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模拟试题5.30
2024年湖北省中考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湖北省九年级第五次模拟检测物理、化学试卷(本试题卷共12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物理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古筝是靠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B. 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正在响铃的闹钟铃声逐渐减弱,说明真空能够传声C. 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低D.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答案】D【解析】【详解】A.古筝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故A错误;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变小,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故B 错误;C .若用相同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声音的主要声源是瓶壁和水的振动,盛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高,故C 错误;D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 正确。
故选D 。
2.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猪君浩于北京现场展示了,利用特殊材料实现的“隐身术”。
据了解,褚君浩院士的其中一种“隐身术”借助了让光线有规律折射的神奇材料-“柱镜光栅”,下列四幅图中,与该隐身衣光的传播原理相同的是( )A. 水中倒影B. 照相机摄影C. 小孔成像D. 墙上手能【答案】B【解析】【详解】A .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 不符合题意;B .照相机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 符合题意;C .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 不符合题意;D .墙上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 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5月模拟试题(含解析)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共48分.1~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11~1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均为h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入金属球前,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可能相同B.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C.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2.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质量为3kgC.体积为10cm3D.密度为3.0×103kg/m33.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比热容/[J/kg]铁1535 0.46×103铝660 0.88×103铅328 0.13×103冰0 2.1×103A.冰的温度只要达到0℃,冰就一定会熔化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质量相同的铅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铝块升高的温度多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4.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如右图(a)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右图(b)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那么,在下图中可以正确描述拉力F随随深度h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B.C.D.5.如图,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B.电源左端为“+”极C.断开开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D.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抽去电磁铁铁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6.如图所示,将灯L1、L2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接在电压均为U的两个电路中,在甲图中灯L1的功率为4W,在乙图中灯L1的功率为9W.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通过灯L1电流之比是2:3B.L1、L2两灯灯丝电阻之比是2:1C.甲图中灯L1、L2的功率之比是2:1D.甲、乙两图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是3:2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8.下列各种成像中,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9.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彩色光带最上面的色光是红外线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现将物体A悬挂在轻质杠杆的C端,当在D端悬挂物体B时,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此时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OD=2OC,p1:p2=3:1.物体A、B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且均大于水的密度.物体A、B 的体积分别为V A和V B,且V A=2V B.物体B的质量为0.5kg.g取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A所受重力为10NB.两个物体的密度ρA:ρB=2:3C.将两个物体均浸没在水中,杠杆的D端下沉D.用2.5N的力竖直向下拉物体B,物体A恰能离开桌面11.《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12.2012年黄冈市利用如图所示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身体柔韧性测试.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若琦同学设计了四种电路(如图所示)模拟测试,并要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其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A.B.C.D.13.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深海里的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在深处的虫子C.雄鹰有时不用抖动翅膀也能翱翔天空是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D.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图示为照机相的原理图C.将物体向右移动、仍要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向右调整光屏的位置D.将物体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所成的像会缩小15.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16.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中,说法错误的是()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B.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地面上的桌子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地面对它的阻力C.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受到的合力为零17.如图所示(甲)是小明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由图象可知()A.电阻R0两端电压与通过R0的电流成正比B.R0的电阻值是5ΩC.该电路最小功率0.05WD.滑动变阻器R的电功率变化范围0﹣0.45W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18.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看到下面类似情形:(1)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3)图3中电流表指针所指的示数为A;(4)图4中物体的长为cm.19.小华骑自行车下坡时,想到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家后她找来了小车、秒表、刻度尺和充当斜面的木板进行探究,如图所示.首先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与小车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三:与斜面的长度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断定猜想二是正确的,依据是.(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小华测量的结果如下表,她怀疑第三次测量错误,于是重新测量并进行了修正.你认为小华第三次测量时间偏小的原因,除了秒表的使用和小车开始的位置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外,还有一种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可能是;经过对修正后的数据分析,猜想一是(正确/错误)的.实验次数 1 2 3 40 50 100 150小车内放置钩码的质量m/g时间t/s 2.5 2.5 2.0 2.5(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距斜面底端不同距离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她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对小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她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①;②.(4)接着小华又作出:“小车下滑的快慢还与斜面倾角有关”的猜想,你认为她(需/不需)要对这一猜想进行探究.如需要,说出方案,如不需要,说出原因:.20.用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一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与图1对应的电路图.(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较小,小灯泡不发光,其原因是:.(3)经过调整后,小灯泡发光,但如何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呢?你的措施是:.(4)爱探究的小强用另一只电流表A2和一个5Ω的定值电阻R,连接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同样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具体操作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A,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21.小明学习了磁的相关知识,回到家里,他取下台灯灯罩,把一个U形磁铁放到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泡外面(如图所示),他惊讶地发现了灯丝在晃动;移去磁铁后,灯丝不再晃动,由此小明猜想到:(1)灯丝的晃动可能是因为.(2)家庭电路电流的特点是.22.做测定电阻阻值的实验.(1)小明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3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V,电流表的读数是A,被测电阻R x的阻值是Ω.(3)小明和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老师给他们提出一个建议.你认为老师会提什么建议呢?.23.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明有如下猜想:实验序号材料物质质量(kg)下落高度(m)下落时间(s)1 铁球 1 20 1.962 铁球 1 30 2.473 铅球 1 20 1.964 铅球 2 20 1.96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1和3,结论是:.(2)小华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他发现两者下落时间(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24.如图甲所示,额定电压为20V的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压为24V.灯泡L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求:(1)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所消耗的电功率.(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25.小明发现自己家汽车照明大灯的灯泡内有两根灯丝,一根是功率较小的近光灯丝(主要用于照亮车前较近的路面),另一根是功率稍大的远光灯丝(主要用于照亮前方较远的路面).当控制手柄拨到“近光”位置时,近光灯丝正常发光;当控制手柄拨到“远光”位置时,近光灯丝和远光灯丝同时正常发光.该灯泡上标有“12V 60W/54W”的字样,通过计算回答:(1)当控制手柄拨到“近光”位置时,通过近光灯丝的电流多大?(2)近光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多大?(3)小明爸爸驾车在郊区道路上行驶,将控制手柄拨到并保持在“远光”位置5分钟,这段时间内一个照明大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4)说明这种灯泡内两根灯丝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并简述理由.26.2012年6月,我国自主设计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实验下潜7000m达到一个新的深度.试验经历了以下主要过程:母船用新型的吊装设备将潜水器投放到海中;潜水器缓慢竖直下潜和上升;吊装设备将潜水器吊上母船.如图是母船的吊装设备的示意图,图中虚线框中是滑轮组(未画出),电动机拉放滑轮组绳子自由端,挂钩挂着潜水器.吊装设备缓慢地将潜水器投放到海中,然后,潜水器下潜用时t1=6h,到达7000m出停留t2=0.5h,上升用时t3=3.5h.潜水器上升到海面后,挂钩挂着潜水器离开水面后,缓慢匀速竖直上升高度h=6m,在这个过程中电动机拉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5.5×104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已知潜水器总质量(含潜水员)m=2.2×104kg,体积V=20m3,水的密度ρ1=1.0×103kg/m3,海水的密度ρ2=1.03×103kg/m3,g取10N/kg.不计绳和挂钩的质量,不考虑空气阻力,不考虑潜水器离开海面后海水对潜水器质量的影响.求:(1)吊装设备将潜水器投放至刚被海水浸没时,挂钩的拉力是多大?(2)潜水器从开始下潜到返回海面的整个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3)滑轮组中,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是多少段?27.效率是30%,水平叉臂面积为1m2的电动叉车(如图1),托着重量为6000N,底面积为6m2的货物(如图2),5s 内从A点匀速水平移动到B点,从B点匀速竖直提升10s到达C 点,所用时间及各点间距离如图3所示,求:电动叉车(如图1)(1)A到B过程,货物对叉臂的压强.(2)A到C过程,叉车对货物的支持力做的功.(3)B到C过程,叉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4)B到C过程,叉车消耗的电能.四、科普阅读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拨开云雾探金星4月11日,经过历时153天、行程4亿公里的飞行,欧洲航天局“金星快车”探测器成功进入环金星椭圆形轨道,开始撩起金星神秘面纱之旅.古希腊人称金星为阿佛洛狄忒,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而古罗马人把这位女神称为维纳斯,于是金星也被称为维纳斯.这位维纳斯被浓雾遮盖,人们难以认清其真正面目.在金星大气中,95%以上为二氧化碳,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到30公里的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姐妹星,确实,从结构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的半径约为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径小3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0.88倍,质量为地球的,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不同的是,金星表面温度平均高达465摄氏度,而且浓密的云雾和二氧化碳使金星不容生命存在.为什么地球汇聚了繁衍生命的所有必要条件,而金星却赤热炎炎又令人窒息呢?科学家认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金星的大气.欧洲航天局选择了大气作为研究金星的切入点,这也正是与以往金星探测的不同之处.“金星快车”对金星为期486天的探测,主要任务是:解开金星大气上层围绕金星快速旋转以及金星两极地区强旋涡形成之谜;金星全球气温平衡状况和金星温室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及金星温室效应的作用;金星云层的结构及动态发展,研究较早前在其云层上部发现的神秘紫外线斑;金星大气随高度增加而发生的成分变化;金星大气如何与金星表面相互影响,太阳和风是如何影响金星大气;在不同的高度上,云和雾怎样形成和变化;大气层的化学状态,并观测金星气候变化.要完成上述使命,首先要确保飞船准确进入环绕金星的轨道.入轨前,“金星快车”的速度相对于金星来说达到了每小时2.9万公里.为了使探测器更容易被金星引力场“俘获”,以进入环金星轨道,“金星快车”启动了主发动机进行减速,将速度减至每小时1.5万公里,主发动机运行50分钟后关闭,“金星快车”成功入轨.这一过程充满风险,减速太强或太弱都可能导致失败.“金星快车”将在目前离金星较远的轨道运行9天后,逐渐接近金星,以便于5月7日转入为其科学探测任务而选定的椭圆形轨道,它最远距金星表面6.6万公里,最近只有250公里,金星在此飞行一圈需要24小时.随后装在“金星快车”上的7套尖端探测设备全面启动,将对金星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大气进行详细探测.这一任务周期至少持续2个金星日,相当于486个地球日.欧洲航天局将这7套探测设备视为法宝,其中的3套为“火星快车”探测设备的改进版,2套为“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探测设备的改进版.“金星快车”是欧洲首个金星探测器,于去年11月9日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联盟”运载火箭升空.“金星快车”的研发工作耗时4年,由于其部分结构取材于“火星快车”,加上循环利用原有探测设备,造价大为减少,仅为2.2亿欧元,而“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的造价则高迭10亿欧元.(选自2006.4.7《人民日报》)28.下列关于金星云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星云雾是浓浓遮盖金星的真实面目的大气,其中95%以上为二氧化碳,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至30公里的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B.金星浓密的云雾和高含量的二氧化碳使其表面温度平均高达465℃,致使金星赤热炎炎又令人窒息,不容生命繁衍C.金星云雾围绕着金星快速旋转,并在金星的两极地区有强大的气流旋涡形成D.金星云雾的上部发现有神秘的紫外线斑,且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成分也发生着变化2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金星快车探测金星的原因的一项是()A.金星被浓雾遮盖,人们至今还难以认清它的真实面目B.金星同地球的半径、体积、质量和平均密度等方面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C.金星大气浓密的云雾使金星不具备繁衍生命的必要条件D.95%以上的二氧化碳,致使金星出现典型的温室效应30.下列对金星快车入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金星快车启动主发动机,从而使其速度有所减缓,为入轨作好准备B.金星快车要顺利进入金星轨道,需要充分利用金星引力场的作用C.金星快车被金星引力场“俘获”后,就应关闭动力系统,否则会导致入轨失败D.金星快车并不是一次性直接进入为其科学探测任务而选定的椭圆形轨道3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对金星大气的观察与探索,将更有利于研究和改善地球日益恶化的大气环境B.由于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可循环利用的太空设备越来越多,太空探索的费用将越来越低C.由于金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快车的使命是为人类找到另一个适于居住的场所D.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能使金星快车既安全又有效地完成各项探测和研究任务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共48分.1~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11~1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均为h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入金属球前,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可能相同B.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C.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根据图找出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关系,两容器的底面积关系;由A、B两点压强相等,由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出两液体的密度关系;再根据F=ps可分析放入金属球前,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关系;(2)因为甲、乙两球浸没在液体中A点压强大于B点压强,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出甲乙两球的体积关系;最后根据公式m=ρV判断两球的质量关系.【解答】解:(1)设A点到液面的距离是h A,B点到液面的距离是h B,由图知:h A>h B,因为A、B两点的压强相等,由p=ρgh,得:ρA gh A=ρB gh B,ρA h A=ρB h B,因为h A>h B,所以ρA<ρB,故B错误;由图可以看出,S A>S B,由p=可得,放入金属球前,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有可能相同;故A正确(2)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A、B两液体中,设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 A、△h B,A 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即:ρA g(h A+△h A)>ρB g(h'B+△h B),因为ρA h A=ρB h B,ρA<ρB,所以△h A>△h B,(3)由图知两容器的底面积S A>S B,两球浸没在液体中,液面上升的体积,即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S A△h A>S B△h B,因为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它们自身的体积,所以V甲>V乙,故C错误;球的质量m=ρV,因为不知道两球的密度关系,所以不能判断两球的质量关系.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由图判断出:两容器的底面积大小、开始时两液面至A、B点的高度关系.2.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质量为3kgC.体积为10cm3D.密度为3.0×103kg/m3【考点】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浮力.【分析】(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重力、拉力作用,其关系是:G=F浮+F拉,根据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重力相等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即物体体积;(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根据G=F浮+F拉,计算出物体的重力;(4)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计算出物体密度.据解答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重力、拉力作用,其关系为G=F浮+F拉,浸没在水中:G=F浮1+F拉1,浸没在酒精中:G=F浮2+F拉2,即F浮1+F拉1=F浮2+F拉2,又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ρ水gV排+F拉1=ρ酒精gV排+F拉2,1.0×103kg/m3×10N/kg×V排+2N=0.8×103kg/m3×10N/kg×V排+2.2N,V排=1×10﹣4m3,物体完全浸没,故V物=V排=1×10﹣4m3,故选项C错误;(2)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1×10﹣4m3=1N,故选项A错误;(3)浸没在水中时,重力G=F浮1+2N=1N+2N=3N,质量m===0.3kg;故B错误;(4)物体的密度ρ===3×103kg/m3,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视重法测浮力、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有些难度,灵活运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比热容/[J/kg]铁1535 0.46×103铝660 0.88×103铅328 0.13×103冰0 2.1×103A.冰的温度只要达到0℃,冰就一定会熔化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质量相同的铅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铝块升高的温度多。
2023年河南省中招模拟考试卷物理

河南省中招模拟考试卷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物理学中,我们常用到一些测量仪器,如: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主要依据的是杠杆的平衡原理;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 ,其测量原理是液体的。
2.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周末,小明到农田里干活,发现瓜苗上覆盖着一层地膜,如图1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通过的方式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透过地膜看瓜苗感觉很模糊,仔细观察后发现地膜内表面有很多小水珠,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3.如图2所示,小华将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并向上推动活塞,可以使发出声音的音调 (选填“升高”或“降低”),保持活塞不动,用大小不同的力吹管上端时,可以改变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
4.如图3所示,公交车窗旁都配有破窗锤,在紧急情况下,乘客可以敲碎车窗逃生,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破窗锤的锤头顶部做得比较尖,目的是;已知锤头尖部面积是2.0mm²,若车窗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2.0×10⁷Pa,则乘客敲击的力至少为 N。
5.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3 V,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1:5V 0.25 A”的小灯泡,闭合开关S,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Ω,此时电路总功率为 W;若将小灯泡替换为阻值为12Ω的定值电阻R₀,R₀两端的电压为 V。
第1页共6页6.验电器A、B不带电,用带正电的小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再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棒ab将两个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如图5所示。
连接后,验电器A、B的金属箔片均张开,则接触瞬间金属棒 ab 中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你的判断依据是。
2023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正常工作且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是A.B.C.D.2.图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金属勺B.瓷碗C.塑料壳D.木铲3.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O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钉子P.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位置3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l之间的某点,位置2是l与3之间的某点,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A.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2B.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4C.第二次过位置1后最高能到达位置5D.第二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A4.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了40m,在球滚动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A.500J B.200J C.700J D.0J5.如图所示,验电器箔片闭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B.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两箔片带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C.在此过程中,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箔片上D.在此过程中,瞬间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流向箔片6.小敏在爷爷的卧室设计了一个如图的“聪明”电路,方便爷爷,“光控开关”在光弱(晚上)时自动闭合,光强(白天)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时自动闭合,两分钟后自动断开,表中开关使用情况,不符合电路设计工作要求的是()A.A B.B C.C D.D7.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在军事侦查、通信领域以及气候观测、大地测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发射了192颗人造卫星。
下列关于人造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近地点速度最小B.卫星由近地点到远地点的运动过程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C.卫星从近地点运动到远地点的过程中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D.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8.2020年2月疫情期间有人尝试利用无人机给居民送菜,无人机如图所示,若无人机运载物体的重力为G,竖直上升距离为H、水平移动距离为L。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题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选对得3分)1.如图所示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个洞口A口在平地上B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
当微风从左向右掠过地面的时候就会有气流在洞穴内流动让闷热的洞穴变成凉爽的“空调房”。
洞穴内能形成气流是因为B口上方比A口上方( )A.风速大气压大B.风速大气压小C.风速小气压大D.风速小气压小2.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
图所示的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A.图甲: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B.图乙: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C.图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图丁: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小B.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压缩冲程C.清洁扫除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沸点不变4.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
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示意图的是( )A. B. C. D.5.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6.世界上有很多古老文明利用人的身体丈量世界用人的手臂长度脚的长度等定义长度单位。
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约合中等身高人的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17cm)下列物体的长度约为1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B.乒乓球的直径C.课桌的高度D.粉笔的长度7.关于热量内能温度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一定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以上说法都不对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
最新2023届安徽省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解析

2023届安徽省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物理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太阳能B.石油C.铀矿D.天然气A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很小的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D.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4.质量相等的两只小鸟,以相等的速度飞行在不同的高度,则它们的()。
A.动能和机械能都相等B.动能和机械能都不等C.动能相等,机械能不等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相等5.下列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引起改变物体形状的是.............................()A.皮筋被拉长B.车座下的弹簧被压缩C.小铁块在空中下落D.铅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6.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A.5.5m; B.3.5m ; C.2.0m ; D.1.5m.7.一个运动物体,在第一次10秒内走4米,在第二次5秒内走2米,在第三次15秒内走6米,则可以肯定此物体一定是作......................................................................................... ()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既有匀速直线运动,又有变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8.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 B.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C.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 D.关着的车门 .9.如图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10.将规格都是“220V 100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220V的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电流通过它们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A.电烙铁B.电视机C.电风扇D.一样多11.小刚设计了四幅用电流表测量灯的电流,。
物理中考模拟考试题与答案

物理中考模拟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共 28 分,1~8 题为单选题,每题 2 分;9~12 题为多选题,每题 3分,漏选得 2 分,错选得 0 分)1.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老师监考巡视时的平均速度是10m/sB.辽宁省五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18℃C.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约为5sD.液晶电子计算器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3.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测电笔时,一定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B 控制灯的开关接火线零线都可以.C.家庭电路的电压对人体而言都是安全的 D.不能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吸热汽化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放热凝华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吸热凝固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泪是放热熔化5.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嘴对饮料的吸力B.图乙:盲道凹凸不平为了增大摩擦C.图丙:跳远运动员助跑利用了惯性D.图丁:飞机腾空而起依靠浮力6.如图所示,为了防止中考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当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
以下选项中利用该原理工作的是()A.动圈式话筒B.扬声器C.电动机D.电压表7.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6cm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向8cm处移动的过程中,成虚像且像逐渐变大D.成实像时,若只将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再次成像时,像变大6题图7题图8题图9题图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D.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条件答案:AC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4 km/sD. 3×10^7 m/s答案:B3.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错误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答案:C4. 以下关于温度和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 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B. 热量是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C.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D. 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来描述物体的状态答案:ABD5.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会()A. 保持不变B. 改变C. 静止D. 运动答案:A6. 以下关于电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B.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C. 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D. 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成反比答案:A7. 下列关于磁场的描述,错误的是()A. 磁场是由磁体产生的B.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C.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D. 磁场对静止的电荷没有作用力答案:D8. 以下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不变D.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会减少答案:ABC9.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的B.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D.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答案:D10. 以下关于光的折射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 光的折射现象与光的传播速度有关答案:BC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2023年中考物理模拟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2——2023学年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班级:学号:得分: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归纳总结出了“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做出的贡献,将他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
2.中国空间站在距离地面400~4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空间站相对地球是的;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在中国空间站与地面进行太空授课(如图),学生们观看电视直播时,电视收到的信号是利用传播的。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3.如图为道路监控摄像头,摄像头可以将道路交通实况传输给监控器。
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透镜,当汽车逐渐靠近摄像头时,汽车通过摄像头成的(选填“虚”或“实”)像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
4.小明为了测出物块A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A重为9N,然后将物块A静止在水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物块A所受浮力为N;物块A的密度是kg/m3。
(ρ水=1.0×103kg/m3,g取10N/kg)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定值电阻R=10Ω,滑动变阻器R'标有“20Ω,0.5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为保证电路元件安全,电流表示数最大为A,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Ω,定值电阻R的最小功率为W。
6.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O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则皮球经过同高度的A、B两点时的速度v A v 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中国古诗词意境优美,许多诗句中涉及了声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水能传播声音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word版(带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5.0分)1. 下列关于光现象形成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水中望月——光的折射B. 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C. 凿壁借光——光的反射D. 雨后彩虹——光的折射2.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B.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变小C. 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声音变低D. 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3. 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将烧杯放在同一个水槽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烧杯所受浮力相等B. 乙液体的密度最大C. 丙液体的密度比水大D. 三种液体的密度相等4.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B. 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C. a、b接触时,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D. 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正电荷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 )A.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B.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D.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增大6. 如图所示,能说明扬声器工作原理的是( )A. B.C. D.7. 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两盏灯突然有一盈熄灭,用试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不亮的灯断路了B. cg间的插座短路了C. ef间的导线断路了D. 一定是gf间的导线断路了8. 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
2023中考模拟物理试题(含全解全析)

2023中考模拟物理试题(含全解全析)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木块在带刻度的直轨道上向右滑动,如图所示是照相机连续两次拍摄到的木块的位置,该木块从A位置滑到B位置运动的路程是 mm。
2、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放几桶水,如图,当气温下降至00C以下时,桶里的水凝固成冰, 热量,从而避免蔬菜被冻坏。
3、有些工厂车间里挂有如图所示的警示牌,提醒工人们规范佩戴护耳器,这是因为车间里噪声的 (填声音的特性)很大,可能造成听力损伤。
4、电荷的定向移动会形成电流。
如图所示,A、B 两根碳棒分别与电源两极连接后均插入盐水中,盐水中的负离子向 B 移动,正离子向 A 移动,则盐水中的电流 (选填“从A 流向B”“从B流向A”或“为零”)。
5、如图,装满物品的拉杆箱总重60N,平放在水平地面上,重心在箱体的几何中心O处,图中AB与BC 等长,要将该旅行箱的C端抬起,至少要用 N的力。
6、如图是一种船式起重机的结构简图。
若货物的质量为 4.9t,钢绳上的拉力F=1.4×104N,则该起重机将货物匀速吊升8 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g 取10 N/kg)7、一款长方体合金电阻的棱长分别为 a、b、c。
且a>b>c。
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这种电阻分别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并联接在某一电源的两端,则通过电阻 (选填“甲”或“乙”)的电流较大。
8、如图是小明家的电能表,小明的妈妈炒菜时,让额定功率为200W的抽油烟机单独正常工作,电能表的铝盘转了30转,则抽油烟机的工作时间为 min。
9、甲、乙两只灯泡分别标有“6 V 6W”和“6 V 3W”字样,如图所示是它们的I—U 图像,现将两灯串联接在电压为8 V的电源两端,则两只灯泡的总功率是 W。
1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拔河比赛的过程中用力向后拉绳子,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小明同学所受的重力和小明同学的前脚对水平地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O点表示小明的重心)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向自由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靠拢,说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B、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玻璃杯盛满水,杯口盖上硬纸片,倒置,发现水没有流出,说明存在大气压力D、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墙不动、人后退说明墙对人的力大于人对墙的力1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在水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初三模拟测试题及答案物理

初三模拟测试题及答案物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会:A. 减少B. 增加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晶体熔化的特点?A. 熔化时吸热B. 熔化时温度不变C. 熔化时放热D. 熔化时温度升高3. 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导体的电阻不变,那么导体中的电流将: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先减小后增大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为10N,那么推力的大小为:A. 0NB. 5NC. 10ND. 不能确定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km/sD. 3×10^7 m/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物理学中,力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7.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受力情况等均________。
8.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________。
9. 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________高的水银柱。
10.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将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2.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20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14. 一个电阻为100Ω的导体两端加上6V的电压,求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15.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
六、结束语本次初三模拟测试题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模拟测试,不断提升自己的物理学科素养。
初三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以上说法都正确2.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当它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 GB. 0C. G/2D. 无法确定3.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A.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B.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C. 物体自由下落D.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4.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速度为v,它的动能为()。
A. 1/2mv^2B. 1/2mvC. mv^2D. mv5.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A. 物体的温度升高B. 物体的体积减小C. 物体的质量增加D. 物体的速度增加6.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有关。
A. 电流的大小B. 导体的电阻C. 通电时间的长短D. 以上说法都正确7. 以下哪种材料是导体()。
A. 橡胶B. 玻璃C. 铁D. 陶瓷8. 一个电路中,如果电源电压为U,电阻为R,通过的电流为I,则欧姆定律表达式为()。
A. I = U/RB. I = R/UC. U = IRD. U = R/I9.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电磁感应()。
A.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B. 磁场中的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C.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D. 以上说法都正确10. 以下哪种情况下,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最快()。
A. 在真空中B. 在水中C. 在空气中D. 在固体中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2.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3. 物体的机械能等于它的______能和______能之和。
4. 动能的单位是______。
5. 物体的内能与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有关。
6.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完整版)初三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20**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第1 卷(选择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每小题 2 分,计 2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2.图中的几种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W 的是()3.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从西昌成功发射,精确入轨;11 月5 日,嫦娥一号成功“牵手”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火箭发射时燃气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B.火箭发射上升时动能转化它的重力势能C.围绕月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D.卫星内部工作系统所需的能量由卫星两翼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4.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如图所示的压路机,关于它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碾子由钢铁制成,利用了钢铁硬度大的特性锋利的菜刀切 杯倒置水没流出 B. 碾子质量很大,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C .碾子很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路面的压强D .橡胶轮胎外表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与路面的摩擦 6.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 ()水 用滴管吸取药液用吸盘挂钩挂物品 用 菜图AB C D7. 汶川地震中,滚滚的山石挡住了道路。
增援人员要用撬棒撬开山石,分别沿如图所示的四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 A .沿F 方向 B .沿F 方向 C .沿F 方向 D .沿F 方向8. 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9. 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谷底10.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B.光电池和 V 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C.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第Ⅱ卷(非选择题)题号 一题二题三题四题总分得分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计 8 分)1、仔细分析右表中的数据,你会发现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等因素有关。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三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分)下列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6s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kg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2.(2分)如图为“抖音”上热火的“泼水成冰“的美丽景象,“泼水成冰”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A.汽化、吸热B.液化、放热C.熔化、吸热D.凝固、放热3.(2分)西汉初期的古书《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
其中涉及的光学知识与下列所述的四种现象形成过程相同的是()A.激光准直B.三棱镜分解白光C.路口凸面镜中的车影D.皮影戏幕布上的影子4.(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转化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飞机能够腾空而起,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原理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就一定不变5.(2分)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的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关于平衡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过程中,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平衡车的脚踏板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C.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车立刻停止运动6.(2分)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体积为500cm3泡沫钢,孔隙度是()A.20%B.80%C.90%D.98%7.(2分)如图为“儿童安全插座”,它具有保护门双层互锁功能,能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儿童安全插座”的开关接在火线上B.“儿童安全插座”的白色保护门属于导体C.用测电笔笔尖插入E孔,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氖管会发光D.若“儿童安全插座”发生短路,家庭电路中的其它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8.(2分)如图为一款具有防倾倒功能的新型落地扇,当其电源开关S1闭合后电动机就能正常工作;其内部的防倾倒开关S2处于常闭状态,当落地扇倾斜时才会自动断开,使电动机停止工作。
初中物理 江苏省江阴市中考模拟物理5月中考模拟模拟考试卷 考试题及答案 苏科版.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试题1:广场上,商人发出的叫卖声,近处的游客听到了,而远处的游客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商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B.商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远处游客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D.远处游客听到的声音振幅大试题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 B.山 C.山上的树木 D.岸边的房屋试题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试题4: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流体中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 B.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评卷人得分C.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试题5: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是常见的.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试题6: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5d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C.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的时间约2s D.考场外此时的气温是12℃试题7: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试题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小明将长方体木块(每个面粗糙程度相同)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如图所示.以下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木块共受到两对平衡力作用B.用上述器材可探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C.木块所受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若撤去拉力F,木块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试题9:通过直接感知现象,来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研究物理问题方法.下列根据观察的现象,作出的推测不符合物理事实的是A.根据扩散现象推测:分子是在做无规则运动的B.根据电路中灯泡发光推测:电路中有电流C.根据放在螺线管旁的小磁针受力偏转推测:螺线管周围有磁场D.根据靠近带电体的轻小物体被吸引推测:轻小物体是带电的试题10: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的是A.丙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乙 D.乙和丁试题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右移动,则A.电压表示数减小B.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差增大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减小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不变试题12: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竖直升降电梯中的运动.他先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500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电梯从t=0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t=11s时停止,测得台秤对自己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0~2s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不变B.2s~10s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10s~11s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D.0~11s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增大试题13: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读数: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cm;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图(c)中秒表的读数是▲s.第13题图试题14:用稳定的加热设备给一种固体持续均匀地加热一段时间,根据测量结果绘出了如图8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该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 C点时的内能.试题15:火柴点燃是用▲方式改变内能的;发电机的原理是▲.试题16: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1)若冰壶的质量为质量为20kg,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力为冰壶重力的0.015倍,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静止,则这段时间冰壶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 W.(2)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体积为8×10-3m3,则这种花岗岩的密度为▲ g/cm3;停在冰面上时冰壶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2,冰壶对冰面的压强是▲ Pa.试题17:小明、小华和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小华猜想: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小丽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分别对两位同学的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一:让不同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如图所示).(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动能大小的.实验二:小丽接着又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另一个猜想是否正确.(2)小丽的做法是▲.试题18:小明上完体育课后,从学校小卖部买了一瓶饮料.当他紧紧用手握住竖直的饮料瓶不动,如右图所示,则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的重力.拧瓶盖时,他发现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用物理知识分析瓶盖上竖纹的主要作用是▲.拧开瓶盖,将塑料吸管插人瓶中,能把饮料吸进口中,这是利用了▲.试题19: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选填“大”或“小”)试题20: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小明将同一支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原先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是▲中的大,液体▲的质量较大(选填“甲”或“乙”).试题2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秤将重为3.9N的物块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至顶端,拉力如图所示,已知斜面的高为2m,长为4m,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若用图乙所示装置匀速提升该重物上升0.5m,当其机械效率与斜面相同时,竖直向上的拉力为▲ N.试题22:微波炉是一种利用向食物发射微波,进而将以微波形式存在的电磁能转化为内能来对食物加热的厨具.因为微波可以深入食物表面内约5 cm,因此与蒸烤类厨具比较,具有加热更加迅速的特点.小明家最近买了一个微波炉,他听人们讲利用微波炉对食物加热,不仅加热时间短,还具备加热效率高的特点.为了验证后一种说法,他决定借助电能表、手表、温度计、煤气灶等器材实际测量一下.为此他查看了家中微波炉后面的铭牌,上面注明额定输入功率为1200 W,他又查看了他家的单相电子电能表,上面注明3200imp/kW•h.之后,他关闭其他所有家用电器,将体积为lL、温度为20℃的水放入微波炉并用中火开始加热,同时用钟表计时并记录电能表上面的发光二极管闪烁的次数,历时7 min,电能表上面的发光二极管闪烁了320次,此时取出并测得水的温度为80℃.(1)若用煤气灶来加热同样多的水到同样的温度需用0.0168 kg煤气,则煤气灶的效率为▲.(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5.0×107J/kg)(2)微波炉烧水时的效率▲.小明还知道微波炉中发射微波的器件叫做微波管,某微波炉内的微波管只有一只,且该微波管只能在额定电压下以额定功率工作,这个微波炉是如何仅仅利用这只微波管实现在不同挡位工作的昵? ▲.试题23: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木块A放在水平小车上随车一起匀速运动,画出木块A受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3)如图丙所示,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螺线管的N、S极.试题24: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为电阻箱,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R1=5Ω时,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U1=2V.求:(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0;(2)电源电压U;(3)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R2时,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P L=0.1W,求R2的值.试题25:为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五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6Ω、8Ω、12Ω、16Ω、20Ω)、滑动变阻器(1A 20Ω)、开关、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2)电路连接后,小华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移至最左端,闭合开关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超过其量程,电流表示数不为零,则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中,最合理的是▲.A.立即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移至最右端B.断开开关,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改为15VC.断开开关,检查定值电阻是否发生断路D.断开开关,检查滑动变阻器是否发生短路(3)排除故障后正确操作,当定值电阻阻值为6Ω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V.若将定值电阻阻值换为8Ω时,则应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移动,才能完成第二组数据的测量.(4)测量第三组数据时,小华想换用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你认为可行吗?▲若想完成接下来的实验,还可换用阻值为▲的定值电阻.试题26:小华和小红在广场看到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如图甲所示)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套圈落地时的水平距离不尽相同,引起了他们的思考.于是他们按图乙所示方法,找来圆弧轨道(末端水平)、一个小钢球,探究钢球水平抛出的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前,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1: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有关;猜想2: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需用测量水平距离s.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他们确定s的起点位置O,写出具体的方法▲.(2)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①分析实验序号为▲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成正比;②综合分析表中所给数据,请你写出s与h、H之间的关系式:▲.③接着小华又想探究小球抛出的水平距离与小球的质量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小华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如何判断:▲.实验序号轨道末端水平部分离地面的高度H/m小球在轨道上由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m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s/m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的平方s2/m21 0.5 0.1 0.45 0.22 0.5 0.2 0.63 0.43 0.5 0.3 0.78 0.64 1.0 0.1 0.63 0.45 1.0 0.2 0.89 0.86 1.0 0.3 1.10 1.2试题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Quaranta是当前问世的外表最圆润同时也最富动感的太阳能汽车之一(如图甲所示).其前风窗玻璃和顶盖玻璃皆采用防太阳辐射的层压玻璃制作而成,车身轻便灵活.电池完全由太阳能供能——通过安装在车顶和前端的电池板收集太阳能.某辆太阳能汽车接收太阳光能的面板面积S=8m2,太阳照射时产生U=120V的电压,并对整车提供最大为10A的电流,机车最大可获得800W的机械功率.设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1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P0=1.0×103W. 该车加速性能优越,从静止开始加速100m的路程最短仅需5s.(1)车载导航系统是利用▲来传递信息的;车窗玻璃能有效防止来自太阳的辐射,主要是能阻挡太阳光中的▲.(2)若设计Quaranta车身的材料应具有强度高且轻便的特点,则下表所列的材料中,最为理想的是▲.材料技术指标锰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性能(强度)强较弱较强强密度/kg·m-37.9×1033.0×1034.5×103 1.6×103(3)Quaranta从静止加速100m路程的过程中可以达到的最大平均速度为▲ m/s.(4)太阳能属于▲(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5)若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机械功率P运动,一段时间后再将功率减小到P1,并保持此功率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乙所示,设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则阻力为▲ N.P1= ▲ W.试题1答案: C试题2答案: A试题3答案: D试题4答案: B试题5答案: B试题6答案: B试题7答案: A试题8答案: C试题9答案: D试题10答案: D试题11答案:D试题12答案:C试题13答案:1.45cm;-4℃;235试题14答案:晶体;小于试题15答案:做功;电磁感应试题16答案:6;2.5;104试题17答案: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滑下试题18答案:等于;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大气压试题19答案:10cm;大试题20答案:甲;甲试题21答案:75%;1.73N试题22答案:30%;70%;改变微波管工作时间与间歇时间的比值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试题23答案:作图略试题24答案:1W;4.5V;20Ω试题25答案:连线略;D;2.4V、左;不行、12Ω试题26答案:制作一个简易重锤线悬挂在桌边,下端对应的地面位置即为起点(或用水滴自由落下);123(或456)、落地点与抛出点水平距离的平方;s2=4Hh;简要做法:保持小球由静止释放的高度h、轨道末端水平部分离地的高度H不变,仅改变钢球的质量,测量钢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如何判断:若钢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改变,则与小球质量有关,否则无关.试题27答案:电磁波、紫外线;碳纤维;20m/s;一次、15%;80 480。
初三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題,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海市蜃楼现象与下列现象或故事,属于同一类光学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笔在水面处“折断”C.凿壁借光D.猴子捞月2.(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障碍物和发现昆虫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其发声的响度来判断的3.(2分)《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大树底下好乘凉﹣水蒸发吸热4.(2分)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测量的是家用电器的总功率B.空气开关自动断开,一定是某处出现了短路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D.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5.(2分)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B.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C.用手机自拍时,应距离手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D.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要把物体放在其焦点以内6.(2分)如图所示为一台电压力锅。
当电压力锅内部气压过大或温度过高时,要求发热停止工作。
压强过大时S1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S2自动断开,下列图中表示S1、S2和锅内发热器的连接情况,其中符合上述工作要求的是()A.B.C.D.7.(2分)关于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寒推出,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C.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8.(2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表示数变大的是()A.B.C.D.9.(2分)为培养青少年科学创新能力举办了遥控车竞速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g取10N/kg,ρ水=1×103kg/m3,C水=4.2×103J/(kg·℃)一、选择题(1-9题为单项选择题,10、11 为多项选择题,选项不全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 m/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2.小明烧水时,打开壶盖看到壶盖上形成很多的水珠。
下面事例中能用此现象的物理知识解释的是()A.玻璃加热变软B.黄山云海 C.简易冰箱温度降低 D.屋檐下的冰锥3.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 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C.飞机正常飞行速度最接近60㎞/h D.所有电磁波的频率都为30MHz 5.下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6.在下列事例中,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B.大象的“声音”交流C.“B超”检查人体D.手机用“WiFi”上网7.小刚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甲图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刚向上爬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乙图所示,它所受的摩擦力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丙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人匀速向上运动,所以F=GB.t1-t2时间内人匀速直线运动,人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GC.t2-t3时间内,人在减速向上运动,F>GD.人加速向上爬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不变8.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时,一定费力的是( )A.笤帚B.斜面C.滑轮组D.羊角锤9.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下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A.运动的小朋友 B.缓慢进站的磁悬浮列车C.飞奔的猎豹 D.漂浮的氢气球10.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电压恒为18V的电路中,各电表选择的量程如图所示,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灯丝电阻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8WC.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75W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60Ω11.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是125N,在1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滑轮重是75NB.物体重是300NC.拉力F的功率是25WD.拉力F做的功是750J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27分)1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 (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cm。
13.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填“会”或“不会”)升高.14.一汽油机飞轮转速为2400 r/min,则该汽油机1s内完成_____个冲程,做功____次。
15.生活中“吸”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各不相同。
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
用吸尘器“吸”灰尘时,灰尘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的缘故被“吸”入吸尘器的。
16.如图,小华家电能表的示数是______度,他只让某电水壶工作,发现在10分钟内电能表盘转过了600转,则该电水壶的实际功率为______W。
17.过去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的性质。
某汽车水箱中装了8 kg的水,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 o C,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J。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o C)]。
18.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当乙的电压为2.0V时,电功率是 W,甲的电阻乙的电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如图所示,盛热水的茶杯中有一片茶叶,茶叶上附有两个的球形气泡,此时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茶叶与两气泡的总体积为1×10-8m 3,则这片茶叶的重力为_____N 。
若在茶杯上盖紧盖子,会发现这片茶叶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g =10N/kg )20.如图是测大气压值的实验,那么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_________。
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它随高度的增加而 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1.“烟花三月下扬州”,小明游东关街时购买了如下图所示的扬州三把刀(厨刀、修脚刀、理发刀),发现刀刃都很薄,这是为了_________,手握位置都凹凸不平,这又是为了__________。
22.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 点滑至b 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b 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 .23.某汽车发动机功率为30000W ,以15m/s 的速度匀速行驶4.5km ,则发动机共做功______J ,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 N ;当汽车上坡时,保持功率不变,以10m/s 的速度行驶时,此时汽车发动机牵引力为 N 。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8小题,共36分) 杯盖 茶杯11题a b 左 右 33 2 2 N 障碍物障碍物24.(2分)如图,用绳子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将一斜面物块慢慢靠近小球,并刚好与之接触(绳子仍然竖直,且小球静止)。
请作出小球此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23题图 24题图25.(3分)请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26.(4分)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1)小峰第一次选取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测得的焦距为;(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8 cm,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峰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自下而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用红光和绿光分别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 的焦距大些;(4)在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得像距分别为17.5 cm和22 cm,与理论像距20 cm相比偏差较大。
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7分)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小王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某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a.小王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火山石的质量m,其示数如图所示;b.往量筒中倒入水,使水面到达V 1=50mL 处;c.用细线系住火山石,放入量筒,用细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的时间,水面到达V 2=54mL 处;d.取出火山石,水面下降到了V 3=48mL 处;e.小王认为火山石体积测量不够准确,它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50 mL 处,将刚才取出的火山石表面附着的水擦干净,再次压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V 4=55mL 处。
请解答下面问题:(1)该实验原理为 (用公式表示)。
(2)在步骤d 中,水面没有回到50 mL 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王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火山石的质量m/g V 1 V 2 V 3 V 4 火山石的体积V/cm 3火山石的密度-3/g cm g 1 ① 50 54 48 55 ② ③(4) 观察表格,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6分)小晴和小雨分别用如图甲、乙两套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应适当将 (选填“A 处向上”或“B 处向下”)调整。
(2)调整好器材,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当水温为90 ℃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持续几分钟为止,根据记录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图像,实验中,是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 a为小晴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图像,分析可知她是选用_____图中装置做的实验,由小雨所绘制的b图像可知,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选填“低于”或“高于”)一标准大气压。
0~6 min a和b图像重合可以判断她们实验所用水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9.(3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2)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她改用弹簧测力计在乙图中的C位置斜下拉,若每个钩码重2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示数将(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N.30.(4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阻值为5 Ω左右。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1)(2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其读数为 A(3)实验中,调节变阻器,当灯泡电压变化大小ΔU=1V时,电流变化大小ΔI=0.2A,该同学由表达式R=ΔU/ΔI,计算出灯泡电阻为5Ω,他的这种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说明原因31(7分)小明用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实验器材的规格已标明).(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实验中,小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表指针始终处于图2所示位置,则接线柱______间(填接线柱的数字编号)出现了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3)故障排除后,小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U-I图象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____(选填选项前字母);A.“5Ω,2A” B.“15Ω,2A”C.“25Ω,2A” D.“30Ω,2A”(4)在每次调节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了△R1,小灯泡的阻值变化了△R2,则△R1______△R2,(选填“>”、“<”或“=”),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