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慈溪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慈溪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7七上·乐陵月考)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A . 诗歌
B . 音乐
C . 小说
D . 散文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2. (10分)(2017·北京) 默写
(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在我国大西北,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都与它们相关。
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4)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
3. (7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苍鹰虽然状勇剽悍,可是ɡuǎ不敌众,束手无策。
最后只好放开费了很大力气抓到的鹤,从成群飞舞高声啼叫的鹤群中敏捷悠然地穿了过去,脱离战斗,飞向青天,línɡ空疾翔,一瞬间,销失在雁回山的彼方。
(1)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剽悍________ 啼叫________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ɡuǎ________不敌众línɡ________空疾翔
(3)
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 (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________。
(2)词的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词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辛弃疾写这首“壮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的困顿不得志表示慰藉,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 . 词人从乐曲的演奏中听到的却是沙场校阅的军声,这是何等感人的爱国激情啊!
C . 词人只是在梦中重现抗金杀敌的场面,醒来后便忘却了。
D . 这首词通过酒醒梦回后的追忆,极写对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活的向往,景象雄阔,笔墨酣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5. (13分)(2012·普洱)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汉,郭伋①字细侯。
茂陵人,为并州守。
素②结恩德。
后行部③至西河。
童儿数百。
各骑竹马④ ,迎拜于道。
问使君⑤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
既还。
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
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
先归一日。
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郭伋(jí):人名。
②素:平时,一向。
③行部:巡视州郡。
④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⑤使君:尊称,文中指郭伋。
(1)
解释下列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迎拜于道于:________
②计日告之告:________
③伋恐违信恐:________
④宁止野亭以候期止:________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使君何日当还。
②可谓信之至矣。
(3)
从原文中找出表现郭伋诚实守信的句子。
(4)
有人说,小孩什么也不懂,郭伋没有必要为了守信而在郊外等一天,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看法。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
6. (22分)(2018·威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桌面
①我家书桌的面儿,是一块树的囫囹的横截扳,什么也没有染,只刷了一层亮亮的清漆,原木本色的。
②在这张书桌上,我伏案了十年,读了好多文章,又写了好多文章。
闲着无事了,就端坐看看起桌面,心里便也感到沉静。
因为桌面上是有了一幅画的。
③画儿就是木的年轮。
一个椭圆形,中间是黑黑的一点,然后就一圈白,接着从那白圈的边沿,开始了黑线的缠绕。
当然很不规则,黑的线一会儿宽了,一会儿窄了,一会儿又直,一会儿却弯起来;几乎常常就断,又常常派生出新线,但缠绕的局面是一直在形成,最后便嚢括了整个桌面,像是一泓静静的泉,一个午时的或者子夜的泉,一片树叶落下来引起的涟漪。
④有书这么说:树木,四季之记载也。
日月交替一年,树就长出一圈。
生命从一点起源,沿一冬线的路回旋运动,无数个圈完成了主命的结束,留下来的便是有用之材。
⑤我很佩服这种解释,于是也就兴趣起这条运动的线了。
我细细看看,用米尺度量着一个圈和一个圈之间的距离。
这种工作,所得的结果使我吃惊:这生命的线,当它沿着它的方向进行的时候,它是这么的不可自由!日月的阴晴圆缺,四季的寒暑旱涝,顺利时它进行得是那么豁达奔放,困难时进取又是如此艰辛,它从地下长出来,第一是挣脱本身壳的桎梏,第二是冲破地层的束缚,再就是在空间努力,空间充满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原来是这么坚实严密,树木的生长,心须靠看自己向外扩张才能有自己的存在的立体啊!
⑥我为它们做看记载:哪一年是风调雨顺?哪一年是旱涝交迫?我算出这是一棵三百年的老树。
三百年,这老树在风雨的世界里,默默地在走它的生命之路,逢着美好年景,加紧自己的节奏,遇着恶劣的岁月,小心翼翼的,一边走着,一边蓄积看力量,这是多么可怜的生命,又是多么不屈不挠可亲可敬的生命!
⑦我离开了面,看见室外的一切。
室外是刚刚雨后天睛,天上是一片云彩,地上是一层积水,风在刮看,奇异的现象就发生了:那云彩竟也是一圈一圈的痕纹,那积水也是一圈圈的涟漪。
莫非这天这地也是一统的整体,它们将两个截面上下显示着,表明自己的历史和内容吗?我真是有些惶恐:万事万物在茫茫宇宙间或许是有着各自的生命线路,这浩瀚宇宙也或许同样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
那我呢?
⑧重折走近桌面,对着那木的年轮,开始顺着一条边圈往里追溯,这似乎是一种高级数学,常常陷入莫测,犹如一个儿童在做进迷宫的游戏,整整一个下午,才好容易回到了那桌中的,也是那圈中之圈的那个黑点。
啊,那是树的童年。
哪是我的童年?树是从那一点出发,走完了三百年的路程,我也是三十年了,三十年来,这路线也是这么一圈圈走过来的吗?我想起了我的每一年。
⑨这些简直是惊人的发现!
⑩从那以后,每每当我为胜利得意的时候,一面对着这桌面,我就冷静了;每每当我挫败愁闷的时候,一面对着这桌面,我就激动了。
我自我感觉,我是一天天豁达,成熟,坚强起来,我热爱起我的生命了,热爱起我的工作了,以全部心血、全部精力而完成着一个我。
⑪我在感激着这个桌面,我想我永远不会离开它的。
(有删改)
(1)作者围绕________(线索)有很多的思考,并有了惊人的发现。
第⑨段中“惊人的发现”指什么________?
(2)第⑤段“它是这么的不可自由!”的原因是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它”指的是________。
(3)根据文章第⑦段内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带年轮的桌面是一幅画,画出了树的生命线路;________是一幅画,画出了天空的生命线路;________是一幅画,画出了地的生命线路。
(4)细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对老树有着怎样的感情。
(5)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像是一泓静静的泉,一个午时的或者子夜的泉,一片树叶落下来引起的涟漪。
(6)第⑪段写道:“我在感激着这个桌面,我想我永远不会离开它的。
”综观全文,说说作者“感激”的原因。
7. (12分)(课内阅读,完成下面的题。
)
……①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己。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
②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③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④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⑤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
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
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蛋都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1)
①高邮咸蛋的特点是什么?
②用袁枚的话说高邮咸蛋的特点是什么?
(2)
作者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画线句①给你的感受是
(3)
画线句②引用文言文为文章增加了_______,______ 的语言美。
(4)
画线句③“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吱”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5)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许多节日的旧风俗正在逐步消失,你觉得可惜吗?对这种现象你有何看法?
8. (12分)(2014·无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乡情
周同宾
①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农村。
没画山绣水,没茂林修竹。
地薄,人也憨。
据说五百年前,家乡出产的红高粱曾被征去给皇帝做过御酒,此外,别无稀罕物儿。
据说五十年前,出了一个补锅匠,曾以他的技艺誉满乡里,此外,别无能人儿。
②家乡用红薯干儿养活我长大成人。
前些年当学生,常嫌家乡穷,离家千里不想家。
这些年工作了,总觉家乡美,隔一段儿,总想回去看看。
去年,燕子归来时候,我把刚满四岁的儿子苗苗儿送回家乡,让他跟着爷爷奶奶。
这样,几乎每月,我总回家一次。
每次,都像掉进了酒窖里,老是觉得有一种醇美的香呋甜味扑面而来,心里麻酥酥的。
③我还没进院,几乎全村的孩子都得了消息,纷纷跑来,边跑边顺德:“苗苗儿他爸回来啦!”“苗苗儿他爸回来了哟!”
④我进屋,孩子们堵了门,都不想离远点儿,又都不敢过门槛儿,只有东邻老二奶奶的孙子小坠儿胆大,从人缝里挤进来,凑到我面前,看我的玳瑁边儿眼镜。
我拿出糖果,让苗苗儿分给他们吃。
他们的大多数,我叫不出名字,更分不清辈份儿。
母亲总在一旁调教苗苗:“给你小五爷一块儿。
”“给你二毛爷一块儿。
”“给你四姑奶一块儿。
”……当然,那些当爷和姑奶的不是光着屁股,就是拖着鼻涕,接到糖块儿,立即塞进嘴里,同时流下长长的口水。
分罢糖果,孩子们格格笑着,领苗苗去林中粘知了,或者去村头捉蚱蜢。
⑤苗苗儿也是全村的宝贝。
东家蒸了碗豆糕,总给他送一块;西家熬了绿豆汤,总给他端一碗。
老二奶奶给孙子过生日,苗苗也跟着过;聋子四爷为儿子说媳妇招待媒人,给苗苗送一个鸡大腿。
小坠儿在沟里摸了两条泥鳅,总要送苗苗一条,用面糊儿糊着放灶膛烧吃;二毛用狗尾草做了两只毛茸茸的小狗儿,总要把最肥胖的一只送给苗苗儿。
过五月端阳节,苗苗儿得到十几个香布袋儿,有菱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腰形的,鸡心形的,还有的做成红毛绿尾巴的小公鸡,扳脚胖娃娃……
⑥我坐院里的石桌旁喝着白桑叶茶。
四外很清幽。
枝头,蝉在鸣。
偶尔,东邻的鸡下了蛋,一阵鸡叫,顿时,全村的鸡都“咯嗒咯嗒”叫,给它助兴;小路上走过陌生人,西邻传来一阵狗吠,顿时,全村的狗都“汪汪汪汪”咬,为它助威。
我家中庭,一棵百年古槐,入春,一树新绿,如翠盖,罩半个院子;秋后,飘半空黄叶,翩翩然,
似彩蝶儿。
院墙边,一架瓜豆,密密实实,青叶凝碧。
墙头,两盆凤仙花,绿肥红艳。
这花,故乡叫指甲草,也叫女儿红,除观赏外,可供女孩家染指甲。
左邻右舍的姑娘们,常来采,掺入明矾,捣碎,临睡前用麻叶或瓜叶包在指端,一觉醒来,指甲就变成了玛瑙色。
纤纤的素手,红红的指甲,确也美丽。
那些成人的姑奶奶们,特别喜欢苗苗儿,每包指甲,常把他拉去,甚至连脚趾甲也染了颜色。
⑦晚饭后,槐荫下,爹编席,妈织麻;苗苗儿盘腿坐在蒲草编的垫子上,仰望着满天繁星,一梳半月,奶声奶气地唱着:
月姥姥,
黄巴巴,
爹织布,
娘纺花,
大哥去种豆,
二哥去种瓜
……
⑧刚回乡时,苗苗儿只会唱“火车头,冒白烟,路边一排电线杆……”不久,村里的孩子们都学会了,苗苗儿也学会了“月姥姥,黄巴巴”;每在一起玩,总是新旧儿歌交替着唱,一个个摇头晃脑,有字有韵儿的。
⑨一会儿,苗苗儿急了,要我领他出去玩。
村街上,很静,只有树丛中的昆虫拉着腔儿长吟。
乡亲们都建了新居,我已经找不到谁家在哪儿住,苗苗儿倒清楚。
⑩先拉我进了杠二爷爷家,说杠二爷爷答应给他捉一只蝈蝈儿。
一进门,老人家果然笑呵呵地从葫芦架上取下一个高粱篾儿编的小笼儿,里面一只豆青色的蝈蝈儿,正支杈着长须看我们;笼里,还有块辣椒皮。
杠二爷爷说,那虫儿吃了辣椒叫得格外凶。
⑪又拉我进了魁五奶奶家,说要找魁五奶奶的儿子小棒儿玩“过星星”。
可小棒儿已躺在蒲团儿上睡着了,他娘喊他,只翻了个身儿,嘟囔句梦话,又打起了呼噜。
⑫我抱着苗苗儿,提着蝈蝈笼儿,踏着夜色回家。
月儿落了,星星更稠了。
一朵流星,带着长长的尾巴,滑过碧空,树上的什么鸟儿被惊得叫了两声。
只有池塘里的蛙声,却一阵响似一阵;那些小动物儿,从哪儿来那么大的劲儿?我将蝈蝈笼儿挂在院里的豆架上;少顷,它有气无力地叫了一阵儿,便息了声儿,许是倦了,吃了辣椒也不行。
⑬带露的草木发出青气,经雨的柴火发出霉味,湿润的泥土发出腥气,成熟的庄稼发出香味。
这些气味,混在一起,浓浓的,倒很好闻。
在这种醇酒似的气味中,我瞅着了。
我做了梦,梦中我已年老退休,归园田居,在故乡的村头,地边,场院里,柴门前,继续寻觅着人生的乐趣……
(1)
文章第①自然段连用“没”和“别无”写家乡是个穷乡僻壤,第②自然段又说“总觉家乡美”,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2)
本文主要写苗苗儿在家乡的事情,写了他的那几件事?这样专写苗苗儿在家乡的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3)
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4)
作者在文章结尾写梦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期待和思想?
七、名著阅读 (共2题;共11分)
9. (6分)藤野先生是一个有偏见的人。
()
10. (5分)阅读下面的名著段落,回答1-2题。
“他远不只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
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
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
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
选文出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________ 》。
该书叙述了德国音乐家________ 、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________ 的人生故事。
(2)
请结合原著,说说书中三个伟人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八上·肇源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谢谢你光顾我的小怪物/你是我写过最美的情书/钮扣住一个家的幸福/爱着你呀风雨无阻/爸爸,爸爸/我们去哪里呀/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宝贝,宝贝/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你拼命发芽/ 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一撇一捺/……”
上面这段歌词,你一定不陌生吧,湖南卫视的亲情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直受到观众的热捧,节目的主题歌也唱遍了大街小巷。
“宝贝,我是你的大树。
”多形象的比喻啊!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这么一株大树,晴天遮阳,雨天挡雨,累了让你靠着休息。
要求:(1)请以“你是我的大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中心明确、叙事详尽,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2-1、
2-2、
2-3、
2-4、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
3-1、
3-2、
3-3、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1、
4-2、
4-3、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5-1、
5-2、
5-3、
5-4、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
6-1、
6-2、
6-3、
6-4、
6-5、
6-6、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8-4、
七、名著阅读 (共2题;共11分)
9-1、
10-1、
10-2、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