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围护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基坑围护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要
点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的发展进程大大加快,但深基坑所承受的压力增大等问题日益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因此,加强对深基坑的维护工作已成为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深基坑;围护;设计;施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之中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仪器施工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这种施工方式度深基坑的维护与施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重要从深基坑维护的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从而提出加强其维护质量管理的措施,以求深基坑的维护共组能够更好的落到实处。
1.深基坑围护设计中存在的技术要点1.1深基坑围护的纵面设计中存在的技术要点深基坑的纵断面设计与选线有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在选线的过程中,已做好了建筑物大小.建筑物所需基坑深度的分配.纵面与平面配合等的考虑,纵断面的设计是将选线的预想具体化,因此,可以认为基坑的纵断面设计是选线工作的具体和深化。
但是在其具体设计中,对于基坑深度设计的极限值选取的过小,以及深基坑直径限制的过短等因素都影响着建筑物的地基的安全。
1.2土方基坑的施工设计土方基坑的施工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采用自然放坡,反铲挖掘机挖土,汽车沟边运土。
第二部分:采用护壁桩支护,反铲挖掘机挖土,一台坑内挖土,一台坑边倒土,自卸汽车运土方案。
土方基坑剖面尺寸系数确定要注意:
(1)第一部分土方自然放坡;
(2)“B”为护壁桩工作面所留距离,由于护壁桩采用钻孔压浆桩,施工机械为履带式钻孔机,做B>1.2m;
(3)L总为基坑内净尺寸。
L总=建筑物基底外尺寸+2×工作面最小距离。
论文代写
护壁桩方案介绍
(1)采用钻孔压浆桩,混凝土强度为C30。
(2)桩直径为800 m m ,净距为800 m m ,桩长为16 m ,埋土深度为8 m 。
(3)锚杆直径为150 m m ,净距为1 600 m m ,倾斜角度深基坑围护的设计与施工土方施工第1阶段施工护壁桩施工锚杆施工冠梁施工锚杆予应力张拉土方施工第2阶段施工。
借鉴与应用为30°,埋土深度为24m 。
(4)冠梁截面尺寸为600m m ×900m m 。
2.深基坑围护施工中的技术要点2.1注意维护中纵向裂缝的产生先张法施工的缺陷及原因:先张法施工过程中,其土基顶端的空心梁板,由于架在梁端两处,在长时间的重力作用下,就在顶底板中部附近出现了自两端向跨中延伸的长约为1- 2.5m的纵向向下凹陷的裂缝。
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该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在顶端的放张作业不规范造成的,一部分工作人员甚至采用单侧放张的方式,还有的因为不规范的.非对称的. 相互交错的切割方式,导致了梁体始终单侧受力,而最终导致其中补裂缝的产生。
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的缺陷及原因:采用后张法安装的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也出现了相似的中部纵向裂缝,更有甚者不仅在中部出现裂缝,还在梁的两端出现了底板混凝土的压裂破碎的情况。
究其原因,一是在施工前的设计时就对张拉过程中梁端混凝土的受力变化情况考虑不周;二
是在之后实际的张拉过程中,由于张拉手段.顺序的错误使用,导致了材料在过快的速度的拉力下,出现了断裂的现象;三是由于选材时的质量低劣.或其出厂前的张拉时间就已过长,导致了混凝土的密实度较低,因此也出现了断裂现象。
2.2注意对深基坑底部路基压力进行维护设计深基坑的压力计算时可得出混凝土受弯构件张拉控制应力σcon 时,除需要根据承受外荷载的情况,估定有效预应力σy 外,还需要估算相应的预应力损失σs,即:σy=σcon-
σs。
预应力损失σs 主要包括预应力筋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1; 锚具变形. 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2; 钢筋与台座间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3等。
但由于有的施工行为不够规范,致使实际施工情况与原估算应力损失的施工情况不完全相符,导致实际预应力损失大于原估算值。
3.深基坑维护设计与施工的质量控制 3.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在工程维护前,请相关部门进行施工可行性研究,以得出项目的施工概预算报告,以控制好项目的管理进程和科学成本,在此前提下,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要做到真实.审慎,以保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决策失误,提高建设投资效益。
深基坑维护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确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时予以签认。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报审表并附质量证明资料.进场质量检验记录审核签认,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对未经项目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项目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应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撤出现场。
3.2维护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的下料过程:必须严格控制下料的长
度与精准度,在下料过程中,应先用小吨位的千斤顶对细微部分进行调整,再采用大吨位的千斤顶,对下料的整体进行张拉,以保证钢绞线每根的张拉力的一致性。
在下料前。
还要检查张拉横梁与台座轴线是否垂直,为使其保持垂直,首先检查台座两端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其次保证两台千斤顶同时通量供油。
之后便可规范的采用经过检测后的下料机进行下料了。
预埋阶段:主要水文地质的复杂性,以及材料自身是曲线形状的局限性,因而要在施工中运用预应力进行质量控制,就必须要选好每一个参考点,准确.牢固的确定每一个标高控制点。
在与其他相关工序衔接时,要注意不要破坏到破坏波纹管管的弯曲的形状,证保曲线的形变在规定的范围内,且其形变后标高的控制点仍然正确。
张拉.灌浆阶段:为了保证控整个灌浆时间一定与混凝土浇筑时间错开,从而保证预应力筋不会由于在路基下面放置时间过长而产生腐蚀现象,就必须在张拉之前就对预应力筋进行后穿束。
这样才能保证形变的伸长值变化在设计和规范的范围之内,且最后张拉应力能够达到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