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三)期中考试.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三)期中考试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题文】下列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分外(fèn)    解剖(pāo)   深邃(suì)  余晖(huī)
B.忐忑(tè)伫立(zhù)   浩瀚(hàn)    禁锢(jìn)
C.颓废(tuí)  弥留(mí)   灵柩(jiù)    襁褓(qiǎng) D.繁衍(yǎn)    强聒(guō)   颤动(chàn)   亵渎(xiè)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A.分外(fèn)    解剖(pōu)   深邃(suì)  余晖(huī)
【题文】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   )
A.辨伪去妄     根深帝固      墨守成规
    腐草为萤
B.歇斯底里     重蹈复辙      涕泗横流
    气吞斗牛
C.恪尽职守     锲而不舍      味同嚼蜡
    怒不可遏
D.唯唯连声     恼羞成怒      恃才放犷
    强聒不舍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A、根深帝固–根深蒂固    B、重蹈复辙-重蹈覆辙
      D、恃才放犷-恃才放旷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
寒冬。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山区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和其他师生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D.中国8位维和警察在海底大地震中不幸遇难,获知此消息,很多网友不能自已,纷纷在网上发帖表示悼
念。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乐趣。
【题文】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针对“假羊肉”事件,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进入决赛阶段。
C、针对“假羊肉”事件,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活动。
【题文】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题文】(1)《范进中举》节选自_____________,它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是_____________。
(2) A (他)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
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点污了。
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克剥!”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
他寻思道:“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
”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二回)
选段中 A 处的他是指______,请写出原著中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字:______。
【答案】(1)《儒林外史》.  吴敬梓(2)杨志示例:杨志卖刀,杨志北京斗武,智取生辰纲,双夺宝珠寺等
【解析】
试题解析:(1)《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⑵根据情节可以判断出A是杨志。
写出与杨志有关的故事:杨志卖刀,杨志北京斗武,智取生辰纲。
【题文】(1)浊酒一杯家万里,
               &# xa0;    。
(范仲淹《渔家傲》)
(2)
               &# xa0;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
               &# xa0;      ,枳花照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4)酒困路长惟欲睡,
               &# xa0;      。
(苏轼《浣溪沙》)(5)
               &# xa0;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 xa0;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7)衣带渐宽终不悔,
               &# xa0;       。
(柳永《蝶恋花》)
(8)
               &# xa0;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答案】(1)燕然未勒归无计       (2)只恐双溪舴艋舟
   (3)槲叶落山路(4)日高人渴漫思茶       (5)酒酣胸胆尚开张   (6)莫道不消魂(7)为伊消得人憔悴
       (8)问君能有几多愁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都是直接默写,直接填写出空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不要添字、漏字。
注意燕、计、舴艋不要写错。
【题文】作为学生会干部的你,向校长提出开设书法课的建议,你会怎样说服校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校长,您好。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这一代的继承和发扬,我们不妨在语文课和美术课融入书法教育。
在课外活动时间增设书法兴趣小组,不仅陶冶我们的情操,更能丰富我校的课程资源。
【解析】
试题解析:注意称呼问好,要说出开设书法课的必要性,方式。
【题文】仿写句子,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美丽舒展,绚丽多姿;
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仿句,要注意句式和例句一致,修辞原例句一致,例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题文】古诗词鉴赏。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虫声、新绿”来描写情景,然后根据描写的情景来感悟诗人的心情即可。
【题文】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第下题。
【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乙】(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官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臵,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由是无亲陈王者。
(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九年级上册6)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1)若为佣耕(          )
(2)苟富贵,无相忘(          )
(3)客出入愈益发舒(         )
(4)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
【小题2】下列各组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复立楚国之社稷
        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
C.故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小
题4】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小题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1)你  (2)如果(3)放肆.随便  (4)退
【小题2】B
【小题3】(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
【小题4】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只答后一句也可)
【小题5】 (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
(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这四个词语中,“若”是你的意思,“苟”是如果,假如的意思。
如果有课外的文言文,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小题2】A代词/的  B、或:有的人 C、因此,所以/原因,缘故  D.、来/凭借
【小题3】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太息”“安”“引”“由是”,翻译后疏通语句。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这句话显示了陈胜不满足于“佣耕”的生活,追求富贵,并且富贵不忘大家的平等思想。
【小题5】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略知其意,又不肯学”“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可见项羽胸怀大志,但轻视学习,崇尚武力。
分析文章中项羽的言行,然后分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①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②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
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③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
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④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⑤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
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⑥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⑦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
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⑧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⑨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从“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
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⑩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纸,写下了一篇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
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
⑾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⑿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⒀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
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
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⒁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⒂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⒃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
(选自“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九年级上册2,有删改)
【小题1】这篇文章叙写了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各一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季羡林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心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⑩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⒁段中,写“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世纪老人冰心曾谆谆告诫:“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结合选文回答:你打算怎样在自己的人生书页上“着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1)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
(2)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
【小题2】冰心一生用她伟大的人格当笔,写出了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
人虽离去,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
【小题3】是为了衬托季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
【小题4】要格外珍惜短暂的人生,走好人生路,对自己多加规范,扔掉不足,保持优点。
【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用人物+事件的形式回答:季羡林先生为年轻学子看行李。
冰心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
【小题2】“伟大”是指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背影”是指冰心离我们远去了。
再把句子整合即可。
【小题3】根据“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可得出“季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
【小题4】言之有理即可。
【题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想倾诉的话,给妈妈的.给老师的,喜悦的.烦恼的,关于个人的,关于社会的……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一直深埋在心里。
现在,请拿起你的笔,我们在倾听……
请以“心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参考范文]心声在这康乃馨芬芳的母亲节,请允许我用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大声地对妈妈说一句“我爱您”。
并用丑的文笔将我的心声献给我最美的妈妈。
请接受我这份能值得您永久珍藏回味的礼物。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经常怨恨妈妈您对我管的太严,有一次妈妈在给我改作业,我却在玩电脑,作业改下来没有几个对的,妈妈气得大叫:“你给我跪下……”还没把话说完,您便趴在沙发上哭了起来。
此时我知道,已经伤了您的心。
我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己跪了下来,思考了一夜……第二天,当我看到您那憔悴的脸,还有那让我折腾得是布满血丝的双眼,我内疚、懊悔,我真想将对母亲的所有呼唤都当成是自己的专利,我渴望弥补我所有的过错,将一颗真诚的心献给我最爱的妈妈。
愿我的谢意化成一份永不调谢的鲜花送给您。
从那以后,我发愤学习,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学期结束,我被学校评为“进步明星”时,我觉得您说的是对的,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不,是宇宙上最伟大的。
山,没有妈妈的爱高;海,没有妈妈的爱深;天,没有妈妈的爱广阔;地,没有妈妈的爱包容;太阳,没有妈妈的爱温暖。
妈妈,您对我的爱是不可细数的,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用出色的成绩来报答您对我的爱。
是啊!花儿会调谢,叶儿会调零,但爱永远不会,生活中,爱包围着我,当然我也必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此,也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
【解析】
试题解析:要有说“心里话”的载体。
生活是思维反映的对象,人们常说的有感而发,就是说的对生活抒发感慨。
如果没有通过对具体的人、事、物的叙写,而去空喊“我热爱……”“我怨恨……”“我感激……”等话,那只能称作是假大空的口号,绝不是“心里话”。
为此,写作该题须选择一个能说心里话的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一段生活,可以是一段见闻,可以是一个情境,甚至可以是一次表扬,一次批评,一次肯定,一句深情的叮咛……如此挥洒笔墨,全力写好倾吐出来的载体,以便于心里话自然而顺畅地倾吐出来。
其二,要有说出“心里话”的契机。
对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是因为社会生活的锻炼、学校老师的教育以及父母的辛勤哺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认识的增多,思想的成熟,会对惠及于自己的某些人或事产生一种由衷的感激之情。
这些感激之情不可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出来,它需要某种暂离或暂别的特定时刻,某种特定情境的触及和碰撞,从而突然迸发出来。
人是有思想感情的,谁个没有“心里话”,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寻找到引出心里话的特定情境和契机。
其三,要筹划好说“心里话”的形式。
要使“心里话”说得尽情尽理,说得淋漓尽致,必须筹划好说“心里话”的形式。
其形式至少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具体叙写一件事,一段相处经历,一段成长岁月……并从叙写的某部分文字中,恰倒好处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倾吐出自己的心声。
我们姑且将这种形式称作
“局部倾吐法”;另一种是将自己的态度、情感蕴蓄于全部文字中,让自己的“心里话”洋溢于整篇的字里行间。
这是用心语编织成的深情华章,是作者心声的共振共鸣。
我们姑且将这种形式称作“整体倾吐法”。
如果在作文时,先不筹划好说“心里话”的具体形式,盲目写作,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