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评课稿
一、透出生活的鲜味
语文课要善于注重“打通”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千变万化的。
学生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均表现于现实生活,生活给了人们认识,使人们懂得了许多道理,并且充分地表现了自己的情感。
范老师的这堂课更是深深地透露出了生活的鲜味。
从诗歌主题的确定——爱情,到“你读到了怎样的追寻者”,再到“说说你心目中的伊人形象”等,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学生的实际体验来进行的。
作为初中学生,对于爱情甚或其他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感受,可以说他们的某些想法更带着时代的气息。
因此教师的预设问题也主要围绕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展开,所以学生有话想说,也有话可说。
在这些环节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学生独到的视角,透出生活的鲜味与美味。
如,在朗读诗歌时,有合作朗读,有演唱,有读唱结合,这些多样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渗入生活的元素,更诠释了学生对于文本的深刻理解。
二、品出词句的真味
语文的味道是“品”出来的。
“品”就是品味、体悟、学习、鉴赏.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吸精髓。
语文课堂如果缺乏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则教学难免会因缺乏关键点的开掘与深挖而显得浮华和浅薄,语文的味道也就注定会被冲淡和稀释。
而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范老师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精妙之处的
深入推敲和潜心体悟。
在课堂的第二环节中,范老师通过特殊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感悟文本,这是一品。
“你读到了怎样的追寻者”,品人物;“你觉得追寻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品情感;“为什么要选择蒹葭来写”品方法,品思想,这是二品。
在课后拓展中,发挥想象,你觉得追寻者会对伊人说什么呢?选取一个意象来作一首诗。
描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
这是三品,对文本的一种提升。
“语文味”并非标新立异,它是很普通很明白的概念。
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都能像范老师的课堂一样,真正充满语文的鲜味与真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更多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