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爱国诗歌教学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爱国诗歌教学
探究
摘要:“爱国”这一主题,古往今来都广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尤其是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候,这类作品便层出不穷。

爱国诗歌不容忽视,这是中学教材必讲的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爱国诗歌;教学探究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主动的语言实践,培养良好的语感,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积累语言经验;有意识、有能力地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并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

课标创设性地将语文核心素养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相联系,“语言运用”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及落脚点,必须时刻关注。

因此,语文教师需积极地创造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培养学生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文字的能力。

古典诗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的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古典诗歌精炼传神,语言高度凝练,富有跳跃性,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一、教学内容
韵味;体会爱国主题诗歌的韵味,主要是通过读来实现。

中国现当代爱国主题诗歌有着独特的韵味,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味,即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语言美。

(1)音乐美。

学生要通过朗读来体会。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这类诗歌时,“读”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讲授光未然的《黄河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歌。

诗歌中有一部分内容节奏鲜明,比如,在“望”的部分主要以四字结尾:“我——站在——高山之
巅,望——黄河滚滚”,而后转入“颂”的部分,这部分直接用了三个“啊!黄河!”,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学生可以领悟诗歌的音乐美。

这首诗歌还运用了重
复语“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以此增强诗歌的节奏美。

除此之外,这首诗歌在
用韵上也很讲究,用“十三辙”选取韵脚,以“洪亮级”的韵辙为主,比如,
“言前”韵和“江阳”韵,形式为ABAC式。

(2)建筑美。

诗歌有着独特的形式,与其他文体不同,最明显的就是文字排列方式不一样。

教师在讲授爱国主题的中
国现当代诗歌时,要带领学生品味诗歌的建筑美。

比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歌由四个小节构成,每个小节都以“祖国啊!”来结尾,整首诗歌的
排列组合非常恰当,给人以美的享受。

(3)语言美。

诗歌是由凝练的语言构成的,有独特的语言美。

诗歌语言不像其他文体那么复杂,它简洁大方,用短短的
几个字就能道出人生哲理,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爱国
主题的中国现当代诗歌语言更讲究凝练性、抒情性。

教师在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这首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不可或缺,构成了一幅北国风光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头用12个字
写出北国壮丽的风光,令人惊叹;“千里”“万里”似乎又涵盖了整个北国,意
境非常宽广;“冰封”“雪飘”形象地描绘了北国的雪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些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文字功底以及练字酌句的好处,既写出了北国的景色,
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人用12
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满腔抱负——做出伟大业绩。

这首诗歌的语言凝练,用词准确,如动词“封”“飘”等,形容词“莽莽”“滔滔”等,副词“顿”“稍”等;讲
究修辞,如比喻、拟人等;语言优美,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像蛇一
样舞动,蚯蚓像白象一样奔跑,既生动形象,又富有画面感。

通过赏析诗歌语言,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为祖国效力的伟大抱负和满
腔热情。

二、教学方法
(一)引发联想和想象
诗歌有独特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带领学生赏析诗歌
的语言美,又要带领学生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首先,诗歌赏析的内容比较广泛,如遣词造句、修辞等,教师可以逐句逐段地赏析,或选取学生喜欢的部分进行赏析,让学生通过想象形成画面感,体会诗歌的
语言美。

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领悟诗歌的意境美,结合诗歌的意象,引发学生
想象和联想,从而让学生进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

(二)角色体验,再现诗境
“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和情境互动的结果,学习是情景化的实践。

”古典诗歌
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如同电影剧本的镜头语言一般,古典诗歌与电影之间存在相
同的艺术共性,且渗透在内容层面。

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可以“电影拍摄+角色
体验”的方式进行情境创造,在开启、激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还原诗歌的创作
情境,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笔者在教授陆游的《游山西村》时就采用了“电影
拍摄+角色体验”的方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镜头语言
丰富,其画面感、镜头过渡感甚强,于是笔者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改编剧本片段,思考这两句诗应该有几个画面,这些画面该怎样呈现,画面与画面之间该如
何过渡、切换等。

首句“山重水复疑无路”在剧本语言中,非大全景不足以呈现
其宽阔的场景。

笔者在引导学生改编剧本时,让学生将自己代入陆游这一人物角色,灵活运用“直播”的传媒形式,创设一种剧中剧的情境,化解学生与文本之
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有代入感。

通过“电影拍摄+角色体验”的方式,可以给学
生创设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古典诗歌学习情境,学生可以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主动发挥想象,积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进而提高“语言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结束语
教师应重视中国现当代爱国诗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取多样化
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怀,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进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中国现当代诗歌选读教学参考书[M].济南:山东
人民出版社,2006:1.
[2]米禧.论认知语境下现代诗歌教学对文本外资源的运用[J].内江师范
学院学报,2021,36(5):98-102.
[3]贾小娟.意象·意脉·意境:现代诗歌教学三部曲——以《天上的街市》为例[J].语文月刊,2021(3):2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