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巢螟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症状:
香樟瘤丝螟,米虫巨细,身体白色,头黑色,是香樟的首要害虫。
瘤丝螟幼虫吐丝结巢,将数片叶片粘连,叶丝缀叶结巢,幼虫在巢内食害叶片与嫩梢,构成鸟窝状,严峻发作时可将樟叶吃光,仅残留枝埂。
该虫一年二代,幼虫白日很少活动,黄昏开端外出取食。
第一代幼虫损害期在6月中旬,第2代损害期在9月上旬。
药剂防治控制在很多结巢之前,以触杀药为主(如三矬啉),内吸药为辅(如吡虫啉、杀虫单等)的复合药剂作用较好。
防治办法:
1、近期间首要做法:人工摘除虫苞,并带出园外深埋或焚毁,决不能随地丢掉。
2、来年,视病虫发作状况,可采用化学防治。
幼虫防治药物可选用:20%阿维灭幼脲2000~2500倍液、20%虫无赦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
喷药要在黄昏进行,并尽量淋透虫巢。
3、施药适期:应捉住二叶虫苞盛期,一代在6月下旬(发作量大的地段7月上旬再喷药一次),二代在8月下旬9月初喷药。
至9月下旬,漏治地段应及时采摘虫苞,并会集毁掉。
文章来自:河北津城园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