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的高中艺术学科走班制分层模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驱动下的高中艺术学科走班制分层模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14T03:53:57.009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3期第7月作者:姚芳
[导读] 课堂是学校教学发展的主战场,通过任务驱动下的艺术学科分层走班模块教学的研究引领广大艺术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姚芳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 714000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学发展的主战场,通过任务驱动下的艺术学科分层走班模块教学的研究引领广大艺术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优化教学方式,解放学生。
基于发展学生艺术核心素养、满足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发展需求的新高考综合改革大背景下,任务驱动下的艺术学科分层走班模块教学的研究是我校现阶段发展的方向,也为2022年我校实行陕西新的教育改革奠定基础。
关键词:任务驱动走班制分层模块教学
一、背景意义
任务驱动下的走班制分层模块教学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改变教学形式和创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根据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和已有知识与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既定任务,实现对知识与经验建构的过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提出、发展、解决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走班制分层模块教学的实施
面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大的情况,我校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通过合理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分层、分模块。
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制订符合学生能力的教学计划,设计适合不同模块的课程,让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一)培养目标
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学校文化理念,确定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
逐步完善艺术审美体验 +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艺术活动的美育培养步骤。
使学生在高中三年形成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较强的艺术特长。
层次一(鉴赏课,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通过国家必修课程音乐鉴赏和美术鉴赏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发展艺术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艺术文化素养,塑造健全人格,陶冶高尚情操。
层次二(技能训练课,选报学生)
分层选模块,让学生学会和大胆表现,并适当拓展提升。
即通过对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的整合,重方法指导和综合能力培养,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与之相适应的特色课程,促进其个性发展。
能够掌握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学习方法。
层次三(特长发展课,选报学生)
让学生会学、善学,进行特色课程的学习。
即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整合教材,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特色课程的学习上,帮助其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展示、表演的机会,促进他们持续发展。
(二)实施走班制分层模块教学
1.如何分层
(1)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在原行政班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音美鉴赏教学。
(2)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按学生走班制分层模块教学的授课内容及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潜力、学习态度等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分层分模块,学生自主申报模块,进行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
(3)高二年级第一学期通过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并按比例,为学生进行生涯指导,让学生选择申报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2.如何走班
实施走班前,艺术教师会将学生分层情况和走班上课的教室进行公示,学生按照所在模块教学班在指定时间到指定教室上课,不同模块教学班由不同教师分别授课。
将年级和班级进行划分,根据我校实际,以四个班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按一定人数比例配比。
因为受上课地点、教师配置的限制,要在课程安排和学科配合上做合理设置,以避免冲突。
3.课程内容
艺术学科以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为授课基本内容,层次一面向全体学生授以必修鉴赏类课程。
层次二授以选择性必修技能类课程,内容难度降低,安排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层次三则将授课内容难度提高,安排与之相关的、使学生的特长持续发展的选修课程。
基于这样的原则,加上为了保障走班分层模块教学实施效果,我校要求艺术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的编排,开发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
本着特色化、趣味化、多样化的原则设置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视唱练耳、歌唱、传媒、民间美术、书法、国画、素描、工艺等模块课程。
4.教学评价
从考勤情况、课堂表现、成果展示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设置ABCD四个等级,C以上为合格。
合格才给予相应的模块学分,学期末根据学分情况重新选择,实现分层的动态管理。
三、走班制分层模块教学的工作成效
任务驱动下的艺术学科走班制分层模块教学从开始探索到实施规范,经过不断的研讨、论证、摸索。
让我们的工作取得一些成效。
(一)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
在学校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艺术水平较以往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校园艺术节、美育体验活动、书法讲座、民间艺术大讲堂、合唱比赛、舞蹈比赛、书画展、工艺展等无不展现出学生的个性与风采。
(二)提升艺术教师的学科素养。
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并通过集体备课和同伴互助寻求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最优的教学方法,培养了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提升。
(三)艺术学科形成了有特色、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既形成“2课时连排”模式,克服以往1节课“学不到位、练不充分”弊端,让学生的艺术学习更充分,表达更完善。
(四)教师对学科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化开发,形成适合学生学习的三级分层课程,在实施中解决教学内容多样性的问题,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四、反思与探讨
(一)分层模块教学班数与艺术教师配备数量要合理。
我校因走班制分层教学至少需要6名教师同时上课,所以不同的规模班级数要配备足量的美术教室来保证艺术课课时开全开齐。
如果年级编班数过大,教师数量不足,那么走班制分层模块教学实施的难度就比较大。
(二)除了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外,艺术教师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
教师对混班学生的熟悉程度较差,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才能应对。
任务驱动下的艺术学科走班制分层模块教学的实施,让每个学生学会选择、感受成功、差异发展、个性成才,为其他学科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做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丰厚了学校的科研成果。
我们将不断总结、反思,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用创新的力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S],2017;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S],2017;
3、王平在对普通音乐教育的改革的两点认识[J].中国音乐教育,2004(09):48;
4、袁金艳刘文慧任务驱动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03期;
5、原陈霞对走班课堂改革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
6、周常稳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