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分享资料
合集下载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精品医学课件
标本采集
1.骨髓取材部位
骨髓标本常采用穿刺法吸取,以髂骨首选,也可 选胸骨或棘突等,2岁以下小儿主张用胫骨粗隆穿刺。 穿刺部位不同,细胞的数量和组成有一定差异,病变 呈局灶性分布的疾病差异更明显,故必要时应多部位 取材,以全面了解骨髓的造血情况。
2.骨髓穿刺方法
(1)穿刺部位的选择 骨髓腔中红髓丰富;穿刺部位表
3.骨髓质量保证
(1)无菌穿刺,预防感染。 (2)初诊者于治疗前做骨髓穿刺利于明确 诊断。 (3)动作应缓慢,避免稀释。 (4)多部位穿刺,提高阳性率。
4.干抽
干抽(dry tap)是指非技术原因多次、多部位 穿刺抽不出骨髓液或只抽到少量血液。常见于:
1.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2.骨髓极度增生,细胞过于紧密结实,如白血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3.骨髓增生减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4.肿瘤骨髓浸润,包括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 瘤、骨髓转移癌。
观察血片
组织化学染色
填写骨髓图文结果报告单 (骨髓细胞特征 血片细胞特征 组化特征 )
骨髓片存档保存
正常骨髓象条件 正常骨髓象特征
一、正常骨髓象应具备四个条件 1.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2.各系、各阶段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大致在
正常参考范围内。 3.各系、各阶段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 4.无特殊病理细胞及血液寄生虫。
表现,可提出检查意见;
可疑性诊断
排除性诊断 形态学描述
骨髓有部分变化或有少量异常细胞,可 能为某种疾病的早期、前期或不典型病 例。提出进一步检查或动态观察; 临床怀疑某种疾病,但骨髓象不支持; 提不出诊断意见,可简要描述骨髓象特 征,临床诊断多属于此种。
×××××××
200915410
张三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
14
(一)粒细胞系统
粒细胞系统在正常骨髓约占45%-70%,分 为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 胞。
骨髓形态学检查
15
1、原始粒细胞(0-2%)
原始粒细胞I型:
大小:10~20 um,圆或不规则圆 形; 胞浆:量少,染均匀透明或不透明的淡 蓝或深蓝色,无颗粒; 胞核:大,圆或椭圆,位于中央或稍偏 位,占细胞3∕5~4∕5; 染色质:呈细砂粒状均匀平坦,如一层 细砂,核膜薄,不明显,淡紫 红色; 核仁:2~5个,淡紫蓝色,小而清晰。
骨髓形态学检查
16
原始粒细胞II型
在I型基础上 胞浆有少数 细小颗粒 (无具体标准) 但无Golgi区 (淡染区)
骨髓形态学检查
17
2、早幼粒细胞(1~5%)
大小:12~30um,略大于原粒,圆或椭圆形; 胞浆:量增多,淡蓝或深蓝色,出现Golgi区(淡染区); 颗粒:出现大量略粗的嗜天青颗粒,颜色与核的色调一致,形态不规则, 圆形或三角形,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早期早幼粒细 胞出现的颗 粒较少,后期颗粒较多,甚至盖于核上或聚于核的周围。 胞核:圆或椭圆,多偏位; 染色质:呈颗粒状,较原始粒细胞粗,开始有些浓集,排列略紧; 核仁:可以残存或已消失;
10:1
20:1 50:1 200:1
各类白血病 增贫
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慢性再障 急性再障 、急停
骨髓形态学检查
5
增生极度活跃(1:1):见于白血病
骨髓形态学检查
6
增生明显活跃(10:1):见于白血病、增 生性贫血
骨髓形态学检查
7
增生活跃(20:1): 见于正常骨髓象、各型贫血
骨髓形态学检查
(一)粒细胞系统
粒细胞系统在正常骨髓约占45%-70%,分 为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 胞。
骨髓形态学检查
15
1、原始粒细胞(0-2%)
原始粒细胞I型:
大小:10~20 um,圆或不规则圆 形; 胞浆:量少,染均匀透明或不透明的淡 蓝或深蓝色,无颗粒; 胞核:大,圆或椭圆,位于中央或稍偏 位,占细胞3∕5~4∕5; 染色质:呈细砂粒状均匀平坦,如一层 细砂,核膜薄,不明显,淡紫 红色; 核仁:2~5个,淡紫蓝色,小而清晰。
骨髓形态学检查
16
原始粒细胞II型
在I型基础上 胞浆有少数 细小颗粒 (无具体标准) 但无Golgi区 (淡染区)
骨髓形态学检查
17
2、早幼粒细胞(1~5%)
大小:12~30um,略大于原粒,圆或椭圆形; 胞浆:量增多,淡蓝或深蓝色,出现Golgi区(淡染区); 颗粒:出现大量略粗的嗜天青颗粒,颜色与核的色调一致,形态不规则, 圆形或三角形,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早期早幼粒细 胞出现的颗 粒较少,后期颗粒较多,甚至盖于核上或聚于核的周围。 胞核:圆或椭圆,多偏位; 染色质:呈颗粒状,较原始粒细胞粗,开始有些浓集,排列略紧; 核仁:可以残存或已消失;
10:1
20:1 50:1 200:1
各类白血病 增贫
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慢性再障 急性再障 、急停
骨髓形态学检查
5
增生极度活跃(1:1):见于白血病
骨髓形态学检查
6
增生明显活跃(10:1):见于白血病、增 生性贫血
骨髓形态学检查
7
增生活跃(20:1): 见于正常骨髓象、各型贫血
骨髓形态学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学》课件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与鉴别
05
诊断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原则
观察细胞大小、形态、染
01 色深浅及核沟、核分裂相
观察胞质染色、颗粒、空
03 泡等特征
观察细胞排列、组织结构
02 特点
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04
骨髓细胞形态学鉴别诊断
鉴别良恶性肿瘤细胞 鉴别不同疾病引起的骨髓象变化
鉴别感染与非感染性骨髓象 鉴别不同类型贫血和粒细胞减少症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注
注意与其他实验室检 查结果相互印证
遵循诊断标准,避免 主观臆断和经验主义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内容概述
总结了PPT课件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包括骨髓 细胞形态学的定义、分类、鉴别诊断等。
02 重点难点解析
对课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解析,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骨髓细胞形态学》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骨髓细胞形态学基础知识 • 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技术 • 常见骨髓细胞形态学病例分析 •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介绍
骨髓细胞形态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 到骨髓细胞的形态特征、分类和鉴别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将通过PPT课件的形式,系统地介绍骨髓细胞形 态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旨在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和掌握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基础 知识和技能。
03 学习效果评估
通过课堂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展望
01 学科发展前沿
介绍了骨髓细胞形态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 果,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动态。
《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⒈白细胞分类计数 ⒉成熟红细胞形态有无异常 ⒊略估血小板形态与数量 ⒋注意有无寄生虫疟原虫
四.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是以细胞形态学 为基础,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应 用骨髓涂片进行固定,化学反应 显色,复染等程序染色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
㈠过氧化物酶染色( Peroxidase POX)
Peroxidase( POX ) Staining
骨髓涂片和染色注意事项
➢ 载玻片要洁净;推端要光滑 ➢ 推玻片与载玻片呈约30度角 ➢ 骨髓抽取后要立即涂片,推制骨髓片约8张左右
送检 ➢ 涂片一般不用抗凝剂 ➢ 涂片时要保留片尾和边缘 ➢ 涂片制成后,快速摇动或扇干,不可火烤 ➢ 染色太浅-干燥后重染,若太深-干燥后-滴
数滴甲醇-稍停片刻-冲洗
为0.1-0.2ml ➢多部位穿刺:可提高某些疾病诊断率
骨髓取材满意的指标
➢抽取时病人有短暂的疼感 ➢骨髓液中可见到淡黄色骨髓小粒或油滴 ➢涂片检查有骨髓特有的细胞 ➢含大量幼稚细胞,杆状核多于分叶核
干抽
❖概念:是指非技术错误或穿刺位置不当 而抽不出骨髓液或只抽到少量血液。
❖原因: ➢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骨髓极度增生 ➢骨髓增生减低 ➢肿瘤骨髓浸润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Xiaoyan Zhang
概念
骨髓象检查是用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法 来观察骨髓中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借以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对疾病的诊 断、疗效观察、预后的判断等都具有重 大价值。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⒈确诊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
特征性细胞形态改变
各类白血病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海兰组织细胞增生症
Rubricyte (中幼红细胞) 8-12 u Nucleus no nucleoli with clumpy chromatin Cytoplasm moderate amount gray-blue with pink-tan
四.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是以细胞形态学 为基础,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应 用骨髓涂片进行固定,化学反应 显色,复染等程序染色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
㈠过氧化物酶染色( Peroxidase POX)
Peroxidase( POX ) Staining
骨髓涂片和染色注意事项
➢ 载玻片要洁净;推端要光滑 ➢ 推玻片与载玻片呈约30度角 ➢ 骨髓抽取后要立即涂片,推制骨髓片约8张左右
送检 ➢ 涂片一般不用抗凝剂 ➢ 涂片时要保留片尾和边缘 ➢ 涂片制成后,快速摇动或扇干,不可火烤 ➢ 染色太浅-干燥后重染,若太深-干燥后-滴
数滴甲醇-稍停片刻-冲洗
为0.1-0.2ml ➢多部位穿刺:可提高某些疾病诊断率
骨髓取材满意的指标
➢抽取时病人有短暂的疼感 ➢骨髓液中可见到淡黄色骨髓小粒或油滴 ➢涂片检查有骨髓特有的细胞 ➢含大量幼稚细胞,杆状核多于分叶核
干抽
❖概念:是指非技术错误或穿刺位置不当 而抽不出骨髓液或只抽到少量血液。
❖原因: ➢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骨髓极度增生 ➢骨髓增生减低 ➢肿瘤骨髓浸润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Xiaoyan Zhang
概念
骨髓象检查是用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法 来观察骨髓中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借以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对疾病的诊 断、疗效观察、预后的判断等都具有重 大价值。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⒈确诊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
特征性细胞形态改变
各类白血病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海兰组织细胞增生症
Rubricyte (中幼红细胞) 8-12 u Nucleus no nucleoli with clumpy chromatin Cytoplasm moderate amount gray-blue with pink-tan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1)ppt课件
禁忌证:因骨髓检查具有技术性强且对
病人有一定痛苦等特点,故应严格掌握适应 证。
1.有明显出血倾向的病人(血友病患者禁 忌作骨髓穿刺)。
2.晚期孕妇作骨髓穿刺术应特别慎重。 3.小儿及不合作患者不宜作胸骨穿刺。 4.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有畸形。
骨髓标本采集
1.骨髓取材部位的选择
大都采用穿刺法采集,穿刺部位有胸骨、脊突、 髂骨等处。骨髓增生程度依次为:胸骨、刺突、 髂骨,临床常选用髂前或髂后上棘穿刺。3岁以下 患儿可选择胫骨穿刺。
第四章 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骨髓象与血象检验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1.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对各类白血病、再障、巨幼贫、恶组、多发性骨髓
瘤等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2.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协助诊断某些疾病,如缺铁贫、溶贫、脾亢、ITP、
淋巴瘤的骨髓浸润、MDS热病小体、LE细胞、细菌培养、
二、取材失败 1.与血片完全一样 2.骨髓小粒、油滴少或不见,特有细胞少。
制片与染色
一、 制片 制备方法同血膜片,但速度要
快,以防凝固。 二、染色 同血膜,瑞氏法 三、镜检
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早原幼红红细细胞胞::细圆胞形圆或形椭或圆椭形圆,形直,径直1径1~1250~u2m2u。m,细
2.骨髓穿刺器材
消毒骨髓穿刺包:穿刺针、5ml和10ml注射器,, 纱布2块,孔巾2条,碘酒、75%酒精、消毒棉签、 消毒橡皮手套、镊子、2%普鲁卡因注射液或利多 卡因注射液、推片、载玻片等。
3.骨髓穿刺技术 主要包括髂后上棘穿刺术、 髂前上棘穿刺术、胸骨穿刺术
骨髓取材情况判断
一、取材满意 1.抽吸骨髓液时,患者感到有短暂酸痛感。 2.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较多的黄色小粒。 3.镜下可见较多的骨髓特有细胞。 4.有核细胞明显增多,且杆状核与分叶核的 比值较外周血高。
第三节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1123PPT课件
( (3)中幼RBC:C圆形,直径8-18um,核圆约占 1/2。染色质凝成团块或粗索状,似车轮状排列, 其间有明显的淡染区域。胞质量较多,内含Hb↑, 嗜酸性物质↓,着色不均匀的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
14
(4)晚幼RBC: 圆形,直径7-12um, 核圆居中,占C1/2以上,
染色质凝成在大块或固缩成团,紫褐或紫黑色, 胞质量多,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
特征
(图4-2-6)。
1、 1.RBC系统(1)原RBC:C圆形或椭圆
形,直径15-22um,C边缘有时可见基底宽的半 球状或瘤状突起,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核 仁1-5个,暗蓝色,界不清,常很快消失。胞 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时核周围着色浅形 成淡染区,胞质内不含颗粒。
13
(2)早幼RBC: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20um, 核圆占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染色质开始凝成 小块,核仁消失,胞质量稍多,不透明深蓝色,有 时胞质着色较原RBC更深,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 周淡染区,不含颗粒。
第三节血细胞形态特征 (骨髓细胞学检查)
骨髓是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 生成唯一的场所,同时也产生淋巴细 胞和单核细胞。研究骨髓中血细胞数 量和质量的变化,对造血系统疾病的 诊断和防治都有重要意义。
1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1、确诊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这 类疾病具特征性细胞形态学改变,骨髓检查具 有决定性诊断意义。
7
8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增殖
(二) 血C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 造血干C分化为各系祖C,进一步发育成
各系原始和幼稚C后,才能从形态上辨认,由 原始C经幼稚C到成熟C的发育成熟过程实际 上是连续性,其形态学变化有一定规律性,C 发育阶段的划分无 非是便于识别C的人为措 施。
14
(4)晚幼RBC: 圆形,直径7-12um, 核圆居中,占C1/2以上,
染色质凝成在大块或固缩成团,紫褐或紫黑色, 胞质量多,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
特征
(图4-2-6)。
1、 1.RBC系统(1)原RBC:C圆形或椭圆
形,直径15-22um,C边缘有时可见基底宽的半 球状或瘤状突起,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核 仁1-5个,暗蓝色,界不清,常很快消失。胞 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时核周围着色浅形 成淡染区,胞质内不含颗粒。
13
(2)早幼RBC: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20um, 核圆占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染色质开始凝成 小块,核仁消失,胞质量稍多,不透明深蓝色,有 时胞质着色较原RBC更深,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 周淡染区,不含颗粒。
第三节血细胞形态特征 (骨髓细胞学检查)
骨髓是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 生成唯一的场所,同时也产生淋巴细 胞和单核细胞。研究骨髓中血细胞数 量和质量的变化,对造血系统疾病的 诊断和防治都有重要意义。
1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1、确诊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这 类疾病具特征性细胞形态学改变,骨髓检查具 有决定性诊断意义。
7
8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增殖
(二) 血C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 造血干C分化为各系祖C,进一步发育成
各系原始和幼稚C后,才能从形态上辨认,由 原始C经幼稚C到成熟C的发育成熟过程实际 上是连续性,其形态学变化有一定规律性,C 发育阶段的划分无 非是便于识别C的人为措 施。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2012)
确定骨髓 标本的取 材和涂片 是否满意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观察巨核细胞以及有无异常细胞
要注意数量、成熟程度、产血小板功能 及其形态等四个方面。 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数,分类计数30个以 上细胞 注意片中有无其它异常细胞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骨髓片油镜检查
有核细胞分类计数(200或500个细胞) 观察细胞形态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适应症、禁忌症) 血细胞生成、发育规律及正常血细胞形态特征 骨髓细胞学检查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常骨髓象特点 简介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 简介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常 见血液病的分型和主要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临床应用 确定某些造血系统与非造血系统疾病 辅助诊断某些造血系统疾病 作为鉴别诊断的应用 注意问题 局灶性病理改变要多部位穿刺 出现“干抽”,应结合病理活检 凝血因子缺乏有严重出血者应列为禁忌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临床意义
骨髓增生程度 骨髓中各系细胞各阶段比值 粒红比:以粒细胞系总数百分比除以幼红细胞 系总数百分比即为粒红比。(2- 4:1)
粒红比正常:正常骨髓像、粒红系平行变化或粒红系 不改变的血液病。 粒红比增高:比例>5:1,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化脓 菌感染。 粒红比降低:比例<2:1,粒细胞系减少、红细胞系 增生
常见白血病的组化染色
贫血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
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 特点: 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 并浸润其它器官和组织,而正常的造血功 能受到抑制。 临床表现贫血、出血、感染、浸润症状。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教学课件
0.5%以下 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 血(急性型)
增生程度示意图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骨髓增生活跃
骨髓增生低下
骨髓增生极度低下
如何观察巨核细胞?
观察以下方面:数量、成熟程度、产血小板 功能及其形态(包括血小板形态)。
巨核细胞
如何观察有无异常细胞?
由于异常细胞的体积较大、形态特 殊,故应观察涂片尾部、边缘、骨 髓小粒周围。如恶性组织细胞病的 异常组织细胞、转移癌细胞、高雪 细胞、尼曼—皮克细胞等。
细胞核
大小: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
核型:红细胞核圆形,逐渐缩小消失,淋巴细 胞始终圆形,粒细胞由圆形变为分叶状,浆细 胞始终呈圆形,单核细胞核变为不规则型,巨 核细胞核增大并分叶不规则。
核位置:红细胞希始终居中,粒、单核、浆细 胞、巨核细胞常偏位,淋巴细胞核一侧着边, 仅一边有胞质。
细胞核
核染色质:结构由疏松逐渐变为紧密 粗糙,颜色由浅到深。
胞浆:量稍多,部分可有伪足,深兰,但较原红稍浅, 血红蛋白开始形成,出在核周围,无颗粒
胞体:直径8-15μm
中幼红细胞
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占细胞2/3-1/2大小,染色质粗糙 排列成堆,其中有空白出现如打碎砚墨感,呈车轮状排列,深 紫色,核染色质间有淡染区,称付染色质,核膜明显,无核仁
胞浆:中等量或多量,不透明,浆内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 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因含不等量血红蛋白,可呈嗜多色性, 可呈兰绿色,兰红色,淡红色等
某些疾病的诊断除骨髓细胞学改变外, 尚需了解骨髓组织结构的变化等。此外 ,骨髓干抽等情况须结合骨髓活检进行 病理学检查。
常用取材部位
髂后上棘(较易掌握分寸) 髂前上棘(较易掌握分寸) 胸骨(对向心性病变阳性率高,
增生程度示意图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骨髓增生活跃
骨髓增生低下
骨髓增生极度低下
如何观察巨核细胞?
观察以下方面:数量、成熟程度、产血小板 功能及其形态(包括血小板形态)。
巨核细胞
如何观察有无异常细胞?
由于异常细胞的体积较大、形态特 殊,故应观察涂片尾部、边缘、骨 髓小粒周围。如恶性组织细胞病的 异常组织细胞、转移癌细胞、高雪 细胞、尼曼—皮克细胞等。
细胞核
大小: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
核型:红细胞核圆形,逐渐缩小消失,淋巴细 胞始终圆形,粒细胞由圆形变为分叶状,浆细 胞始终呈圆形,单核细胞核变为不规则型,巨 核细胞核增大并分叶不规则。
核位置:红细胞希始终居中,粒、单核、浆细 胞、巨核细胞常偏位,淋巴细胞核一侧着边, 仅一边有胞质。
细胞核
核染色质:结构由疏松逐渐变为紧密 粗糙,颜色由浅到深。
胞浆:量稍多,部分可有伪足,深兰,但较原红稍浅, 血红蛋白开始形成,出在核周围,无颗粒
胞体:直径8-15μm
中幼红细胞
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占细胞2/3-1/2大小,染色质粗糙 排列成堆,其中有空白出现如打碎砚墨感,呈车轮状排列,深 紫色,核染色质间有淡染区,称付染色质,核膜明显,无核仁
胞浆:中等量或多量,不透明,浆内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 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因含不等量血红蛋白,可呈嗜多色性, 可呈兰绿色,兰红色,淡红色等
某些疾病的诊断除骨髓细胞学改变外, 尚需了解骨髓组织结构的变化等。此外 ,骨髓干抽等情况须结合骨髓活检进行 病理学检查。
常用取材部位
髂后上棘(较易掌握分寸) 髂前上棘(较易掌握分寸) 胸骨(对向心性病变阳性率高,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培训课件
铁染色
原理:细胞中的铁在酸性条件下与低铁 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铁氰化钾( 普鲁士蓝),定位与含铁的部位。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45
铁染色临床意义:
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外、内铁依次减少
非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外铁多增高
铁粒幼贫血时,铁粒幼细胞增多,出现 环状铁粒幼细胞。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46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核型:红细胞核圆形,逐渐缩小消失,淋巴细 胞始终圆形,粒细胞由圆形变为分叶状,浆细 胞始终呈圆形,单核细胞核变为不规则型,巨 核细胞核增大并分叶不规则。
核位置:红细胞希始终居中,粒、单核、浆细 胞、巨核细胞常偏位,淋巴细胞核一侧着边, 仅一边有胞质。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15
细胞核
核染色质:结构由疏松逐渐变为紧密 粗糙,颜色由浅到深。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24
油镜检查内容
有核细胞分类计数:连续分类计数200个或 500个有核细胞,按细胞的不同系列和不同 发育阶段分别计数,计算各阶段细胞所占
的百分比。再累计粒细胞系总数和幼红细 胞总数,计算粒红比例(G : E),正常为 2~4 :1。
观察细胞形态:进行分类计数时,同时观 察形态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细胞,寄生虫 等。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21
增生程度示意图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22
如何观察巨核细胞?
观察以下方面:数量、成熟程度、产血 小板功能及其形态(包括血小板形态) 。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23
如何观察有无异常细胞?
由于异常细胞的体积较大、形态特 殊,故应观察涂片尾部、边缘、骨 髓小粒周围。如恶性组织细胞病的 异常组织细胞、转移癌细胞、高雪 细胞、尼曼—皮克细胞等。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单核细胞
– 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 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 胞体大,外形不规则 – 大小12--25um,正常血液中最大的细胞 – 胞核从圆形到不规则,嗜碱性较淡 – 胞浆内可有细小嗜天青颗粒 – 单核细胞在血液内1-2天,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称组织细胞,
吞噬物体后称巨噬细胞,在组织内存活60天以上 – 吞噬功能是单核细胞最重要的功能 – 组织细胞比单核细胞巨噬功能更强
原 1形 紫 2量 或晚1核设密粒特细1~0~有早胞形状呈胞均或红少5粒~幼明核。,异胞––––––1个1分淡幼大,质的8少g,椭色1粒显直胞可性。6原早中晚杆分或色 消 小细ru0u,布 蓝粒 , 居 内 紫a~细 凹 径 质 分 颗量m呈圆细幼粒 幼 幼 状 叶稍质 失 、中n1胞不 色清细 直 中 含 红u。8。胞 陷 的 量 为 粒粒( 粒 粒 核 核呈中 与凝 。 分杆 曲 质 胞 为性直颗透形粒lu分核 紫直均 或胞 径 或 有 色:o(楚布m: 呈 一 多 中 的(( ( 粒 (m凹性 叶聚 胞 布状 呈 粗 质 粒中中胞径粒,明状c为染 红径y。 蓝: 偏 大 非1。y嗜满细肾半,性形(细mmS陷e分 之易成质均核 带 糙 中 细性幼12核t。2色色天居,1eeypl0核 色~圆位小特胞e碱~细胞形。呈、态0s,tgero叶间粗量匀粒状呈含、胞粒中~2见胞)较质。5~tamlob蓝中 排1仁,形。、异2核性小叶呈,核淡嗜、1a占meo核有l幼索多、细细,块特嗜三性5u浓胞,5大ynmbca呈u可核或染形性m色或 列内晚紫,圆但染红酸染u细etyy粒细s粒胞状,淡胞两状异酸种颗m集质mgleett。呈,见周椭色态嗜侧幼圆略 均,红以形其质色性色。胞roele细丝)细:或淡紫:端,性性,粒。或丰aclo)胞或的圆质和天缘淡占粒色分或凹粗。和及胞的胞相nyc胞圆小红红偏 匀细钝染颗、颗绕。形胞呈富utgy:核消一形开数青开细的3细椭陷糙内嗜分蓝核2:连lert。形块色色胞圆深粒嗜粒位 平于核小,叶或/oae中)大失侧,始目颗始3胞中圆程呈含碱布狭细或cn,状,的呈。紫,碱特)胞色~分坦核。块呈者性yu,。可胞聚不粒变椭1胞性形粗不等度性长胞完tl直,内特圆核红也性点的/叶或状淡多如周核、eo圆2胞出体。集一扁体颗,块同特一 晚,呈全径,c核 含 异形 染 色 可 杆 同圆。状2, 红见无嗜by形质 现薄较呈 、染,平稍粒直 状 的 点般 幼/弯圆 断a, 色 。 分 状 中t仁 性细染3,形染 色,酸ne或量 淡原粗 分色,纱色不小以。径 , 特 同不 粒形 开d)常深 ,叶、椭较 染粒网 布,)。排 异 中超 细质含。上, ,嗜圆多 区细粒 不。列 性 幼过 胞直胞呈颗核,碱, 。胞紧 颗 粒假 ,淡粒径仁圆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早幼红细胞(1%)
➢ 胞体直径10-18u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或椭圆形, 占细胞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可浓集成粗 密的小块,较原红细胞粗糙,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质 量多,染不透明蓝或深蓝色,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 淡染区。
常见病 各类白血病 各类白血病 增贫 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慢性再障 急性再障 、急停
5
增生极度活跃(1:1):见于白血病
6
增生明显活跃(10:1):见于白血病、增 生性贫血
7
增生活跃(20:1): 见于正常骨髓象、各型贫血
8
增生减低(50:1):见于造血功能低下
9
增生极度减低(200:1):见于再障
大小:10~16um; 胞浆:量较多,因含特异性颗粒的不同,被分为中性晚幼粒细胞、嗜酸性
晚幼粒细胞和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胞核:较小、小于细胞的1/2,常呈肾形、豆形、半月形、阔带形或猪肠
等,核一侧开始凹陷,但凹陷程度不到核假设直径的一半; 染色质:更粗糙,紧密; 核仁:消失。
中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
21
5、杆状核粒细胞
大小:10~15um; 胞核:多种形态,如s形、w形、v形带状核,其凹陷程度超
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 染色质:浓集成山丘状,呈深紫红色; 胞浆:量较多,因含特异性颗粒不同,被分为中性杆状核粒
细胞、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和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
22
6、分叶核粒细胞
➢ 大小:10~15um; ➢ 胞核:2~5叶,叶与叶之间由核染色质细丝或呈绳段样染
16
原始粒细胞II型
➢ 在I型基础上 ➢ 胞浆有少数
细小颗粒 (无具体标准) ➢ 但无Golgi区 (淡染区)
17
2、早幼粒细胞(1~5%)
大小:12~30um,略大于原粒,圆或椭圆形; 胞浆:量增多,淡蓝或深蓝色,出现Golgi区(淡染区); 颗粒:出现大量略粗的嗜天青颗粒,颜色与核的色调一致,形态不规则,
圆形或三角形,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早期早幼粒细 胞出现的颗 粒较少,后期颗粒较多,甚至盖于核上或聚于核的周围。 胞核:圆或椭圆,多偏位; 染色质:呈颗粒状,较原始粒细胞粗,开始有些浓集,排列略紧; 核仁:可以残存或已消失;
18
3、中幼粒细胞(胞浆出现特异性颗粒)
大小:10~18um; 胞核:圆或椭圆,偏位,占细胞1∕2~2∕3,可有一侧变平或稍凹陷,核膜清
细胞; ➢ 核凹陷程度超过1/2假设核直径,为杆状核粒细胞; ➢ 核之间仅有细丝相连为分叶核粒细胞。
25
26
(二)红细胞系统
(占骨髓有核细胞15-25%)
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27
原始红细胞(0~1%)
➢ 胞体直径15-20u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钝角或瘤状突起,胞 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油画蓝感,在核周围常形成淡染区。胞 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直径的4/5,核染色质呈颗 粒状,比原粒细胞粗而密,核仁1-2个,大小不一,染浅蓝色。
10
11
☆ ☆巨核细胞计数 7-35个/片(1.5cm× 3.0cm)
1. 原始巨核细胞(0) 2. 幼稚巨核细胞(0~5%) 3. 颗粒型巨核细胞(10%~27%) 4. 产板型巨核细胞(44%~60%) 5. 裸核巨核细胞(8~30%)
12
☆ ☆ ☆有核细胞分类
➢ 选择满意的片膜段,观察200个有核细 胞,按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别计 数,并计算它们各自的百分率。
13
干细胞 原粒
早幼粒 中幼粒 晚幼粒
祖细胞 原红
巨核系 单核系 淋巴系 浆细胞系
早幼红
中幼红 晚幼红
骨髓中血细胞根据细胞发育阶段分为 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及成熟细胞三个阶段
14
(一)粒细胞系统
粒细胞系统在正常骨髓约占45%-70%,分 为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 胞。
3
实验内容
➢ 1.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低倍镜) ➢ 2.巨核细胞计数(低倍镜) ➢ 3.有核细胞分类(油镜)** ➢ 4.填写实验报告**
4
☆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增生程度 ➢ 增生极度活跃 ➢ 增生明显活跃 ➢ 增生活跃 ➢ 增生减低 ➢ 增生重度减低
成熟RBC与有核细胞之比 1:1 10:1 20:1 50:1 200:1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
骨髓血细胞检查适应症
患者多次检查外周血有异常 患者有原因未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查明恶性肿瘤有无转移 对血液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
2
骨髓血细胞检查禁忌症
1.凝血因子严重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 病。
2.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 3.晚期妊娠的孕妇。
19
粒细胞胞质中四种颗粒的鉴别
鉴别点 非特异性颗粒 中性颗粒
大小 较中性颗粒粗大
细小
大小不一
大小一致
形态
形态不一
细颗粒状
色泽
紫红色
淡红或淡紫红色
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颗粒
粗大
最粗大
大小一致
大小不一
圆形或椭圆形
形态不一
橘红色
深紫红或深紫黑色
数量
少量或中等量
多
多
不一定,但常不多
分布
核上
均匀
均匀
核上
20
4、晚幼粒细胞
15
1、原始粒细胞(0-2%)
原始粒细胞I型:
大小:10~20 um,圆或不规则圆 形;
胞浆:量少,染均匀透明或不透明的淡 蓝或深蓝色,无颗粒;
胞核:大,圆或椭圆,位于中央或稍偏 位,占细胞3∕5~4∕5;
染色质:呈细砂粒状均匀平坦,如一层 细砂,核膜薄,不明显,淡紫 红色;
核仁:2~5个,淡紫蓝色,小而清晰。
色质相连; ➢ 染色质:呈深紫红色块状; ➢ 胞浆:多,因含特异性颗粒不同,被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
胞,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和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23
24
粒细胞鉴别要点
➢ 原始粒细胞I型无颗粒,II型有少数颗粒,核仁清楚,染色 质细颗粒状;
➢ 出现较大嗜天青颗粒和淡染区,则为早幼粒细胞; ➢ 出现特异性颗粒,核仁消失,则为中幼粒细胞; ➢ 核稍有凹陷,核凹陷程度少于1/2假设核直径,为晚幼粒
楚,呈淡红色; 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常有凝集感或呈小碎块,但较均匀; 核仁:消失; 胞质:丰富,淡蓝或淡粉红色,可见淡染区; 颗粒:中性颗粒细小而密集,呈淡红色,粉沫状;嗜酸性颗粒粗大,呈小珠状,金
红色、金黄色、蓝红色,有折光性,均匀布满胞浆;嗜碱性颗粒最大,大小 不等,数目少,排列零乱,呈深蓝色,易脱落,可覆盖在核上。 注:以颗粒的特性划分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粒细胞,自中幼至晚、杆、分 叶核粒细胞的划分,完全以细胞核的变化为依据。
早幼红细胞(1%)
➢ 胞体直径10-18u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或椭圆形, 占细胞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可浓集成粗 密的小块,较原红细胞粗糙,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质 量多,染不透明蓝或深蓝色,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 淡染区。
常见病 各类白血病 各类白血病 增贫 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慢性再障 急性再障 、急停
5
增生极度活跃(1:1):见于白血病
6
增生明显活跃(10:1):见于白血病、增 生性贫血
7
增生活跃(20:1): 见于正常骨髓象、各型贫血
8
增生减低(50:1):见于造血功能低下
9
增生极度减低(200:1):见于再障
大小:10~16um; 胞浆:量较多,因含特异性颗粒的不同,被分为中性晚幼粒细胞、嗜酸性
晚幼粒细胞和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胞核:较小、小于细胞的1/2,常呈肾形、豆形、半月形、阔带形或猪肠
等,核一侧开始凹陷,但凹陷程度不到核假设直径的一半; 染色质:更粗糙,紧密; 核仁:消失。
中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
21
5、杆状核粒细胞
大小:10~15um; 胞核:多种形态,如s形、w形、v形带状核,其凹陷程度超
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 染色质:浓集成山丘状,呈深紫红色; 胞浆:量较多,因含特异性颗粒不同,被分为中性杆状核粒
细胞、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和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
22
6、分叶核粒细胞
➢ 大小:10~15um; ➢ 胞核:2~5叶,叶与叶之间由核染色质细丝或呈绳段样染
16
原始粒细胞II型
➢ 在I型基础上 ➢ 胞浆有少数
细小颗粒 (无具体标准) ➢ 但无Golgi区 (淡染区)
17
2、早幼粒细胞(1~5%)
大小:12~30um,略大于原粒,圆或椭圆形; 胞浆:量增多,淡蓝或深蓝色,出现Golgi区(淡染区); 颗粒:出现大量略粗的嗜天青颗粒,颜色与核的色调一致,形态不规则,
圆形或三角形,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早期早幼粒细 胞出现的颗 粒较少,后期颗粒较多,甚至盖于核上或聚于核的周围。 胞核:圆或椭圆,多偏位; 染色质:呈颗粒状,较原始粒细胞粗,开始有些浓集,排列略紧; 核仁:可以残存或已消失;
18
3、中幼粒细胞(胞浆出现特异性颗粒)
大小:10~18um; 胞核:圆或椭圆,偏位,占细胞1∕2~2∕3,可有一侧变平或稍凹陷,核膜清
细胞; ➢ 核凹陷程度超过1/2假设核直径,为杆状核粒细胞; ➢ 核之间仅有细丝相连为分叶核粒细胞。
25
26
(二)红细胞系统
(占骨髓有核细胞15-25%)
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27
原始红细胞(0~1%)
➢ 胞体直径15-20u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钝角或瘤状突起,胞 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油画蓝感,在核周围常形成淡染区。胞 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直径的4/5,核染色质呈颗 粒状,比原粒细胞粗而密,核仁1-2个,大小不一,染浅蓝色。
10
11
☆ ☆巨核细胞计数 7-35个/片(1.5cm× 3.0cm)
1. 原始巨核细胞(0) 2. 幼稚巨核细胞(0~5%) 3. 颗粒型巨核细胞(10%~27%) 4. 产板型巨核细胞(44%~60%) 5. 裸核巨核细胞(8~30%)
12
☆ ☆ ☆有核细胞分类
➢ 选择满意的片膜段,观察200个有核细 胞,按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别计 数,并计算它们各自的百分率。
13
干细胞 原粒
早幼粒 中幼粒 晚幼粒
祖细胞 原红
巨核系 单核系 淋巴系 浆细胞系
早幼红
中幼红 晚幼红
骨髓中血细胞根据细胞发育阶段分为 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及成熟细胞三个阶段
14
(一)粒细胞系统
粒细胞系统在正常骨髓约占45%-70%,分 为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 胞。
3
实验内容
➢ 1.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低倍镜) ➢ 2.巨核细胞计数(低倍镜) ➢ 3.有核细胞分类(油镜)** ➢ 4.填写实验报告**
4
☆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增生程度 ➢ 增生极度活跃 ➢ 增生明显活跃 ➢ 增生活跃 ➢ 增生减低 ➢ 增生重度减低
成熟RBC与有核细胞之比 1:1 10:1 20:1 50:1 200:1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
骨髓血细胞检查适应症
患者多次检查外周血有异常 患者有原因未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查明恶性肿瘤有无转移 对血液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
2
骨髓血细胞检查禁忌症
1.凝血因子严重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 病。
2.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 3.晚期妊娠的孕妇。
19
粒细胞胞质中四种颗粒的鉴别
鉴别点 非特异性颗粒 中性颗粒
大小 较中性颗粒粗大
细小
大小不一
大小一致
形态
形态不一
细颗粒状
色泽
紫红色
淡红或淡紫红色
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颗粒
粗大
最粗大
大小一致
大小不一
圆形或椭圆形
形态不一
橘红色
深紫红或深紫黑色
数量
少量或中等量
多
多
不一定,但常不多
分布
核上
均匀
均匀
核上
20
4、晚幼粒细胞
15
1、原始粒细胞(0-2%)
原始粒细胞I型:
大小:10~20 um,圆或不规则圆 形;
胞浆:量少,染均匀透明或不透明的淡 蓝或深蓝色,无颗粒;
胞核:大,圆或椭圆,位于中央或稍偏 位,占细胞3∕5~4∕5;
染色质:呈细砂粒状均匀平坦,如一层 细砂,核膜薄,不明显,淡紫 红色;
核仁:2~5个,淡紫蓝色,小而清晰。
色质相连; ➢ 染色质:呈深紫红色块状; ➢ 胞浆:多,因含特异性颗粒不同,被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
胞,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和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23
24
粒细胞鉴别要点
➢ 原始粒细胞I型无颗粒,II型有少数颗粒,核仁清楚,染色 质细颗粒状;
➢ 出现较大嗜天青颗粒和淡染区,则为早幼粒细胞; ➢ 出现特异性颗粒,核仁消失,则为中幼粒细胞; ➢ 核稍有凹陷,核凹陷程度少于1/2假设核直径,为晚幼粒
楚,呈淡红色; 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常有凝集感或呈小碎块,但较均匀; 核仁:消失; 胞质:丰富,淡蓝或淡粉红色,可见淡染区; 颗粒:中性颗粒细小而密集,呈淡红色,粉沫状;嗜酸性颗粒粗大,呈小珠状,金
红色、金黄色、蓝红色,有折光性,均匀布满胞浆;嗜碱性颗粒最大,大小 不等,数目少,排列零乱,呈深蓝色,易脱落,可覆盖在核上。 注:以颗粒的特性划分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粒细胞,自中幼至晚、杆、分 叶核粒细胞的划分,完全以细胞核的变化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