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五年级作文(通用3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长城五年级作文(通用35篇)
关于长城五年级作文(通用35篇)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1
欢迎大家来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
我是谭导游。
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在八达岭上渡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现在让我来介绍长城吧!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中国北方的辽阔地土地上。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现在我们来到八达岭长城,长城是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共有一万三千多里。
它全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从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
八达岭长城由三台两墙组成的。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三台分别是城台、敌台。
其中城台的构造非常简单,只是屯兵避寒的地方。
敌台的构造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分为两层,下层是由“回”、“井”字形组成。
上层有垛口和望孔,是观察军情和射击用的,所以,这里也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
下面就来到了烽火台,又叫狼烟台。
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
明朝时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
这样,在边关的军情就能够飞速传到皇宫大内。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
刚才说了这么多关于长城的事情。
大家一定等不及要到长城游览一番。
不过呀,我还得跟大家说点注意事项哦!
现在,有许多游客在长城上乱刻乱画,还扔了许多垃圾在长城上,破坏了长城的生态环境。
你们希望长城更美丽吗?那就做一个文明的游客吧!
回头看看那雄伟的长城,这么快我们要说再见了,真有点依依不舍!如果你们有机会再来游览,我一定再当你们的导游!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2
我们今天起得很早,5点40分就起来了。
我爸在北京的同学带我们去八达岭长城。
路上,我看见了居庸关长城和水关长城,这两个长城离北京近,但是我们要去的八达岭是离北京相对远的长城。
到了八达岭长城售票口,我发现人山人海,排队成了长龙。
我们听讲解员说到,长城有八百多米高,八达岭长城有十二个峰火台。
爸爸购票进入长城后,我们发现很挤很挤,人特多。
我们都走不动。
特别是第一和第二个峰火台处,人们都在等待通过。
为什么呢?因为通过峰火台的门太小太窄,上面还有下来的人,所以大家都挤不上去。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了第三个烽火台处。
前面虽然挤,但通过烽火台以后的路还是挺平坦。
从第三个烽火台开始,就不是特别拥挤了。
可是长城路面变成了很陡的坡,走起来很费力。
台阶也很陡,我都害怕摔下去。
就这样,我爸还给我说,古代修长城的人是怎么修成的,士兵还要在上面作战呢,叫我继续向前爬。
我只好无奈地跟着爸爸、妈妈继续爬。
在最陡的地方,我是右手抓着栏杆,左手拉着妈妈,硬着头皮爬了上去。
终于爬到了我在长城脚下看到的最高处——第五个烽火台。
由于人特别多,我给爸爸说,爬不到好汉坡就算了,有些危险,反正今天见到了万里长城,也算好汉了。
我们就返回了。
爬长城的时候,爸爸给我照了很多相片做留念。
我感到长城很难爬。
她有着最高的象征。
比西安的城墙高的多,也陡峭的多。
她修建在大山上,显得很壮观。
她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敌人入侵,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爱你,长城!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3
北京是中国首都,是历史文化名都。
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奇珍异宝。
举世闻名的八过岭长城就“定居”在这里。
昔日,长城对我来说是一个梦幻般的谜,如今,我已站在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城脚下,用我们坚定不移的决心攀登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城。
烈日照耀着我们,丝丝凉风“陪同”着我们一起攀登。
长城蜿蜒在高高低低的山脊上,矫健地向东西两边延伸开去,真像一条伏卧在千山万岭上的长龙,一直伸向远方,迫不及待地又继续
出发了。
我和队友不约而同沿着石阶冲刺而上。
可是,没跑上几百米,我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长城不如我想象中那么平整。
一段台阶,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害得我不得不慢下步子。
一路上去,有时候还时不时的来几个斜坡。
要不是有边上的铁栏杆支援,我怕是早撑不住了。
我的思绪不禁又飞到了过去:在战争连绵的那个年代,我们的中华好汉就在这长城上守护着国家的疆土啊!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毅力和勇气。
走了许久,远远望见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建筑,把长城分成一节一节的。
莫非它们就是我梦里牵引的烽火台吗?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拉着一旁拍照的队友奔去。
走近一看,它与我们课文里描绘的烽火台如出一辙。
我再仔细打量了它一翻,只见两边都是坚固不催的石墙,中间则是一个约高两米宽一米的入口。
我探头探脑走进里面。
哇,里面好多人,简直就是摩肩接踵。
我挤进里面看它的结构大观:过道呈“廿”型,各旁一个窗口,想必就是往日那些战士的作战要塞。
一丝凉凉的风拂面吹来,顿时觉得心旷神怡,我不禁思绪飘飞:众战士穿上盔甲,手握钢刀,精神抖擞地站在烽火台前,俨然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闯”的气势。
“走了!”队友从后面拍了拍我,把我的思绪拉回,跟上对一路前去。
终于,已累得气喘吁吁的我们终于登上长城的顶端我站在长城的至高点,眺望远方,金光笼罩下的长龙蜿蜒而去。
奇景!美哉!我朝它挥了挥手,大喊一声,“长城,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4
以前我只是在别人的嘴里,或者报纸杂志上了解过长城,觉得长城美丽壮观,但从没有去过长城。
今年寒假,我到了北京,终于可以亲近一下长城了。
来到长城脚下,抬头就看到了这雄伟的长城,古人真厉害啊,他们是怎么把一块块砖运上去造出这美丽壮观的长城的呢?
沿着台阶,我们一路走一路看,我看到城墙两边总是有规律地分布着个个小口子,爸爸告诉我,这是城墙的射箭口,古人在打仗时就
是从这个射箭口把箭往关外射的。
我一边听一边看,马上就走到第一个“碉堡”—烽火台。
爸爸又告诉我,这个也是为战争服务的,古代通讯不发达,信息传播很慢,在敌军入侵时,战士们就会在第一个烽火台上点上火,隔了很短距离,第二个烽火台的战士看到了烟火,也就赶紧点上火,这样一个个传递下去,所有的烽火台上都浓烟滚滚,就会集中兵力,做好迎战的准备。
说到这些,爸爸又给我讲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出了第一个烽火台,我和爸爸继续往前走,我又发现在城墙下面有一个方形的小洞。
“这个又是干什么用的呢?”我指着这个小洞问爸爸。
“敌人在打仗的时候不是得爬上来吗,古人造这个洞就可以把手伸进洞里,推到敌人架上来的梯子,把敌人赶下去。
”“古人想得可真周到呀!”我感叹道。
经过好几个烽火台,我又发现了一个小洞,而且还连着一个小沟渠,原来这里是用来排水的,这样长城上的雨水就不会积起来了。
我们走走歇歇,一直走到了最高的第八个烽火台。
站在寒风中,我回头望着那蜿蜒曲折的长城,紧贴着烽火台的砖块,觉得自己真的已经融和在长城中了。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5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给我的唯一的印象却只有强悍。
长城的历史是“悍”的。
这种悍是劳动人民的精神与毅力。
忆往昔,秦始皇逼迫农民不顾严寒酷暑地扛着巨石,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造出了这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迹——长城。
我却觉得长城就是一个强悍的汉子!这种悍,是屹立在人世间而不倒的力量:虽然没有生命,这位坚强的士兵却经历了火烧水淹雷劈、枪林弹雨炮轰——大自然用灾害、后人用武器,一点一点蚕食着它,而他却依然屹立不倒。
长城的身躯是悍的。
远望长城,它是那么的雄伟、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有震撼力。
绵亘蜿蜒,如海浪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像龙一样盘踞在拔地而起的千峰万仞之上,一眼望不到头。
绿树如崇拜者般簇拥着黑砖石塔建成的“明星”长城。
近看长城,脚下是坚硬的路,有
五六米宽,两旁是上下凹凸的格子。
头探出去,看到高高的山峰直插云天,令人望而生畏。
前头的台阶让人仰望,众人仰视,像在仰望着绅士那挺拔典雅的身姿,欣赏着条石与下面白糕泥组成的有规律的、黑白相间的颜色,既古朴,又不乏粗犷。
长城这个“强悍”的汉子就立在眼前,前来瞻仰的人们走了一百多级太极气不喘、脚不酸;从6号敌楼一口气窜到10号楼还悠闲的拍着照片,看着风景;上去又下来,下来又上去,水也不抿一口;到后来累了,却还有力气吼山歌,咿咿呀呀声不断,返程的时候跑的跟鹿儿似的,连路都不看,脚就这么吧嗒吧嗒落下去了。
祖国的大好山河振奋着人们的身心。
也许是入山随景吧,一切都是悍的:想到历史,那战争、变迁不堪回首;想到模样,雄伟、粗犷但总有那么一点典雅;想到自己,虽汗流浃背,但如两脚生蹄,两蹄生风,力气怎么也用不完。
长城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在长城身上,我看到了古代中国的辉煌,并深为祖国骄傲。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6
春风吹拂着我的面颊,一阵阵暖意向我袭来,我的心情无比轻快,江南长城这条巨龙正在向我招手。
登上巍峨的好汉坡,需要几百级台阶,这么高这么陡,不是普通古代建筑能比拟的。
噔噔噔,一口气登上揽胜门,就来到了顶端那复古的殿堂前,眺望城下,历史悠久的临海古城尽收眼底。
沿着高高低低蜿蜒曲折的城墙,往前走上几百米,就来到了一棵千年古樟前,雄伟的江南长城,一个建筑奇迹,终于展现我的眼前。
站在烽火台上,俯瞰这条巨龙盘旋而上,一级级台阶高而陡峭,看着就令人生畏。
长城的两旁树木丛生,壁立的悬崖看着令人胆战心惊。
正值春季,各色花儿争相开放。
正值一年好风景,无数游客尽陶醉。
往前走,长城直上云霄,犹如一条长龙跃入云间,在云间翻滚跳跃。
走上那台阶,心里又不禁感叹古代有多少壮士在此挥汗?
到了山底,长城耸立,令人不禁心生敬畏,古朴的长城又将迎接又一位客人。
两旁景色也不再是树木,而是一望无际的群山,真可与
八达岭相比!
到达长城的最高点,往下眺望,临海的又一美景——灵江突现在眼前,那一条翻滚着滔滔江水的灵江,被我们尽收眼底。
往下看去,与上时相反,一条长龙从云间直入地下,仿佛坐了过山车一般。
长城山脚,一梅园矗立在眼前,冬季梅花粉红。
园中仿佛一片红色。
处在园中,一阵梅花雨飘下,将大地染成粉红。
到了长城尽头,江水滔滔,无比壮观。
回望长城长长,犹如丝带飘上飘下,令人叹为观止。
啊!我爱长城,我也爱风景秀美的祖国。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7
曾听人说过:只有努力攀登的人,才能领略到峰顶的无限风光。
这次我通过攀登长城,,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那天,我和爸妈来到长城脚下,举头望着矗立在我眼前的长城,我立刻就被长城的高大巍峨深深震撼了。
怪不得它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呢,我迫不及待想要攀登它。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甩开妈妈的手,迈着轻松的步伐拾级而上,一开始,爸爸妈妈就被我甩出好远。
不一会儿,我就到达了第一个烽火台,我兴奋地倚着城墙,让自诩为“摄友”的妈妈为我拍照留影。
我又自信满满地望着不远处的第二个烽火台,对爸爸妈妈说:“我们看谁先到达那个烽火台。
”话音刚落,我就率先跑了起来,渐渐地,我的体力就明显不如之前,呼吸十分急促,步伐也不像以前一样轻松自如了。
原本被我远远甩在后面的爸妈,竟然赶了上来。
老爸带着讥讽的口吻说:“趴下了吧,姜还是老的辣,你赛不过老爸的。
”我一听,心有不甘,深呼吸了几下,继续往上攀爬。
可是,脚下的长城好像要考验我的体力与毅力似的,路越来越陡峭,台阶也越来越高。
往上望去,那台阶像云梯似的,似乎没有尽头。
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也顺着脸颊滑落下来,两条腿仿佛是绑上了沉重的沙袋,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
善解人意的妈妈在一边为我鼓劲:加油啊,无限
风光在前面等着你去领略呢!
历经千辛万苦,我终于登上了最高的烽火台,当我站在长城宽厚的脊背上时,我仿佛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
回眸望去,山下游人如织,风景如画;抬头仰望,天高云白,红日当空;举目眺望,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
它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壮丽。
那连绵起伏的山峰,犹如绿色的巨浪涌向了天边。
我雄赳赳地站在长城宽厚的脊背上,觉得自己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心中升腾起“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我又迎着阵阵山风,扶着犬牙似的垛口,微微闭上了眼睛。
此时,我觉得我进入了时光隧道,走进了历史。
我想起了《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烽火台戏诸侯》的故事……
登上长城的那一时刻,感觉真好,我真正感受到长城的美丽,更感受到长城屹立在萧瑟关外的铮铮风骨。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8
我特别喜欢旅游,虽然我只有游玩了几个地方,但我最记忆犹新的是登长城。
五年级暑假,我和妈妈十分侥幸地来到了万里长城脚下。
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是我想到了一句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是一名好汉了,呵呵
这一天,我和妈妈乘车来到了长城脚下,一眼望去,长城像一条巨龙伏,在万山丛中。
我们买了票,一进去就看见两个大炮,他们面对面,好像要发起一场战争似的。
这时,我被妈妈拉了上去,哇!登长城的人可真多,男女老少都有。
突然,天空下起了微风细雨,妈妈打开伞喊我走。
我们躲在伞下,一步一步的往上走,这路可真难走,一会儿是上坡,一会儿是下坡,一会儿是楼梯,我们艰难地往上走。
这时,我们走到了一个下坡路,这路可真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我和妈妈小心翼翼地往下走,生怕被人挤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几分钟后,我们开始往上走,因为下这雨,所以路比较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我和妈妈扶着栏杆,一步一步地往上走,之后是平地,我发现了几个大字(对不起,忘记了,嘻嘻)...接下来就是斜坡了(是下坡),这次比刚才得上坡好一点,
不怎么滑,但也容易跌倒,我们还是扶着栏杆前进。
快到“终点”了,由于我精力充沛,以最快的速度冲了上去,可是,当我冲上去的时候,突然觉得头晕,但不想呕吐,虽然眼前摇摇晃晃的,但我还是非常高兴。
这时,我俯视长城脚下,哇!!一边绿树葱茏,一片绿色,我拿来照相机机,拍下了这一幅绿树葱茏的画面;另一边是城镇加一些树木,看看人群,他们就像一只只小蚂蚁。
我有环顾四周,周围有一些白白的东西,似云,有似雾...
登完了长城,我虽然排了很多照片最为纪念,但我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万里长城。
在登长城的这段时间我非常兴奋,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段美好的记忆的!!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9
一大早,我与家人整装待发,准备前往八达岭长城,去游览一下这个世界著名的、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名胜古迹。
毛主席曾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
等我们到了长城脚下,我发现,想当好汉的人可真多!我们也想当好汉,可不能落在后面。
于是,我们便一起向上冲去。
我们先坐上滑道,准备从半山腰再开始脚踏实地地爬。
当我的双脚踏上长城的石板时,我不由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伟大的长城,我终于来看你了!”我兴奋地迈开大步,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穿插前行。
四年级时,我学过课文《长城》,知道长城有数不清的射箭口和瞭望台。
今天我终于看到他们了。
其实,他们就是一个又一个“凹”字形窗台。
看着他们,我开始想象以前的士兵天天在这里守卫边疆的情景。
好了,我已经到达了第一个烽火台。
在古代,当有来敌进攻时,瞭望的士兵就会点燃烽火来报告敌情。
我艰难地爬了上去,仔细地打量起来,居然发现石壁上还有淡淡的火烧过的痕迹。
我继续前进。
脚下的路越来越陡了,我的脚步也越来越慢,还时不时地用手抓住边上的栏杆。
我停下来倚着栏杆休息,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这才发现长城好长,我们只不过爬了一小段。
这一小段就把
我们累成这样,我真不敢想象以前的士兵是如何在这里跑上跑下。
呼,喘着粗气,全身大汉淋漓的我终于到了最高峰的好汉碑了。
我一下兴奋起来。
我是“好汉”了!我也像众“好汉”一样,与好汉碑合了影。
然后我来到城墙边,向外眺望。
眼睛所到之处全是绿色。
层层叠叠的山峰,郁郁葱葱的大树,包围着蜿蜒曲折的长城。
长城真的就是一条缠绕在山间的玉带,闪闪发光,更像一条巨龙趴在山上,随时准备腾空而起,一飞冲天。
太美了!
我恋恋不舍地踏上了下山的路。
简评:亲自上长城,感觉果然不一样啊。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10
不到长城非好汉。
到北京,爬长城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暑假,我们一家人到北京旅游。
第三天,我们挤着直达公交,来到了八达岭长城。
长城脚下是一个熊乐园,园里有好几只可爱的黑熊。
我们边走边看,看完熊,就乘滑车上了长城。
下了滑车,没走几个台阶就到了有名的“好汉石”景点,有许多游客爬上石壁,和巨石合影。
我们继续往上走,来到了一座烽火台。
听路过的人说,这里是长城北段的第四楼,如果不乘滑车上来,我们得走上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这里呢!烽火台下的平台比较阴凉,我们在那儿吃了点东西,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向上攀登了。
上去的台阶变得又窄又陡,我一步一个台阶,小心翼翼地往上走,生怕一不小心会滚下去。
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着长城两边美丽的风景,也不觉得累。
不知不觉,我们又到了另一个烽火台。
我们在烽火台上休息了一会儿,烽火台的通风口特别凉快。
从上面往下看,哇!好高啊!向远处望去,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在朦胧的雾气里时隐时现,真是太美了!出了烽火台继续走,我感觉越到上面风就越大;越到上面,路也越难走。
好不容易又走过两座烽火台,前面的游客越来越多。
爸爸指着前面说:“那是长城的第八楼,是长城上最高的的地方,海拔888米。
”听了爸爸的话,我鼓足力气继续往上爬。
这里没有了台阶,只有一段接近90度的.斜坡,非常陡峭。
我一只手扶着边上的栏杆,一只手拉着爸爸。
妈妈在后面提醒我们:
“每一步都踩实了再走,小心滑下去!”最后,我们终于到了长城的最高处。
转身远眺,我看见了我们一路走过来的那条长城,它像一条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通向远方。
我们在长城顶上拍照留念,之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回酒店的路上,我在想:古代的人们是怎么造出长城的呢?那时没有车,没有机器,真的就全靠他们的双手吗?太不可思议了!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11
来北京的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决定去爬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谁知天公不作美,半路突然下起了大雨,可这并没有阻挡我们去爬长城的决心。
我们冒着雨坐车来到了长城脚下。
虽然下着雨,可来爬长城的人还是很多,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还有很多外国友人。
我想他们一定也和我们一样想亲自体验一下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
从山脚下望上去,长城蜿蜒起伏,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盘旋在山梁上。
猛一看上去,感觉长城并不难爬,可一旦爬起来却真真让我体会到了‘爬’的艰难。
我们才爬了一会,我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
我往后一看,我们爬得好远哦,而爸爸却告诉我这连一小半都不到。
我吃了一惊,心想:过去又没有现在这么高超的科技,古代的劳动人民是靠什么来修的长城呢?看来每一块砖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这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连毛主席都亲自为长城题词“不到长城非好汉”。
脚下的路越来越难走,每走一步都是那么的艰难。
好汉坡是最难爬的一段,路很陡,再加上天空断断续续的下着雨,让人感到又闷又湿,脚底下也有些滑,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我们走走歇歇,一路上不知流了多少汗。
不知过了多久,不知经过了多少个烽火台,最高峰已经近在咫尺了,我和姐姐咬着牙,互相鼓励着,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终于登上了最高峰。
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不禁对着远方兴奋的大声呼喊:“我登上长城了!我终于登上长城了!”我们在长城留念处每人买了块纪念牌,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和登上长城的日期。
不到长城非好汉,此时此刻我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我也做了
一名正真的好汉。
长城不仅代表了我国悠久而又古老的历史,而且也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如果你想真正的了解长城,那就也亲自来爬一爬,切身感受一下吧!
长城五年级作文篇12
“她是人类的巨著,中华之魂。
她是一条巨龙,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曾几何时,我对长城充满了好奇与憧憬,也听说过它的美丽和神奇,从小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去长城感受一下它的气壮山河。
终于,我如愿以偿。
国庆期间,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了北京,体验了一次“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觉。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经过漫长的旅程,终于到了北京。
在去长城的路上,我克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它的真面目。
我不止一次地问爸爸:“是不是快到目的地了?”终于,我到了长城的脚下。
当我身临其境时,还是被它的雄伟壮观深深地震撼了。
我抬起头,望着眼前的“巨龙”,它是多么的雄伟啊!在山坡上,“巨龙”蜿蜒曲折,在崇山峻岭之间穿梭,时隐时现,似乎一直延伸到了天的尽头。
朦胧的阳光给“巨龙”蒙上了一层面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不禁让我陶醉其中。
站在长城上,听着导游阿姨的解说:“从春秋战国到明代建长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看着一块块严丝合缝由巨石铺就的地面,由石砖筑成的城墙,我不禁感叹古代人们的智慧。
即便是经过风吹雨打千年的洗礼,也依旧能够坚固如初。
在城墙顶上,外侧一面有大约高两米的垛和墙,上面有望口,下面有射洞。
爸爸说那是古代人们用来观察敌情射击用的。
内侧的设置墙,则是为了巡逻士兵跌落。
继续向前走,我们来到了一个方形的城台,爸爸说这是烽火台,是驻军的堡垒,每隔三百米就会有这样一座烽火台,是在打仗时,可以有效的靠烟火传递信息。
站在最高的烽火台上,凉风习习,极目远眺,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城墙两侧是一望无际的树。
深绿色的松树叶,火红的枫树叶,金灿灿的银杏树叶,五彩缤纷的叶子使这片树海独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