技术,开展在线外业实地核查。
实地拍摄包含
拍摄方位角、定位坐标的实地照片,再添加必要的备注信息上传至省级举证平台。
需要举证的图斑有:解译地类与国家内业提取地类不一致的图斑、农用地变成未利用地的图斑、耕地二级地类发生变化的图斑、新增建设用地的图斑、地方自主调查的图斑。
举证图斑需要到实地去进行外业调查举证,保留举证轨迹,电子数据格式为GDB或MDB格式,要求完整地记录外业调查和外业举证的工作轨迹。
3.5内业整理建库
①三调数据库不是以变更的方式建立数据库,而是新建数据库。
②县级应一体化统一建库,不能将城乡分开。
③数据库建设的标准、格式、面积要严格符合国家标准。
④采用国家统一下发的软件进行数据库质量检查。
通过建库整理,数据汇总,生成标准成果[2]。
3.6数据质检
①检查内容包括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精度、数据成果的完整性检查:补测、采集的地物图斑精度。
相邻调查成果数据的接边,每个要素均要求齐全无错漏。
②逻辑一致性检查内容包括:数据格式、数据的组织存储、数据文件完整性和数据文件命名、线的连续、面的封闭、空间拓扑关系、各个要素图层等。
③表征质量检查内容包括:行政区域、权属单位的标注完整性,图幅整饰检查。
④附件质量检查内容包括:元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质量检查记录、技术总结等。
3.7成果汇总
提交的资料主要包括:技术设计书、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技术报告等。
由区县一级上交省级三调办汇总,再转交全国土地调查办汇总,最后由全国三调办核查下发数据。
4结语
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数据。
参与三调的技术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这次调查工作。
【参考文献】
【1】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S].
【2】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
[S].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