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1课《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优质课件1华东师大版第五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
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 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
——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1887年) 争夺世界市场,争取商业利益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德 奥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英 俄
巴尔干问题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突尼斯问题
法 英 俄
德 奥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巴尔干问题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1882
突尼斯问题

1904
同1882 盟 国

1879
以下为附加内容 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 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
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1913)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其他
1870 32% 年 1913 14% 年
10% 6%
13% 16%
23% 35%
22% 29%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有的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英国
1876年
1914年
法国
900
1060
俄国
1700
1740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 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55岁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妇女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63% 83%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 50 岁以上 54% , 60 岁以上 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威廉二世
一战时期的英国征兵招贴画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德 奥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德 奥
巴尔干问题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德 奥
巴尔干问题


问题
英德矛盾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表
国 家
殖 民 地




亚洲 “三B铁路”计划
德国
美国
日本
2250
3350
290
30
30
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和局部冲突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反映当时德国要实行一种怎样的外交政策?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 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 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 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 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火药是干的, 剑是磨过的, 目标明确,力 量集中,悲观 者已经被赶走, 我为我武装的 人民干一杯。”
第11的世界体系形成 1、表现: 经济——各国间经济联系加强; 地区分工初步显现 政治——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 2、特点: 列强支配 各地区、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际格局不稳定
“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仓, 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 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 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 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从东印 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
——20世纪初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描述
1901年,英国人威廉· 斯蒂德说:“在英国国内 生活中,我们已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早晨,一个普 通人从新英格兰(今美国东北部)制造的床单上起 身,他用杨基保险剃刀刮胡子,在穿着北卡罗来纳 短袜的脚上套上了波士顿靴子,扣紧康涅狄格吊 带……然后坐下来进早餐。此时,他会对夫人穿 的伊利诺伊的紧身胸衣和外配的马萨诸塞的短外 套称赞几句。接着他就开始吃早餐了:用大草原面 粉做的面包……巴尔的摩来的罐装牡蛎和堪萨斯 熏猪肉,而他的夫人则享受薄薄一片片的芝加哥 牛舌。同时,他还阅读着由美国机器用美国墨水 印制在美国纸上的晨报。”
以印度为基地势力范围
矛 盾 表 现
非洲“赤道非洲帝国”计划 “开罗 — 开普”计划 居世界第二 居世界第一
制海权
争夺欧洲商品市场
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
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 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过去,各 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 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 每年50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战吗?
◎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 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 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 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 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 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 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大陆南部,连接亚、欧、非 三大洲,濒临黑海、亚德里亚海,素有“欧洲十 字路口”之称。巴尔干半岛气候宜人,粮食产量 高,兼有欧洲缺乏的矿产、石油等重要资源。 公元4—6世纪,生活在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的斯 拉夫人迁徙到巴尔干半岛,并在此定居。定居于 半岛西北部的斯洛文尼亚族和克罗地亚族,皈依 了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而定居于东南部的塞 尔维亚族、马其顿族和黑山族,则信奉了东正教, 使用基里尔字母。后来奥斯曼帝国入侵,强迫当 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后来,巴尔干半岛又曾被奥斯曼土耳其和奥匈帝 国占领。两大帝国为了加强对南部斯拉夫人的统 治,利用其内部矛盾,对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实行 “分治”政策。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
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
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20% 举家外出农户 留守农户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1907
协 1892 约 国

巴尔干问题

协约国
同盟国
英国 法国 俄国 德国 奥匈
增长 180% 133% 214% 335% 155% 率
1872—1912年欧洲主要国家军费增长
2、局部冲突 两次摩洛哥危机 波斯尼亚危机 两次巴尔干危机 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 民族、宗教、领土关系复杂; 战略地位重要,列强争相插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