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晦涩难懂?别急,咱们一步步来,保准让你一听就懂。

先说说这个“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啥。

简单来说,它就是公司买来的那些投资性的资产,不是用来做长期持有的,也不是准备随时卖掉的,而是准备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卖出去的那种投资。

明白了吧?就像是你在菜市场上买了一筐苹果,打算等它熟了再卖,既不是为了自己吃,也不是为了马上甩掉。

你买它,不是为了当下的用,而是准备卖出去捞个差价。

这个“可供出售”的意思,就差不多是这样的。

那你会问了,既然买了这些金融资产,怎么记录在账上呢?嘿嘿,这就有意思了。

因为你这买来的东西,它的价值是会变的!不是每个时候都涨的,可能一会儿涨,一会儿又跌,甚至有可能跌得比买的时候还低。

这可怎么办?账上怎么显示才不算糊弄人呢?这就得用到“公允价值变动”了。

你不把它记录下来,哪能算是一个真实的账务呢,对吧?所以啊,在会计分录上,咱得分两种情况来做——一是价格上升了,二是价格下降了。

如果你买的金融资产价格涨了,那可是好事啊!会计分录就得“赞”一波了。

比如说,你本来买了一张债券,花了100万,后来价格涨到120万了。

这时候呢,你要做的第
一个分录,就是把增值部分记录下来。

账户里,咱就得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个账上加上20万,同时,差价部分进入一个叫“其他综合收益”的科目。

说白了,这就是“账上赚钱了”,你得做个记录,方便将来卖掉的时候,也能明明白白把钱算清楚。

不过,话说回来,不是每次都这么顺利的。

价格下跌了怎么办?别急,跌了也得有记录。

比如你那张债券,原本值100万,后来跌到了80万。

这时候,肯定心里有点小失落,账面上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得做个“减值”处理。

按照会计的规矩,这可不能让它一直坐着不动。

你要做个会计分录,把那差价的20万也记进去,放到“其他综合收益”
里,虽然账面上暂时是亏损,但这也没关系,毕竟你还没卖,亏了也不是真的亏。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就是买卖过程中的价格变动,要及时更新,不能放任不管。

好了,我们来说说如果要卖掉这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怎么办。

假如你终于决定将那张债券卖掉,卖了120万,恭喜你,赚了不少!这时候,你就得把之前账上的那些
增值部分结算一下,不仅要把卖掉的120万收入入账,还要把“其他综合收益”账户里的差价,也一起处理掉。

因为这笔增值本来是存放在“其他综合收益”里的,卖了之后,它就得变成“利润”才对。

也就是说,买的时候账面上有增值,卖的时候才把增值变现——你赚的这部分,最终是会影响到公司的实际利润的。

但如果一开始你买的是亏损的资产,比如那张跌到80万的债券,卖了80万也算
是“止损”了,这时候也得把账上的亏损结算掉。

所以,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了,不管涨跌,都是有账务上的反映的,关键是你要懂得怎样操作,不然账目做得乱七八糟,那公司可是麻烦大了。

哦对了,千万别忘了,这些会计分录中,“其他综合收益”这一科目其实就是一个暂时性的科目。

它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因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损益,先保存着,等到以后真正发生卖出时再一并转到利润表里。

所以,如果你看到账目上有个“其他综合
收益”科目,别慌,那是为了平衡账目,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变化,等时机成熟,
差不多了,差价才会“现身”。

总体来说,做这些会计分录时,记住一点:你买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管是涨了还是跌了,都得在账上反映出来。

通过这些会计分录,能让公司准确地知道自己手里这些投资的实际价值,也能为以后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做账这事儿,重要的是要精准,做到“心中有数”,让数据说话,别让会计账目乱成一锅粥。

记住,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
账上都得有相应的记录,让财务分析时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样,公司在做决策时,才能不至于掉进“盲区”,也才能避免犯“账目不清”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