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的体裁规范与交际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的体裁规范与交际得体
作者:刘威
来源:《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以多个高中生应用文写作任务为例,归纳分析高中生应用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包括体裁不规范和交际性欠妥,并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体裁规范;交际得体
引言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实际事物的一种实用性文体。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英语应用文写作已成为现实生活工作中必备的一项重要的技能。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指出,高中生应当具有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如事务通知和邀请信等。
高中阶段主要涉及的应用文写作包括书信(邀请信、感谢信、道歉信、祝贺信、申请信等)、通知(口头和书面)和便条等一系列生活中实用型较强的体裁。
应用文在全国及各地高考英语科目考查中出现频率极高,并且大多以书信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出现,涉及道歉信、笔友信、慰问信、介绍信、申请信、约稿信等多个话题内容。
2015年高考中,包括新课标I全国卷、新课标II全国卷、北京卷、天津卷、四川卷、重庆卷、陕西卷等在内的多套高考试卷均考查了应用文写作,足见对此类文体写作的重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明确提出应用文写作的评分原则应考虑:内容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楚,交际是否得体,语言是否准确。
这份评分原则直观地体现出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的一些基本特点:1.实用性。
应用文是为表达或陈述某个具体目的而进行的写作,因此内容是否完整、信息是否准确,是最重要的考察点,直接决定了文章是否能够达成预期的写作目的。
2.功能性。
应用文的写作功能决定了它并不像记叙文需要详细的描述,也不像议论文需要引用论据证明观点,而仅需要条理清楚,语言直接明了,达到写作功能即可。
3.交际性。
语言的得体是应用文写作的重要考察点之一,学生需要根据既定的语境充分考虑交际需求,写出礼貌大方、交际得体的语言。
这三个要求看似简单,但也恰恰是高中生在平时的应用文写作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结合多个写作任务和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归纳英语应用文写作中学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如下。
问题一:体裁把握不当导致写作不规范
1. 问题分析
应用文在生活中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涵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裁类型多样。
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不同的应用文体裁往往容易混淆,写出“四不像”的作文。
其实主要问题体现在格式体例不规范和语言风格不符合两个方面。
笔者以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第一次模拟考试的应用文写作任务为例(见表1)。
从体裁上来看,这是一封典型的口头通知写作。
由于口头通知是直接面对观众或听众,因此往往需要有呼语,如Ladies and gentleman, boys and girls, dear friends, teachers and fellow students等,从而引起听众的注意。
而有的学生在文章的开头立刻就进入正文内容,忽视了口头通知的基本体裁格式。
另一个问题则是语言风格。
口头通知的语言并不需要过于正式,因此,学生的写作语言只要能够运用非正式的口语体语言准确传达信息、保证基本的交际需求即可。
如果盲目地使用我们常说的“大词”,反而不合时宜。
例如,有学生在表述“关闭阅览室”这一要点时,写道“The internet-based reading room will not routinely functio n as usual”,看起来就像某个官方文件的说明,倒不如直接说“the reading room will be closed”更通俗易懂,也更符合口头通知的体裁特点。
2. 解决对策:体裁分类读写结合
由于应用文体裁多样,分类复杂,每一种类型的应用文都有约定俗成的格式和写作目的。
不同的应用文体裁语言特点也有所差异。
无论是邀请信、感谢信或者其他社交信函,还是通知等,都具有风格迥异的写作特点。
像申请信、咨询信、自荐信这类写给陌生人或机构的信件,语气一般会较为正式,而像邀请信、感谢信、道歉信等,根据写作对象的不同,语气也会有所区别。
针对体裁把握不准的问题,教师应当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对不同类型的写作进行体裁专项训练,规范学生的写作。
功能句式和语言风格是体裁分类写作训练的教学重点。
教师可以对某一体裁的范文加以点评和分析,以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常用功能、句型和结构,把握每一种类型应用文不同的篇章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
王初明教授指出,学好外语,内容应当鼓励学习者自主创造,而语言则需要模仿。
提供优质的语言输入供学习者模仿,让学习者在新的语境中协同应用已知语言技能,能够切实地提高学习效率(王初明,2014)。
在体裁分类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阅读相关体裁的高质量范文,引导学生在原汁原味的语言中观察某类体裁写作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并提供新的语境和写作任务,从而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
教学案例1:
在笔者讲授招聘启事写作中,就直接借用了彭博社(Bloomberg)官网上的招聘启事,让学生通过阅读,总结英语招聘启事的写作特点。
待学生阅读完示例范文后,教师要求学生为校电视台写一则招聘英语主持人的招聘启事。
[设计意图]把握应用文体裁,才能目的明确、格式规范地写好应用文。
在阅读中,学生会总结部分招聘启事中常见的功能句式(如上文划线部分);其次,学生能够观察并得出结论:英文的招聘启事风格相对正式,语言简洁,并无除要点之外的内容。
在提供类似体裁的写作任务和校电视台的新语境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读写结合,有针对性地模仿和创造。
通过体裁分类
学习和读写结合的巩固练习,学生能够对应用文的不同体裁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更规范地写作。
问题二:忽视语境导致交际性欠妥
1. 问题分析
语言的应用离不开语境因素,不同的场合对语言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
在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包括交际对象在内的语境决定了交际需求。
而学生在面对不同的写作任务时,在正确表达全部要点信息之后,往往会忽视语境,写出交际性欠妥的语句。
最典型的问题之一是语言不得体。
例如,某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封邀请信,邀请外教参加李华的生日聚会,并建议外教准备礼物。
就“建议他准备礼物”这一要点,学生的写作中出现了各种各样欠妥的表达。
类似“If you decide to come,you’d better bring a gift”或“We have a small requirement that you bring a gift”的句子听起来格外生硬,而例如“It couldn’t be better if you can also prepare a small gift”这样的句式则显得更加友好和委婉。
同时,考虑到李华是礼物的接收者,也可以加上一句“I believe Li Hua will be very happy if he receives your gift, a s you’re always one of his favorite teachers at school”,这样显得文章得体礼貌,语言生活化,使文章能够更好地达到交际功能。
根据语境的不同,有时候过分客气也会导致交际性欠妥。
例如,有关图书馆闭馆口头通知写作任务中,发出通知的人只是代替官方传达信息,并不是因个人原因提出请求。
针对“并请他们转告其他留学生”这一要点,有学生套用了表达感谢的经典句式——“I would appreciate it greatly if you can infor m others of the arrangement.”这样的句子显得过分客气、语气夸张,并不符合语境的需要。
2. 解决对策
(1)开设主题课专项训练
使用礼貌得体的语言,对于达到应用文的功能非常重要。
针对学生写作中得体性和交际性欠妥的问题,教师可以开设主题课,针对写作的交际得体进行专项训练。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需要梳理学生之前的写作任务中常出现的交际性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复习巩固不同语境中交际应用。
教学案例2:
在复习了几个典型写作交际场景之后,笔者设计了更多新的生活语境,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写出符合语境的交际性话语。
[设计意图]应用文在特定语境中体现的语言功能,一方面取决于通知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如老
师和学生、学校和家长、同学之间等,另一方面也取决具体的写作事由。
通过设置专项复习课,学生有机会回顾各种不同语境下的交际需求——写给长辈和师长的信,要使用较为正式的语言,大方得体不失尊重。
写给朋友同学的信,则可以使用一些非正式的口头用语,语言活泼但不失礼貌。
若是邀请别人参加活动,则可以顺便表示一下期待对方光临的心情;若是提出请求,则最好能表示感谢;若是给别人带来不便,就有必要表示歉意。
在一系列生活语境的体验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未来的写作中关注语境的重要性,写出交际得体的文章。
(2)创设真实的交际需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实验版)》指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写作任务、话题、语言结构、文体等要求应与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体验和语言能力相适应。
应用文实用性很强,使用范围广泛,使用频率高,覆盖内容多样,而它的精髓也恰恰在于它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实用功能,接近学生生活体验。
教师应该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结合社会、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创设有真实需求的现实语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案例3:
学校歌唱比赛在即,因学校的官方通知只有中文版,教师要求学生用英语写一则书面通知,告知国际部的学生具体的活动安排。
请你写一则书面通知,告知国际部的学生歌唱比赛事宜。
要点如下:
1. 时间:下周五(5月22日);
2. 地点:学校大礼堂;
3. 要求:选手需提前半小时到达现场。
[设计意图]应用文的题型可能多种多样,但大多与日常生活贴近,是现实生活交际需求的体现。
教师基于学校的真实事件,提供了真实的生活情境和写作要点。
写作任务有真实的读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类似的生活情境还有很多,如就班级事件发布口头通知,有事不能上课写一封书面假条,暑期交流项目写一封申请信或自荐信等。
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利用一系列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培养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结语
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训练过程。
认识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实效,引导学生写出格式规范、语言简洁、交际得体、达到预期写作目的的优秀作文。
参考文献
北京市考试院.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4.
刘宏杰.英语应用文文体分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终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37-42.
王初明.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J]. 外语界,2014(2):44-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