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10月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秋10月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表明,通常有效的管理幅度是______
A.3~6人
B.7~12人
C.12~20人
D.20~30人
2、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系统分析”概念的时间是______
A.1949年
B.1959年
C.1969年
D.1979年
3、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和
A.集中经营
B.多头经营
C.异地经营
D.分散经营
4、智力属于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液态能力
D.晶态能力
5、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之一

A.泰勒
B.梅奥
C.马斯洛
D.洛斯奇
6、假设团体也称
A.工作团体
B.实际团体
C.正式团体
D.统计团体
7、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进行研究的激励理论是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状态型激励理论
D.强化型激励理论
8、根据费德勒的权变模型,在最不利和最有利的两种情况下,效果最好的领导方式是______
A.以任务为中心
B.以人为中心
C.以组织为中心
D.以环境为中心
9、我国“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提出于______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10、1990年概括出心理契约的构成内容的学者是
A.艾迪
B.罗宁
C.陆索
D.海洛特
11、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
A.马斯勒奇
B.德鲁克
C.弗洛姆
D.马斯洛
12、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A.模仿能力
B.语言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13、艾宾浩斯区分气质类型的依据是______
A.情感
B.感受性
C.情绪
D.稳定性
14、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A.韦伯
B.梅奥
C.马斯洛
D.摩尔斯
15、某企业的李总,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监督方案的策划。

李总在组织中充当的角色是
A.信息传播者
B.企业家
C.危机管理者
D.资源分配者
16、国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的行业是______
A.金融行业
B.助人行业
C.地产行业
D.资源行业
17、有效的组织文化,能够使组织成员在满足于物质需求的同时,获得工作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是组织文化的______
A.行为导向作用
B.行为激励作用
C.行为协调作用
D.社会辐射作用
18、归因理论最早的提出者是
A.凯利
B.海德
C.武德沃斯
D.威廉·詹姆斯
19、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弱程度和工作效率之间是______
A.U字形关系
B.倒U字形关系
C.M字形关系
D.W字形关系
20、科学的心理学诞生于______
A.1678年
B.1779年
C.1879年
D.1978年
21、韩非在《八经》篇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这句话说明了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是
A.管理问题
B.生产问题
C.人性问题
D.人事问题
22、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称为______
A.形状知觉
B.运动知觉
C.时间知觉
D.空间知觉
23、在企业的识别系统中,属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是
A.CI
B.MI
C.VI
D.BI
2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激励理论是______
A.需要层次理论
B.“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C.期望理论
D.成就需要理论
25、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以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为______
A.能力
B.智力
C.知识
D.技能
26、“特征”“标志”“属性”指的是人的______
A.性格
B.人格
C.人性
D.气质
27、2004年,我国提出的基本国策是______
A.依法治国
B.和谐社会
C.以人为本
D.计划生育
28、荀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人能合群,即构成______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氏族
D.部落
29、美国学者罗宾斯将团体区分为工作团体和______
A.松散团体
B.正式团体
C.实际团队
D.工作团队
30、关于团队生产效率与团队士气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高士气一定有高效率
B.高效率不需要高士气
C.两者无关联
D.士气只是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多项选择题
31、法约尔认为,行政管理活动的职能具体可分为
A.计划
C.指挥
D.协调
E.控制
32、关于心理定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A.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积极作用
B.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消极作用
C.心理定势是对某一个人或某类人的刻板印象
D.心理定势不受以往经验模式影响
E.心理定势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偏见
33、在组织中,高层管理者关注的决策类型有______
A.程序性决策
B.战术性决策
C.非程序性决策
D.战略性决策
E.确定性决策
34、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的内容与范围有______
A.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
B.个体心理
C.团体心理
D.组织心理
E.领导心理
35、组织形象的特征包括
B.主观性
C.客观性
D.非线性
E.绝对稳定性
三、简答题
36、简述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

37、简述领导者进行情商管理的方法。

38、组织变革中来自组织的阻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39、简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40、简述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

四、论述题
41、试述考核与评价领导者的方法。

42、试述弗鲁姆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五、案例分析题
43、案例:某银行柜台,一位女柜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窗外排着长长的队伍。

女柜员正在接待两位外地男客户,向他们介绍业务,因而影响了办理业务的速度。

后面几位客户等得不耐烦了,其中一位女客户挤到窗口训斥这位女柜员:“你是在工作还是在谈情说爱?”后面的客户跟着哄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这位女柜员不是针锋相对,也不是反唇相讥,而是谦和地说:“非常抱歉,让你们久等了”。

接着她还简要地向客户们解释了影响办理业务速度的原因。

这一解释,大家都心平气和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工作又正常地进行。

问题:请运用所学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答案解析:
[考点]团体行为与管理[解析]人类意见沟通的最重要的形式是7~12人。

2、A
3、D
4、A
5、A
6、B
7、B
8、A
9、A
10、C
11、A
12、D
答案解析:
[考点]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解析]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概括能力。

13、C
14、C
答案解析:
[考点]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解析]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15、B
16、B
答案解析:
[考点]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解析]国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的行业是助人行业。

17、B
18、B
19、B
答案解析:
[考点]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解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弱程度和工作效率之间是倒U字形关系。

20、C
21、C
22、D
答案解析:
[考点]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解析]空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

23、B
24、A
25、C
答案解析:
[考点]个性差异与管理[解析]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以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为知识。

26、A
27、C
答案解析:
[考点]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解析]2004年,我国提出的基本国策是以人为本。

28、B
29、D
答案解析:
[考点]团体行为与管理[解析]美国学者罗宾斯将团体区分为工作团体和工作团队。

30、D
二、多项选择题
31、ABCDE
32、ABCE
33、CD
34、ABCDE
35、ABC
三、简答题
36、(1)传统的“满意”与“不满意”互为对立的观点是不确切的,激励因素“满意”的对立面试“没有满意”,而保健因素“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2)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均有正负两种价值或作用。

(3)从不满意到非常满意的转化,要经过保健因素从负向正价转化,以及激励因素从负向正价的转化。

答案解析:
[考点]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37、(1)要以情商来提升领导者的亲和力、影响力和领导力。

(2)领导要重视提升全员的情商水平,协调人际关系,营造和谐团队与组织气氛,以情商来促进团队与组织的绩效。

(3)要将EAP服务系统的建立完善与情商的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38、(1)结构惯性与人际关系网。

(2)群体惯性与组织规范。

(3)经济利益。

39、(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答案解析:
[考点]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
40、(1)目标原则;(2)价值原则;(3)卓越原则;(4)参与原则;(5)成效激励原则;(6)亲密原则;(7)诚信正直原则;(8)环境适宜原则。

[考点]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
四、论述题
41、(1)目标考评法。

根据预先设定的领导行为目标进行考评,考查目标实施的进度、措施以及实现的程度。

(2)群众测评法。

通过走访、座谈、投票、问卷等方式,调查了解群众对领导者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绩的反应和评价,在充分掌握和综合分析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领导者做出相应的评价。

(3)专家评估法。

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对领导者进行测评。

(4)情景模拟考评法。

把被考评者置于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他按照给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以此来观察他们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

(5)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既是领导测评的基本过程,又是领导测评的基本方法。

(6)比较测评法。

通过比较考查领导者效率、效益和效果,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7)统计分析法。

将领导活动及其效果用量化的指标表示出来。

运用数学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对各种数据
及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8)自我述职法。

由领导者本人对领导活动的绩效和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基本结果向测评者汇报的一种自我鉴定法。

42、(1)弗鲁姆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

弗鲁姆认为,激励就是掌握人的行为的选择过程。

如果一个人有了特殊的目标,则目标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实现目标的期望概率,会影响人的行为的积极性。

期望理论的简化模型为: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

(2)根据期望理论对人员管理要处理好以下关系:①提高职工的期望水平,解决职工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②提高关联性的认识,解决职工的工作成绩与奖励的关系。

③提高效价水平,解决对职工的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④不应脱离实际拔高期望值、效价与关联性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
43、冲突即两种目标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现象。

冲突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冲突过程的第四个阶段是干预措施和解决冲突。

合作和妥协是处理冲突的原则。

女柜员为了解决冲突,维持正常工作秩序,采取了妥协的做法。

做到体谅对方、原谅对方的过激言行,使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