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微生物标本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采集方法
1、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 2、准备血培养瓶:检查血培养瓶有无破损、培养
液有无变色或混浊、是否在有效期等,用75%酒精 消毒血培养瓶塞,作用60s,待干。
整个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采集方法
3、皮肤消毒:用2根安儿碘棉签,以穿刺点为圆心, 以约5cm直径画圈进行皮肤消毒,作用时间至少30s。 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涂抹的过程中 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如果病人手臂皮肤不够干 净,则需重新擦拭。在洁净后不要触摸穿刺部位
1、增加患者抗生素用量,破坏其微生态环境 2、延长了住院天数 3、延误病情诊断 4、增加经济负担
尿液培养标本送检指征
1、 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2、 肉眼脓尿或血尿; 3、 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 4、 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 5、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出现发热; 6、 尿常规异常:白细胞,细菌计数,亚硝酸盐。
整个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的运送
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在1小时之内送往实验室。 血培养瓶在采血接种后在室温不超过4小时。 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
抗生素使用前送检
4.14.5.6 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 药监测
(B)1、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 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50% 2、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
术后感染…) 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症时
血培养送检指征(须100%送检率)
⑴ 发热≥38.5℃伴下列一项 A. 寒战 B. 肺炎:肺部感染的患者有25~50%可能发生菌血症,应 同时作血培养。 C. 留置深静脉导管超过5天 D. 白细胞>1.8万/mm3 E. 感染性心内膜炎 F. 收缩压低于90mmHg G. 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的感染 ⑵ 发热≥39.5℃须抽血培养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一、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基本原则1.标本来源与采集部位临床微生物标本主要来源于患者体内的各类体液、组织和生物材料。
采集部位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皮肤、创伤、手术部位等。
采集时应选择感染灶、病变部位或易感部位,以确保标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采集工具与消毒采集微生物标本时,应使用无菌、一次性采集器具。
采集器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不会引入外来微生物污染。
消毒方法可选用高温、高压、化学消毒剂等。
3.采集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评估患者病情,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采集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面罩。
(3)消毒:使用消毒剂对采集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4)采集:根据不同标本类型,进行相应操作,如穿刺、刮片、抽取等。
(5)封装:将采集完成的标本放入无菌容器中,密封,注明患者信息、采集部位、日期等。
二、临床微生物标本运送基本原则1.标本容器与标记运送微生物标本时,应选用防漏、耐压、易保存的容器。
容器表面应清晰标记患者信息、采集部位、标本类型等,以便于实验室接收和处理。
2.运送条件与时间要求微生物标本应在采集后尽快送达实验室,一般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
运送过程中,应保持标本容器密封,避免剧烈晃动,确保标本质量。
3.运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夏季高温时,可采取冰袋降温措施,防止标本变质。
(2)注意标本容器不离手,避免摔碎或泄露。
(3)如需长途运输,应采取适当包装,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三、标本质量控制与标准化1.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检测方法、室内质量控制等,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标本接收与处理实验室接收标本时,应核对标本信息,检查标本容器、运送条件等。
对标本进行登记、分类、编号,并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处理。
3.室内质量控制与外部质量评估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质控品的检测、方法比对、仪器校准等。
标本采集、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4 7
血培养 淋球菌培养
立即 30分钟
1小时 30分钟
阳性结果3天以上,阴性结果7天 2天
8
真菌培养
1小时
2小时
3天后
细菌室项目检验周期表
9 解脲、人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衣原体培 养 1小时 2小时 2天后
11
一般涂片革兰氏染色
1小时
2小时
5小时
当天下午
12
涂片找抗酸杆菌
1小时
2小时
5小时
当天下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查询申请医师,补足标本信息。
仅有申请单而无标本或无菌容器内无标本
与原送检部门联系,退回申请单,要求重送标本
标本外漏及明显受污染(如开塞) 标本收集不符合采集要求 样本混入消毒液 或防腐剂
与原送检部门联系,退回申请单,建议重送标本。 退回申请单,及时通知临床,告知正确收集方法,要求重送标本 退回申请单,及时通知临床,建议重送标本。
13
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
1小时
1小时
5小时
当天下午
• 注: 1. 细菌室正常上班时间为周一至周六
全天、周日上午;其他时间(包括中午、 夜班、周日下午、)常规培养请送急诊化 验室。 • 2.各类血清学检测周一至周五做;支原体、 衣原体检查周一至周六上午做,其余时间 标本一律不接收。 • 3. 空气培养、物表监测周六、周日不做, 于周一至周五打电话给细菌室告之数量。
【标准操作程序】
• 3. 粪便样本
养:
• 5.1采集指征: • 当腹泻患者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建议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
粪便涂片镜检白细胞>5/HP 体温>38.5℃ 重症腹泻 血便或便中有脓液 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持续性腹泻病人
医院标本运送工作流程

医院标本运送工作流程一、准备工作在医院标本运送工作开始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标本包装:医院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将标本进行包装,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填写标本信息:在标本上需填写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标本类型、送检科室等。
•安排运送人员:确保有专门的运送人员负责将标本送至指定地点。
二、标本接收1.接收标本:接收处的工作人员应核对标本信息,确保与标本上填写的信息一致。
2.记录标本信息:接收人员应在记录表上标注标本接收时间和相关信息。
3.存放标本:接收后的标本应妥善存放在指定的存放处。
三、标本运送1.标本装箱:运送人员应将标本按照要求装入标本箱,并确保箱内填有填充物固定标本。
2.标本装车:将装有标本的标本箱装载至运输车辆。
3.运送路线:根据目的地,确定好运送路线,确保时间和路线安全。
四、标本交接1.到达目的地:运送人员将标本送至目的地并将标本交接至接收人员手中。
2.核对信息:接收人员应再次核对标本信息,确保无误后签字确认收到。
3.存放标本:接收人员将标本妥善存放至指定位置。
五、记录与归档1.运送记录:运送人员应记录标本运送的时间、路线等相关信息。
2.归档信息:将标本接收、运送、交接等信息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询。
六、注意事项1.标本保密性:在整个运送过程中,应保持标本信息的保密性,避免泄露患者隐私。
2.标本安全:操作人员在运送标本时应当小心谨慎,避免标本丢失或损坏。
3.应急处理:若在运送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以上为医院标本运送的工作流程,确保每一个步骤的准确执行,是保证标本安全、准确送达的关键。
检验标本运送流程操作规程

检验标本运送流程操作规程
一、个人防护
检验标本运送人员按要求穿工作服、必要时戴好帽子、口罩、手套等。
二、标本运送箱的清洁要求
1、保持标本运送箱清洁干净,内外表面无血迹、灰尘等污物。
2、每日对标本运送箱进行清洁消毒,消毒使用500mg∕1含氯消毒液擦拭。
三、送检标本要求
1、密闭运送,禁止直接裸手送检任何标本。
2、血标本等试管类标本应先放置于试管架上再密闭运送;大小便标本可直接放于标本运送箱密闭运送。
3、注意手卫生:运送标本前后,按照手卫生要求,严格执行手卫生,禁止戴手套代替手卫生,禁止戴手套触摸公共场所物体表面,如电梯、门把手、走廊扶手等。
4、运送过程要求及时运送标本,勿逗留、闲聊等,保证标本运送过程中安全,不影响检验结果及不污染公共环境区域。
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

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操作规程正确地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准确检出病原菌,避免漏检与误诊,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标本地选择,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地一般原则.一、标本采集地一般原则.早期采集采集时间最好在病程早期,急性期,且必须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确保病原菌地检出..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或皮肤黏膜正常菌群地污染,使病原菌与正常菌群混淆,造成临床误诊.采集地标本应存放在无菌容器内,容器不能使用消毒剂处理,标本中也不能添加防腐剂,以免降低病原菌地检出..适量地标本标本量过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适当地采集方法对于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地采集方法是不同地,用于厌氧菌培养地标本应尽量用注射器采集抽取物,室温保存,不能冷藏和冷冻..盛放标本地容器采集标本应存放在无菌,防漏,应带有螺旋盖地容器内.二、标本地运送.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有延迟也应在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会影响病原菌地检出,一般性地细菌培养标本若需延迟送检时,应置于度冰箱保存,且不能超过小时..临床标本最佳运送时间取决于标本地量,少量液体(小于)或组织(小于)应在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较多量地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小时,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是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不得超过小时.三、不同标本地采集,运送(一)血液标本采集,运送.血培养指针征当患者出现:发热(大于度)或低温(小于度),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具备上述一种或几种体征时,临床怀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应在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做血培养..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地患者,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必须同时或间隔短时间内采集2套以上血培养标本.成年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即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每瓶不少于;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每瓶不少于.(少于病人总血容量地).在采取血培养后地—天内,无需重复采取血培养.两个例外: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血标本采集地量是影响检出率地最重要地因素.检出率与采血量成比例增长,每增加地血液,病原菌地检出率就会相应增加.儿童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较高,血培养量无需等同于成人.采用一对(需氧瓶厌氧瓶)组合,比采用二个需氧瓶地组合可检出更多地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采血量不能满足推荐地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地需要.推荐从外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不推荐静脉留置导管,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地判读..血标本采集地注意事项在采血之前,血培养瓶地橡皮塞需使用酒精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地皮肤消毒.严格按照“酒精、含碘消毒剂、酒精”地消毒步骤操作,并等待足够地消毒时间.严格无菌操作,不允许在皮肤消毒后用手接触静脉,除非带有无菌手套.不推荐采血和接种血培养瓶更换注射器针头;采集后地血培养瓶应在小时之内送往实验室,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二)痰培养标本采集,运送.痰培养指征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喉炎,会咽炎等都可采集鼻,鼻咽,口咽拭子标本培养.下呼吸道感染:凡是咳嗽,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等都可采集痰标本..标本地采集采集前嘱咐病人先用清水漱口,摘去牙托,因唾液中口咽部定植菌地浓度可达,去除表面地菌群.教育病人深咳,收集从下呼吸道咳出地痰液.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标本采集后~内送往实验室进行处理,采集标本过程中要有专业地医务人员指导;无痰可用%~%雾吸约导痰;也可用物理疗法、体位引流、鼻导管抽吸等方法取痰..正常地痰标本低倍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小于个,白细胞大于个.如果低倍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大于个,白细胞小于个应不做或仅在特殊要求时做培养,如做培养,报告中注明“镜检结果表明标本口咽分泌物污染明显”.痰培养方法地局限性多数引起肺炎地病原菌不能培养出,如病毒,军团菌,衣原体等.影响因素很多:如黏液包裹、定植菌污染.建议痰培养同时做血培养和痰涂片镜检..注意事项常规地痰培养需在小时内送检,若怀疑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时必需随留随送;标本中不能混入唾液与鼻咽分泌物等.(三)尿培养标本采集,运送.尿培养指征尿路感染,肾结核,泌尿系结石,膀胱排空功能受损或前列腺增生等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肉眼脓尿或血尿,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或亚硝酸盐阳性,,不明原因地发热,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需采集尿培养标本送检..标本地采集清洁中段尿液,嘱咐患者用肥皂水清洗,弃去开始流出地尿液,以冲刷尿道口地细菌,取能代表膀胱部位病原菌地中段尿;导尿管尿液,留置导管尿液标本常通过专门地采样端口采集,不能把导尿管与尿袋拔开后收集尿液,采样端口用酒精消毒;必要时,可先夹住导尿管但不能超过分钟;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采样端口,抽吸出尿液;注入无菌杯或试管中.膀胱穿刺尿,无菌操作,用无菌注射器刺入膀胱抽取—尿液送检,主要用于厌氧菌地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地婴幼儿标本地采集,此法可避免尿液标本地污染..标本地采集量一般成人采集,婴幼儿不得少于.诊断症状明显地病人(如尿急、尿频、尿痛),一份标本就已足够,治疗小时后再采集第二份标本.对于症状不明显地病人,需采集份标本.怀疑肾结核时,应连续天采集晨尿..室温都有利于病原菌和污染菌生长繁殖,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和接种,室温下存放不能超过小时,(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度冷藏保存时间也不能超过小时,冷藏地尿液不能用于淋球菌地培养..注意事项必须无菌操作,采用带盖防渗漏地无菌杯收集,多次收集或小时尿不能用作培养.集尿袋内地尿液不能用作培养.导尿管末端地尿液也不能用于培养,很难避免没有尿道菌群污染.在使用抗菌药物前留取标本,尿液中不能加任何防腐剂或消毒剂,抑制细菌地生长.(四)粪便标本采集,运送.送检指征当患者出现腹泻,大便每天大于或等于次,粪便地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大便镜检白细胞大于等于个每高倍视野,抗菌药物治疗后地腹泻等..标本地采集方法,时间与量尽可能在发病早期(急性期)或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采集新鲜地粪便,怀疑沙门菌感染时,应在发病周以后采集.自然排便法,排便后,挑取有脓血或粘液部位地大便,液状粪便取絮状物盛于无菌地容器内;直肠拭子采集法,用于排便困难地患者或婴幼儿.一般用拭子采集大于地标本送检,若标本为水样,采集大于地标本于无菌容器中送检..标本地运送与保存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室温条件下不能超过小时,如不能及时送检可加入磷酸盐甘油缓冲保存液中或专门地大便运送培养基中置度冰箱保存,但不能超过小时.高度怀疑霍乱弧菌感染地标本必须符合特殊标本地安全要求..注意事项最好在用药前,采集新鲜地标本盛装在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提高阳性检测结果.厌氧菌地培养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和正常地菌群污染.(五)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地采集及运送.送检指征凡是当患者有外伤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导管感染,脐带残端感染,有脓液和分泌物时,应采集标本培养..标本地采集时间和方法在使用抗生素前或停用药—天以后,或使用下一次抗生素前采集,对脓肿性分泌物应先用生理盐水或地酒精冲洗溃疡表面渗出物,尽可能抽取脓液于无菌杯内送检.对于封闭性脓肿时,应无菌操作抽取脓液—于无菌试管内或血培养瓶内送检,怀疑厌氧菌感染时,应做床旁接种或注入厌氧瓶内(—)送检,最佳方法是采集组织送检..标本地运送标本采集后应于小时内送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处理,若不能及时送检,需氧培养地标本除对环境敏感地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外,可保存在度冰箱中,但保存时间不能超过小时;厌氧培养时,需用厌氧瓶或厌氧袋在室温下保存,但不能超过小时..注意事项尽可能在用抗生素前采集,若患者也用药,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抗菌药名,并在下次用药前采集;对于开放性地伤口,采集前应先除去表面污染菌,以防带入与感染无关地皮肤定值菌.干燥结痂地标本一般不做培养,除非有渗出物.采集标本时应无菌操作.(六)穿刺液标本地采集与运送穿刺液主要包括脑脊液,胸腹水,心包液,胆汁,关节液及鞘膜液,在正常标本中,上述液体是无菌地,在排除污染地情况下,一旦检出细菌均视为病原菌.在相关地部位有相应地临床症状时,应无菌操作采集相应地标本于无菌容器内送检,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往实验室处理.脑脊液采集后应在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若不能,应室温保存,不得超过小时,不能冷冻或冷藏注意事项:标本地采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最好在用抗菌药物前采集.防止标本凝固,可事先在容器内加入抗凝剂,(脑脊液标本时不需加抗凝剂),也可直接加入血培养瓶内.。
检验运送标本流程、制度

检验运送标本流程、制度1. 背景本文档旨在介绍检验运送标本的流程和相关制度,以确保标本的正确运送和安全性。
2. 标本运送流程2.1 收集标本在进行检验之前,需要将样本从患者或样本提供者处收集。
这包括血液、尿液、组织样本等。
2.2 标本标识每个标本都应当进行准确的标识,以便后续的处理和识别。
标识应当包括患者或样本提供者的姓名、生日、性别等基本信息。
2.3 标本选择和准备根据不同的标本类型和检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标本,并确保其清洁、无污染。
如果需要,在内添加适当的保存液。
2.4 标本包装将标本放入适当的包装材料中,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包装材料应当符合相关的标准,并严格封闭,以防止泄露或损坏。
2.5 标本运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将标本送至指定的检验实验室或机构。
在运送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运输规定和安全要求,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6 标本接收和记录检验实验室或机构应当及时接收标本,并进行准确的记录,包括收到标本的时间、数量、来源等信息,并确认收到的标本是否符合要求。
3. 相关制度3.1 标本处理规范检验实验室或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的标本处理规范,明确标本的收集、保存、运送和处理等环节的操作要求,以确保整个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2 标本监管措施检验实验室或机构应当建立标本监管措施,包括标本接收、记录、存储和销毁等环节的监管措施,以确保标本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
3.3 培训和培训记录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标本运送技能和意识,检验实验室或机构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并记录相关的培训内容和结果,以便追溯和监督。
4. 结论通过建立标本运送的流程和相关制度,可以保证标本的正确运送和安全性,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标本的处理和监管也能够保障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检验实验室或机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确保标本运送流程的顺利进行。
检验标本采集运输指南

封面前言医学检验的目的就是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室依据。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及时、准确、可靠,就必须保证分析前标本的质量,这就要求广大医护工作者及就诊患者了解各类标本采集、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
为此,医学检验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共同制订《检验标本采集运输指南》手册,供全院医务人员使用,以确保实验室分析前的标本质量,并真诚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在使用本手册的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以利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宾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2016年8月4日目录第一部分检验科各检测项目标本采集要求 (4)第二部分检验标本采集运输要求 (5)第三部分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6)第四部分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6)一、静脉血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6)二、末梢血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8)三、动脉血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9)四、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0)五、粪便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1)六、前列腺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1)七、精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2)八、脑脊液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3)九、浆膜腔积液(胸水)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4)十、浆膜腔积液(腹水)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5)十一、骨髓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6)十二、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8)第五部分标本采集运输流程 (20)第六部分检验标本的接收、拒收标准及流程 (21)1 . 检验标本的接收标准: (21)2 . 不合格标本拒收标准: (21)3 . 检验标本接收流程: (22)4 . 不合格标本拒收流程: (23)第一部分检验科各检测项目标本采集要求1.3所有标本均应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
使用过的采集工具应按相关规定严格处理,严禁外流。
1.4标本容器:1.4.1标本容器可以是玻璃制品,或使用塑料制品。
标本容器应当坚固,正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应无泄漏。
医院感染临床微生物检查标本采集与送检规范

•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
•
血培养的指征是什么? ? ? ?
血培养的指征是什么? 答 案
• 1. 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症时,应常规行血培养 • 2. 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有: • – – 不明原因的发烧( ( > 36 ℃) ) 或体温过低( ( < 36 ℃) ) • – – ( 白细胞增多( > 10,000/ul ),粒细胞减少( < 1,000ul ) • – – 休克,寒颤,僵直 • – – 严重的局部感染( ( 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腹部术后
针对如此严重的分析前误差微生物室能做什么?
• • 提供准确的“标本采集输送的标准操作程序” • • 持续的临床教育和交流
三、常见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
做好病原学检查要特别重视标本质量
基本原则: • 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 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 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 采样后立即送检
应该采集多少血液? ? ? ?
• 采血量是影响灵敏度最关键因素 • 成人一份标本2 个培养瓶(需氧+厌氧),每瓶8 -10ml ,共
20ml ;要求至少采两份标本,即 40ml 。 • 儿童一般只需采集需氧瓶,在保证采集血量<1 1 %总血量下,
一般为1 - 3ml • 新生儿一般0.5ml • 采血量不足时应优先保证需氧瓶,因临床 90 %以上的感染为需
• 近年来由各种不同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多 ,导致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其结果是耐药菌株的增 加。
• 临床微生物室应如何帮助临床医生合理治疗感染性 疾病成为我们共同目标。
检验误差发生率哪个阶段最高?
微生物结果的影响因素
最新采集、运输、保存、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规定

采集、运输、保存、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规定***采集、运输、保存、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规定1、目的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技术人员。
3、高致病性微生物定义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4、样本采集4.1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隔离衣、帽、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材料、器材和防护设施等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进行危害评估,确定防护要求。
(2)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采样的操作规程(血样、尿样、分泌物等)。
(3)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如防刺穿的垃圾桶、紧急处置意外的药物和器具。
(4)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5)采集过程中应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应作详细记录。
5、样本的运输5.1总体原则我国民航部门目前提出,通过民航运输菌(毒)种及样本,统一按国际标准进行包装、标识。
5.2样本运输的审批程序:(1)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必须经省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批准。
(2)固定单位间多次运输相同品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可申请多次运输,有效期6个月。
(3)本省行政区域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属省直、高校单位的由省卫计委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省辖市、扩权县及驻豫有关单位,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审,报省卫计委审批。
完整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ppt课件

05 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常见问 题及解决方案
采集方法不当导致的问题
采集量不足
采集的微生物标本量过 少,可能导致检测结果
不准确或无法检测。
采集部位不准确
采集的部位与感染病灶 不符,导致检测结果不
准确。
采集时机不当
在感染病灶未形成或已 消退时采集,可能导致
检测结果为阴性。
采集工具污染
采集工具未经过严格消毒 或污染,可能导致交叉感 染或检测结果不准确。
防止污染
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要防 止标本受到污染,确保其 无菌性。
03 微生物标本的运送
运送工具的选择
密封容器
冷藏设备
选择密封性好的容器,以防止微生物 泄漏和交叉污染。
如果需要冷藏,应使用适当的冷藏设 备,以确保微生物活性。
防漏容器
使用防漏容器,以避免在运送过程中 发生泄漏。
运送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完整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微生物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步骤 • 微生物标本的运送 • 微生物标本的质量保证 • 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结论
01 引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的和背景
微生物标本采集是诊断和治疗感染性 疾病的关键步骤,正确的采集和运送 方法对于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运送时间过长
微生物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停留时 间过长,可能导致微生物死亡或
繁殖,影响检测结果。
温度控制不当
微生物标本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 下保存和运送,温度过高或过低都 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保护措施不当
微生物标本在运送过程中未得到适 当的保护,可能导致标本受到污染 或损坏。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二、脑脊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三、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四、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运输五、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采集、运输六、精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七、前列腺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八、粪便采集、运输、保存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二、静脉血采集、运输、保存第三章生化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四章免疫学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五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项目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六章血气分析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七章凝血功能四项检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八章微量元素检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九章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一节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二节粪便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三节上呼吸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四节痰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五节化脓和创伤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六节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七节胆汁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八节胸水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九节腹水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节生殖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一节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章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前言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的分析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了要求检验科提高检验质量水平外,还要求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采集标本。
为确保标本的正确采集、运输和保存,检验科特编写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一)检查项目1.尿液干化学测定:尿液比重、pH 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抗坏血酸.2.尿液有形成份检测:包括红细胞及白细胞形态等。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一、引言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是临床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规范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操作,以提高标本质量、减少污染及误诊率。
二、采集前准备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确保无误。
2. 选择合适的采集器械:根据采集需求,选择适当的采集器械,如无菌针头、无菌试管、培养瓶等。
三、采集操作1.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采集过程,让其了解并配合操作。
保证患者处于舒适、稳定的状态。
2. 消毒程序: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常用消毒剂如酒精、碘酒,按照规程进行彻底消毒。
3. 采集血样:将无菌针头插入患者的静脉或血管,抽取适量血液,并根据需要分装入无菌试管或培养瓶中。
4. 混匀标本:轻微摇晃或轻拍血样容器,确保血液与培养液充分混合。
四、采集后处理1. 采集器械处理:丢弃使用过的针头、试管等器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焚烧或贴有“感染性废物”标签的特殊垃圾袋中。
2. 患者鼓励:告知患者采集已完成,感谢其的配合并鼓励其继续配合后续治疗。
五、运送操作1. 标本标识:确保标本上有患者的姓名、住院号、采集日期和时间等必要信息,以免混淆或丢失。
2. 运送容器:选择合适的运输容器,如耐压、耐震动、密封好的容器,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不泄漏或受到破坏。
3. 防护措施:运送标本时,保持容器稳定,避免与其他容器、物品摩擦和震动,防止标本破损或污染。
4. 运送温度:根据不同培养需求,将标本置于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运送,如冷藏、冷冻或常温等。
确保温度在规定范围内,避免标本质量受损。
5. 运送时效:尽量缩短标本送达实验室的时间,以保持标本的活性和准确度。
在运送前与实验室联系,确认实验室接收时间和运送方式。
六、备注事项1. 采集者要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以确保采集过程中不发生交叉感染。
2. 采集器械和容器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清洁和灭菌,以杀灭或去除潜在污染的微生物。
微生物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微生物标本采集操作规程基本原则1.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三级医院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应低于60%。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采集标本。
3.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它杂菌污染。
4.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细菌室。
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5.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肛拭或伤口拭子,宜插入运送培养基送检。
6.送检标本应注明姓名、床号、标本来源、检验目的和标本采集具体时间,使细菌室能准确及时接种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提高阳性检出率。
一、血液与骨髓的送检方法1.一般原则:在出现临床症状后应尽快抽血样作培养,最好在发热初期、高热或寒战时,原则上应选择在抗菌药物应用之前,对已应用药物而病情不允许停药的患者应在下一次用药前采血。
2.采血部位:肘静脉。
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
3.采血最佳时间与频率:急性败血症应在治疗前24小时内抽血3次或者更多次,并在不同部位,如左右手臂或颈部,分别做厌氧、需氧培养以及内毒素、降钙素原检测;急性心内膜炎在治疗前1-2小时内分别在3个不同部位抽血样;怀疑伤寒病人,在病程第1-2周内采静脉血液;肺炎链球菌在寒战、高热或者休克时;布鲁杆菌感染除在发热期采血,还要多次采血,一般是24小时抽3-4次;分枝杆菌感染早期采血样阳性率高。
怀疑菌血症因尽早采血,体温上升阶段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对已用抗菌药物而不能停药者,可在下次用药前采血。
对疑为伤寒病人,在第1-3周内采集骨髓是最佳时间,在病灶或髂前(后)上棘处严格消毒后抽取骨髓1ml 作细菌培养。
4.采血部位的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
将采集的血液注入血培养瓶前,认真识别相应颜色的瓶,并仔细检查培养瓶有无变色或混浊。
过火消毒针头,血培养瓶撕掉塑料盖后,瓶口不是无菌部位必须消毒。
消毒不能用碘酒消毒而是75%酒精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微生物标本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一、运送人员和交通工具.
1.微生物标本应包装完整,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运送,严禁运送途中擅自打开包装。
2.可以步行、自行车或专车等方式运送,严禁使用任何公共交通工具。
二、运送容器
1.标本运送时应防止标本外溢、蒸发和污染。
必须使用指定的采样管,加盖密封后放人指定的、有盖的、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的标本运送箱。
2.标本运送箱必须有生物危险标志。
运送高致病性标本时必须加锁。
三、运送温度
应注意温度控制,如奈瑟菌检测标本应置于25~35℃环境运输,不可冷藏和冰冻。
病毒检测标本一般都需要冷藏和冰冻。
四、运输过程中出现感染性物质溢出时的处理
1.立即洗手(必要时洗眼和全身冲淋),戴好手套和
其他防护用品。
2.用布或纸巾覆盖溢出物。
3.向布或纸巾上倾倒消毒剂(可用含氯消毒剂或聚维酮碘),包括周围区域。
4.倾倒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溢出区域的中心有序进行。
5.消毒剂作用约30 min后,清除这些物质。
如果现场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用簸箕或硬质纸板收集并将其存放于防刺穿容器内以待处理。
6.消毒完成后,向主管机构通报事件,并说明已经完成现场污染清除工作。
五、标本送出、交接及签收
医务人员将标本交给运送人员,运送人员将标本送到微生物实验室,交予检验人员,交接时均应认真核对,包括核对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有签收记录(可用条码扫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