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综合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 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通过实验探究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与水反应的性质。

4. 熟悉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在实验室中,常用氯
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钙(Ca(OH)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

氨气溶于水后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三、实验用品
1. 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集气瓶、导管、橡皮塞、滴管、玻璃棒、镊子等。

2. 药品:氯化铵、氢氧化钙、酚酞试液、稀盐酸、稀硫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
1. 氨气的制取
(1)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按照1:3的比例混合,放入烧杯中。

(2)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混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氨气。

(3)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收集氨气。

2. 氨气的物理性质
(1)观察氨气的颜色、气味。

(2)用玻璃棒蘸取氨气,观察其在空气中的扩散情况。

3. 氨气的化学性质
(1)氨气溶于水:将氨气通入装有酚酞试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2)氨气与酸反应:将氨气通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3)氨气与碱反应:将氨气通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4. 氨气与水反应
(1)将氨气通入蒸馏水中,观察现象。

(2)将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观察现象。

五、实验现象
1. 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2. 氨气溶于水后,酚酞试液变红,表明氨水呈碱性。

3. 氨气通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表明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4. 氨气通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表明氨气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5. 氨气通入蒸馏水中,无明显现象。

六、实验结论
1.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2. 氨气溶于水后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

3. 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4. 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呈碱性。

七、实验讨论
1. 实验过程中,注意氨气的刺激性气味,避免吸入。

2. 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时,注意控制火候,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

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

八、实验拓展
1. 研究氨气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2. 探究氨气与不同碱反应的性质。

3. 研究氨气在不同温度、压强下的溶解度。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了解了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