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
玄宗倒行逆施,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
讥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3、 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
了
玄宗之悲?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问1: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
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 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徒闻”--没有根据的传闻,否定了方士的虚妄之言 ; “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 已是事实。
对比反衬,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 发动兵变了,李扬再也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 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 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当时”----五年前七月七日,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 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 人却长生殿海誓山盟----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 “此时”---“六军不发”,无奈何,两人面临天人永隔的境地。
板书设计: 马嵬(其二) 玄宗之悲(荒诞) 马嵬之变(对比) 讥讽 义山之叹(对比、反问)
为了达到讽喻的效果,这首诗 每联都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请找 出来,说说反衬了什么。
他生 不能预料—— 今生缘断悲凉 空闻 今日狼狈——无复 昔日安逸 此日 缢死可怜—— 当时骄奢淫逸 四纪天子 无奈—— 普通卢家 美满
问1: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 音有什么不同?
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问2: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 复”,读出了玄宗哪种境遇? 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 宫内“报晓”声了。玄宗此时已不在宫内,逃离了皇宫, 身在军营,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问3:“空闻”对“不复”,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 么什艺术效果?
《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 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 史实,平实无华。 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 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 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 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 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 唐朝国家战乱,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 资料
2、阅读下边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 • 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 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 “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 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写玄宗痴心梦想,思杨 的异常之举,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有力地讥讽了玄 宗---今生都不能保证,怎能保证来生?
4、对于这件事,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问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 对比
贵为天子,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 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 反问 问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马 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马嵬》,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 “赐”杨妃之死的事件为题材,哪几句诗写了这一 马嵬之变的事件?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四十多年贵为天子,“千军万马”应在他的掌控之中;保 护自己心爱的女人更应是轻而易举的事。但结果呢?但却 无法调动,“不及卢家有莫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
常的情况,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荒淫无度,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是 他自己葬送了自己的爱情,害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
主旨思想: 咏史诗--借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 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 悲剧,启发世人铭记“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的教训,不重蹈历史覆辙!
马嵬(其二)
谁能给大家说说“马嵬之变”?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 爆发。潼关被攻破时,唐玄宗逃往蜀地避 难。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今天的陕西兴 坪)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坚绝处死 杨贵妃。唐玄宗被迫令杨贵妃自缢,史称 “马嵬之变”。后代许多诗人都写了有关 此事的诗歌,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李商隐咏叹这一历史事件的诗有两首,这 是其中第二首。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 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章法结构
从行文思路来看,先有“马嵬之变”,而后 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 诗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波三折; 从局部上,倒叙突出因果。
表达技巧 :
1.倒叙: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2.对比:暗含讽刺
对比 (1)对比的特点: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 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对照比较。 (2)对比的作用:主旨更突出,感受更深切,区别更鲜 明。
鉴赏方法:1、找准对比点。2、体会对比作用。
总 结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此手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