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3)
5、绩效评价必要性及作用
①绩效评价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财政框架:以部门预算为龙头的预算编制体系 +以国库集中支付为龙头的预算执行体系+以绩效评价为 龙头的监督体系. ②绩效评价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 财政资金的安排必须符合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必 须符合公众的意愿;政府部门将大量资金用于专项建设, 这些资金到底使用情况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客观上需要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来衡量 ; ③绩效评价是推动财政管理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先有绩效管理的理念,再有绩效预算;财政支出绩 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为绩效预算的实施创造条件。
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我省2)
2.开展情况:
2004年,在科技、卫生、农业、教育四部门 进行试点; 2005年,对一轮治太骨干工程和省级科技计 划专项资金两个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对省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单位整体绩效评价进行试点; 部分市县开始着手开展评价工作; 2006年,省级共完成20个专项资金和1个单 位(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 工作,涉及科技、教育、卫生、农业、水利、劳 动保障等部门;各市、县共对392个专项资金实 施了绩效评价,涉及评价资金105.9亿元,财政
四、设计评价方案(总)
前提:充分了解资金使用实际情况 设计评价方案:评价组织机构或评价机构根据评价工作规范, 针对评价目标,拟定评价工作的具体评价方案,主要内容有:评 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选取评价 方法、工作时间安排、准备评价资料及有关工作要求等。方案设 计后,要经评价组织机构的所有成员讨论或选择合适的咨询专家, 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评价 方案。 设计评价方案主要内容: (一)评价依据 (五)时间安排等 (返回流程) (二)评价方法 *(三)评价指标 *(四)评价标准
三、确定评价机构
评价机构三种形式: 1.内部评价组:由项目单位或主管部门内部相关专 业人员组成的评价组; 2.评价专家组:由项目单位、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 组织的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可在当地的绩效评价专家库 中选取,也可从上级绩效评价专家库中选取,对于重大 项目的评价,选取时应考虑当地人大、政协及相关大专 院校的专家参加; 3.中介机构: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中介 机构应在全省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中选择,中介机构也 可组织专家组开展评价。 返回
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我省3)
3.制度情况:
(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财政支出绩 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浙江省财政支 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浙政办发[2005]91 号) 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运行体系:财政部门负 责组织协调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检查工作;各 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做好绩效评价的组织和实施工 作。 逐步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财政部门 要将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
(返回)
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我省5)
5.绩效评价信息库建设 为加强交流与宣传,我厅在省财政厅门户网 站(/)设立了“财政 支出绩效评价”专题,将绩效评价有关政策制度、 评价信息、中介机构库、专家库等内容进行汇总 与归类,并及时公告,供各地参考。上述内容也 可在我厅内网设立的“绩效评价”处室网站上进 行浏览。
确定评价对象(2)
公共服务类 项目绩效评价 公共安全类 教育支出类
财政 支出 绩效 评价 分类 框架
科学技术类
单位绩效评价 文化娱乐类 医疗卫生类 社会保障类
部门绩效评价
环境保护类
农林水类
其 他 类 全省综合类 综合绩效评价 省级综合类 地方综合类
确定评价对象(3)
目前评价对象:主要侧重于项目的评价,有条件的部门(单位)也可选择本 部门(单位)财政支出整体绩效作为评价项目 。 1.省级:①自评:根据《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规定,年度预算 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在300万元以上的省级财政支出。鉴于此项工作刚开始,对 300万元以上项目进行了筛选,对虽是3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以下两种情况可 暂不实行绩效评价:一是用于与人员经费方面的开支的,如按人头计算的社 会保险补助费、医疗超支补助、一次性的工改补差、奖励性支出等;二是用 于补助单位日常公用经费不足的经费。同时,对虽是300万元以下,用于单位 事业发展的专项,主管部门可根据有关绩效评价工作文件的规定和单位实际, 选择部分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②主管部门评价:由部门自主选择,部分单位已经制订评价实施办法并 开展评价工作。 ③财政部门评价:我厅评价项目选择:一是各业务处每年评价项目不 少于2个;二是具体项目由各业务处确定,绩效处在各处上报的项目中选择 2 个作为重点项目。 2.各地:有关县(市、区)绩效评价实施范围 3.财政部门评价项目选择方向:一是支出重点领域,特别是民生方面的;二是 支出情况较为复杂的;三是相关文件明确评价的。 (返回流程)
二、成立评价组织机构
1.评价组织机构的组成:确定评价项目后,应联合有关部门成立评价组织机构。 评价组织机构成员应紧紧围绕评价目标选取。 2.评价组织机构的职责:负责整个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确定评价对象,委托中介机构、组织评价机构对评价对象开展具体评价工作。 3.分类: ①自评项目:单位应联合与该项目实施有关的部门及本单位内审机构,成立评 价组织机构,并明确牵头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 ②主管部门的评价:项目可能涉及若干个子项目,应联合本部门相关处(室) 和本单位内审机构及子项目承担单位的负责人成立评价组织机构,要求必须有 一位本部门的分管领导担任评价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③财政部门的评价:由财政部门内部有关处室相关人员组成。根据项目实际, 也可考虑该项目的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 (返回)
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我省3) (2)省财政厅《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 (浙财绩效字[2006]2号) 实施原则: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 评价类型:实施过程评价和完成结果评价 *组织方式与实施范围:项目单位自评、主管部门 组织评价、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评价机构及委托: 评价指标设臵: 评价结果应用: (3)省财政厅《浙江省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 暂行办法》
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2)
④评价结果:评价报告是评价结果的集中体 现,在报告中,评价结果主要体现在评价等次和问 题与建议两方面。评价等次有四种:优秀、良好、 合格、不合格。 3.绩效的内涵: 经济性:最低的成本获得某一公共服务 (产品); 效率性:投入产出关系,单位产出成本-完 成类似任务的比较; 有效性:计划实施后,达到预期目标或效 果的程度。 4.财政支出绩效的实质:就是政府资金投入与支 出效果的比较,它包括以下要素:
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我省4)
4.机构情况: 全省(不含宁波)10个市财政局都已设立绩 效评价处,其中:6个合署办公,绍兴市、温州 市、湖州市财政局单设了绩效评价处;县(市、 区)中,已有舟山市、绍兴市所属各县(区)和 龙游、德清、兰溪、嘉善、文成、遂昌、临海等 32个县(市、区)财政部门组建了绩效评价机构; 尚未组建机构的市、县也基本明确了职能部门和 专人,并抓紧落实机构报批工作。
返回设计评价方案评价指标91号文件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具体指标实际支出情况组织管理水平目标设定情况目标完成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基本指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方案评价指标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对基本指标的分解
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操作流 程
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我省3)
(5)厅内部有关制度 ①建立厅绩效评价联席会议制度和省财政 厅绩效评价内部协调工作制度 ②根据厅人教处有关文件明确职责:绩效 评价处负责牵头组织、指导和检查全省绩效评价 工作,厅各业务处负责省级归口财政支出绩效评 价工作的实施。 ③建立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制订《省 财政厅内部绩效评价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各业 务处年度绩效评价工作目标考核分值为10分,由 绩效处对各业务处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打分,
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国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基本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 效评价制度和体系。 美国:1993年美国第103届国会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 果法案》,明确了实行部门绩效评价和项目绩效评价, 实现了绩效立法的突破。该法案明确了政府要达到的目 标,通过比较绩效目标和实施成果,进行年度绩效评价, 提高联邦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责任心。 其它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德国 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
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国内)
2003年,财政部教科文司率先对中央教科文部门7个项 目资金进行试点,相应制定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 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和《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 室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指标》; 2004年财政部又扩大到11个试点项目 ; 2005年5月,财政部预算司又印发了《中央部门预算支 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 2006年8月,财政部财预„2006‟406号《关于完善和推 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对各地开展绩效评价工 作提出要求:探索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要把绩效管 理理念与方法引入财政支出管理,逐步建立起与公共财 政相适应、以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 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 则,积极推进绩效评价工作,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编制
●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 ●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 ●第三部分:绩效评价具体操作流程 ●第四部分:委托中介或专家评价 ●第五部分:如何推进绩效评价工作
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1)
1.概念: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运 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设臵、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 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运行过程及其效果进 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2.要素:主体、客体、方法、指标、标准,核心要素 是评价的指标和标准。 ①主体:绩效评价的主体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 位,而不仅仅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是使用 财政资金的主体,因而也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②客体:是各项财政资金,即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财 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预算外及其他资金。即各级财 政部门安排的财政资金,以及由此带动的纳入部门预算 管理的财政性资金(比如,一个项目、一个单位)。 ③方法、指标、标准将在后面详述。
实地勘察 设计评价方案 下达评价通知 审查 收集基础资料 评价资料分析 评价人员打分 形成评价结论 撰写评价报告
上报评价报告 建立工作档案
确定评价机构
成立专家组
委托中介机构
问卷调查 听取汇报
评价结果应用
一、确定评价对象(1)
评价对象:绩效评价的范围(91号文件)。 1.根据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主体和客体 的不同,可以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象分为四类:财政 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部门财政 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 2.按照财政支出的功能,评价对象主要可分为农林 水、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 环境保护、一般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等。如后图
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我省1)
1.背景: 2004年5月,吕祖善省长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座谈 会上指出:“从下半年起,我们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要试行绩效 评价。绩效评价的实质是把专项资金支出和产出挂起钩,专项资 金不能白给,必须拿出对等的效益。” 2005年5月,省财政厅组建绩效评价处,同时建立厅绩效评价 联席会议制度,并明确厅内部职责分工。 2007年7月,《浙江省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施行,其中第 三十条规定:省人大对决算草案进行审查时将对重点支出及其绩 效情况进行重点审查。
第三部分:绩效评价具体操作流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 1.确定评价对象 2.成立评价工作组 3.下达评价通知 (二)实施评价阶段 1.资料审核 2.现场和非现场评价 3.综合评价 (三)撰写报告阶段 1.撰写报告 2.提交报告 3.归档存查
第三部分:绩效评价具体操作流程 (返回) 工作流程图
内部评价组 确定评价对象 成立评价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