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摄影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摄影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
略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大学成为了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成
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所以,如何提高大学生欣赏摄影艺术美的能力,就成了
我们所要面对的、必须要解决的、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可以将理论
与实际相结合,以优秀作品为载体,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
水平持续提升,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这样一种条件下,高校学生的审美能
力也逐渐得到了培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摄影专业教学中学生对美学美的鉴
赏力来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
关键词:高校摄影;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谢启凡(1978.12-)男,汉族,广东恩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网络新媒体教研室主任,研究方面:影像表达
引言
摄影是一门集文字、色彩及情感于一体的艺术,它可以表达出丰富多彩,
它有很强的感染力,很强的表达能力。
所以,在大学中进行摄影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
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大学都没有开设
该领域的课程,也没有开展该领域的培训;其次,老师们的职业素质不高,没有足够的
经验和方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校都没有重视这门课程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一
些学校才会出现这种只重技术,不重实际的情况。
因此,在大学的摄影教学中,教师应
积极对学生进行美学素养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理性的学习态度。
二、高校摄影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内涵
(一)高校摄影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特征
(1)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在审美心理过程中,人们往往希望自己表现出来的
是好是坏。
这是因为人的思想、情绪等方面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而作为一名大
学生来说,他们最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来丰富自身修养以达到
提高艺术素养水平;同时也要掌握一定语言文字处理能力以及其他基本功训练等
等这些基础性素质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摄影教师要具备较强
的语言技能水平,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更好
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是什么。
(2)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掌握不够。
由
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数增加等原因使得很多学校都把重点放在了美术学
科上而忽略了对学生艺术素养方面的训练;同时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摄影课只是
简单的照看图片展示自己喜欢哪些东西, 但并没有真正了解摄影艺术是什么,从
而造成了他们在专业知识和基本功上的不扎实。
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
时候,应该重视对他们的美术基础、绘画技巧和其他有关科目的综合素质的培训。
(3)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首先,要加强师资的建设,不断提升师资的
素质;其次,就是加强对高校的引进,以及其他的措施,来提高摄影教师的专业
水平。
(二)审美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依据
在理论方面,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本质上提升学生对摄影作品
中所蕴含情感内涵和美的鉴赏力。
其次,对学生进行优良品德的教育。
(1)强化
德育工作。
摄影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生活进行表现、抒发感情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它是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丰富的生活体验等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
所以在拍
照前,一定要对摄影师有个大概的了解,比如年龄特点之类的,这样才能更好的
拍照。
(2)提高人的审美观。
在学习摄影之前,首先要对摄影师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有所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表达;同
时也能培养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与欣赏水平等等其他方面素质要求都会有更多需
要学生们来完成这些任务的因素。
最后是在学生学习摄影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
他们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创作服务,提高自己对作品内容和内涵理解。
三、高校摄影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重视高校摄影教学
当前部分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其审美意向,因此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摄影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对摄影技能和知识面的掌握。
首先作为一名优秀教师需要具备良好专业素质。
只有具有了深厚理论素养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其次作为一位老师应该
有较高思想政治修养、较强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良好沟通交流技巧等方面综合实力来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合格优秀学生;再次就是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多给同学们进行
一些集体审美体验,并鼓励大家一起参与其中。
在摄影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
生的审美素质的培养,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所以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加强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例如:校团委定期开展一次具有较强自律性并且能够让同学们学习到摄影知识;还可以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拍摄作品展览等等一系列方法来丰富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
在课外更多接触社会中的人以及人物,从而提升自己审美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水
平等。
(二)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提高专业化
学生他们在进行摄影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应当了解作品的总体美。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外时间去了解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比如说我们可以让
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或多个摄影师拍摄出同一个画面照片、不同风格和风格来观看图片或者拍照感受等内容;也可组织他们一起参加摄影比赛来提高审美的能力等
等这些活动都应该得到很好地培养与训练,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专业技能。
在学
习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在闲暇之余,藉由欣赏作品来认识与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机会,让他们对摄影有更多深刻、全面地理解,
从而培养出更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进行更好地学习。
(三)学校层面的多元化
学校是培养摄影专业人才的摇篮,也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发展自
我以及全面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
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多种形式与课程相结合式地教育与教学活动在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方面,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首先从校园环境入手:学校应加强对校内和校外资源整合性建设工作;将优秀师资力量聚集起来为培养摄影专业人才提供良好平台,吸引更多高层次高水平学生参与到
校内外美术类培训之中来并提升其艺术鉴赏水平。
其次从学校环境入手:高校应加强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美术类教学设施,提高学生对校内和校外资源的使用率;同时也要重视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培养工作。
最后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针对摄影实践中出现问题而提出对策。
在摄影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此,大学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总结
本文通过对高校摄影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学生缺乏审美的敏感性和艺术素养不足;学校没有提供良好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同时也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如在课堂上可以创设一个平等自由、相互交流合作、互相帮助以及互相交流空间等条件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并提高他们参与度与积极主动性等等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摄影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欠缺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摄影作品,提高摄影教学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羽君,摄影艺术讲座[M].长城出版社,2009.
[2]杨恩璞.摄影美学基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