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第二单元单元高考对接即时演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秋日怀弟
谢榛①
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①谢榛:字茂秦,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

②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

1.诗的前四句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弟兄孤”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前两联诗人写兄弟的“自樵苏”,自己的“尚道途”,写别后的“儿女大”和“望中千里”,都能看出“弟兄孤”。

作答时,要简要分析。

答案:①生计(生活)上,弟弟“自樵苏”,“我”则漂泊在江湖;②时间上,“儿女大”,极言分别之久;③空间上,“望中千里”,极言相距之远。

★2.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歌的第三联诗人选取“秋天落木”和“夜雨残灯”的景色,来写“愁”与“梦”,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答案: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秋日落叶、夜雨残灯烘托愁思之深,表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

(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3~4题。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韩元吉①
觥船②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③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④。

【注】①韩元吉:宋南渡后寓居上饶(今属江西),官至吏部尚书。

②觥船:此处指载酒船以觥引酒。

③落纸云烟:指文章写得好。

④凌风:指凌风亭。

★3.本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更要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总结这种手法的作用。

从“君似旧”与“我成翁”来看,这里明显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作者借此生发感慨,慨叹人生易逝、功业难酬的郁闷之情。

答案:对比,诗人将自己与陆游对比。

前句称誉陆游,挥毫染翰,满纸云烟,和往日一样。

后句感叹自己,此刻已满头霜雪,未能多为国家效劳。

突出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叹。

4.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联中的“百分空”“似梦中”,颔联中的“我成翁”,都可以看到诗人于此情此景的感叹。

尽管年华易老、百事成空,但诗人在颈联中却表达出旷达乐观的情怀。

答题时,要从诗歌的整体出发,来分析诗人情感的复杂性。

答案:表达诗人对百事成空、年华老去的无奈,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前两联“空”“梦”“翁”中有诗人百事成空的感叹,壮志未酬但年华老去的无奈。

第三联借景抒情,春茶的白与腊梅的红交映,深见诗人不只为别情牵挂的旷达胸怀。

最后一联诗人希望友人能在美景中旅程愉悦。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注]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诗人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

5.试分析颔联中“倦”“堕”两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炼字手法,要结合描绘的事物的情态和景象作具体分析。

答案:“倦”字不但描绘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

“堕”从听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自高而下,而且传达出听者心惊情凄的感受。

★6.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问是要求分析突出的艺术手法,可见手法不只一种,“突出”需要从整体上考虑。

人物形象的分析注意要抓住人物最重要的思想特征。

答案:(1)①象征:颔联中的倦鹊、飞鸿是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的象征。

②拟人:颈联写诗人主观上想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是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

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期约,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

颈联将“愁”与“老”拟人化,使直接抒情带有生动的形象性。

(2)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困顿失意的被贬官员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