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哲理初三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市哲理初三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汇编
一、选择题
1.现象1:粗糙的木质黑板上,教室里每个同学都能够看清黑板上的字。

现象2:长期使用后,木质黑板变得光滑,小明向黑板望去,看到一片反光。

对此,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现象1是漫反射,现象2是镜面反射,只有现象2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现象1是漫反射,现象2是镜面反射,现象1、2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现象1是镜面反射,现象2是漫反射,只有现象1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现象1是镜面反射,现象2是漫反射,现象1、2都遵循光的反猁规律
2.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平面镜不动的情况下,可将激光笔
①入射点位置不变,逆时针转一定的角度;
②入射点位置不变,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
③入射角不变,但向左平移一段距离;
④入射角不变,但向右平移一段距离
可行的办法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4.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O可能是入射光线
B.OC必定是反射光线
C.OB可能是折射光线
D.BO必定是入射光线
5.小明看到如图所示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A.B.C.D.
6.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与光现象有关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7.晚上,小明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他父亲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手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B.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手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手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手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8.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蓝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B.全身红色
C.上衣呈蓝色,裙子呈红色D.上衣呈蓝色,裙子呈黑色
9.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30º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θ1,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θ2,则
A.θ1=30º,θ2=30º
B.θ1=30º,θ2=60º
C.θ1=60º,θ2=60º
D.θ1=60º,θ2=30º
1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在水面处“折断”了
B.月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C.平静的河面映出桥的“倒影”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形成圆形光斑
11.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
1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动,将镜子转过θ角度,则此时
A.入射角为2θ
B.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2θ
C.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θ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θ
13.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是在水中的蓝天白云间游动,有时又只能看到大雁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C.前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D.前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
14.如图所示,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图中的
A.B.C.D.
15.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到碗的底部,然后向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如图所示,再让同学向碗里缓缓倒水,直到恰好再次看到完整的硬币,图乙中反映再次看到硬币的光路是()
A.B.C.D.
16.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选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棋子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C.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液柱变化明显,应选择分度值小一些的温度计D.在探究光的反射折射实验时,为了看清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路径,可在水面上方喷烟雾并向水中滴几滴牛奶
17.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向后翻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α为反射角
B.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
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没有反射光线
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
18.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

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 A 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 B 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A.光线 a B.光线 b C.光线 c D.光线 d
19.物理老师在实验室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

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和解释,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玻璃缸对光线的折射作用B.光在混合液体中的传播路径不是直线C.白糖水的密度不均匀,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20.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天空彩虹
B.日食美景
C.耀眼幕墙
D.水中倒影
21.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露珠放大了叶子的纹理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月食的形成
D.浓密树荫下呈现圆形光斑
22.秋天是苹果收获的季节。

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果农朋友会在果树下铺一层银色地膜,这样能使苹果的红色度提高约1倍。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吸收了红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
B.在漆黑的夜晚,红苹果能发出红光
C.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吸收太阳光
D.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反射太阳光
23.“潭清疑水浅”,清澈的潭水看起来浅,实质可能不浅,为安全起见,不要轻易涉足哟,下列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A.B.C.D.
24.下列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
C.D.
25.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C.即便镜子长度小于身高1
2
,也能看得到脚上的鞋在镜中的像
D.由于平面镜较小,所以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
26.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0°,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50°,界面左侧是玻璃
27.如图所示,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则
A.时钟指示的时间是10点正
B.时钟指示的时间是2点正
C.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D.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28.一束光垂直照射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入射光线到反射光线,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B.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
C.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90°
D.顺时针旋入射光使得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折射角也变至30°
29.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

若在桌面右端用力向上提桌面,使桌面绕点O转动到与水平面成5°夹角,则此时()
A.入射角增大了5°反射角增大了5°
B.标尺上的光斑向右移动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1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5°
30.—位摄影爱好者早上在大观河边照像,观察到岸边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影像甲和乙,并拍摄了下来,如图所示.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罝观察,那么影像甲和乙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都变B.都不变
C.甲变,乙不变D.甲不变,乙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详解】
光照到粗糙的木质黑板上时发生漫反射,所以教室中每个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长期使用,木质黑板变得光滑时,光照到光滑黑板上,黑板光滑部分发生镜面反射,处于镜面反射光区域的同学就会看到一片反光,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它们都是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故选B。

2.C
【详解】
①入射点不变,逆时针转一定的角度,入射角变小,反射角也变小,反射光线会离目标更远;
②入射点不变,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入射角变大,反射角也变大,反射光线射中目标;由图可以看出要使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可以让反射光线平行向左移动,即入射角不变,入射光线向左平移一段距离,所以③正确④错误;
综上,②③正确,故选C。

3.C
【详解】
光照在物体上时,我们看到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不是照射光的颜色决定,故A错误;色光和颜料的三原色不同,所以它们的混合规律不同,故B错误;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C正确;适当照射紫外线对人体有益,过多照射紫外线对身体有害,D错误;
点睛: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反射什么光,物体就呈现什么颜色;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热效应,穿透能力强.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造成伤害轻则使皮肤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4.C
【解析】
解答:A. AO可能是入射光线, 则OB为反射光线,OC折射光线,而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 故A错误;B. OC是反射光线,AO可能是入射光线, 则OB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B错误;C. 如果CO是入射光线,则OA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并且遵守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故C正确.D、如果B0是入射光线,则OA为反射光线,OC折射光线,而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D
【详解】
如图所示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是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AB、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错误;
C、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错误;
D、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正确;
故选D.
6.B
【解析】
【分析】
首先明确“天在清溪底”反应的物理知识与形成原理,然后与下面的四个选择项中的物理知识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详解】
天在清溪底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即天为景物以水面为平面镜成像在水中,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故选B。

7.D
【分析】
人看物体的条件是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进入眼睛的光越多,感觉越亮,进入眼睛的越少感觉越暗;平行光线射向平滑的反射面,产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平行光线射向粗糙的反射面将发生漫反射,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
【详解】
当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他父亲的眼睛,所以看到的白纸是亮的,故D正确为答案.
【点睛】
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并不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而是进入人眼光线的多少,进入人眼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人眼的光线少感觉暗.
8.D
【分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单色物体只反射与本身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色光.
【详解】
白上衣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蓝光照上就反射蓝光,呈现蓝色;
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蓝光照上不反射,呈现为黑色.
故选D.
9.C
【分析】
根据题意和由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旋转前后的反射光路图以及所成的虚像的图即可解答.【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平面镜旋转30°,则相当于入射角增大30°,由于原先入射角为0°,则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夹角为60°,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θ2即为60°(如下图),由以下两图的“虚像”的位置知道: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θ1为60°,由以上分析知道,只有C正确,故选C.
10.A
【解析】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详解】
A. 筷子的光线从水摄入空气,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
B. 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不符合题意;
C. 平静的河面映出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 阳光下,茂密树林的地面有许多小圆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而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解析】
【分析】
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但是烤火炉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伴随着红光而出现。

【详解】
红外线烤火炉,温度较高时,会放出红外线,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所以红外线看不到;
但同时伴随发出一部分红光,故看到淡红色。

故选:C。

12.B
【解析】
【详解】
入射光线保持不动,镜面转过θ角,则入射角变化了θ角,反射角也相应地变化了θ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化了2θ,即反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转过了2θ角.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90°-θ,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
13.D
【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虚像;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据此解答.
【详解】
大雁好像是在水中的蓝天白云间游动,此时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看到的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在遇到不透明的大雁时,在其后形成影子,所以有时又只能看到大雁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D
【详解】
人眼看到水中的筷子,光由筷子射出经过水面折射,进入空气,再进入人眼中,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ABC错误.
选D.
【点睛】
切记看到水中的筷子,是筷子反射的光线由水中射出进入人眼中,所以光线应由水面下向上射出,切不可弄反.
15.D
【详解】
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想看到完整的硬币,硬币的右侧的光,经过折射后要恰好进入人的眼睛,故选D。

16.B
【详解】
A.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纸锥的锥角不同受到的阻力大小也不同,锥角越大,纸锥受到的阻力也越大,纸锥下落的越慢,运动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测量时间,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选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棋子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故B不合理,符合题意;
C.温度计的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高,在同样“受热”时温度计液柱变化越明显,故C 合理,不符合题意;
D.为了便于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路径,在水面上方喷些烟雾和在水中滴几滴牛奶,这是利用光的漫反射现象来显示光路,故D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B
【详解】
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图中α为入射角,故A错误;
B.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这样才能在两块板上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故B正确;
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看不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反射光线原路返回,与入射光线重合,故C错误;
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但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故D错误。

18.C
【详解】
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砖A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从A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下偏折,在图中虚线的下部;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B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A中的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射出,即最后射出的可能是光线c,如图所示:。

故选C。

19.C
【详解】
A.由于玻璃缸的折射,光线只能在空气和玻璃缸的界面上传播路径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混合液体如果是均匀的,传播路径仍是直线,故B不符合题意;
C.白糖水放置久了后,就变的不均匀了,越深密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传播时就会发生折射,故C符合题意;
D.激光笔发出的光是单色光,不能色散,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B
【详解】
A.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日食现象是由月亮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符合题意;C.耀眼幕墙,属于镜面反射,会造成光污染,由光的反射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A
【详解】
A.露珠放大了叶子的纹理,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A符合题意;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月食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浓密树荫下呈现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D
【详解】
A.苹果吸收了其它色光,反射红光,所以我们看到苹果是红色的。

故A错误;
B.苹果不是光源,不能发光。

故B错误;
CD.在苹果树下铺设银色地膜,反光地膜能强烈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3.D
【详解】
人看到潭底变浅是由于从潭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潭底变浅了;
A.图中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故A错误;
B.图中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故B错误;
C.图中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没有改变,故C错误;
D.该图中,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

故选D。

24.A
【详解】
树木在水中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是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才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故选A。

25.C
【详解】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像与物的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或靠近平面镜像不变,故B错误;
C.平面镜倾斜,脚反射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可以射入人眼中,如图所示,即便镜子长度小于身高一半也可以,故C正确;
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完整程度与镜面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6.D
【详解】
已知MN是界面,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则由图可知,∠AOM=60°,则∠BON=60°,所以入射角∠BOE=90°-60°=30°,而∠COM=40°,则折射角∠COF=90°-40°=50°;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MN的右边是空气,左边是玻璃,故选D。

27.A
【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大小相等,可知不论小赵走近还是远离平面镜像大小都不变,所以C、D错误;根据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左右相反,可知时间10点所以A正确,B错误.
故A
28.B
【详解】
ABC.入射光垂直入射界面时,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即入射角为0°,那么反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即反射角也为0°,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方向相反,折射光的传播方向和入射光一致,均垂直于界面,入射角和折射角都是0°。

故AC错误,B正确;
D.入射角为30°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30°,光从空气入射到水中时,光线发生偏折,折射光靠近法线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小于30°,故D错误。

29.C
【详解】
在桌面右端用力向上提桌面,使桌面绕点O转动到与水平面成5°夹角,即逆时针转动5°,则法线也逆时针转动5°,因为入射光线方向没有改变,故入射角减小5°,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也减小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10°,标尺上的光斑会向左移动,综上,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0.C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乙是建筑物在水中倒影,甲是阳光照射下建筑物的影子,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等大的特点可知,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观察,乙的影像大小不变.过了十多分钟后,阳光照在建筑物上时,入射角减小,所以甲的影像变小.
A.都变,与分析结果不符;
B.都不变,与分析结果不符;
C.甲变,乙不变,与分析结果相符;
D..甲不变,乙变,与分析结果不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