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的进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孙郁
出版物刊名: 当代作家评论
摘要:明、清之际士大夫的境遇 ,对后代的读书人一直是个有趣的话题。

这个话题的延伸 ,是与知识群落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的。

赵园著《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好似是这个思路的延伸。

赵园写士大夫的心灵演进过程 ,很受五四情结的某些暗示 ,她甚至将当代文学的某些体验 ,也渗透到这本书中。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可谓一部“士”之心灵史的缩影。

文中对知识群落的勾勒 ,多有心灵呼应之处 ,即便对前人有所微词 ,立论大多持中 ,没有过去感情的冲动。

赵园在此保持了一种冷静和节制 ,她对“制度评估”、“清议”、“言论环境”等的论述 ,都裹在严明的学理下 ,言必有据 ,但又未淹在史料之中 ,浩茫的情思照例自然流淌 ,其中亦有大自由于此吧。

赵园读明清史料 ,有着特别的激情。

在那些今人以为生涩的资料里 ,能得心应手地穿行 ,我想还是五四式的经验起了作用。

倘不是研究过现当代文学史 ,以及经历过“文革”风暴 ,也许这个选题会以另一种面孔出现。

带着几代新文人的苦涩 ,回返到历史的深处 ,在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诸人身上 ,也能找到五四那代人的影子。

周作人谈新文学源流时 ,就注意到了明清文人的价值转变。

这种转变 ,在五四那代人的身上 ,多少有些投影。

在这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