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超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 类号 : A 8 1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9 9 9 4 ( 2 0 1 4) 0 3— 0 0 8 8— 0 3
在马克思 、 恩格斯合著的第二部著作 《 德意志
还是德国“ 真正的社会主义” , 他们之 间的论争从
意识形态》 中, 他们彻底清算 了旧的哲 学信仰 , 向 德 国青年黑格尔派及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宣告决 裂的同时, 首次全面、 系统地阐发了新历史唯物主 义世界观 。在《 形态》 中, 马克思列举 了当时德 国 思 想界 的种种 意识 形 态 , 但纵观全文 , 他 没 有 对 意
识形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 这就引发了当今学界对
未真正超出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 他们和黑格尔的 论战以及他们之间的论战 , 只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 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的某一个方面, 用它来反对 整个体系 , 也反对别人所抓住 的那些方面” 【 2 】 。换
句话说 , 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思维与存在本末倒置的 特质 , 必然造成了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的哲
用 具体 经验 的方法 进 行革命 斗 争 。 因此 ,, 反而由于理论 的神秘性 , 使 自身陷入到 自我的宗教迷雾之中。 第二 , 意识形态 的颠倒性 。马克思指出 , 意识 形态颠倒了思维与存在、 思想与现实。它将意识 、 观念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 把社会 中的一切事物本 末倒置 , 使之脱离历史 的发展进程。马克思彻底批 判了意识形态的颠倒性 , 并将颠倒的社会再次颠倒 过来 : 即 不 是从 消 极 、 幻 想 的 观 念 出发 , 而 是 从 经
性是意识 形态的本质特征 。 宗教性 、 颠倒性、 阶级性是它的三个具体表现。同时 。 马克思站在新唯物主义历 史观 的立场。 科学
地 阐释 了意识的历 史形成过程及其现 实基础。最后提 出了克服 意识形 态虚假 性的基 本途径 , 确 定了科 学的共产主义意识 目
标。
关 键 司: ‘ 德意志 意识形态》 ; 意 识形态; 批判; 超越
・ 8 9・
黑 格尔 唯心 主义哲 学 体系 的分 支 、 与黑 格尔 一脉 相
承 的 。相 反 , 青 年黑 格 尔派 从来 没有 注 意到 宗教 的 世 俗物 质基础 , 从 根 本 上 忽 略 了联 系 现 实 的 群众 、
识及 其各 种形 态虽 属观 念领 域 , 但是这 种主观 纯粹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的各种 阐释 , “ 《 德 意志意识 形态》 不仅使得意识形态获得 了理论上 的重大意
义, 也 为学 者们 研究 意识 形 态 概 念提 供 了新途 径” …。本文认为 , 马克思首先批判 了以青年黑格
尔派为代表的德 国哲学界 主流 的意识形态 。在揭 露其理论虚假性、 欺骗性之后 , 马克思提出了 自己
识形态的本质是抽象 、 虚假 的观念体系, 完全建立 在“ 空想” 的基础 之上 。
马克思指 出, 要彻底批 判这些德意 志意识形
态, 必须根 本脱 离 德 意 志 意识 形 态 家 的哲 学 基地 。
1 意识形态虚假性 的本质 与表现
在《 形态》 中, 马克思彻底 揭穿 了意识形态 的 欺骗性 , 从根本上否定了意识形态最鲜明的本质即 虚假性 。马克思指 出, 当时整个德国的哲学批判看 似热闹, 其实无论是青年黑格尔派、 老年黑格尔派
学呈现出思辨化、 神秘化特征 。例如他们将 “ 绝对 精神” 、 意识 、 理性等作为现实社会的前提条件 , 任 意编篡历史规律 , 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看成是
精神的形成过程 。实际上 , 它们 只不过是 “ 幻想” 和“ 现实的影子 ” 。可见 , 当时德 国的意识形态家
已经 完全脱 离 了与 现实世 俗社 会 、 历 史发展 之 间的
V0 1 . 2 4 . N o . 3
J u 1 .2 0 1 4
《 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意识形态 的批判与超越
毛 子 昂
( 安徽师 范大学政治学院 安徽 芜湖 2 4 3 o o o )
摘 要 :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 马克思激烈 地批判了当时 德国哲学界各种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看来。 虚假
第2 4卷第 3期
2 0 1 4年 7 月
安 徽 冶 金 科 技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An h u i V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o f Me t  ̄ l l u x g y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的新唯物主义历史观 , 为意识 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 现实基础作出了科学的阐释 。最后 , 马克思提出了 克服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基本途径 , 即树立共产主义 的意识 目标 , 通过科学 的具 体 的无产 阶级 革命 实 践, 彻底推翻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地。
联系, 没有任何 的物质根基 。因此马克思认为, 意
作者简介 : 毛子 昂( 1 9 8 6一 ) , 男, 安徽 师范大学政 治学 院马克思 主
义哲学专业 , 硕士研究生 。
们的理论核心——包括施特劳斯 的“ 实体” , 布 ・ 鲍威尔的“ 自我意识” , 施 蒂纳的“ 唯一者” , 都是
总第 6 5期
毛子 昂: 《 德意 志意识 形态》 对意识形态的批判 与超越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5 一 o 5
他在文中具体分析了意识形态 的种种虚假性 , 主要
表 现在 以下三 个方 面 :
第一 , 意识形态 的宗教性 。马克思认为 , 以施 特劳斯、 布・ 鲍威尔 、 施 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
派, 毫无根据地把一切社会观念 、 社会关系统统 当 成是宗教关系。他们对宗教 的大张讨伐 , 也只是停 留在思想 领域 , 局 限 于对 宗 教 观 念 的批 判 , 因 为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