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22536_当专业壁垒触不可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ejudice
偏见
“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几乎成了谚语,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个行规,好像做某种业务的人不能被不懂业务的人领导。
换句话说就是隔行如隔山,一个行业的领导人只能是这个行业出身。
当年家父成了右派,其中一条罪状就是他主张外行不能领导内行,教学方面的事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掌管,让不懂教育的人掌管是个错误。
他以一个内行人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诉求,最后被外行领导打成右派。
当专业壁垒触不可及
外行可以领导内行吗
文|车耳 图|Emily
Prejudice 偏见Prejudice
偏见
1. 从1999年开
始,“密苏里”号战列舰作为博物馆舰,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福特岛旁,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
2. 1945年9月2日,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无条件投
降的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主甲
板上举行。
很
多人会觉得外行管内行,只能越
管越乱,因为外行领导很容易不懂装懂、瞎指挥。
三国时的刘备就是这样,他一生打仗如同家常便饭,但是大型战役只亲自指挥过一次,还惨败给了他瞧不起的后生对手。
这就是三国时代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仗:夷陵之战。
那场战役是他拒听部下劝阻执意为关云长报仇,还御驾亲征,有点泄私愤的味道。
那场仗开始打得还算顺利,之后因轻视东吴对手而被打得七零八落,败走白帝城。
当他病入膏肓、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后,大老远将诸葛亮从成都招来嘱以后事。
临终前他后悔地跟诸葛亮说:“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
何期智识浅薄,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
”
不过,除了这次惨败,作为一个外行,刘备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领导其团队还是不错的。
他武不敌关张,却能将这些桀骜不驯的武将团结在自己身边,一生忠心耿耿,永不相弃;他文不及孔明,却能放下面子三顾茅庐求贤若渴,使其肝胆涂地,死而后已。
所以,如果有知人善任的本领,又有雄才大略的眼光,外行可能会领导得更好。
聂荣臻元帅早年投笔从戎,新中国成立
后主管全国和军队的科技工作,视知识分子为国家的宝贝。
在得知反右派斗争中一些科技专家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后,他积极向上反映,解决实际问题,也勉励科学家们以事业为重。
他一贯倡导科学求实的精神,提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按科学规律办事。
他虽然不是学物理的,也不从事科学研究,却开创了我国“两弹一星”辉煌事业,是其中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成了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奠基人。
新中国的石油部长余秋里,在老一辈人心中也是大名鼎鼎。
他刚当部长时对石油工业一窍不通,却能组织人才、尊重专家,先后发现并建成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等一大批油田,使国家摆脱了石油一直靠进口的局面,他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的贡献是举世瞩目的。
所以,如果内行由外行领导,可能结果更出色,当然,这个外行的战略眼光和驾驭、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要更出色。
古今中外,在现实社会中,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比比皆是。
有时候不能光靠内行
外行领导内行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有可能平衡好利益、协调好纠纷,避免内斗和形成不必要的自身消耗,而这种消耗在战场上可能是致命的。
比如在战争中,陆军将领重视陆军,海军将领重视海军,他们都会为自己所属的部门争取最大化的利益。
所以,让任何一个兵种的人当国防部长都会有偏心之嫌。
于是,美国国防部长几十年来一直是由非军人出身的人出任,这样,至少在兵种问题上显得中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和日本空军一样,都还没有独立出来,不过都有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依附在海军和陆军身上,并服从海军和陆军的指挥。
所以,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内部主要是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的矛盾。
太平洋战场的陆军指挥官是麦克阿瑟,他家世显赫,很早就是美军少有的几位五星上将之一。
但是,几场决定性的战役都是平民出身、低调的海军上将尼米兹指挥的,特别是中途岛海战和南太平洋几次大海战。
陆海军双方在太平洋战场的指挥权、进攻方向的选择、补给安排等方面的斗争一直很激烈,双方一直互不相让,麦克阿瑟甚至不愿意见双方,最后还得作为最高统帅的罗斯福总统亲自协调。
双方的争斗始终影响着战局,直到在战争结束时对受降的安排上。
为了凸显海军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海军部建议将受降仪式安排在美国军舰上,而不像之前那样都在陆地上进行。
实际上,美军已经占领了日本,军舰已经进驻东京湾。
在位于日本领海的美国军舰上举行受降仪式,既表明是在美国“领土”上,还突出了海军的贡献,免得荣耀都体现在陆军方面。
而且,既然在军舰上举行仪式,就要悬挂海军的旗帜。
于是,就有了在“密苏里”号舰受降仪式上那张永恒的画面:海军尼米兹将旗和陆军麦克阿瑟的将旗伴随着星条旗一起迎风飘扬。
不仅在战争中,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如此——内行做具体工作,外行则有义务评判,甚至指手画脚。
比如,一个城市的指路牌需要内行人进行具体的操作,但是应该让外行的路人和驾车者来评判,因为指示得正确与否、符合逻辑与否,主要由后者判定。
在西方国家,这个行业甚至有一种不成文的习惯,就是让外地人而不是当地人来做一个城市的指路牌——只有当任何一个陌生人见到指路牌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不会疑惑、不走冤枉路的时候,一个城市的指路牌才算做得成功。
就这个意义上讲,北京的高速路标示、地铁站标示,由上海人或者广东人来做可能才更为合理。
有时候只能依靠外行
让一个外行来当领导,不仅可能是相对合理的选择,也能够调节内斗,整合资源,还可以避免行业偏见。
让外行而非内行判定一件事,则可能更符合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在美国,公民都有被指定当陪审团成员的义务。
一般由法官和控辩双方律师一起从当地居民的名单中随机挑选,被选中的陪审员要全程参与庭审,费时耗力地听完整个案件中控辩双方的全部陈诉和辩护,再凭着自己的良知——而非专业素养,投出有罪或者无罪的一票。
挑选陪审团成员的标准之一,就是不能找内行人士,很少有律师和前检察官被选中当陪审团成员的——尽管他们更懂得法律,更熟悉法庭上的套路。
也正是因为他们更有经验,也就更会形成固定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
同时,经过多次庭审锤炼的他们往往能言善辩,比外行人更容易用逻辑推理得出倾向于己方的结论,也就更容易影响其他成员。
这样的话,陪审团的意见就容易成为一家之言,而不是综合了各方面意见的决定,也就失去了成立陪审团判定有罪与否的初衷。
法官在挑选陪审团成员时会采用排除法,将对某个领域有切身体会的人淘汰掉。
比如:在审理一个意外枪击案时,会剔除一名热衷持枪保卫家园的人士;在审理一个毒品案时,会剔除一名亲人因毒品而死的受害者。
总之,法官不能让某个可能对类似案情有经验,甚至很懂行而难以立场中立的人成为陪审团成员,进而影响 判决。
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往往体现一个外行领导者的定力,而这常常是专业人士难以做到的。
专业知识与领
在美国,公民都有被指定当陪审团成员的义务。
一般由法官和控辩双方律师一起从当地居民的名单中随机挑选。
挑选陪审团成员的标准之一,就是不能找内行人士。
导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无法集于一身,内行过于
专注在专业知识上,往往缺乏整合资源,或者
说是掌控宏观大局的能力。
比如:陈景润是个
数学天才,独自一人都能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令人心服口服,但是让他当所长肯定不适合。
这就像一位医术高超的大夫不一定能成为称职
的医院院长,一位讲课好的教授不见得能够胜
任校领导岗位一样。
事实上,一位内行领导可能知道把握本
行业内的发展方向,但也容易刚愎自用,因循
守旧,固步自封,习惯走老路,干事凭经验,
还可能压制不同的声音,从而阻挠一个行业的
创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那种偏见意识,
就是人们往往用已有的知识、已有的经验去衡
量未知事物、未来的形势,从而造成对事物的
错误理解。
其实,很多时候更需要的是良知,
而不止是专业知识。
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来自
外界的七嘴八舌,而不是内部的固执己见。
内行当然可以领导内行,可外行也可以
领导内行。
外行领导内行,凭借的不是技术能
力,而是见地、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控制风
险能力等,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利益的那种
能力——一句话,就是那种远见卓识的能力。
借用经典电影《教父》中的那句话总结一
下:“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时
间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
命运。
”■ (责编:常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