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口炎的病因 肉牛口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 养牛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牛口炎的病因肉牛口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方法-养牛技术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炎症,主要是由于化学、物理或者某些生物性因子(如感染患口蹄疫等)的作用而导致,任何动物都能够发生。
肉牛患病后,主要表现出食欲不振,或者具有食欲但不敢采食,咀嚼速度缓慢,甚至完全停止采食,大量流涎,且口温升高,口腔黏膜发生肿胀,存在水疱或者形成溃疡。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口炎的病因肉牛口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1、病因分析肉牛口炎可由非传染性和传染性因素引起。
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机械性刺激,如肉牛食入质地粗糙或者比较尖锐的饲料,或者采食混杂木片等硬物的饲料;抗坏血酸、核黄素以及烟酸或者营养不良等,也都能够引起发病。
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有某些疾病继发引起,如牛流行热、口蹄疫、牛黏膜病、坏死杆菌病以及水泡性口炎等,都能够导致该病。
病牛主要经由皮肤或者黏膜损伤而发主感染,也能够经由污染的饮水和饲料通过消化道引起感染,还能够经由双翅目昆虫叮咬而导致易感牛发生感染。
随着牛年龄的增长,对该病的易感性逐渐增加,即成年牛相比于犊牛更容易感染。
该病的流行一般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初夏开始发生,在夏季中后期发病率有所升高,直到秋季出现第一次霜冻前后才停止发病。
2、临床症状卡他性口炎。
病牛口腔黏膜出现斑点或者弥漫性潮红,硬腭发生肿胀,有时唇部会散布有小结节和烂斑,舌面往往出现灰黄色或者灰白色的舌苔,口温有所升高,采食和咀嚼速度缓慢且比较小心,或者不敢咀嚼,流出口诞,症状严重时齿龈、颊部黏膜发生肿胀,甚
至形成糜烂,流涎明显增多。
溃疡性口炎。
病牛犬齿和门齿的齿龈部分发生肿胀,易于出血,呈暗红色,经过1~2天病变处会发生黄绿色或者苍黄色的糜烂性坏死,并在周围的颊和唇黏膜处出现溃疡,且散发腐败的腥臭味,流涎中往往混杂血丝,并散发恶臭味,一般伴有败血症。
牛由于采食异物而导致口黏膜发生损伤,形成创伤和烂斑,甚至是溃疡。
水疱性口炎。
通常具有3~7天的潜伏期。
发病初期,病牛精神萎靡,体温明显升高,一般达到40~41℃,食欲不振,减少反刍,饮水增加,耳根发热,鼻镜及口腔黏膜干燥。
唇黏膜、舌上出现水泡,呈米粒大小,且小水泡往往会发生融合形成大水泡,里面含有透明的黄色液体。
经过l~2天,水泡发生破裂,在水泡皮脱落后会形成鲜红色的浅层烂斑,且边缘不规则。
流涎明显增多,呈引缕状,并导致采食困难。
部分病牛甚至在蹄部及乳头也会出现水泡,病程持续1—2周,逐渐恢复,基本不会发生死亡。
丘疹性口炎。
病牛精神沉郁,体温大约为39.8℃,病程后期体温稍有升高或者基本正常,无法采食或者拒绝采食,停止反刍,口流出清涎,部分会流出泡沫样口涎。
检查口腔,发现舌黏膜出现斑脱或者脱落,口角、唇内以及齿龈存在扁平状的丘疹样斑点或者溃疡斑。
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时,口腔内的丘疹会形成凹陷形状,散发口臭,病程通常在7~10天,少数会更长一些。
病牛呈良性经过,经过5天能够开始饮水,少数能够采食少量嫩草,逐渐恢复,通常不会表现出全身症状。
3、防治方法药物治疗。
该病的治疗原则是净化口腔、收敛以及消炎。
发病初期,病牛可使用消毒收敛剂对口腔进行冲洗,每天3~4次。
一般炎症程度较轻,主要选择使
用2%~3%硼酸溶液或者1%食盐水对口腔进行洗涤;炎症程度较重,且散发口臭,主要选择使用0.1%雷佛奴尔溶液或者0.1%高锰酸钾溶液;如果分泌大量唾液,主要选择使用1%~2%明矾或者鞣酸溶液,或者2%~4%硼酸溶液,或者涂抹适量的2%甲紫溶液。
对于慢性口炎,可涂擦适量的0.2%~0.5%硝酸银溶液或者1%~5%蛋白银溶液。
对于溃疡性、水泡性、丘疹性口炎,不仅要使用以上药液对口腔进行冲洗,还要在糜烂和溃疡面上涂抹适量的1%磺胺甘油乳剂或者碘甘油(1:9)。
对于病程持续时间稍长的病牛,可肌肉注射30~50 mL自家健康牛的血液,促使机体抵抗力增强,促进康复。
病牛在冲洗口腔过程中,如果病牛鼻孔周围形成脓性结痴,使呼吸受到影响,也可使用0.1%的高锰酸钾液进行洗涤。
加强饲养管理。
在肉牛饲养管理中,为预防非传染性牛口炎要确保饲喂干净卫生的饲料,禁止饲喂质地过硬、过粗或者尖锐饲草;另外,要避免牛食入有刺激性饲草;此外,要定期检查牛牙齿,如果发现患病要立即进行修整。
为预防传染性牛口炎,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即易感动物(牛)、病原微生物以及传播途径。
发现病牛后要立即进行隔离,并尽快同口蹄疫、猪水疱病采取实验室鉴别诊断,并及时汇报给上级防疫部门。
对于出现发病的疫区,为了控制疫情蔓延,必须划定隔离区,并使用封锁带控制病牛的活动区域。
疫区要进行全面消毒,直到全部病牛康复,再经过1个月才能够解除隔离。
牛场发生传染性口炎时,要在采取治疗的同时对养殖场和牛舍进行消毒,不允许外面人员进入牛场,且可在牛场进门处铺设喷洒适量2%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草帘,大小以2.5 m×4m为宜,用于对进出
车辆及人员进行消毒,每天2次,能够有效抑制疫情扩散。
肉牛口炎,为口腔黏膜层的炎症。
1、病因①饲料粗硬;②刺激性药物;③机械损伤。
2、症状往往在采食、咀嚼障碍,流涎时才被发现,口腔温度高,黏膜呈斑纹状充血、肿胀。
此外,在牛场内一旦有口腔黏膜溃烂、流涎出现时,应重视对口蹄疫的鉴定。
3、治疗首先应查明原因,及时去除病因。
病畜给予优质饲料,同时进行药物治疗:①用2%硼酸液或0.1%高锰酸钾液或2%明矾液冲洗口腔;②口腔内撒布收敛、消毒、杀菌药如青黛散、西瓜霜、明雄散;③口腔内涂碘甘油;④全身体温升高者,用抗生素治疗。
4、如何治疗肉牛口炎(1)肉牛口腔黏膜溃烂或溃疡,洗口后可用碘甘油(5%碘酒1份,甘油9份)或10%磺胺甘油涂抹,每日2次。
也可用青霉素1000国际单位加适量蜂蜜混匀后,涂患部。
已化脓出血的,将兽用冰硼散用纸筒吹入患处,每天1~2次3天可以治愈(2)用1%食盐水,或2%~3%硼酸液,或2%~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口腔,一日2~3次。
口腔有恶臭的,用0.1%高锰酸钾液洗口,唾液分泌旺盛,用1%明矾溶液或鞣酸溶液防治。
(3)经常观察肉牛体温,如果体温升高,不能采食时,静脉注射10%~25%葡萄糖液l000~1500毫升,结合青霉素或磺胺制剂即可每天两次(4)在介绍几种中药治疗方法使用中药治疗牛口炎可以有效的减少西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达到绿色养殖的目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
a.用清水或者淡盐水冲洗口腔后,再用白砂糖直接撒在口中,每天3次,5~6天可愈。
b.山药30克,冰糖30克,共研为末,撒在口腔患处。
每日两次4天可以治愈。
c.蒲黄、干姜等份,共研为末,涂在舌
上后再揉搓。
每日2次一个礼拜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